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庄严xiàng相好梵语लक्षन-व्यञ्जन罗马化:lakṣana-vyañjana),佛教术语,是转轮圣王佛陀的身体所具足的外貌和身形特征,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梵语mahā-puruṣa lakṣaṇa,意译为“大丈夫相”),又译为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佛教术语,是转轮圣王的身体所具足之三十二种外貌特征。

三十二相是根据古印度人的审美观而建立的[1],最早与转轮王传说一同出现,认为转轮王将具备这三十二种外貌特征。因为佛陀的相貌等同于转轮王之美,也拥有这三十二相[2]

分述

中阿含经·三十二相经》:
  • 1. 大人足安平立。
  • 2. 大人足下生轮。轮有千辐。一切具足。
  • 3. 大人足指纤长。
  • 4. 大人足周正直。
  • 5. 大人足跟踝后两边平满。
  • 6. 大人足两踝佣。
  • 7. 大人身毛上向。
  • 8. 大人手足网缦。犹如雁王。
  • 9. 大人手足极妙柔弱软敷。犹兜罗华。
  • 10.大人肌皮软细。尘水不着。
  • 11.大人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孔一毛生。色若绀青。如螺右旋。
  • 12.大人鹿[蹲-酋+(十/田/ㄙ)]肠。犹如鹿王。
  • 13.大人阴马藏。犹良马王。
  • 14.大人身形圆好。犹如尼拘类树。上下圆相称。
  • 15.大人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申手以摩其膝。
  • 16.大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
  • 17.大人身七处满。七处满者。两手.两足.两肩及颈。
  • 18.大人其上身大。犹如师子。
  • 19.大人师子颊车。
  • 20.大人脊背平直。
  • 21.大人两肩上连。通颈平满。
  • 22.大人四十齿牙。
  • 23.平齿。
  • 24.不踈齿。
  • 25.白齿。
  • 26.通味第一味。
  • 27.大人梵音可爱。其声犹如加罗毘伽。
  • 28.大人广长舌。广长舌者。舌从口出遍覆其面。
  • 29.大人承泪处满。犹如牛王。
  • 30.大人眼色绀青。
  • 31.大人顶有肉髻。团圆相称。发螺右旋。
  • 32.大人眉间生毛。洁白右萦。
长阿含经·大本经》:
  • 1. 足安平。足下平满。蹈地安隐。
  • 2. 足下相轮。千辐成就。光光相照。
  • 3. 手足网缦。犹如鹅王。
  • 4. 手足柔软。犹如天衣。
  • 5. 手足指纤。长无能及者。
  • 6. 足跟充满。观视无厌。
  • 7. 鹿膊肠。上下佣直。
  • 8. 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锁连。
  • 9. 阴马藏。
  • 10.平立垂手过膝。
  • 11.一一孔一毛生。其毛右旋。绀琉璃色。
  • 12.毛生右旋。绀色仰靡。
  • 13.身黄金色。
  • 14.皮肤细软。不受尘秽。
  • 15.两肩齐亭。充满圆好。
  • 16.胸有字。
  • 17.身长倍人。
  • 18.七处平满。
  • 19.身长广等。如尼拘卢树。
  • 20.颊车如师子。
  • 21.胸膺方整如师子。
  • 22.口四十齿。
  • 23.方整齐平。
  • 24.齿密无间。
  • 25.齿白鲜明。
  • 26.咽喉清净。所食众味。无不称适。
  • 27.广长舌。左右舐耳。
  • 28.梵音清彻。
  • 29.眼绀青色。
  • 30.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
  • 31.眉间白毫柔软细泽。引长一寻。放则右旋螺如真珠。
  • 32.顶有肉髻

八十种好

八十种好梵语अशीत्यनुव्यञ्जनानि罗马化:aśītyanuvyañjanāni藏文དཔེ་བྱད་བརྒྱད་བཅུ་威利dpe byed bzang po brgyad bcu),又译为八十种随形好八十随好等,佛教术语,是指应身所具有的八十种微妙的身形特征。

八十种好和三十二相常并称,皆是根据古印度人的审美观而建立的,古印度文明认为转轮圣王或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好,是至尊大丈夫的象征。

分述

据《大般若经》与《大乘义章》所载,八十种好分别为:

  • 1、无见顶相
  • 2、鼻高不现孔
  • 3、眉如初月
  • 4、耳轮垂埵
  • 5、坚实如那罗延
  • 6、骨际如钩锁
  • 7、身一时回旋如象王
  • 8、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
  • 9、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
  • 10、膝骨坚而圆好
  • 11、身清洁
  • 12、身柔软
  • 13、身不曲
  • 14、指圆而纤细
  • 15、指文(指纹)藏覆
  • 16、脉深不现
  • 17、踝不现
  • 18、身润泽
  • 19、身自持不逶迤
  • 20、身满足
  • 21、容仪备足
  • 22、容仪满足
  • 23、住处安无能动者
  • 24、威振一切
  • 25、一切众生见之而乐
  • 26、面不长大
  • 27、正容貌而色不挠
  • 28、面具满足
  • 29、唇如频婆果之色
  • 30、言音深远
  • 31、脐深而圆好
  • 32、毛右旋
  • 33、手足满足
  • 34、手足如意
  • 35、手文明直
  • 36、手文长
  • 37、手文不断
  • 38、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
  • 39、面广而殊好
  • 40、面净满如月
  • 41、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
  • 42、自毛孔出香气
  • 43、自口出无上香
  • 44、仪容如师子
  • 45、进止如象王
  • 46、行相如鹅王
  • 47、头如摩陀那果
  • 48、一切之声分具足
  • 49、四牙白利
  • 50、舌色赤
  • 51、舌薄
  • 52、毛红色
  • 53、毛软净
  • 54、眼广长
  • 55、死门之相具
  • 56、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
  • 57、脐不出
  • 58、腹不现
  • 59、细腹
  • 60、身不倾动
  • 61、身持重
  • 62、其身大
  • 63、身长
  • 64、手足软净滑泽
  • 65、四边之光长一丈
  • 66、光照身而行
  • 67、等视众生
  • 68、不轻众生
  • 69、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
  • 70、说法不着
  • 71、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
  • 72、发音应众声
  • 73、次第以因缘说法
  • 74、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
  • 75、观不厌足
  • 76、发长好
  • 77、发不乱
  • 78、发旋好
  • 79、发色如青珠
  • 80、手足为有德之相

注释

  1. 《大智度论》卷88:“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
  2. 《金刚经》:“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