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s),有时也称为经济学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是通过对过去的经济理论发展和变迁的追溯,针对“经济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进行考察的经济学分支。由于经济学由不同学派组成,故一般经济思想史都以不同的学派为主要分类。一些古希腊作家,例如亚里斯多德,就曾探讨过分配经济报偿的学问,并思考财富究竟该由私人所掌控或者共有。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阿奎纳则认为,生意人有以合理价格进行买卖的道德义务。

在西方文化中,经济学直到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因此在这段时间,世界的经济成长速度大幅提升。[1]

古代

古代经济思想史泛指进入中世纪以前人们对于经济措施的哲学思想以及政治制度,可以追溯至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以及波斯。有些学者认为,早期的经济思想与当今不同,前者由形上学的概念出发,无法与后者始于启蒙时期的哲学思想相称。[2]

希腊、罗马地区

古希腊时期有许多哲学家发表了对经济学的观察,以亚里斯多德色诺芬最具代表性。除此之外,当时也有诸多文献记载了经济学的概念。例如,亚里斯托芬《青蛙》中记载的格勒善定律(或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以及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探讨的法定货币[3]另外,制度方面,罗马帝国末期的查士丁尼一世在罗马帝国的法律基础下整理并颁布了《民法大全》,成了后世法律学研究及私法订定时参考的对象。以下就古典思想方面,稍作简略的分述。

古印度

(编辑中)

古中国

(编辑中)

近东地区

近东地区,为了提升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的耕作经济效益,这两个地区的古文明之人民发展出了度量衡以及计数的方法,例如六十进制古埃及分数,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苏美城邦首先以大麦作为商品货币,并谢克尔作为单位,建立了一套市场的经济体系。而后的巴比伦人以君王所颁布的法典(例如汉摩拉比法典),明订了各种不同商品货币之间的计量制度[4]。这些由苏美人巴比伦人建立的制度有些甚至沿用至今,例如交易的利率、惩罚违法行为的罚金遗产继承课税等等。[5]

参考文献

  1. You are being redirected.... www.historyhaven.com. [2021-07-21]. 
  2. J Martella, 1992 - Archived copy. [2012-07-08].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Department - Drury University Retrieved 2012-07-08 citing especially Meikle (1995) and Finley (1970).
  3. Lowry (2003), p. 23.
  4. Archived copy. [2008-11-21]. 
  5. Charles F. Horne, Ph.D. The Code of Hammurabi : Introduction. Yale University. 1915 [September 14, 200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