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地狱。保加利亚拉杜伊尔的圣尼古拉教堂内中世纪壁画的一个细节。

地狱,是诸多传统文化中,人灵魂会到的地方。地狱的观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现今的犹太教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狱是阴间地府的一部分。一说其实阴间和地狱的性质不尽相同,阴间也称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而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的监狱和刑场。

地狱的观念同时出现在古代东方的印度和西方的西亚,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其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波斯的拜火教就有这样的描述:末日审判是有一个大火坑,好人在那里被牛奶和蜂蜜浇灌,而坏人则被熔化的金属熔液浇灌。有人认为这是东西方所有地狱观念的共同起源,研究古波斯宗教的学者也持此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传入前中国没有地狱观念。以著有《东汉生死观》的余英时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道教原本已有地狱观念,佛教传入后又影响后来道教的地狱概念。

不同的信仰对地狱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与人死后的灵魂会到地狱受审、等待轮回转世或受刑罚等事有关。地狱与痛苦的负面情绪有不可分割的联想,佛教认为地狱道是没有喜悦意和喜乐的地方,在六道之中最苦的境界;地狱道的是囚犯即“罪鬼”,这与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

各种文化中的地狱

华人民间信仰

华人宗教信仰中,相对于人世间,有鬼神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说。幽冥,又称阴间阴司黄泉幽都,主管人间生死寿夭,对生前善恶赏罚,为阴曹地府之所在[1]。其构造体系,源自古代中国掌管刑狱的司法官僚系统[2]

幽冥(古时凡非阳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与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于地府(阴间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后,先到各县、州、府、都城隍处接受初审,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据《太平经》,人在世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则其在阴曹的命簿“无恶之辞”,“天见善,使神随之,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不仅能长寿,而且还能让子孙得福,上善之人则能成神;行恶之人,死时则入恶曹地府判罪受罚,而以后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佛教从印度传入华夏后,道教受它影响又发展出18层地狱的概念。

佛教

佛教以地狱(捺落迦)为六道(或说五道)之一,认为人命终后,个人会依生前所造的善恶业力,而投生六道轮回。作恶业者,投生于地狱或其它恶趣;作善业者,投生于天界;修诸梵行止观者,能导向涅槃脱离轮回[3]。在佛教的宇宙论中,地狱界为轮回流转中最痛苦、最低劣的生存界,可分为极为炎热、烧烫的火狱,以及极度冰冷的寒狱这两种类型。投生于地狱不是永恒的,地狱有情(众生)虽长时受苦,但亦会因为恶业报尽,而再次投生于他界[4]

大乘佛教菩萨圣者地藏菩萨,发愿于地狱之中(以威神愿力示现),救渡地狱众生[5]地藏菩萨生大悲心救拔六道众生,因地狱众生所受业报最为苦痛,故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悲切大愿[6]

八热地狱

八寒地狱

十八地狱

地狱的外围是铁围山,铁围山隔断了阳间与阴界,并且地狱的各个部分也是由铁围山隔断[来源请求]

据《十八泥犁经》有十八地狱,但非一层层的十八层,而是地底八火狱和天际十寒狱,以生前所犯恶行轻重,来决定受苦时间长短。每一地狱,又比前一地狱增苦二十倍和增寿一倍,全是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恶劣环境。

佛教之地狱说是与其轮回观念有关,以便形象地解析“孽”与“果报”,以导人向善[7]

印度教

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传说第一个死去的人叫做阎摩(Yama),后来演化为印度教的阴间的主宰阎罗王。其后思想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二十诸天之一。《玄应音义》中称阎罗王兄妹,阎摩与阎蜜(Yami),兄管男、妹管女鬼。印度教只认为地狱是灵魂投胎转世的一个阶段。

犹太教

早期的犹太人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这并非早期犹太教的教义。据古波斯宗教的学者研究,“在巴比伦之囚以前,犹太人并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旧约几乎没有提到过天堂和地狱。”此观念是受琐罗亚斯德教影响而产生的。

圣经里的一些描写和表像:

《申命记》29:23 写着“遍地都是硫磺、盐和火烧、没有耕种、没有出产、连草都不生长。”

《申命记》32:24“你要被火吞灭”

《犹大书》7 “在永火里受刑罚”

《诗篇》11:6“有烈火、硫磺、热风”

《以赛亚书》14:11“阴间,下铺的是虫、上盖的是蛆。”

《以赛亚书》38:18“下到阴间的人 不能盼望你的真理。”

《以赛亚书》5:14“故此、阴间扩张了,开了无限量的口…尊贵人要降为卑”

《以赛亚书》57:9“自卑自贱 直到阴间”

《以西结书》32:24“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

基督教

欧洲基督教中世纪的地狱插图

按照基督教《圣经》希腊文原文和意义分别是:

  • 矶汉那(Geenna),指欣嫩谷,是过去位于耶路撒冷城墙外的一个谷地,当时的以色列人在此焚烧罪犯尸体(如果人犯罪严重就不配复活,因此犹太人认为不知悔改的人不配进入墓地安葬,只能扔到这个谷自然腐烂或者被焚烧)及生活垃圾。当时的人们还在垃圾上撒上硫磺以帮助燃烧,因此这个地方总是烟雾缭绕。
  • 海地司(Hades),指死人的地方。
  • 塔塔鲁斯(Tartaroo),描述撒但及其反叛天使堕落的动词,意思是“扔到tartar里去”。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各派别基本都完全接受地狱的概念,不像基督教那样,各教派对地狱各执一词。

耆那教

耆那教认为地狱是由恶魔掌权,罪人会受到折磨的,直到一生的积恶全都清除为止。

古埃及宗教

阿努比斯将死者的心脏玛阿特羽毛放在天秤上。要是心脏比羽毛重,代表该人罪孽深重。阿努比斯便会将他交给阿米特吞下,永远不得安息。

古希腊宗教

坦塔洛斯薛西弗斯伊克西翁地狱的情形。

地狱(或音译为塔耳塔罗斯)不认为是直接属于冥界的一部分,祂是被描述位于由天界至尘世到冥界以降的遥远下方之处。[8]此处相当黑暗无光,是个无穷的折磨空间;古希腊关于地狱是如同潮湿且阴郁愁苦的坑洞,周围有青铜的墙垣围绕着,并且在远处还有三层黑夜所笼罩。那里主要是以在尘世间违犯宗教上与道德上罪愆的极恶之人必须在此因他们在生前的所做所为接受惩治,尤其是亵渎神明的罪人必到地狱受惩。

根据诗人赫西俄德的描述,一个青铜砧从天空落至地面需要九天九夜的时间,因此连一个客体从地面到地狱也是相同的时间量。

文学作品

但丁《神曲·地狱》中的插图,地狱入口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地狱》中详尽描写地狱的情况。但丁描述的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地心是魔王撒但掌握漏斗顶端。

旅游景点

  • 中国重庆丰都县以自古以来的鬼文化和鬼城而闻名。
  • 柬埔寨吴哥窟南翼回廊有一浮雕壁画《阎摩的审判/天堂与地狱》,描述的是天堂和地狱的景况。吴哥寺内的三层方形回廊,分别象征着人间、地狱、天堂。
  • 新加坡虎豹别墅,有一处以地狱为主题的博物馆。2021年完成加装空调设备后,转为需要付费参观的博物馆。

参考来源

引用

  1. 陰司的意思- 漢語詞典 - 漢語網. [2017-05-14]. 
  2. 康豹. 精魂拘閉,誰之過乎?——道教與中國法律文化的建構初探. 温州大学学报. 2010 [2017-05-14]. 
  3. 失译《十八泥犁经》:“有前恶后为善,不入泥犁。杀人盗人欺犯人妻,欲使人死望得其财物,垢且贼好为不善,怒骂人榜笞系人,喜告彰人过失,嫉妒言怒所使怒发,鬲逆天地鬼神之类,殊失寿死,下入恶泥犁中。后复变为善,有不入泥犁中者。知佛道变,虽入泥犁中,必当上天。本善者,上泥洹(涅槃),故曰佛道不可不知。”
    中阿含业相应品盐喻经》:“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不得尽苦。若作是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彼于现法,设受善恶业报,而轻微也。”
    杂阿含266经》:“诸比丘!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此大地悉皆败坏,而众生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杂阿含401经》:“人生于世,长夜受苦,有时地狱,有时畜生,有时饿鬼,于三恶道空受众苦,亦不闻法,是故,我今为无间等故,不以终身受三百枪为大苦也。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得无间等(现观)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杂阿含406经》:“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现观)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4. 《十八泥犁经》:“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入地半以下火泥犁,天地际者寒泥犁……所谓寒犁在天际间,有大山高二千里,主蔽风,名山于雀卢山,冥无日月,所不及逮。有蔽大山,故冥。外有日月之王甚多,无央数寒犁中……人行善多行恶少,出泥犁疾。行恶多行善少,出泥犁迟。”
    《杂阿含442经》:“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人中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天上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
  5. 《地藏菩萨本愿经》:“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6. 《地藏菩萨本愿经》:“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
    十住毗婆沙论》:“问曰:若菩萨更有殊胜功德,何故但称坚心?答曰:菩萨有坚心功德,能成大业,不堕二乘……若坚心者,见地狱畜生饿鬼天人阿修罗中受诸苦恼,生大悲心无有怖畏,作是愿言。是诸众生深入衰恼,无有救护无所归依,我得灭度当度此等,以大悲心勤行精进,不久得成所愿。是故我说,菩萨诸功德中坚心第一。”
  7. 可参佛光大辞典之地狱一条:[1]
  8. Buxton pg.213

其他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