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安慶市
宜、安
地級市
安慶長江大橋
安慶長江大橋
綽號:宜城
國家 中國
安徽省
設立1979年11月
下級行政區3市轄區、5、2縣級市
政府
 • 市委書記張祥安
 • 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東明
 • 市長張君毅
 • 政協主席章松
面積
 • 地級市13,538 平方公里(5,227 平方英里)
 • 市區810 平方公里(310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2位(佔全安徽省9.66%)
最高海拔1,751 公尺(5,745 英尺)
人口(2015)
 • 地級市458.6萬人
 • 排名全省第6位(佔全安徽省7.46%)
 • 密度338.8人/平方公里(877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81.9萬人
 • 城鎮(2015)210.36萬人
語言
 • 母語方言贛語懷岳片江淮官話黃孝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46000
電話區號556
車輛號牌皖H
氣候北亞熱帶濕潤氣候
年均溫17.2 ℃
年降水1,436.9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340800
本地生產總值(2020)¥2467.7億(全省第5位,佔全安徽省6.29%)
227.57億美元匯率
人均¥31,101(全省第11位
4,993美元(匯率)
網站http://www.anqing.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安徽統計年鑑-2016》

安慶市,又名宜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歷史悠久,二千多年前為皖國,安徽省簡稱「」即源於此。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有中國「黃梅戲鄉」之稱。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建省始,直至抗日戰爭爆發、安慶淪陷的270年裏,安慶大多時間都是安徽省的法定省會[1][2]

安慶為安徽省區域中心城市,是安徽省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和航運中心,是皖贛鄂三省交界處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軍事戰略要地。長江沿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長三角西門戶,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樞紐,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重點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地理位置重要,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喻。

釋名

今天的「安慶八縣」在宋朝時稱為舒州,郡望同安,德慶軍節度,因而在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時各取「同安」、「德慶」之尾字改德慶軍為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含「平安吉慶」之意)。[3]安慶城始建於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4]

歷史

安慶歷史悠久,考古工作者曾在此發現過多處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張四墩遺址薛家崗遺址[5]孫家城遺址等新石器文化遺址。

先秦時期,周天子曾分封皖國,地域位於現在的安慶市潛山市[6],這也是安徽簡稱「」的由來。春秋時市境地屬桐、皖二國。皖、桐先後為楚滅,屬楚國。後屬吳國。戰國時,復屬楚國。

秦漢時期,江北重鎮皖城位於今潛山統一後,屬九江郡西漢初,改九江郡為淮南國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國,立淮南、衡山廬江3國,屬衡山國。後衡山國除,為廬江郡武帝分全國為13刺史部(州),隸屬揚州刺史部廬江郡舒縣皖縣,直到東漢

三國時期曹魏東吳在此多次交兵。初屬魏,後屬吳。舒縣廢,屬吳廬江郡皖縣郡治)。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今天的安慶市區和懷寧縣山口鎮(現已劃歸安慶市)附近,曾先後修築了呂蒙城和皖口城,是長江北岸的軍事要塞。後在戰爭結束後被廢棄。西晉平吳,復置舒縣,屬廬江郡舒縣及皖縣。永嘉末(313年),皖縣廢。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年),於皖縣舊地立懷寧縣(懷寧之名始見於此,縣治在今潛山市)及新冶縣(今望江縣),並置晉熙郡。分屬廬江郡舒縣及晉熙郡懷寧縣(郡治)。南朝宋初,於舒縣僑立陰安縣,隸晉熙郡。宋、時屬晉熙郡陰安縣、懷寧縣(宋時郡治)。豫州,復改晉州,治晉熙郡懷寧。北齊以晉州為江州又為晉州。屬晉熙郡懷寧縣、樅陽郡陰安縣。

開皇初,改晉熙郡為熙州,領懷寧、宿松、太湖、望江、同安5縣。大業三年(607年),熙州改為同安郡,懷寧仍為郡治。分屬同安郡同安縣與懷寧縣。武德九年(626年),改同安郡為東安州,旋為舒州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同安郡。至德二載(757年),更名盛唐郡(同安縣同時改名桐城縣,縣治於開元年間移至今桐城縣城),第二年復名舒州。屬舒州(同安郡)桐城縣、懷寧縣。

五代十國時,先後屬南唐後周,仍為舒州桐城縣及懷寧縣轄地。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舒州(同安郡)團練州升為防禦使。政和五年(1115年),置舒州德慶軍。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為舒州安慶軍(因與德慶府重名,故取同安郡舊稱之「安」,易名「安慶」。安慶之名始於此)。慶元元年(1195年),升為安慶府,府治在今潛山城區,領懷寧、桐城、太湖、宿松、望江5縣。市境地屬安慶府桐城縣、懷寧縣。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金軍南下破光州(今河南潢川)。安慶知府黃干奏請朝廷,在「盛唐灣宜城渡之陰」即今城區所在地建築新城,以備戰守。此為安慶建城之始。同時,安慶府治從懷寧縣(在今潛山市)移於安慶新城,懷寧縣治亦遷皖口(今懷寧縣山口鎮)。後由於金兵威脅減輕,建城時輟時續。宋理宗紹定四年(1231年),安慶知府趙某(佚名)第二次築安慶城,未竣工又停建。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軍南進,府治移羅剎洲(今池州市貴池區境內),又移楊槎洲。府城漸荒墟。景定元年(1260年)三月,為防禦蒙古軍,沿江制置大使馬光祖復築安慶城,懷寧縣始遷附郭。安慶城從此府、縣同城而治,地域全屬懷寧縣,一直延續到清末。 安慶城從建初到現在已有770多年的歷史了[7]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安慶府為安慶路,立安撫司。次年改為總管府(治懷寧縣),屬蘄黃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年),罷宣慰司,直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至治三年(1323年),以懷寧縣西部的清朝、玉照兩鄉立潛山縣,治懷寧舊城。從此懷寧縣境域相對穩定。安慶路領懷寧、桐城、太湖、宿松、望江、潛山6縣。元朝後期,爆發紅巾軍起義,元軍倚安慶城為屏障。至正十三年(1353年),行中書省於淮東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治淮西。以宣慰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守安慶城。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改安慶路為寧江府,次年四月改寧江府為安慶府。明初直隸南京(又稱南直隸)。天順(1457-1464年)時,在今城區境內,安慶府設10坊。明末,張獻忠起義軍逼近安慶,明廷為加強安慶的軍事力量,崇禎十年(1637年)七月,從應天10府中劃安慶、廬州、池州、太平4府別設巡撫(簡稱安廬巡撫),駐節安慶城。這是安慶第一次設置巡撫,其領轄範圍除安慶等4府外,還包括河南光州(今潢川縣)的光山、固始、湖廣蘄州(今湖北蘄春縣)的廣濟黃梅、江西德化(今九江市)的湖口等地。

順治二年(1645年)因明制,仍立安廬巡撫,駐節安慶城。五年,巡撫移駐池州。六年,歸併操江,稱操撫。領上下江防事的操江先駐江寧(今南京市),至此移駐安慶。康熙元年(1662年),操江軍務歸併兩江總督(駐江寧),遂專設巡撫駐安慶。清初,安慶府隸屬江南布政使司(俗稱江南省)。順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布政使司分為左右二司,均治江寧。安慶隸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省),仍寄治江寧,此為安徽省建置之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移治安慶,從此安慶正式為省治(省會)。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佔安慶,省治遷廬州府(合肥市)。咸豐十一年(1861年),湘軍曾國荃部攻破安慶,數萬安慶軍民被屠殺。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目睹了這次慘禍:「殺賊凡一萬餘人,男子髻齔以上皆死,……婦女萬餘俱為掠出」,「軍興以來,蕩滌未有如此之酷者矣」[8]。曾國藩的親信李榕也稱:「通計前後殺斃援賊、城外壘賊、降賊及城中之賊實有4萬餘人,軍興以來,殺劫此為最重。」巡撫衙門遷回安慶,湘軍司令部短暫搬遷至此。同治元年(1862年)遷回安慶。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安徽首任都督兼民政長是同盟會員柏文蔚。1938年1月,日本侵略軍攻進安慶,安徽省政府先期遷往六安金寨等地。故從乾隆二十五年起到1937年止,共有170多年安慶一直是安徽省會。

從抗戰勝利時起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安慶是國民政府安慶專員公署和懷寧縣治所在地。1949年4月,解放軍佔領安慶。1988年地、市合併。安慶遂轄周圍八縣,桐城縣於1996年8月20日經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6]59號)撤銷,設立縣級桐城市。2016年1月4日,樅陽縣劃歸銅陵市。2018年8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潛山縣,設立縣級潛山市。

地理

安慶北依大別山,與六安市合肥市銅陵市相接;東南瀕長江,與池州市江西省九江市為鄰;西連湖北省黃岡市。全市總面積共1.53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20平方公里。

安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相當的戰略意義,曾國藩就曾經認為「安慶之得失,定乾坤之轉與不轉。安慶關係淮南之全局,為克復金陵之張本。」[9]

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光照充足。1月平均氣溫4.3℃,7月平均氣溫29.2℃,全年均溫17.2℃。極端最高氣溫40.9℃(2003年8月2日),極端最低氣溫-12.5℃(1969年2月5日)。降水量1200-1500毫米,日照時數1800小時左右。

安慶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2.8
(73.0)
27.4
(81.3)
32.1
(89.8)
33.8
(92.8)
35.8
(96.4)
38.3
(100.9)
39.5
(103.1)
40.9
(105.6)
38.0
(100.4)
34.3
(93.7)
29.7
(85.5)
24.5
(76.1)
40.9
(105.6)
平均高溫 °C(°F) 7.6
(45.7)
10.0
(50.0)
14.6
(58.3)
21.2
(70.2)
26.6
(79.9)
29.4
(84.9)
32.9
(91.2)
32.2
(90.0)
28.0
(82.4)
22.7
(72.9)
16.5
(61.7)
10.4
(50.7)
21.0
(69.8)
日均氣溫 °C(°F) 4.3
(39.7)
6.6
(43.9)
10.7
(51.3)
17.0
(62.6)
22.4
(72.3)
25.7
(78.3)
29.2
(84.6)
28.5
(83.3)
24.3
(75.7)
18.8
(65.8)
12.4
(54.3)
6.5
(43.7)
17.2
(63.0)
平均低溫 °C(°F) 1.7
(35.1)
3.8
(38.8)
7.6
(45.7)
13.6
(56.5)
19.0
(66.2)
22.7
(72.9)
26.2
(79.2)
25.5
(77.9)
21.4
(70.5)
15.6
(60.1)
9.2
(48.6)
3.6
(38.5)
14.2
(57.6)
歷史最低溫 °C(°F) −10.1
(13.8)
−12.5
(9.5)
−4.3
(24.3)
−0.3
(31.5)
8.3
(46.9)
13.2
(55.8)
17.1
(62.8)
17.6
(63.7)
11.7
(53.1)
3.2
(37.8)
−3.8
(25.2)
−8.5
(16.7)
−12.5
(9.5)
平均降水量 mm(吋) 57.0
(2.24)
74.1
(2.92)
125.9
(4.96)
163.5
(6.44)
166.8
(6.57)
265.4
(10.45)
206.6
(8.13)
136.4
(5.37)
71.5
(2.81)
69.0
(2.72)
66.1
(2.60)
34.6
(1.36)
1,436.9
(56.57)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10.4 11.0 14.3 13.7 12.8 13.0 11.2 10.7 7.5 8.3 7.7 7.0 127.6
平均相對濕度(%) 75 74 75 75 74 79 77 78 77 74 73 72 75
月均日照時數 104.6 102.4 109.9 140.6 166.0 159.2 215.6 221.2 169.7 159.6 144.4 137.4 1,830.6
可照百分比 33 33 30 36 39 38 50 54 46 45 45 44 41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

政治

現任領導

安慶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安慶市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安慶市人民政府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安慶市委員會
主席
姓名 張祥安[10] 周東明[11] 張君毅[12] 章松[13]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安徽省和縣 安徽省樅陽縣 安徽省渦陽縣 安徽省桐城市
出生日期 1964年10月(59歲) 1964年11月(59歲) 1970年2月(54歲) 1963年2月(61歲)
就任日期 2021年3月 2021年4月 2021年8月 2018年1月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安慶市現轄3個市轄區、5個,代管2個縣級市

此外,安慶市設立了以下經濟管理區: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安慶長江大橋經濟開發區

安慶市行政區劃圖
Template:安慶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4]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15]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16]
(2019年末)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7]
街道
辦事處
340800 安慶市 Ānqìng Shì 13,537.96 4,723,000 大觀區 246000 18 84 47
340802 迎江區 Yíngjiāng Qū 204.59 277,000 宜城路街道 246000 6 1 3
340803 大觀區 Dàguān Qū 191.31 295,000 德寬路街道 246000 7 1 2
340811 宜秀區 Yíxiù Qū 414.39 282,000 大龍山鎮 246000 2 3 2
340822 懷寧縣 Huáiníng Xiàn 1,357.55 614,000 高河鎮 246100 15 5
340825 太湖縣 Tàihú Xiàn 2,039.14 535,000 晉熙鎮 246400 10 5
340826 宿松縣 Sùsōng Xiàn 2,369.95 624,000 孚玉鎮 246500 9 13
340827 望江縣 Wàngjiāng Xiàn 1,347.98 554,000 華陽鎮 246200 8 2
340828 岳西縣 Yuèxī Xiàn 2,372.34 335,000 天堂鎮 246600 14 10
340881 桐城市 Tóngchéng Shì 1,552.74 686,000 文昌街道 231400 3 12
340882 潛山市 Qiánshān Shì 1,687.97 522,000 梅城鎮 246300 11 5
註:迎江區的數字包含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的老峰鎮;大觀區的數字包含皖河農場;宜秀區的數字包含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的菱北街道及安慶長江大橋經濟開發區代管的大橋街道。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31.1萬人[18],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3.1萬人,增長2.5%,年平均增長0.25%。其中,男性人口為268.5萬人,佔50.56%;女性人口為262.6萬人,佔49.44%。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26。0-14歲人口為87.8萬人,佔16.53%;15-64歲人口為388.4萬人,佔73.13%;65歲及以上人口為54.9萬人,佔10.34%。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95.3萬人,佔36.7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35.8萬人,佔63.23%。

經濟

安慶市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輕紡食品、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商貿流通四大支柱產業,以及農業、文化旅遊、建材器械、醫藥、船舶、航空、電子商務等新興環保、高科技、服務產業。國務院批覆的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中,明確定位:安慶,是全省三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產業組團之一、六大交通樞紐之一、現代化歷史文化名城,打造帶動皖西南、輻射皖贛鄂交界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和輕紡產業基地。2013年,安慶市以GDP1500億元躋身安徽省前三甲,跨越千億元,創歷史新高。2020年,安慶市GDP為2467.7億元,增速4%。

工業以機械製造、紡織、石油化工為主。國有企業發展緩慢,民營企業相對發展較快,外資正在擴大投資。對外主要向日本和美國出口。

安慶市的經濟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有大型石化企業安慶石化,有全國紡企業的先進單位華茂股份有限公司,更有眾多的中外合資企業,安慶大電廠一期二期均已建成。

交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

  • 天柱山:坐落於潛山縣境內,其主峰為天柱峰,漢武帝曾正式封其為「南嶽」(古南嶽),後被隋文帝以疆域南擴為由撤改為衡山,世界地質公園,AAAAA風景名勝區。
  • 花亭湖:太湖縣境內的國家級重點和AAAA風景名勝區。
  • 五千年文博園:位於安慶太湖縣經濟開發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華文化主題公園。
  • 大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安慶市北郊,一起秀峰疊峙,蜿蜒似龍而得名。
  • 迎江寺:長江中下游的名寺,全國重點寺廟。
  • 振風塔:矗立於迎江寺中,有「萬里長江第一塔」的美譽。
  • 陳獨秀墓:中國共產黨創始者之一,陳獨秀之墓。
  • 小孤山:宿松縣南部的著名風景名勝。
  • 白崖寨:宿松縣北部的著名風景區。
  • 浮山:樅陽縣境內。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安徽五大名山之一。
  • 司空山:中國禪宗第一山、中華禪宗勝地。
  • 同安監遺址:宋朝中國主要鑄錢地之一。
  • 安慶造幣廠:清朝中國重要錢幣製造地之一。
  • 薛家崗文化遺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石牛古洞摩岩石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妙道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 石蓮洞:國家級森林公園。
  • 鷂落坪自然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安慶沿江濕地:世界著名濕地、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
  • 巨石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文化藝術

名人

傳說軼事

  • 孔雀東南飛》,中國古代著名的愛情傳說,故事發生地在今安慶潛山[19]
  • 大喬小喬媚:東漢末年,孫策及都督周瑜攻克皖城(今潛山),得二美女——大喬和小喬。後孫策納大喬,周瑜納小喬,成為了歷史上一段美女配英雄的佳話。

傳統小吃

註釋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2019年安徽省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合肥为何能取代安庆,成为安徽省会?-腾讯网. new.qq.com. [2019-08-31]. 
  2. 有93年,安徽的省会竟然在南京,这是怎么回事?_安庆. www.sohu.com. [2019-08-31] (英語). 
  3. 你知道“安庆”的名字由来吗. www.sohu.com. [2019-08-31] (英語). 
  4. 【探春】安且庆之,此地宜城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央視網. [2019-08-31]. 
  5. 薛家岗遗址简介. 中國網. [2010-06-11]. 
  6. 古皖国封地——潜山. [2010-06-11]. 
  7. 安庆市历史沿革. [2010-06-11]. 
  8. 趙烈文:《能靜居士日記》
  9. 曾国藩军事战略辩证法论略. [2010-06-11]. 
  10. 张祥安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1-04-05]. 
  11. 周东明任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1-08-10]. 
  12. 张君毅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1-08-10]. 
  13. 安庆市十五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章松). 中國經濟網. [2018-01-17].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09]. 
  15. 《安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安慶市國土資源局. 
  16. 2019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安徽省統計局網. [2020-07-09].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8. 安慶市統計局. 《安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9. 《孔雀東南飛》的發生[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