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郡(隋朝)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衡山郡,中国古代的

隋灭陈后,置衡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衡州为衡山郡,治所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户五千六十八,下辖四县:衡阳县、洡阴县湘潭县新宁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衡州。同年,耒阴县更名耒阳县。天宝至德年间,曾改衡州为衡阳郡[1][2]

隋朝行政区划

县名 现在地名 简介 备注
衡阳县 旧置湘东郡。隋灭陈,郡废,并省临烝县新城县重安县三县入焉。有衡山、武水、连水。
洡阴县 旧曰洡阳县。隋灭陈,改名焉。有肥水、酃水。
湘潭县 隋灭陈,平陈,废茶陵县攸水县阴山县建宁县四县入焉。有武阳山。有历水。
新宁县 有宜溪水、舂江。

参考资料

  •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 (唐)杜佑撰. 四库家藏 通典 3.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ISBN 7-80603-833-7. 
  2. 葛剑雄主编; 冻国栋著. 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ISBN 73090316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