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圣德太子
日本飞鸟时代摄政、政治家、改革家
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像(选自菊池容斋《前贤故实》)
上宫厩户丰聪耳皇子
出生敏达天皇元年正月初一
(572-01-31)572年1月31日
逝世推古天皇二十九年年二月廿二
621年3月20日(621岁-03-20)(49岁)
墓葬叡福寺北古坟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聖徳太子
假名しょうとくたいし
平文式罗马字Shōtoku Taishi

圣德太子(572年1月31日—621年3月20日[1],即敏达天皇元年正月初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二月廿二(也有二十九年二月初五之说,见《日本书纪》))是日本飞鸟时代男性皇族,推古天皇在位期间的的政治改革推行者。为用明天皇的二皇子。母亲为钦明天皇皇女-穴穗部间人皇女(穴穂部間人皇女),姑母为推古天皇

圣德太子本名厩户厩戸),因相传他于马房前出生。但较为有力的说法是在出生地附近有着厩户(厩戸)这个地名,引此而取名。别名丰聪耳豊聡耳)、上宫王上宮王)。 《古事记》中记载为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上宮之厩戸豊聡耳命)。 《日本书纪》中亦有《厩户皇子》一条记载为丰耳聪圣德豊耳聡聖徳)、丰聪耳法大王豊聡耳法大王)、法主王法主王)。圣德太子这个名称虽于平安时代开始被广泛的使用而为普遍性的称呼,但因为是后世添上的尊称(谥名)的缘由,近年日本有部分教科书中将称号变更为“厩户王”(厩戸王)。详细参见#名称相关章节。

大和时代豪族政争,用明天皇二年苏我马子物部氏崇峻天皇五年,崇峻天皇遭暗杀,苏我氏外孙女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由厩户皇子以皇太子之位辅政。圣德太子辅政后即大力进行改革,并遣使入隋、唐学习中国制度。后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阶、颁布宪法十七条、采用历法、编修国史、使用天皇名号、兴隆佛教。圣德太子是从1958年到1983年间流通使用的日本银行券10,000日圆的币面人物。

圣德太子的确实逝世日期传疑。有说法指应该为推古天皇29年2月5日。

生平

圣德太子16岁像

据《扶桑略记》和《圣德太子传历》[1],敏达天皇元年壬辰春正月朔初一日(572年1月31日)圣德太子出生。

592年,推古天皇(33任天皇)即位,据《日本书纪》[1],推古天皇元年夏四月庚午朔己卯(593年5月15日)立侄儿圣德太子为皇太子,辅佐天皇摄行朝政

596年(推古3年),太子向高句丽的僧彗慈(又名惠慈)拜师。

圣德太子仿照中国制度,展开改革,即“推古朝改革”,正尊卑、定名分,与中国通交,笃信佛教。他于603年制定冠位十二阶,依冠位区别官位高低,由中央朝廷授予,以整顿朝廷贵族官僚的身份制度,加强朝廷纲纪。翌年推行十七条宪法,作为朝廷官僚贵族的道德戒条,条文体现中国诸子百家汉传佛教思想。四度派遣遣隋使,607年派小野妹子[2],614年派犬上御田锹矢田部造,建邦交,吸收先进文物制度。振兴佛教,建法隆寺四天王寺,亦使建筑、雕塑艺术得到进步;圣德太子亦著述《法华经义疏》《维摩经义疏》《胜鬘经义疏》等佛经注释,亦即三经义疏[3],被尊为日本佛教始祖。采用历法,编纂《国记》《天皇记》等史书,功绩颇多。

根据一般说法,圣德太子[4]遣使致送的国书说:“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实际上将日本与中国置于平等地位。隋皇帝看了很不高兴,对鸿胪卿下令说:“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5],表明隋帝并无视于圣德太子对隋国对等关系的看法。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封国书并不太像是以知书达礼、敬慕中国而闻名之圣德太子所该有的风格。实际上,《隋书》记载这封国书,是一位叫多利思北孤倭国君王所致送,从未写说这封国书是圣德太子所呈。若根据《新唐书》中记载,这封国书很明显应是用明天皇(31任天皇)所递交[6],与圣德太子毫无关系。

由于圣德太子笃信佛教,加上受到慧慈法师的恩慧,建立法隆寺

据《日本书纪》[1],推古天皇二十九年辛巳春二月己丑朔癸巳(621年3月3日)圣德太子去世,而据《扶桑略记》[1]是廿九年辛巳二月廿二日(621年3月20日)。山背大兄王为其儿子,但在山背大兄王家族在斑鸠寺自杀,圣德太子一族灭亡。

传说

圣德太子留下诸多传说,如下:

出生
据说圣德太子是在马厩出生,是由观世音菩萨在其母亲的口内受胎而诞生,这与《圣经》上耶稣诞生的叙述类似。
丰聪耳
圣德太子经常要听取人民的请愿,他能一次听多人说话,在《上宫圣德法王帝说》中的记载是八人,《日本书纪》和《日本现报善恶灵异记》的记载是十人,《圣德太子传历》的记载是三十六人,另一种说法是太子能听完多人说话之后,依序全部重复一次,一字不漏,有过人的记忆力。
兼知未然
南岳慧思转生
飞行传说
片冈饥人传说
记载在《日本书纪》中的传说,记述圣德太子在片冈山遇到饥饿的人的故事。

名称相关

  • 圣德太子这个称呼并非他生前就使用的名称,据说是死后经过百年以上而成立的以下文献里首次出现。
绘着一般被认为是圣德太子人物肖像的一万日圆钞票(C一万円券
  • 圣德太子是旧款日本钞票一万日元上的人像。

圣德太子著作

  • 《三经义疏》(三経義疏)。
  • 《四天王寺缘起》(四天王寺縁起)。
  • 十七条宪法》初出于《日本书纪》章节里全文引用段落。
  • 《天皇记》、《国记》、《臣连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及公民等本记》(臣連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幷公民等本記)于《日本书纪》中只记载书名,无现存物内容不明。
  • 先代旧事本纪》。
  • 《未来记》。并不特指某一本书,是假托圣德太子所作,以“未来记”之名,在镰仓时代大量出现的伪书群。

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于推古十五年(607年)为《妙法莲华经》、《胜鬘经》、《维摩经》三经作注,书名《三经义疏》。

谱系

 
(26)继体天皇
((三国)男大迹王)
 
(27)安闲天皇
 
 
石姬皇女
(钦明天皇后)
 
 
 
 
 
 
 
 
 
 
 
(28)宣化天皇
 
 
上殖栗皇子
 
十市王
 
多治比古王
 
(多治比)嶋
多治比氏
 
 
 
 
 
 
 
 
 
 
 
(29)钦明天皇
 
(30)敏达天皇
 
押坂彦人
大兄皇子
 
(34)舒明天皇
 
 
 
 
 
 
 
 
 
 
 
 
 
 
 
 
 
 
 
 
 
 
 
 
 
 
 
 
 
 
 
 
 
 
(三国)椀子皇子
三国氏
 
 
 
 
 
 
 
春日皇子
 
 
茅渟王
 
(35)皇极天皇
(37)齐明天皇
(舒明天皇后)
 
 
 
 
 
 
 
 
 
 
 
 
(息长)厚皇子
息长氏
 
 
 
 
 
 
 
大派皇子
 
 
 
 
 
 
(36)孝德天皇
 
有间皇子
 
 
 
 
 
 
 
 
 
 
 
 
 
 
 
 
 
 
 
 
难波皇子
 
大俣王
 
栗隈王
 
美努王
 
诸兄
(葛城王)
橘氏
 
 
 
 
 
 
 
 
 
 
 
 
 
 
 
(31)用明天皇
 
厩户皇子
圣德太子
 
山背大兄王
 
 
 
 
 
 
 
 
 
 
 
 
 
 
 
(33)推古天皇
 
 
来目皇子
 
 
 
 
 
 
 
 
 
 
 
 
 
(32)崇峻天皇
 
 
当麻皇子
 
 
 
 
 
 
 
 
 
 
 
 
 
穴穗部间人皇女
(用明天皇后)
 
 
殖栗皇子
 
 
 

相关条目

流行文化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1.4 古事記~往古之追慕. [2013-08-18]. 
  2. ベン・アミー・シロニー(著) Ben‐Ami Shillony(原著)‘母なる天皇―女性的君主制の过去・现在・未来’大谷坚志郎 (翻译)、79页。 (第2章5‘日本で最初の“天皇”’)。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汇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国历史(二) 第一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第921页。
  4. 实际上,《隋书》记载遣使致书的,是一位名多利思北孤的倭国君主,而不是圣德太子或推古女皇。一般人会认为是圣德太子,是根据日本本国史书《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的年代,去推算隋大业三年(607年)在位的天皇而来。
  5. 古代国书中的元首称谓[永久失效链接]
  6. 《新唐书·倭、日本传》:“用明,亦曰目多利思比孤,直隋开皇末,始与中国通。”根据这说法,该王明显是用明天皇,致书隋帝而引起不悦的传闻,可能早于大业三年才是。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