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诺外方传教会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玛利诺神父会于台山 赤溪 田头圩 开办的孤儿院及学校 遗址。根据现已定居香港基督劳工堂的谭建平神父(Fr. Thomas Anthony Peyton)忆述,这里是玛利诺会在中国开展救济工作的发源地。照片摄于2011年3月20日。
现居香港的玛利诺会士谭建平神父(Fr. Thomas Anthony Peyton)和香港玛利诺中学校长 赖永春先生。摄于广东省台山 赤溪 田头圩 孤儿院及学校 遗址前。2011年3月20日。
File:DSC 2119 阳江 玛利诺会中国第一座圣堂遗址.JPG
根据现已定居香港基督劳工堂的谭建平神父 (Fr. Thomas A. Peyton) 忆述,这是玛利诺神父会于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教堂,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教区座堂现己迁往附近的阳江露德圣母堂。这所旧建筑物亦已改为小旅馆,仍由教区管理,收入用于教区。摄于2011年3月20日。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又名美国天主教传教会拉丁语Societas de Maryknoll pro missionibus exteris,简称M.M.英语Maryknoll FathersCatholic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of America),是美国第一个天主教传教修会。玛利诺(Maryknoll)是其在纽约总部地名的音译;knoll是小山的意思,Mary是圣母玛利亚的英文名称,所以Maryknoll原意为圣母山。相比“美国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玛利诺”这名称简单易记、发音容易,兼且美国天主教外方传教会所开办学校多采用玛利诺这名字,学生及社会人士熟识玛利诺者为数不少,所以该会渐渐地也自称“玛利诺会”。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于1911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发起人是华尔实(James Anthony Walsh,1867-1936)和波拉斯(香港及台湾译为“普瑞斯”神父[1],Thomas Frederick Price,1860-1919)2位神父。1918年,玛利诺外方传教会派出的第一批传教士到达中国广东省。目前,玛利诺外方传教会拥有超过550名传教士,分布于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的台湾、香港、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地。

在华传教

1918年末,波拉斯(香港及台湾译为“普瑞斯”)[2]华理柱福尔德(Francis Xavier Ford)及马奕猷[3](Fr. Bernard F Meyer)这4名第一批来华玛利诺神父到达中国广东省阳江县。他们是最早来华的美国天主教神父。此后,玛利诺外方传教会陆续接管了5个教区:江门教区(1924)、嘉应教区(1925)、梧州教区(1930)、抚顺教区(1932)、桂林监牧区(1938)。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成长最快的一个在华天主教修会。

1924年,教廷从广州教区划出新会、台山、阳江、赤溪、茂名、信宜、电白、罗定、郁南、花县、云浮等县成立江门教区,交给玛利诺会负责。江门教区至民国26年,有外国传教士50多人,中国传教士12人,教徒7000余人;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教职人员70余人,教徒达12800人。

1925年,玛利诺传教会又接管了从汕头代牧区分出的嘉应自治区,主教福尔德(Francis X. Ford),下辖梅县、兴宁、蕉岭、五华、平远、龙川、和平、连平8县,有教堂10座(另5座尚未竣工),小堂37座,教徒4000余人;1935年有外国神父26人,教徒23000余人。1935年获奉委为该会第一位主教。

1925年,梧州教务脱离广西改属江门。1930年设立梧州自治区,1934年升为监牧区。

1933年,桂林也由南宁代牧区移交给梧州教区,1938年成为监牧区。

1925年,玛利诺传教会到东北传教,1932年接管了从沈阳教区分出的抚顺监牧区。

中国共产党统治中国大陆的1949年以后,所有在华传教的基督天主教主教神父牧师均都受到了严厉的镇压:嘉应教区福尔德主教于1952年2月21日死于狱中;江门教区主教华理柱(James Edward Walsh ,1891-1981),1936年回国任马利诺外方传教会的第二任总会长,1948年再度来华,出任天主教教务协进会秘书长,在1958年10月18日在上海被判处20年徒刑,直到1970年7月10日,因中美关系将要有重大变化,才被提前释放,成为最后一个离开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玛利诺神父会于1963年在香港开办了一所名为“华德学校”的小学以表扬华理柱神父在华传教的辛劳。玛利诺神父会亦于1969年在香港开办一所名为“柏德学校”的小学以纪念另一位来华传教的玛利诺会士柏增神父的辛劳。玛利诺神父会也在1952年在香港开办一所名为福德学校的小学以纪念福尔德神父的辛劳。这是玛利诺神父会在二战后在香港所开办的第一所学校。[1]华德和福德两所学校现由天主教香港教区管理,而柏德学校则仍由玛利诺神父会管理。

1950年10月6日,教廷将台湾中部台中、南投、彰化、云林等县从高雄监牧区分出,成立为台中监牧区,并于1951年1月26日委任玛利诺会的蔡文兴神父(William F.Kupfer)为首任主教。于是原来在大陆传教的玛利诺会士神父陆续来台传教。此后玛利诺会的会士增加,在台北、新竹、台南、高雄等教区传教或从事社会服务。目前还有三十二位玛利诺会士在台湾工作。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1. 1.0 1.1 (繁体中文) BARRY, Peter (温顺天神父), 玛利诺会在华传教简史 (Masters thesis), 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1977 
  2. Maryknoll priests visit grave of Fr. Thomas F. Price in Hong Kong, China, 1923.. [2011-05-14]. 
  3. Rev. MEYER, Bernard MM 马奕猷神. [2011-05-14]. 

书籍

  • 顾保鹄:《台湾天主教修会简介》(台中:光启出版,1968年)。
  • Jean-Paul Wiest:Maryknoll in China: A History, 1918-1955.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