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崑仑关战役

第五军在湖南扩编为当时国军唯一机械化部队。
日期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地点
桂南昆仑关
结果 国民革命军确定守住崑仑关
参战方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军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军
日本帝国 支那派遣军第21军第5师团第21旅团
指挥官与领导者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白崇禧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林蔚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杜聿明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郑洞国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邱清泉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张发奎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戴安澜
日本帝国 今村均
日本帝国 中村正雄 
兵力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 第21旅团
伤亡与损失
伤亡14000余人[1] 伤亡10000余人

昆仑关战役,又称血战崑仑关,是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在广西南宁东北的昆仑关发生的一次大型山地作战,是桂南会战的一部分。昆仑关战役开始于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侵华日军第五师团之间展开会战,经过激烈战斗,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牺牲14000余人,击毙侵华日军4000余人,几乎全歼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击毙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宁。12月4日进占昆仑关,桂南会战打响。国民政府调集四个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桂南会战,以确保桂越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国军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12月18日凌晨战斗开始打响。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灭第21旅团4000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达85%以上,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起因

日军在1938年武汉会战中期成功占领广州以后,希望进一步断绝援华路线的南方路段,也就是从越南广西的运输路线,因此于1939年11月对第四战区发动新一波进攻,以第五师团为主攻部队从广州等地往北进攻,日军在会战初期进展顺利并于12月4日占领崑仑关,至此广西交通已被日军控制大半。

1939年9月19日,日本开始移兵广西[2]:155。10月,国民政府在衡山召开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总结第一次长沙会战之作战情况,并决策发动新攻势[3]:156。11月5日,会议结束,蒋接获“日本有南犯企图”情报[4]:156

11月9日,日本全部进攻部队在三亚港集结完毕[5]:156。11月15日,日军第五师团以及台湾混成旅团首先从钦州湾企沙、龙门等地登陆,桂南会战爆发。[6]日本军第5师团突然在广州钦县登陆[7]:156,11月24日占领南宁,12月初占领崑仑关;日本军原拟乘虚由贵州直攻重庆,国军方面旋即调集大军反攻,白崇禧担任桂林行营主任及林蔚担任参谋长共同指挥[8]:154

地理环境

日军在桂南会战所攻占的南宁为广西的旧省会,地处盆地,在广西内算是重要的交通与物资生产地,南宁往北便是海拔300-500的丘陵群,当地建有两条主要交通线,一处为南宁往北通往武鸣县的公路;另一条为东北通至宾阳县的宾宁公路。前者的主要防御点为南宁北方约20公里外的大高峰隧,宾宁公路方面则是距离南宁50公里外的崑仑关,到崑仑关前沿路每隔几公里便有一处村落,命名从三塘、四塘依序到九塘,最后便是崑仑关。崑仑关位于南宁东北,在大明山中,扼南宁赴湖南、贵州之冲隘,长约数十里,形势险要[9]:170。崑仑关山岭延绵,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远至宋朝,狄青征南时此处便是著名战场[10]:160

国民政府的对策

崑仑关战役前,白崇禧前往前线视察杜聿明第五军士兵战备情况

国民政府得知日军行动后,当时广西除了桂系部队以外并无重装部队可供反击。在日军推进已到极限时,重庆方面才开始进行反击行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决定投入刚整编完成之中央军第五军以及其隶属装甲兵团,炮兵部队(包含重炮连),广西重要战略据点崑仑关进行强攻。此战也是少数国民革命军为攻方、日军为守方的战役。

由于拥有数量优势,攻方国民革命军的作战目标采取了三方包围策略,第五军负责主攻,其中200师与荣誉第一师负责北面及东面之强攻任务,新22师则负责由西面迂回包抄,战车部队则分散使用掩护强攻部队进攻。桂系部队则负责助攻。

12月初黄正成奉令指挥桂南地区的炮兵部队(包含重炮连 )协同第五军主攻崑仑关。他立即前往桂南并带驾驶兵一员到步兵前哨观查日军的阵地后拟定作战计划。12月15日收到行营的攻击令黄指挥官召集各炮营长及连长分配攻击任务,选择炮阵地及覌测所的位置,并要求所有的炮连,伪装荫蔽必须做的很好,因日军有制空权,一旦炮兵阵被日军发现,他们一定会派飞机来轰炸,同时协调友军做好掩护步兵及战车的进攻。

各师集中完毕后,12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迁江附近召开团长以上之军事会议[11]:96

会战经过

12月17日,今村中将认为南宁北面无战事,命令向龙州和镇南关进攻,去夺取中越边境上的两个战略要地[12]:160

12月18日凌晨国军重炮兵团和师之山炮兵营,集中炮兵之火力向昆仑关及周围阵地炮击[11]:99。国军发起全面攻击,北路军主力国军机械化第五军由杜聿明指挥,负责收复战略要地崑仑关,“崑仑关大捷”就是北路军获得的。在这次收复崑仑关的战斗中,第五军之第二百师、荣誉第一师负责正面主攻崑仑关﹔第五军之新二十二师由小路迂回崑仑关,攻占五塘、六塘,并负责阻击救援崑仑关的日军。崑仑关守敌为日军第五师团主力第二十一旅团的松本总三郎大队。12月18日,第五军对崑仑关的攻击开始,在重炮兵团及各师炮营的炮火掩护下,第二百师与荣誉第一师开始对日军崑仑关外围据点猛烈攻击。当天,荣誉第一师就攻占了崑仑关附近的仙女山、老毛岭、万福村、罗塘和四一一高地。第二百师第五九八团在团长高吉人指挥下,攻占六五三、六〇〇高地[11]:99。该师五九九团在团长柳树人指挥下,在战车掩护下沿公路长驱直入,占领崑仑关[11]:99

12月19日午后,日军大批飞机出动掩护反攻,崑仑关被日军夺去[11]:99。日军对夺回崑仑关的国军狂轰滥炸,日军第五师团长今村均派出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由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领向崑仑关疯狂反扑,付出巨大伤亡。邱清泉新编第二十二师右翼迂回支队,占领五塘、六塘[11]:99。后来五塘又被日军反攻夺去,国军坚守六塘,阻日军增援[11]:99。随后,国军又重新开始向崑仑关进攻,将崑仑关日军全部包围。当夜,荣誉第一师攻占九塘西侧高地。同时新编第二十二师顽强阻击日军增援部队,邱清泉亲率新二十二师主力在六塘与自南宁来援的日军台湾混成旅团大战。

至12月20日,崑仑关日军渐渐支持不住了,频频告急,今村均命令第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亲率第四十二联队增援崑仑关。新二十二师在五塘顽强阻击第四十二联队,使其两天不能越雷池一步。直到12月22日拂晓,第四十二联队才到达七塘,后与国军阻击部队激战,始终不能直接支援崑仑关的日军。日军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亲率第42联队千余人,在10辆战车掩下,向国军进攻罗塘之荣誉第一师反攻,被国军荣誉第一师第一、第三两团包围阻击[11]:106。据收复崑仑关后缴获日军日记记载,12月24日:“第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在九塘被中国军队炮火击毙。”[11]:100

第二〇〇师、荣誉第一师调整攻击部署,12月25日荣誉第一师第二团在团长汪波指挥下,再次攻克罗塘南高地[11]:100。荣誉第一师步炮协同攻下罗塘南高地,全歼守敌200余人。郑洞国命令汪团继续向老毛岭、四四一高地进攻,在四四一高地进行反复争夺[11]:101。其它各部也依次攻克崑仑关周边诸高地。第二团伤亡很大,阵地在国军稳固控制之中,从而给崑仑关日军致命打击,但日军仍坚持固守中[11]:101。但同时,日军的增援部队也扑过来了,当天,日军台湾混成旅团之两个联队到达八塘,日军第42联队到达九塘。第二〇〇师第五九八团在高吉人团长指挥下,两次攻克同兴堡日军据点阵地,第六〇〇团在刘少峰团长指挥下,攻克六〇〇高地,该师伤亡很大[11]:101。面对新的情况,新编第二十二师被调回与第二〇〇师及荣誉第一师全军合力猛攻崑仑关。同时,白崇禧新调五个师全力打击八塘以南日军援军。

界首高地位于崑仑关北,是保关口之日军坚固据点,是属第二〇〇师战斗境内,因该师担负不了对界首攻坚任务,杜聿明命令郑洞国派该师第三团归戴安澜师长指挥,于12月28日晚对界首攻击[11]:101。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亲自指挥荣誉第一师第三团,开始攻击界首高地。日军机在上空盘旋,该团对界首强攻,在日军火力侧击下,伤亡很大,组织爆破手,用手榴弹从日军据点枪口投入,多次失败[11]:101。入夜12时对峙中,该团九个步兵连,有七个连长伤亡,郑庭笈身边之司号长李均也中弹阵亡[11]:101。杜聿明要郑庭笈不顾重大牺牲之代价,一定要攻克界首阵地,利用夜间调整部署,选突击队,编成突击组[11]:101

12月29日,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根据几天之战斗情况判断,崑仑关外围据点基本已被国军占领,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于是调整部署,以新编第二十二师为中央队,接替荣誉第一师担任主攻;将伤亡较重之荣誉第一师改为右翼队,将担任预备队之第二〇〇师调为左翼队;军直属之第一、二、三补充团改为预备队,位置于新编二十二师后跟进,随时支援新编第二十二师之战斗[11]:107。早晨,军部重炮兵开始对界首阵地猛击,炮弹均命中阵地上,各突击队分别向界首阵地匍伏前进,在三小时激战中,国军攻克界首阵地,移交新编二十二师派兵接替,第三团归还建制[11]:101。12月30日新编第二十二师邓军林团第三次收复崑仑关[11]:101

12月31日,邱清泉师长率新二十二师以凌厉攻势突入崑仑关,守卫崑仑关的日军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被击毙(实则误传,该大佐联队长依旧参与后续作战[13]),国军大获全胜。

在整个崑仑关大战中,日军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第42联队和第21联队被全部歼灭,第21旅团已经名存实亡。国军在战斗中击毙第5师团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第42联队长、接任中村的代旅团长扳田元一大佐,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联队长生田滕一,第1大队长杵平作,第2大队长官本得,第3大队长森本宫等,日军班长以上军官被击毙达百分之85以上,士兵有4,000余人死亡[11]:101-102。生俘士兵102人,战马79匹、山炮10门、野炮12门、战防炮10门、轻机枪102挺、重机枪80挺、步枪2,000余枝[11]:102。此次战役是一场成功的攻坚战,在此之前日军一个连守的地方国军不曾攻下来过。而此次战役中华民国的国军英勇的作战将日军第21旅团完全的歼灭了。

该战役于1939年12月18日开始,1940年1月11日暂告一段落。虽然至此第五军成功歼灭崑仑关之日军及增援部队,但因为损伤过重必须后撤整补由桂系友军接手防卫任务。此时零星冲突不断,以致崑仑关在战役结束后曾再度被日军占领,直到同年2月24日,中国守军才真正确定据守崑仑关战略要点。

崑仑关战役后,日本陆军在1940年1月19日运输3,389名补充人员至第5师团补充作战损失,其中第21步兵联队接收补充人员1,848名,第42步兵联队接收补充人员814名,很可能与日军于崑仑关战役战死与重伤后送回国人数大致相符(轻伤现地住院者应不计在内)[14],且依照本次战役屡次出现日军据点遭国军攻陷而据点守军全员战死的情形[15],此2,662名补充人员很可能多数是补充战死所产生的缺额。

参战部队

国民革命军

桂林行营

白崇禧担任桂林行营主任及林蔚担任参谋长

中央军

  • 国军集中了廿七个师共廿五万人
  • 国民革命军第卅八集团军(司令:徐庭瑶上将)
  •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下辖三个师
    • 荣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
    • 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
    • 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副师长廖耀湘 团长熊笑三
    • 炮兵 ( 南路指挥官 : 黄正成 ) (连长 : 林初耀)
      • 炮兵第十团第一营, 炮兵第十四团第一营, 炮兵第四十三团第二营(2公分高射炮6门), 炮兵第四十八团第七连(2公分4门), 炮兵第四十二团第十三连, 绥署高射炮(2公分).
    • 军直属队有两个步兵补充团、两个战车团、装甲车搜索团、重炮兵团、汽车兵团、工兵团、辎重兵团[11]:93

桂军

合计约6万余人

日本帝国陆军

对反坦克作战使用过九四式37mm速射炮改造三八式野炮,及四一式山炮(联队炮)等火炮武器。

照片集锦

参见

参考文献

  1. 朝阳. 戴安澜与昆仑关战役. 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 (中国共产党新闻). 2009年2月17日 [2014年7月2日]. 
  2.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参加作战部队为: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团、其他配合部队、第五舰队(军舰七十余艘,航母二艘)、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飞机约一百架),兵力总共约三万人。 
  3.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二十九日,蒋介石在会议训词中宣布:“我们今后的战略运用和官兵心理,一定要彻底转变过来,要开始反守为攻,转静为动,积极采取攻势。” 
  4.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美、英军事情报机关也发出情报:“日本舰队目前在东京湾集结,它说明对南宁的作战已迫在眉睫。”于是蒋立即从衡山直接飞桂林,为迎战日本新攻势作战斗安排。当时守卫两广海防的是桂系部队第十六集团军,编配的火力、武器较差,新编第十九师则是一支刚组建的地方队伍,要防守钦县到南宁,与日军最新锐的部队交火,基本上处于极大劣势。 
  5.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十三日,舰队从三亚启航,十四日先头船舰抵达北海,以十余艘舰发动佯攻,事实上是转向钦州方向。新编第十九师所属部队溃败,日军顺利登陆。战至十七日,日军占领钦州、防城,并立即分兵北上。二十二日傍晚抵达南宁市邕江南岸。 
  6. 血战昆仑关:山地攻坚获大捷. 
  7.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大本营陆军部作战部长富永恭次更宣布:“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 
  8.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十二月三十一日,国军克复了崑仑关,歼敌八千余,取得中国抗日攻坚战首次胜利 
  9.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〇年),(陆军第五军)崑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立石,父亲(白崇禧)铭文题字描述战役经过 
  10.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蒋介石以此处险要,命父亲(白崇禧)指挥反攻,于十二月中旬进入攻击地区,十多万大军分别埋伏在南宁以北的山林里。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动,保密工作和大军调动,就在日方统帅今村认为完全不可能通过的地方,顺利集结起来。机械化重炮兵旅开到崑仑关附近丘陵地带的密林中,在距敌前沿阵地仅三、四华里的地方,迅速构筑起阵地,一排排炮口悄悄对准了敌人的阵地。 
  11.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文闻 (编). 《我所亲历的桂南、桂柳会战》.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ISBN 7-5034-1590-8. 
  12. 白先勇编著.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册【戎马生涯】》. 香港: 天地图书. 2012年5月. ISBN 9789882198111. 及川少将则率领本支队乘坐数百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地从南宁出发。当天晚上八时,埋伏在山地里的国军,在坦克的导引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崑仑关发动了全线反攻。 
  13. 滕昕云. 铁血崑仑关 国军第五军vs日军第五师团. 老战友工作室. 2010,p217。
  14. JACAR(アジア历史资料センター)Ref.C04121776200、陆支密大日记 第3号 3/3 昭和15年(防卫省防卫研究所)
  15. 滕昕云. 铁血崑仑关 国军第五军vs日军第五师团. 老战友工作室. 2010,p199。

引用文献

  • 防卫研修所战史室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3)昭和十六年十二月まで’ 朝云新闻社〈战史丛书〉、1975年。
  • 越智春海 ‘华南战记 广东攻略から佛印进驻まで’ 图书出版社、1988年。
  • 伊藤桂一 ‘南京城外にて’ 光人社、2001年。 ISBN 978-4769809951
  • 儿岛襄 ‘日中战争(5)’ (文春文库) 文艺春秋、1988年。 ISBN 9784167141332
  • 滕昕云. 铁血崑仑関 国军第五军vs日军第五师団. 老战友工作室. 2010. ISBN 9789868429727. 

书籍

  • 台湾“国防大学”编《中国现代军事史主要战役表》
  • 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1982年,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 中华书局,《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