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自称是唐朝平阳王敬晖之后。祖父敬忻,官同州掾。年轻时“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中。

黄巢入长安,敬翔逃至汴梁(今河南开封),投靠同乡王发,王发是宣武节度使朱温的观察支使,对敬翔不错,但没有机会推荐敬翔当官。敬翔常常帮士兵们代写书信,大家都喜欢朗诵敬翔写的句子,因而获得了朱温的注意,朱温叫王发带敬翔过来见面。朱温问:“听说你读《春秋》,那《春秋》写了甚么玩意?”敬翔回答:“诸侯打仗的事。”[1]朱温说:“那《春秋》中的作战方法可以用么?”敬翔答:“不可。礼乐都不见得要沿袭了,何况兵法是诡谲之道,应该要变化无穷。如果要学习春秋时代的打仗方法,就是学习虚名而没有实效,大王之霸业就玩完了。”

敬翔又教朱温,可以假借捉拿逃兵的名义去辖区境外捉伕,居然补充了原本的十倍兵力,朱温对敬翔大为赞赏,感慨地说:“天降奇人,以佐于我!”[2]

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余年[3],朱温是言听计从[4],敬翔本人也“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得休息”。唐昭宗封敬翔为检校右仆射、太府卿,赐号“迎銮叶赞功臣”。

朱温称帝后,命敬翔为知枢密院事。为光禄大夫、行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封平阳郡侯。乾化二年六月,朱温病重,召敬翔至病榻前受顾托命。朱友贞上台,赵岩及妻族张汉鼎张汉杰等人用事,敬翔与李振受到排挤。

李存勗攻进后梁首都汴梁时,敬翔全家自杀。[5]

注释

  1. 《五代史·敬翔传》曰:“梁太祖问翔曰:‘闻子读《春秋》,《春秋》所纪何等事?’翔曰:‘诸侯战争之事耳。’”
  2. 资治通鉴考异》引高若拙《后史补》说:“梁太祖皇帝到梁园,深有大志,然兵力不足,常欲外掠,又虞四境之难,每有郁然之状。时有荐敬秀才于门下,乃白梁祖曰:‘明公方欲图大事,辎重必为四境所侵,但令麾下将士诈为叛者而逃,即明公奏于主上及告四邻,以自袭叛徒为名。’梁祖曰:‘天降奇人,以佐于吾。’初从其议,一出而致众十倍。”
  3. 薛居正《五代史》辑本卷十八《敬翔传》“起中和岁,至鼎革大运,其间三十馀年”
  4. 《旧五代史》卷一八〈敬翔传〉云: “(翔)每有所裨赞,亦未尝显谏,上俛仰顾步间,微示持疑尔,而太祖意已察,必改行之,故裨佐之迹,人莫得知。”
  5. 《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