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风球(澳门)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八号西北风球
八号西南风球
八号东北风球
八号东南风球

八号风球(葡萄牙语:Sinal n.º 8[1]),是澳门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2]

该信号因应未来数小时内的可能风向,分为八号西北风球Sinal n.º 8NW[1])、八号西南风球Sinal n.º 8SW[1])、八号东北风球Sinal n.º 8NE[1])、八号东南风球Sinal n.º 8SE[1])。高一级的信号为九号风球,低一级为三号风球[2]

风球方向 最近一次发出时间 热带气旋
西北 2016年10月21日早上8时半 台风海马
西南 2008年8月22日晚上8时正 台风鹦鹉
东北 2021年10月12日晚上10时半 台风圆规
东南 2021年10月9日早上6时 热带风暴狮子山

意义

热带气旋继续接近澳门,澳门的持续风速现正或预测将达63公里/小时至117公里/小时,阵风约达至180公里/小时。八号风球划分为八号东北风球、八号东南风球、八号西南风球和八号西北风球,风球的指示方位为未来数小时内的可能风向。

历史

1912年

1912年8月31日起,澳门改用数字警告信号系统,当受到热带气旋吹袭时,就会以鸣炮、圆形、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物件,向港口航海人士告知热带气旋对澳门构成的威胁程度及烈风吹袭的方向。最初原意是方便航海人士使用,故此釐定的标准主要是以澳门以内可能出现的风速为依据,当有热带气旋进入了本澳三百英里(约480公里)范围内时,港务当局始悬挂风球[3]。其中1~8号信号表示热带气旋相对于澳门的方位[3],由北方向开始顺时针至西北方向。如果这些信号的下方如同时悬有一白旗,表示热带气旋正移近澳门,对澳门构成威胁[3]

1923年

1923年10月23日起,参考香港天文台做法,信号简化至1至8号风球,其中2号至5号风球则分别代表四个方向(即相等于现时8号风球)。

  • 二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朝上锥体(▲),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白绿绿”(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北方吹袭。
  • 三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朝下锥体(▼),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绿白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南方吹袭。
  • 四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黑色圆柱(▉),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绿绿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东方吹袭。
  • 五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黑色球体(●)。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白白绿”(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西方吹袭。

1931年

一个新的台风信号系统于1931年6月11日启用。当时的五至八号风球等于现在的四个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唯信号球形状则承传1917年系统中的二至五号风球。

  • 五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朝上锥体(▲),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白绿绿”(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西北方吹袭。
  • 六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朝下锥体(▼),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绿白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西南方吹袭。
  • 七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黑色圆柱(▉),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绿绿白”(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东北方吹袭。
  • 八号风球:信号球形状为黑色球体(●)。夜间信号灯颜色为“白白绿”(由上至下),代表烈风从东南方吹袭。

1935年

1935年1月2日起[3],七号风球与八号风球的信号球形状分别改为两个朝上锥体和两个朝下锥体[4]

1973年

1973年3月24日起,由于五号至八号信号,均为代表烈风吹袭,所代表的风力相同,只是方向不同,但民间经常误会是代表不同强度的风力,故跟随香港天文台,五号至八号风球,分别改称为八号西北、八号西南、八号东北、八号东南,一直沿用至今。

2018年

悬挂八号风球标准由过去需以“一小时平均风力”改为“十分钟平均风力”。

发出时间点

在2000年至2017年,澳门气象局会视乎澳门境内任意一个站点 (主要视乎跨海大桥风力) 的每小时平均风速持续已达到或预测两小时后将会达到63公里或以上,才会发出八号风球,并且一般会提前一两小时作出预告表示改挂八号风球。

在2018年之后,澳门气象局改为澳门境内任意一个站点的十分钟平均风力预测持续达到63公里或以上,并且提前两至四小时前作出预告表示改发八号风球,在发出八号风球后数小时后才逐渐达到烈风。

较大威胁的热带气旋处理手法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吹袭澳门期间,由于山竹对澳门构成严重威胁,气象局提前超过三小时预告表示,将在9月16日凌晨2时改发八号东北风球,在发出八号风球时,山竹集结于澳门之东南约430公里。在发出八号风球时,澳门风力仅维持强风下限风力,直至4小时后才有站点录得烈风风力。而在2020年台风海高斯吹袭澳门期间,气象局则提前约三小时作出预告,表示8月18日晚上11时半改发八号东北风球。由于海高斯环流紧密,在发出八号风球时,澳门境内所有站点连强风程度之风力均未有录得,直至九号风球生效一段时间后,才录得烈风风力[5]。显示气象局会对澳门具威胁性较高的热带气旋,除了提前更长时间预告改发时间,同时会在烈风录得前数小时已悬挂八号风球。

正面吹袭澳门的热带气旋处理手法

2018年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 ,因预测贝碧嘉将在澳门100公里范围内掠过,提前约4小时作出预告在8月14日晚上7时半改发八号东北风球,在发出八号风球时,贝碧嘉距离澳门约120公里,但在八号风球生效期间,澳门境内尚未录得烈风风力。显示当有热带风暴或以上级别吹袭澳门时,并预料在澳门100公里范围内正面吹袭时,气象局会基于中心附近的烈风可能直接影响澳门而发出八号风球。

热带气旋登陆后才发出八号风球

澳门气象局一般在改发八号风球时,热带气旋的中心会位于海上,较少发生热带气旋登陆陆地后才发出八号风球,自2000年以来,只有三例热带气旋发生这种情况︰

热带气旋 登陆地点 发出八号风球的时间 登陆时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登陆时间(澳门气象局) 原因
2003年台风杜鹃 广东省惠东县 9月2日20:00 9月2日19:50 9月2日21:00 因登陆后继续向西或西北偏西移动,进一步靠近澳门
2012年热带风暴杜苏芮 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 6月30日03:30 6月30日02:30 6月30日05:00 因澳门气象局定位出错,以及录得烈风后才发出八号风球
2021年热带风暴狮子山 海南省琼海市 10月9日06:00 10月8日20:50 10月8日21:00 因移动路径较预期偏北,加上与东北季候风共伴效应更显著

安全措施

  1. 完成一切的预防措施,如锁紧门窗和加固当风的玻璃;
  2. 所有学校停课;
  3. 非必须外出的人士应逗留在安全的室内场所,远离当风的门窗,并继续注意热带气旋的最新消息;
  4. 停止一切户外及海上活动;
  5. 随着热带气旋与澳门的实际距离和方位的变化,澳门的主要风向亦会随之改变,因此,原本不当风的位置可能会变为当风,公众切勿掉以轻心;
  6. 跨海大桥随时封闭,公众需留意最新通告;
  7. 注意风暴潮警告的发布状态和最新消息。

台风消息

澳视澳门台资讯台会在八号或更高风球发出期间每小时提供一节《台风消息》,亦会在改发风球后播出,而新闻时段内不会播出《台风消息》。节目除主播外,亦会连线气象局现场的记者及气象局高级人员共同讲述风暴情况。

另外如在非正点改发风球,澳门电台亦会在改发风球后提供一节《特别新闻报道》报道风暴消息,若深夜期间八号或更高风球仍然生效,亦会在正点提供一节《特别新闻报道》。

影响

  • 娱乐场照常营业。
  • 关闸边检大楼青洲跨境工业区边检大楼正常通关。
  • 直升机及客轮服务暂停。
  • 所有公共巴士发财巴在发出信号前后陆续停止服务。
    • 21A, 25, 25B, 26, 26A, 102X路线在八号风球生效前20分钟开出尾班车 15, 15T, 25AX, 56, 73, 73S, N2, N3路线在八号风球生效时开出尾班车
    • 11, 22, 30, 30X, 33, 34, 51, 51A, 52, 55, 59, 72, AP1, AP1X, H3, MT4路线在八号风球生效后15分钟开出尾班车
    • 28A, 35, 36, 37, 37T, 39, 71, 71S, MT1, MT2, MT3, MT5, N6路线在八号风球生效后30分钟开出尾班车
    • 1, 1A, 2, 2A, 3, 3A, 3AX, 3BX, 4, 5, 5AX, 6A, 6B, 7, 8, 9, 9A, 10, 10A, 10B, 12, 12T, 16, 16S, 17, 17S, 18, 18A, 18B, 19, 23, 27, 28B, 28C, 29, 31T, 32, 32T, 101X, H1, H2, N1A, N1B, N4等澳门区内路线在八号风球生效后1小时开出尾班车
    • 701X路线在莲花大桥封桥时开出尾班车
  • 澳门轻轨在发出八号风球前一小时开出尾班车。
  • 特别的士在八号风球生效期间暂停服务。
  • 主题公园暂停开放。
  • 所有连接横琴口岸及澳氹的跨海大桥于生效后一小时半内关闭,来往交通由西湾大桥下层贯通,并在生效后一小时后开放。
  • 公共停车场在信号发出后一小时关闭。
  • 各行业按情况停止上班、全澳大、中、小学停课、银行暂停营业。
  • 澳门机场航班可能受影响,航班通常会延误或取消,要留意航空公司通知。

八号风球之最

除额外注明外,以下纪录由2000年开始计算。下列视由发出至取消八号风球为一整体数目,改发风向信号不作分开计算。

全年最早发出的八号风球

全年最晚发出的八号风球

  • 2016年台风海马,于10月21日上午8时半至下午3时半悬挂,维持7小时。
  • 而2000年前,则为1953年台风哥拉,于11月18日上午9:30至下午5:10悬挂,维持7小时40分钟。

生效时间最长的八号风球

  • 2021年热带风暴狮子山,同时亦是最长八号东南风球,由10月9日上午6时正至10月10日凌晨2时正悬挂,维持20小时。(不包括转方向,视发出八号风球至取消八号风球为一整体的数目)
  • 2003年台风伊布都则是由悬挂至除下八号风球,而曾改挂其他风向信号之中最长,由7月23日晚上6时30分至7月24日下午12时30分(7月24日上午5时半由八号东北风球改挂八号东南风球),维持18小时
  • 最长八号东北风球是2021年台风圆规,由10月12日晚上10时30分至翌日下午5时30分悬挂,维持19小时
  • 最长八号西北及西南风球是2008年台风鹦鹉,分别在8月22日下午12时半至晚上8时正及晚上8时正至8月23日凌晨12时30分悬挂,分别维持7小时半4小时半

生效时间最短的八号风球

  • 2012年热带风暴杜苏芮是没有改挂更高信号及其他风向信号情况下总计时间最短的八号风球,由6月30日上午3时半至清晨6时半悬挂八号东南风球,只维持了3小时的八号风球。
  • 2017年台风天鸽是历来最短八号东北风球,由8月23日上午9时至上午10时45分悬挂,维持1小时45分钟,及后悬挂九号及十号风球。
  • 2018年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则是由发出至取消八号风球,而曾改挂其他风向信号之中最短,由8月14日晚上7时半至15日凌晨12时半(14日晚上11时正由八号东北风球改挂八号东南风球),只维持5小时。同时创下历来最短八号东南风球,维持1小时半,亦为史上最短的单一八号风球。
  • 最短八号西北及西南风球是2001年台风尤特2003年台风杜鹃,八号西北风球分别在2001年7月6日上午7时至11时及2003年9月2日晚上8时至翌日午夜12时悬挂,各维持4小时;而八号西南风球分别在2001年7月6日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及2003年9月3日午夜12时至凌晨3时悬挂,各维持3小时

发出最多八号风球的年份

  • 2008年,4次 (不包括转方向,视发出至取消八号风球为一整体的数目,该年有4个热带气旋悬挂导致发生8号风球)。
  • 而2000年前,则为1964年,共7次 (不包括转方向,视发出至取消八号风球为一整体的数目,该年有5个热带气旋悬挂导致发生8号风球)。

发出最多单一方向之八号风球的年份

八号风球方向 (按2000年起计算) (按1952年起计算)
年份 次数 年份 次数
八号东北风球 2017年 3次 1964年 3次
八号东南风球 2008年 3次 1957、1958、1964年 3次
八号西北风球 2001年2003年2008年2016年 1次 1971年 3次
八号西南风球 2001年2003年、2008年 1次 1971年 3次

风暴中心距离澳门最远的八号风球

此项纪录以热带气旋中心最接近澳门时的距离为准。

  • 下表为八号风球排行表︰
排名

(按2000年起计算)

排名

(按1953年起计算)

年份 热带气旋 最接近澳门距离[注 1] 备注
--- 最远 1953年 台风哥拉 东南约 700公里* 当年发出七号风球(即现时的八号东北风球)。另外,当年气象台未设有三号风球等级。
最远 第二远 2021年 热带风暴狮子山 西南约 450公里 气象局宣布狮子山距离澳门约490公里时发出八号风球,打破距离澳门最远的八号风球纪录。[6]
在八号风球生效期间,狮子山距离澳门最远距离约510公里,当时正改发三号风球。
--- 第三远 1964年 台风芸妮 西南偏南约 430公里* 当年发出八号风球(即现时的八号东南风球)。
最二远 第四远 2020年 强烈热带风暴浪卡 西南偏南约 410公里 在八号风球生效期间,浪卡距离澳门最远距离约500公里,当时正改发三号风球。
第三远 第五远 2021年 台风圆规 南约 340公里 在八号风球生效期间,圆规距离澳门最远距离约510公里,当时正改发三号风球。
第四远 第六远 2014年 台风海鸥 西南偏南约 330公里
--- 第七远 1980年 台风乔伊 西南偏南约 306公里^
第五远 第七远 2011年 台风纳沙 西南偏南约 290公里
第六远 第八远 2019年 热带风暴韦帕 西南偏南约 270公里

备注︰澳门气象局在1970年起,才开始正式统计热带气旋距离澳门的位置。

* 由于1980年之前,澳门气象局没有公布热带气旋最接近澳门距离,此处参考香港天文台中国中央气象台的最佳热带气旋路径。

^由于2000年之前,澳门气象局主要以海里计算热带气旋最接近澳门距离,此处结果由165海里换算得出。

  • 下表为最远的不同方向的八号风球︰
八号风球方向 (按1973年起计算) (按2000年起计算) 热带气旋 最接近澳门距离[注 2] 备注
八号东北风球 2020年 强烈热带风暴浪卡 西南偏南约 410公里
八号东南风球 2021年 热带风暴狮子山 西南约 450公里
八号西北风球 2016年 台风海马 东北偏东约 180公里
八号西南风球 1995年 --- 台风肯特 东北偏北约 110公里
--- 2001年 台风尤特 北约 90公里

此项纪录以热带气旋中心最接近澳门时的距离为准。

风力最强的八号风球

  • 2008年台风黑格比,在八号风球生效期间,嘉乐庇总督大桥一小时平均风力一度录得109.9km/h

风力最弱的八号风球

  • 2018年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在八号风球生效期间,澳门所有站点十分钟平均风力及一小时平均风力则没有站点均没有录得强风风力。在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期间,风力最高的友谊大桥(北)十分钟平均风力只录得52.9km/h;友谊大桥 (南) 一小时平均风力更只录得43.9km/h,最大风力均在八号风球生效前的三、四天录得。

相隔时间最短的八号风球

2021年热带风暴狮子山台风圆规,两者八号风球相隔时间为2天20小时30分钟,是有纪录以来相隔最短。

相隔时间最长的八号风球

八号风球方向 (按2000年起计算) (按1952年起计算)
没有发出年份 相隔年数 没有发出年份 相隔年数
八号风球总计 2004-2005年 3年 1986-1988年 4年
八号东北风球 2004-2007年 4年 1986-1988年 4年
八号东南风球 2000-2001年

2004-2005年

2015-2016年

3年 1997-2001年 6年
八号西北风球 2009-2015年 8年 1980-1994年 16年
八号西南风球 2009-2021年 14年 2009-2021年 14年

争议

澳门气象局局长冯瑞权指,悬挂八号风球时,韦森特是接近香港多于接近澳门,因此香港天文台早个多小时发出八号信号是合理[7]。而气象局在8月14日表示将调整用词,考虑到“未来数小时”等字眼会因应民众接收信息之时间,导致理解有差异,会改用“某钟数前后”取代[8];但未有采纳林香生之建议,把正式预警延长至2小时或以上。

过早改挂三号风球

气象局在24日上午9时半改挂三号风球[9],比香港天文台改发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时间早40分钟。同样情况在2009年巨爵正面吹袭时已有出现,气象局因而再遭受质疑。局长冯瑞权指,当日上午9时半后的风力确实回落至每小时63公里以下,需要改挂较低风球[7];但事实上3条大桥在中午时份仍然录得每小时70公里之烈风程度10分钟平均风速[10],属于八号风球的风力,与冯瑞权的回应有矛盾。

台风天兔(2013年9月)

气象局在未悬挂一号风球时,已在网上发出一条滚动讯息,表示天兔是今年影响澳门最强的台风,居民做好防风防水浸准备。在9月22日早上6时21分至25分,澳门气象局网页上曾出现悬挂十号风球的错误信息,后在网页发出道歉声明,表示会作出调查,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11]气象局在9月22日上午11时正悬挂三号风球,当时天兔集结在澳门以东约410公里。[12]气象局更随即表示将于晚上7时前考虑改挂八号西北风球。

但由于天兔在下午改向偏西北移动,使预测路径与澳门的距离拉远,加上受地形屏蔽,澳门吹西北风时不当风,日间风力未有明显加强,气象局于晚上7时仍维持悬挂三号风球。当局表示要视乎天兔登陆后的发展情况,再考虑是否悬挂八号风球,预计澳门录得强风至烈风的时间会相对较短。[13]随着天兔在汕尾登陆后减弱,气象局在晚上10时05分发出另一条滚动讯息,表示虽仍有变数,但预料悬挂八号风球机会不大,提示市民继续留意气象局信息,并继续提防暴雨和水浸。晚间澳门风势逐步增强,普遍受强风影响。居民质疑气象局预测严重失准,由最初说要挂八号风球,突然之间改口说改挂八号机会不大。

台风彩虹(2015年10月)

在10月3日晚上至10月4日早上,澳门风力间中达到烈风程度,在早上8时,友谊大桥风力达到烈风程度,而嘉乐庇总督大桥及西湾大桥风力一分钟持续风力更超过90km/h,达到10级暴风程度,阵风亦超过100km/h(11级风力),但澳门气象局未有悬挂八号风球(一般风力达63km/h以上就会发出)。

事后,澳门气象局在10月5日澳门日报上表示,彩虹风力未达八号风球标准。有市民对此产生疑问︰气象局表示,澳门三条澳氹大桥的风力最高在凌晨1时至3时,录得一小时平均风力约60km/h,最高阵风更接近180km/h,当时彩虹最接近澳门,在澳门西南约270公里掠过。事实上,澳门最大风力却是出现在10月4日早上8时至10时;而在凌晨时份,澳门三条大桥虽然一小时平均风力尚差少少达到烈风级别,但一分钟平均风力三条大桥均达到烈风的程度;另外,气象局亦表示,早上10时有雨区明显移近澳门,风力增强,大桥一小时平均最大风力约63km/h,阵风近一百公里,根据澳门气象局的八号风球定义︰“风速达每小时63至117公里,阵风约每小时180公里。”在早前,气象局局长冯瑞权亦曾经表示,只要任何一条澳氹大桥一小时平均风力达到烈风程度,就会发出八号风球。另外,跨海大桥一小时平均最大风力并非为63km/h仅仅达到烈风标准。在早上9时至10时期间,最大风力在友谊大桥录得,一小时平均风力为67km/h,而嘉乐庇总督大桥同时亦有录得烈风程度的风力;友谊大桥十分钟平均风力更录得80.5km/h;在早上8时,三条大桥一分钟平均风力更录得超过90km/h暴风程度,阵风更超过100km/h。因此,澳门气象局应该要悬挂八号风球,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台风妮妲(2016年8月)

气象局在8月1日晚上7时正悬挂三号风球,当时妮妲集结在澳门东南偏东约330公里,并表示翌日(2日)清晨不排除悬挂更高风球[14]。气象局随后在晚上7时55分表示晚上11时至8月2日凌晨2时将考虑悬挂八号风球,后于当晚11时半表示数小时内将考虑悬挂八号西北风球。随着风向转为西南,气象局于8月2日凌晨5时20分表示数小时内将改为考虑悬挂八号西南风球,但及后在早上6时15分放弃悬挂八号风球,表示三号风球将维持一段时间。

这一次是继2015年台风彩虹后气象局再次没有按实测风力悬挂八号风球,亦是继2009年台风莫拉菲后再次有热带气旋在澳门北面100公里内掠过、三桥实测有西南烈风之下又一次拒绝悬挂八号风球。由于邻近地区均以八号信号或最高级别的台风红色预警应对本次台风吹袭,惟澳门仅发出不足以停工停课的三号风球,更有气象局前线员工指出数据足够挂八号风球,惜因未收到上级指示而不能挂八号,网络上一片骂声,矛头指向气象局局长冯瑞权。有网民讽刺称,由于打风对赌场收入有所影响,加上气象局多次没有按实际情况而发出适当信号,故澳门的“赌墙”更胜香港的“李氏力场”。由于气象局在各大报社出版报章前仍仅表示“考虑”改挂八号风球,《正报》及《市民日报》一度误报气象局已悬挂八号风球[15]

气象局于8月2日下午3时半召开记者会,说明妮妲吹袭澳门期间的情况[16]。对于香港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而深圳、珠海发出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而且澳门境内实测烈风和暴风,西湾大桥在8月2日6时至7时录得风速为每小时67.5公里,友谊大桥北站在8时至9时录得每小时65公里风速,即两桥于不同时段曾达到八号风球最低要求水平。另外,嘉乐庇大桥于昨早6时至7时曾录得每小时60公里的风速,未达八号风球的底线。澳门交通厅更罕有地呼吁电单车驾驶者切勿过桥。但气象局并没有悬挂八号风球,气象局局长冯瑞权称妮坦登陆前的大风区所对应的是香港和深圳一带,登陆后妮妲开始减弱,因此科学上看,整个大风区域并不包括澳门,整体风力比香港偏小很多[17],经综合考虑后,由于整体风速较小,亦未符合悬挂八号风球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因此没有改挂八号风球[18];并澄清悬挂风球并没受到任何高层的压力,亦没考虑经济问题,气象局一直以科学作为最终的决策依据[19]。除此之外,局方声称境内实测的烈风是受到局部地区性雨区产生的下击气流所致,但实际上当时澳门受妮妲的东南眼壁影响,而风主要由妮妲螺旋雨带产生,并非所谓“局部地区性雨区产生的下击气流”所造成。另外局方提到因为烈风未达到八号风球的“普遍性和持续性”,所以没有悬挂八号风球,但根据气象局网页上的《热带气旋信号之意义及安全措施提示》,只需持续风力达相关风速便会挂八号风球,当中并没有提及需要普遍性同持续性[20]。众多网民不接受局长的解释,批评他词不达意、转移视线。而多名议员书面质询气象局悬挂风球标准。另外,有社交网站疯传气象局若干乱象,包括气象局副局长梁嘉静迷信,会在办公地方“摆法阵”、“养鬼仔”,冯瑞权指此问题较个人,他较相信科学,并不认识、相信有关事宜,也未留意到局内有奇怪情况。而事件翌日(8月3日),巧合是2006年台风派比安吹袭澳门十周年。气象局在妮妲吹袭期间,在实测烈风下仍没有改挂八号风球,与当年派比安吹袭期间果断悬挂八号风球,形成强烈对比,更与当时拒发八号信号的香港天文台没什么分别。

事件过后,在8月4日有市民到廉政公署递信,要求调查是否有气象局职员失职[21]。亦有气象局员工亲友向《爱瞒日报》指出气象局内部行政混乱、领导剥削员工权益,甚至负责气象的部门主管长期悬空。而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向市民致歉,承认工作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与气象局沟通不足。而随后气象局局长冯瑞权亦因“没有将适当信息发放予市民,与市民的期望值有落差”而道歉。被问到不少市民要求他下台,冯瑞权回应称没有特别意见。他指气象局局长的职务是由政府授予,对此持开放态度。他又称至今已在气象局工作30多年[22]

出席澳门论坛的气象局气象处处长邓耀民承认局方今次讯息发布和解释不足,他指出本澳悬挂台风的相关行政法规是以每小时平均风速计算,与邻埠每十分钟计算相比,得出的数据会略细,但认为对整个风球发布仍有一定预警作用。邓耀民称,在台风“妮妲”事件后,当局已开始重新检视悬挂台风的行政法规内的各项标准,预计于下半年咨询民防机构和社团的意见,并从科学角度考量台风的风速水平和平均风速等,令悬挂风球的标准更清晰。他又称,当局未来将考虑增加由三号风球改挂八号风球期间的讯息发布和说明,确保讯息量的时效和准确度。至于未来是否需要修改相关行政法规,邓耀民表示,局方持开放态度听取社会意见。若需修改,预计亦要到年底才能展开,并要通过行政程序,需要一定时间,今年风季无法完成,但局方在内部评估时,会多参考邻近地区发布,综合本澳实际情况[23]。-->

严格标准

澳门在2018年之前以极其严格的每小时平均风速来作为悬挂热带气旋信号的指标。2016年海马袭澳后,聚贤同心协会副理事长林宇滔批评气象局以每小时平均风速来作为挂风球标准不符逻辑,而且气象局官网所公布的实时数据均为10分钟平均风速,而每小时平均风速仅为内部数据,质疑气象局为何要以无法对外提供的数据来挂风球;加上中国台湾、日本、中国香港均使用10分钟平均风速,内地则采用2分钟平均,美国更使用1分钟平均,澳门绝无必要以明显较严格的每小时平均风速来决策[24]2017年天鸽风灾后,气象局改以10分钟平均风速作为发出热带气旋信号的标准,与香港天文台看齐。

实测发波

澳门气象局在2017年天鸽或以前的热带气旋,一般以一小时平均风力实测达到烈风,才会宣布悬挂八号风球。2012年热带风暴杜苏芮,6月30日凌晨1时,杜苏芮集结于澳门东南约90公里,及后三条往离岛大桥的测风站均持续录得烈风程度平均风力,澳门风力凌晨2-3时最大,嘉乐庇总督大桥一小时平均风力录得63.4km/h之烈风程度,此时气象局才宣布在凌晨3时半改挂八号东南风球,但杜苏芮已登入珠海西部,强度开始减弱,澳门风势回落至强风程度,导致八号风球生效期间,未能达到烈风程度,显示悬挂八号风球时间过迟。

风势微弱而发出八号风球

澳门气象局亦曾因在八号风球生效时澳门风势偏弱而引起争议。气象局在2016年台风海马吹袭期间悬挂八号西北风球,由于受地形屏蔽,澳门在八号风球悬挂期间风势不大,气象局因而被批评进退失据、随意搬龙门。2017年天鸽风灾后,气象局全面修订发出热带气旋信号的标准,结果在2018年为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发出23年以来风势最弱的八号风球。大部分网民支持气象局的决定,认为贝碧嘉可视为“正面吹袭”,气象局是有需要发出八号风球。但亦有网民质疑气象局发出八号风球的必要性,指气象局忽略贝碧嘉的风力结构不均,其薄弱的东北环流难以为澳门带来持续烈风,形容气象局经历天鸽事件后变得如惊弓之鸟。

方向配搭

由于典型热带气旋路径一般是西北、西北偏西或西北偏北移动路线,导致澳门受风暴吹袭期间的风向有惯常的转变模式,造就典型的八号信号方向配搭;但部分热带气旋的路径可能较异常,造成其他类型的风向转变,亦令八号信号的配搭有所不同。此外部分热带气旋由于正面吹袭澳门,可能导致配搭之间出现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常见配搭

此处将列举在2000年起计出现3次或以上的配搭,当中列举较近期或有代表性之案例。

  • 东北→东南
    • 案例:2009年台风巨爵2012年台风韦森特2017年台风天鸽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2020年台风海高斯
    • 原因:热带气旋在澳门南面或东南面接近,南面至西南面掠过,导致澳门出现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的风向改变。
    • 特点:由于吹东至东南风时,热带气旋仍在海面上没有减弱甚至可能增强,同时澳门绝大部分地区当风,此类热带气旋所带来的风力一般较猛烈,无需正面吹袭亦能带来烈风至暴风风力。若遇上移速较快之热带气旋,出现“半圆效应”的情况下,澳门处于热带气旋右边之“危险半圆”,加上与副热带高压脊重叠,或在秋季与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风速将会更进一步提升。
  • 东北
  • 东南
    • 案例:2002年强烈热带风暴黑格比2006年台风派比安2008年台风浣熊2012年热带风暴杜苏芮2014年台风海鸥2021年热带风暴狮子山
    • 原因:一般而言,此类热带气旋并非只带来东南风,而是和“东北→东南”配搭类似——热带气旋在澳门南面或东南面接近、南面至西南面掠过,导致澳门出现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的风向改变;但由于热带气旋较接近并带来烈风时,澳门已转吹偏东风,甚或东至东南风,导致气象局忽略东北风,直接发出八号东南风球。惟2012年杜苏芮的个案较特殊,该热带气旋开始为澳门带来烈风时仍吹东北风,因而应归入“东北→东南”类,惟气象局太迟改挂三号风球,忽略东北风球而直接发出八号东南风球,为人诟病。
  • 西北→西南
    • 案例:2001年台风尤特2003年台风杜鹃2008年台风鹦鹉
    • 原因:热带气旋在澳门东至东南面接近,北面掠过,导致澳门出现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的风向改变。
    • 特点:由于吹西北风时受到地形屏障阻挡,澳门较不当风,此类热带气旋一般需非常接近,甚至正面吹袭澳门,才会令天文台发出此配搭的八号信号。由于澳门西面为马骝洲水道,吹西南风时较为当风,唯热带气旋接近澳门时已登陆及强度可能已减弱,风力可能不及吹西北风之时;若热带气旋强度不变,澳门转吹西南风后风势亦会增强。若遇上移速较快且眼壁未有扫过澳门之热带气旋,出现“半圆效应”的情况下,澳门处于热带气旋左边之“可航半圆”,会令风速较低。

罕见配搭

此处的配搭在2000年至今出现不足3次,甚或此段期间没再出现(不论2000年前是否恒常出现)。而有些特别的配搭是受热带气旋的特殊路径影响。

  • 东北→西北→西南
    • 案例:1979年强烈热带风暴麦克1997年台风维克托
    • 原因:热带气旋在澳门南面或东南面接近,以偏北路径接近澳门、在澳门东面掠过,移至澳门北面,导致澳门出现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的风向改变。
    • 特点:由于吹西北风时澳门较不当风,此类热带气旋一般需非常接近,甚至正面吹袭澳门,才能带来烈风风速,而由于澳门西面为马骝洲水道,吹西南风时较为当风,若热带气旋强度不变,澳门转吹西南风后风势亦会增强。同时,南北走向令热带气旋南面雨带没有明显减弱,澳门的雨势会显著变大。
  • 东北→西南
    • 案例:1979年台风荷贝1983年台风爱伦1993年强烈热带风暴贝姬
    • 原因:热带气旋在澳门南面或东南面接近、其风眼中心在澳门近距离掠过、移至澳门北至西北面,导致澳门出现东北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的风向改变;或与“东北→东南→西南”或“东北→西北→西南”相似,但转吹东南/西北风时风力达飓风程度,令气象局改挂更高信号,而改发八号风球时已转吹南至西南风。
    • 特点:由于风暴中心需要近距离掠过澳门才会导致境内吹旋风,受眼壁直接影响下澳门风力会飙升。
  • 东北→西北
    • 案例:1973年台风黛蒂1995年强烈热带风暴海伦
    • 原因:与“东北→西北→西南”相似,热带气旋在澳门东南面接近,以偏北路径接近澳门、在澳门东面掠过,导致澳门出现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的风向改变,而转吹西南风时,风势已减弱至烈风程度以下,导致气象局改挂更低风球。
  • 西北
    • 案例:2016年台风海马
    • 原因:当悬挂风球后,因澳门境内风力远逊预期,导致气象局放弃改发其他方向的八号信号及改发更低信号。
  • 西北→东北
    • 案例:1999年台风玛姬
    • 原因:其路径为由澳门之东北偏东方向移至澳门以南位置,澳门由西北风转吹东南风,但因掠过澳门以南海域后,其强度进一步减弱及远离,导致气象局未有悬挂八号东南风球。
  • 西北→东南
    • 案例:1975年台风爱茜
    • 原因:热带气旋起初在澳门东面接近及东面登陆,但在澳门南面时转向西行,在澳门南面掠过,期间转吹东北风,加上在吹袭澳门之前,强度达台风级别,令气象局改挂更高信号,而改发八号信号时已转吹东南风,导致澳门出现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的风向改变。

风力未达八号风球标准的个案

下述只记载2000年后,澳门没有一个测风站在一小时平均风力或十分钟平均风力达到63km/h或以上之烈风水平,但气象局仍发出八号风球的个案:

热带气旋名称 八号风球生效期间

(最高一站十分钟平均风力)

八号风球生效期间

(最高一站一小时平均风力)

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期间

(最高一站十分钟平均风力)

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期间

(最高一站一小时平均风力)

气象局事后解释
2016年台风海马 没有资料 [25][26] 46.8km/h

西湾大桥

(10-21 12:00)

没有资料 [25][26] 46.8km/h

西湾大桥

(10-21 12:00)

基于学童上学安全[27]
2018年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 约40km/h^

友谊大桥南峰

(08-14 21:20)*[28]

约38km/h^

友谊大桥南峰

(08-14 22:00)

52.9km/h

友谊大桥北峰

(08-10 16:25)

43.9km/h

友谊大桥南峰

(08-11 00:00)

基于预测正面吹袭[29]
2020年强烈热带风暴浪卡 54.4km/h

嘉乐庇总督大桥

(10-13 14:00)

46.9km/h^

嘉乐庇总督大桥

(10-13 14:20)

61.6km/h

友谊大桥南峰

(10-13 20:42)

56.6km/h

西湾大桥

(10-13 23:00)

基于预测及考虑公众安全[30]
  • ^以澳门气象局网站实时每5分钟提供的数据,计算风力。
  • *数据录得时间多于一个。
  • (注︰2000年-2002年期间气象局没有公开所有气象站资料,以大潭山气象站为准;2018年后,若一小时平均风力未达到烈风程度,但十分钟平均风力达到烈风程度,可称为达到悬挂八号风球标准)
  • 背景颜色 (风速)
    • 清劲或以下风力(每小时41公里以下)不会配上任何背景颜色

    • 蓝色为强风(每小时41至62.9公里)

    • 黄色为烈风(每小时63至87.9公里)

相关条目

注释

  1. 1966年之前澳门参考点以东望洋山站;1966-1996年澳门参考点以大炮台山站;1996年至今澳门参考点以大潭山站。
  2. 1966年之前澳门参考点以东望洋山站;1966-1996年澳门参考点以大炮台山站;1996年至今澳门参考点以大潭山站。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Boletim Oficial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18/2000.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0-05-02: 576 [2010-08-27] (葡萄牙语). 
  2. 2.0 2.1 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 18/2000.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0-05-02: 576 [2010-08-27] (繁体中文). 
  3. 3.0 3.1 3.2 3.3 澳门热带气旋警告的演变. 澳门气象·天文. 2020-07-20. 
  4. 香港政府宪报第933号(1934年12月7日)
  5. 快闪十号!风暴潮錯峰?颱风海高斯之能量爆发. SMG -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0-09-20]. 
  6. 电台新闻>气象局预测8号风球将在晚间维持(2021.10.09 16:19). gb.tdm.com.mo. [2021-10-09]. 
  7. 7.0 7.1 气象局满意韦森特讯息发布. 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2012-07-24. 
  8. 气象局将调整颱风預报的用词. 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2012-08-14. 
  9. 澳门气象局. 颱风 韦森特〈1208〉 (PDF). [2015-05-16]. 
  10. 3条大桥风速仍劲. 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2012-07-24. 
  11. 澳门电台. 气象局就錯误发出10号风球信息致歉. 2013-09-23. (繁体中文)
  12. 澳门电台. 气象局改挂3号风球. 2013-09-22. (繁体中文)
  13. 澳门电台. 气象局:晚上7时天兔距澳约240公里. 2013-09-22. (繁体中文)
  14. 3号风球悬挂. 澳广视新闻. 2016年8月1日. 
  15. 妮坦逼近 澳挂八号风球. 正报. 2016年8月2日. 
  16. 气象局下午开记者会 说明“妮妲”吹袭本澳情況. 澳广视新闻. 2016年8月2日. 
  17. 冯瑞权展示卫星云图说明沒改挂8号风球原因. 澳广视新闻. 2016年8月2日. 
  18. 冯瑞权称是否悬挂8号风球需符合整体风速. 澳广视新闻. 2016年8月2日. 
  19. 冯瑞权澄清悬挂风球沒受任何高层压力. 澳广视新闻. 2016年8月2日. 
  20. 热带气旋信号之意义及安全措施提示.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1. 团体到廉署递信促调查气象局不悬挂8号风球是否失职. 澳广视新闻. 2016年8月4日. 
  22. 冯瑞权跟着罗司道个歉:令居民误会,感到十分抱歉
  23. 气象局检视法规 清晰挂风球标準. 现代澳门日报. 
  24. 林宇滔:修政令科学挂风球. 澳门日报. 2016年10月30日 [2017年5月15日]. 
  25. 25.0 25.1 一分钟平均风力最高录得53km/h,若根据香港天文台以0.93 的转换因数计算十分钟平均风力,其十分钟平均风力约49km/h。
  26. 26.0 26.1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在热带气旋监测的最新发展 (PDF). 
  27. 气象局昨晨改悬八号波学校停课政府停止办公海马掠门而过市面风平浪静. 星报. [2021-10-16]. 
  28. 澳门官方资料库 -- 港澳气旋监测站. www.hkmcw.net. [2020-10-17]. 
  29. SMG -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www.smg.gov.mo. [2021-10-16] (中文). 
  30. 气象局解释风平浪静挂8号风球. 论尽媒体 AllAboutMacau Media. 2020-10-13 [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