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
任期
1968年1月5日-1969年4月17日
前任安东宁·诺沃提尼
继任古斯塔夫·胡萨克
个人资料
出生(1921-11-27)1921年11月27日
 捷克斯洛伐克Uhrovec(今属 斯洛伐克
逝世1992年11月7日(1992岁-11-07)(70岁)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今属 捷克
墓地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Slávičie údolie公墓
国籍 捷克斯洛伐克
政党斯洛伐克共产党 (1939-1948)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1948–1970)
公众反暴力 (1989-1992)
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 (1992)
签名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斯洛伐克语Alexander Dubček;1921年11月27日—1992年11月7日),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家,1968年1月至1969年4月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

生平

杜布切克生于斯洛伐克,1925年全家移往苏联居住,曾经居住于吉尔吉斯比什凯克,1938年回国。1939年杜布切克加入斯洛伐克共产党,并且加入反法西斯的地下抗争,1944年8月参加了斯洛伐克民族起义。战后,杜布切克在捷克中部城市特伦钦的一家酵母厂工作,从一名工人成为工厂的党委书记,1948年他成为负责组织工作的县委书记。1951年,杜布切克奉调到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机关工作,同年成为国民议会议员。1952年,杜布切克成为斯洛伐克民族阵线中央第一书记。1953年,杜布切克任斯洛伐克共产党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州州委第一书记,成为捷共地方一级的实权性干部。1955年年底,杜布切克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三年后的1958年,杜布切克结束了在苏学习,返回捷克斯洛伐克。回国后,杜布切克立即被选为捷共中央委员,起初任斯洛伐克共产党西斯洛伐克州州委第一书记,不久就担任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委员、书记、书记处成员。1962年杜布切克成为捷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1963年4月成为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出任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1968年出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1]

杜布切克主张“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并且推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结果导致华约组织与苏联的武力干涉,杜布切克也于1969年4月17日被迫辞职;1970年1月杜布切克出任捷克驻土耳其大使,6月被解职,之后在秘密警察的监视下于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伐木所工作。

1989年捷克的天鹅绒革命后,杜布切克离开工作的伐木所;共产党政权瓦解之后,他亦复入政坛,出任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主席。同年,获萨哈罗夫奖。

1992年,杜布切克任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主席。1992年9月1日,杜布切克因为车祸重伤,于11月7日逝世。杜布切克有著作《希望不死》。

荣誉

捷克勋章奖章

参考资料

  1. 叶书宗; 刘明华. 柳楠 , 编. 回眸“布拉格之春”——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揭秘 2001年2月第1版.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 ISBN 7-80149-456-3. 
  2. (英文)List of Honoured. President of the CR. [2021-10-15]. 
  •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WorldCat联合目录内的著作和相关文献
  • Hope Dies Last The Autobiography of Alexander Dubcek by Alexander Dubcek (Author), Jiří Hochman (Editor, Translator), Kodansha Europe (1993), ISBN 1-5683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