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天門市
天門
地級市
天門市地圖
天門市地圖
國家 中國
湖北省
設立1987年
語源竟陵:大洪山余脈在此地嵌入江漢平原(即「陵之竟也」);天門:市境西北有天門山
政府駐地竟陵街道
政府
 • 市委書記易先榮
 • 人大常委會主任汪發良
 • 市長楊興銘
 • 政協主席李啟斌
面積
 • 地級市2,622 平方公里(1,012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湖北省第13位(佔全湖北省%)
海拔21 公尺(69 英尺)
人口(2020-11-01)
 • 地級市115.86萬人
 • 排名全省縣域第1位)
 • 密度0.02人/平方公里(0.0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3年)48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簡體中文
 • 母語方言西南官話-武天片-天門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31700
電話區號728
車輛號牌鄂R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均溫15.7 ℃
行政區劃代碼429006
舊稱竟陵
城市精神敢為人先,敢闖天下,開放包容,誠實守信
本地生產總值(2016年)¥471.27億
68.42億美元匯率
網站http://www.tianmen.gov.cn/

天門市是中國湖北省四個省直轄縣級市副地級市)之一,「茶聖」陸羽的故里。地處鄂中腹地江漢平原,地理位置優越,西通荊沙,東臨武漢,南瀕江漢黃金水道,北枕三峽過境鐵路,緊銜107、318國道和宜黃高速公路。全市國土面積2622平方公里,人口115.86萬[1];在長江,漢水經濟開發帶中,具有強大的接納和輻射能力。2014年榮膺「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

歷史

先秦時,此地屬風國。春秋時屬鄖國,戰國時為楚國竟陵邑。秦置竟陵縣。竟陵意為「陵之竟也」,即山陵至此終止。從秦置竟陵縣算起,有2000多年縣制歷史。北宋以後,轄區範圍固定[2]。清雍正四年(1726年),為避康熙帝墓名(景陵)諱,改為天門縣

民國時期,縣域基本維持在光緒年間範圍內。1939年6月,因抗日戰爭局勢,縣政府外遷。1945年9月,政府回遷竟陵鎮。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曾在此地設置天漢縣天京潛縣。1948年9月24日,解放軍佔領天門縣,天門解放。其後多有變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屬荊州專區荊州地區。1987年8月3日,撤縣建市,1994年10月24日,批准為省直管縣省直轄縣級行政區[2]

地理

1981–2010年間天門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8.1
(46.6)
10.7
(51.3)
15.2
(59.4)
21.9
(71.4)
27.0
(80.6)
30.0
(86.0)
32.4
(90.3)
32.2
(90.0)
28.4
(83.1)
23.0
(73.4)
16.9
(62.4)
10.7
(51.3)
21.4
(70.5)
日均氣溫 °C(°F) 4.1
(39.4)
6.6
(43.9)
10.7
(51.3)
17.2
(63.0)
22.4
(72.3)
25.9
(78.6)
28.5
(83.3)
27.9
(82.2)
23.7
(74.7)
18.1
(64.6)
12.0
(53.6)
6.3
(43.3)
17.0
(62.5)
平均低溫 °C(°F) 1.0
(33.8)
3.3
(37.9)
7.2
(45.0)
13.4
(56.1)
18.5
(65.3)
22.5
(72.5)
25.4
(77.7)
24.6
(76.3)
20.1
(68.2)
14.5
(58.1)
8.3
(46.9)
2.9
(37.2)
13.5
(56.3)
平均降水量 mm(吋) 37.8
(1.49)
51.6
(2.03)
74.1
(2.92)
117.7
(4.63)
150.8
(5.94)
169.0
(6.65)
180.5
(7.11)
117.6
(4.63)
70.6
(2.78)
79.6
(3.13)
55.3
(2.18)
26.3
(1.04)
1,130.9
(44.53)
平均相對濕度(%) 74 74 75 76 74 78 80 80 76 75 74 72 76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區劃人口

天門市現轄3個街道辦事處、21個鎮、1個鄉;國營蔣湖農場,天門工業園,沉湖生態林業科技示範區,白茅湖棉花原種場。全市共有765個村民委員會,6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570個村民小組。[3]

竟陵街道候口街道楊林街道多寶鎮拖市鎮張港鎮蔣場鎮汪場鎮漁薪鎮黃潭鎮岳口鎮橫林鎮彭市鎮麻洋鎮多祥鎮干驛鎮馬灣鎮盧市鎮小板鎮九真鎮皂市鎮胡市鎮石家河鎮佛子山鎮淨潭鄉蔣湖農場白茅湖農場沉湖管委會

天門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天門市 2622 1158640(2020年)[1] 1691318

僑胞

天門市是中國內地著名僑鄉,湖北省的重點僑鄉。天門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及港澳同胞有280,000多人,分佈在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市有歸僑500多人,僑、港、澳眷屬82,000多人。

天門華僑出國始於18世紀末,先後經歷了北上(歐洲)時期、南下(東南亞)時期和新移民時期等幾個階段。

文化

天門市是享有盛譽的文化之鄉。世界文化名人「茶聖」陸羽、唐代詩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學代表人物鍾惺譚元春和清代狀元蔣立鏞誕生於此。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天門共為國家輸送大學生54000多人,被譽為全國的「狀元之鄉」。

名勝古蹟遍天門。境內有迄今為止長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會村落遺址——石家河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有保存完好、氣勢宏偉,始建於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龍寺,有紀念陸羽的陸羽亭、文學泉、古雁橋,有憑弔鍾惺、譚元春的鐘惺墓、譚元春墓,還有景色秀麗的東湖、西湖風景區。

湖北省天門中學是一所享譽全國的省級示範高中,始建於1912年,坐落在茶聖陸羽故里——湖北省天門市竟陵鍾惺大道西端,是湖北省園林式學校、省級示範中學、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至今已走過了一百多年的輝煌歷程。學校以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設施,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業績,確立了天門中學在全省乃至全國一流名校的地位,於2012年迎來100年華誕。

湖北省天門實驗高級中學坐落在天門東湖北岸。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清末光緒32年(1906年)創辦的天門師範傳習所,後經簡師、中師和高中等歷程,先後九易其名、八次遷址,承一代代前人篳路藍褸、艱辛創業,一章章輝煌史篇鋪滿發展大道。2004年,在湖北省重點中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上,天門實驗高中排行28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濟

截至2015年底,天門市地區生產總值達440.1億元,增長8.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58億元,增長12.9%;工業增加值201.67億元,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373.41億元,增長1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8.9億元,增長12.1%;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2618元和13178元,分別增長9.68%和9.04%。天門市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交通

鐵路

公路

政治

歷任市委書記

歷任市長

名人

  • 陸羽:茶聖,《茶經》作者。
  • 皮日休:唐代著名詩人。
  • 鍾惺:明代文學家,竟陵派領袖。
  • 譚元春:明代文學家,竟陵派領袖。
  • 周嘉謨:明代政治家,歷任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
  • 蔣立鏞:清代狀元。
  • 胡聘之:晚清政治家,官至山西巡撫。
  • 沈鴻烈:國民革命軍海軍上將。曾任青島特別市市長,山東省政府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
  • 邱衍漢:中央候補委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
  • 祖籍天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將:陳華堂、李人林、黃忠學、吳子傑、鄧可運、史可全、王紹南、別祖厚、李國良、魏天祿、范忠祥、楊虎城、范保順、宋慶生、熊元吉、嚴焰南、張萬華、劉紀林。
  • 盧醒: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58旅少將旅長。
  • 謝伏瞻: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局長,河南省委書記,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 張業遂:中國外交官,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 陳東升:企業家,泰康人壽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參考文獻

  1. 1.0 1.1 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失效連結]
  2. 2.0 2.1 《天门市志》(地理环境)志稿公示……2、区域演变……3.建置沿革. 天門市人民政府網站. 2010-04-19 [2019-02-25] (簡體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3. 國家統計局.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北京: 國家統計局. 2023. 
  4. 存档副本. [2017-11-15].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1-08-21]. 
  6.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010232959. 
  7.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学习读本.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21. ISBN 978711416973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