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汪區

出自求聞百科
賈汪區
市轄區

賈汪區在徐州市的位置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江蘇省徐州市
區劃類別市轄區
鄉級行政區10
- 7
- 街道3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5年)48.6萬人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220011
電話區號+86 (0)0516
車牌首號蘇C
網站:賈汪區政府網

賈汪區是中國江蘇省徐州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賈汪區自清朝光緒八年開始產煤,有「百年煤城」之稱,煤炭累計產量超過3.6億噸。[1]

歷史

商代以前,賈汪就有人類居住。 明萬曆年間,賈汪形成村落。 清咸豐九年,賈汪成為集市所在。 光緒六年夏天,一場洪水將賈汪的煤炭資源暴露出來。 光緒八年,胡恩燮在賈汪建立煤井開採煤礦,賈汪的煤炭工業自此發源。煤炭帶動了賈汪的發展。

中華民國十七年,銅山縣設立賈汪鎮。 1948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奪取賈汪後,賈汪成為銅山縣政府駐地,賈汪被劃入銅山縣第一區。 1952年,徐州市賈汪礦區成立。 1958年4月8日,賈汪礦區被撤銷,改為徐州市郊區賈汪鎮。 1958年9月大躍進運動中成立了賈汪鎮鋼鐵人民公社,實行鎮社合一,該公社不久解散。 1960年3月6日,徐州市郊區撤銷,賈汪鎮直屬徐州市。 1960年5月31日,賈汪人民公社成立,後來此公社也解散了。 1964年11月,賈汪鎮撤銷,改為徐州市賈汪礦區。 1965年11月17日,賈汪礦區改名賈汪區。 [2]

採煤百餘年間,賈汪區煤炭累計產量超過3.6億噸。伴隨煤炭資源的枯竭,一系列問題湧現:礦工失業、環境污染、地面塌陷等。賈汪區採煤沉陷區面積達到13.23萬畝,占徐州市採煤沉陷區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2011年,賈汪區被列入第三批中國資源枯竭城市。政府投資5億元人民幣、利用社會資本約逾20億人民幣,將賈汪最大的採煤沉陷地改建為潘安湖(周梅森《人民的名義》中月牙湖的原型[3])。除了將採煤沉陷地改造為生態濕地,賈汪區還將一些沉陷地整治改造成工業用地、農業用地、安置房。[1][1][4] [5][6][7]

行政區劃

賈汪區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5個[8]

老礦街道大泉街道大吳街道潘安湖街道茱萸山街道青山泉鎮紫莊鎮塔山鎮汴塘鎮江莊鎮、鹿莊糧棉原種場、工業園區管委會。

交通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生态修复让“百年煤城”披“绿装” 贾汪如何变“真旺”. 經濟日報. 2018-07-26 [2019-02-17]. 
  2. 贾汪概况. 徐州市賈汪區人民政府. [2019-02-17]. 
  3. 周梅森回乡谈创作谈乡情. 徐州日報. 2017-09-13 [2019-02-17]. 
  4. 徐州市贾汪区采煤塌陷地上“种”风景—— 展现煤城转型的“中国模式”. 新華日報. 2018-07-14 [2019-02-17]. 
  5. 贾汪绿踪: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涅槃之路. 中宏網. 2018-12-13 [2019-02-17]. 
  6. 贾汪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中國青年報. 2018-12-25 [2019-02-17]. 
  7. 人民日报:徐州贾汪区潘安湖由采煤塌陷区变身大花园.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7-12-15 [2019-02-17]. 
  8. 國家統計局.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北京: 國家統計局. 20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