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

出自求聞百科
江門市
地級市
江門風光: 仁壽路、帝都溫泉、新會學宮、長堤路騎樓建築群、景堂圖書館
江門風光:
仁壽路、帝都溫泉新會學宮、長堤路騎樓建築群、景堂圖書館
綽號:四邑、五邑
江門市地圖
江門市地圖
國家 中國
廣東省
設立1975年11月
政府駐地蓬江區
下級行政區3市轄區、4縣級市
政府
 • 市委書記陳岸明
 • 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岸明
 • 市長吳曉暉(女)
 • 政協主席蔡家華
面積
 • 地級市9,504 平方公里(3,670 平方英里)
 • 市區1,786 平方公里(690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9位(佔全廣東省5.29%)
最高海拔1,250 公尺(4,100 英尺)
人口(2020)
 • 地級市479.81萬人
 • 排名全省第10位(佔全廣東省3.8%)
 • 密度504.84人/平方公里(1,307.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20)212.69萬人
 • 城鎮(2020)210.06萬人
語言
 • 母語方言粵語-四邑片-四邑話粵語-廣府片-江門白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529000
電話區號0750
車輛號牌粵J
氣候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年均溫22.4 ℃
年降水1,808.3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440700
城市定位珠江三角洲西部中心城市[1]
城市精神愛國愛鄉、樂文崇善、開放兼容、和諧文明、創業拼搏
國內生產毛額(2020)¥3,200.95億(全省第8位,佔全廣東省2.92%)
464.08億美元匯率
人均¥66,984(全省第8位
9,711美元(匯率)
HDI0.764 高 
網站http://www.jiangmen.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廣東統計年鑑-2016》
江門市
漢語名稱
繁體字 江门
簡化字 江门
郵政式拼音名稱
郵政式拼音Kongmoon(粵音)、Kongmun、Kiangmoon[2][3]

江門市(官方音譯:Jiangmen,傳統外文:KongmoonKongmun[4]Kiangmoon),又稱四邑五邑,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涵蓋城市之一。市境東鄰珠海市中山市,北界佛山市,西北臨雲浮市,西接陽江市,南濱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潭江谷地和低山丘陵區,粵港澳大灣區西岸,屬於珠中江都市圈,天露山綿亙西北部。潭江橫貫市境,往東流入崖門水道出海,西江縱貫市境東緣,沿海有川山群島等島嶼。全市總面積9,504平方公里,人口479.80萬,市人民政府駐蓬江區。江門是著名僑鄉,旅外僑胞達28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

名稱

名字緣由

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

歷史

秦漢時期

時江門為番禺縣地。( 《 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地區韶關地區沿革地理》壹書認為屬四會縣地,姑且抄錄於此)

三國時期至民國前

三國後至民國前為新會縣地。時期,新會縣屬下的江門鎮逐漸興起,逐漸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一個貿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帶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9月5日,根據《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開放為通商口岸。1904年,江門設立海關,成為中國沿海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

中華民國時期

1925年,江門定為省轄市。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民國時與南海縣佛山鎮,增城縣新塘鎮,東莞縣石龍鎮並稱為廣東四大鎮。當時的江門商業極為發達,在現在市區長堤,倉後路,太平路附近存有超過三公里的騎樓街。其時富商在市區以及附近白沙鄉的東海里,江右里,迦南里等建有大量富有西洋風格的住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今

1951年1月12日從新會縣析置江門市並改為省轄市,之後先後由粵中行署肇慶專區佛山專區管轄,此時為新會縣轄江門市。1983年市管縣新體制實行,江門被定為省轄地級市,下轄新會台山鶴山恩平開平陽江陽春共七個縣。1988年,陽江和陽春獨立建市,其餘縣亦相繼升為縣級市。當時,江門市行政上指代江門市蓬江區、江海區以及下屬的五個縣級市。建國後政府在江門投資建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著名的企業有曾經是亞洲第二大糖廠的江門甘蔗化工廠(現稱江門甘化集團),江門柴油機廠,江門造紙廠,江門船廠,江門電池廠等等,此時江門的工業產值躍居廣東第三位。

2002年9月,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將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如今當地人觀念上的江門狹義上僅僅是指蓬江區、江海區,廣義上則是指包含新會區台山鶴山恩平開平在內的江門市。[5]

2013年7月,該地曾爆發反核事件

1950年代的長堤
江門迎賓大道中由於商業繁華,交通繁忙
位於市中心的東湖公園,是很多市民散步的地方
江門老牌酒店——新僑都大酒店,頂層設有特色的旋轉餐廳,酒店已多次易手
江門東華大橋跨越蓬江 連接窖北和東華路
江門蓮平路片區古舊建築物,周圍是各類批發商戶
白沙公園,旁邊的江會路是連接蓬江區和新會區的重要道路之一
江門市東華二路街景,從麗宮酒店往被遠望,近處為東湖公園和五邑大學,遠處為金匯廣場

考古發現

根據《 江門百年大事記》( 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初版)的記載,一九八五年江門市區曾出土東漢墓兩座. 另外,根據《 中國文物地圖集. 廣東分冊》的記載,江門市管豁的新會區,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和台山市均發現過新石器時代晚期( 距今約四千年前)的文物,顯示至少在四千年前,五邑地區已經有不少古百越族居民.

地理

江門水道(蓬江)的兩岸

江門市是平原為主,西北方高,東南方面低。河流西江江門水道潭江等,江門市的海域面積為2886平方公里,擁有島嶼561個,海島面積249.97平方公里,島嶼岸線400公里。擁有豐富的濕地資源,紅樹林15個以上,面積達17.98平方公里,面積佔著珠三角21.9%。江門市的山,丘陵面積由於4400平方公里多,佔著46.13%。水資源總量120.8億立方米,佔據著全省水資源總量的6.49%。江門市的森林蓄積量1860.8萬立方米,森林面積407.3千公頃,森林覆蓋率是43.79%,林業用土地綠化率是87.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25平方米。在西北部,南部山地原始次生林有數千公頃,野生植物有1000多種。

氣候

江門地處華南亞熱帶,屬海洋性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綠色植被,四季常春,年均降水2000毫米,年均溫度21.8℃。江門市屬亞熱帶低緯地區,位於珠江口西岸,全區有285公里的海岸線,受海洋性季風影響,氣候特徵是溫暖多雨,日照平均在1700小時以上。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種植水稻和各種經濟植物,無霜期在360天以上,終年無雪,氣溫年際變化不大,年平均氣溫全區均在22℃左右。 夏季會有颱風和暴雨。溫度:冬天最低5℃,夏天最高38℃。

江門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7.8
(82.0)
29.4
(84.9)
31.6
(88.9)
34.0
(93.2)
36.1
(97.0)
37.6
(99.7)
38.3
(100.9)
37.7
(99.9)
37.4
(99.3)
34.5
(94.1)
32.4
(90.3)
30.5
(86.9)
38.3
(100.9)
平均高溫 °C(°F) 18.3
(64.9)
19.1
(66.4)
21.9
(71.4)
26.0
(78.8)
29.7
(85.5)
31.4
(88.5)
32.7
(90.9)
32.6
(90.7)
31.2
(88.2)
28.6
(83.5)
24.4
(75.9)
20.2
(68.4)
26.3
(79.4)
日均氣溫 °C(°F) 14.3
(57.7)
15.3
(59.5)
18.2
(64.8)
22.4
(72.3)
25.7
(78.3)
27.6
(81.7)
28.5
(83.3)
28.4
(83.1)
27.2
(81.0)
24.6
(76.3)
20.2
(68.4)
15.9
(60.6)
22.4
(72.3)
平均低溫 °C(°F) 11.4
(52.5)
12.8
(55.0)
15.7
(60.3)
19.9
(67.8)
23.0
(73.4)
24.9
(76.8)
25.5
(77.9)
25.4
(77.7)
24.4
(75.9)
21.7
(71.1)
17.2
(63.0)
12.8
(55.0)
19.6
(67.2)
歷史最低溫 °C(°F) 2.4
(36.3)
2.5
(36.5)
3.3
(37.9)
8.6
(47.5)
15.4
(59.7)
18.0
(64.4)
22.3
(72.1)
21.8
(71.2)
16.6
(61.9)
10.7
(51.3)
4.9
(40.8)
1.8
(35.2)
1.8
(35.2)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34.0
(1.34)
60.6
(2.39)
65.6
(2.58)
182.5
(7.19)
253.6
(9.98)
317.9
(12.52)
257.5
(10.14)
289.2
(11.39)
214.7
(8.45)
68.3
(2.69)
37.8
(1.49)
26.5
(1.04)
1,808.2
(71.2)
平均相對濕度(%) 71 79 82 84 83 84 82 82 79 72 67 65 78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政治

現任領導

江門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江門市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江門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江門市人民政府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江門市委員會
主席
姓名 陳岸明[6] 吳曉暉(女)[7] 蔡家華[8]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廣東省惠來縣 廣東省雷州市 安徽省霍山縣
出生日期 1968年6月(55-56歲) 1972年7月(51歲) 1965年6月(58-59歲)
就任日期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2021年1月 2021年3月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江門市現轄3個市轄區,代管4個縣級市

江門市行政區劃圖
Template:江門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9]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1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1]
(2020年11月1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2]
街道辦事處
440700 江門市 Jiāngmén Shì 9,505.42 4,798,090 蓬江區 529000 12 61
440703 蓬江區 Péngjiāng Qū 321.97 853,007 環市街道 529000 3 3
440704 江海區 Jiānghǎi Qū 109.16 364,694 江南街道 529000 3
440705 新會區 Xīnhuì Qū 1,354.72 909,277 會城街道 529100 1 10
440781 台山市 Táishān Shì 3,286.30 907,744 台城街道 529200 1 16
440783 開平市 Kāipíng Shì 1,656.94 748,777 長沙街道 529300 2 13
440784 鶴山市 Hèshān Shì 1,082.73 530,684 沙坪街道 529700 1 9
440785 恩平市 Ēnpíng Shì 1,693.60 483,907 恩城街道 529400 1 10

範圍定義

行政概念:三區四市——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台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

傳統觀念:狹義的江門僅指竹排頭以西,羊橋市以東,江門河以北,高第里以南的範圍,面積兩平方公里。

如今當地人觀念上的江門狹義上僅僅是指蓬江區、江海區兩區,廣義上的江門則包括蓬江區、江海區和新會區。[5]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798,090人[1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十年共增加349,219人,增長7.85%。年平均增長率為0.76%。其中,男性人口為2,485,465人,占51.80%;女性人口為2,312,625人,占48.20%。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7.47。0-14歲人口為768,500人,占16.02%;15-59歲人口為3,153,283人,占65.72%;60歲及以上人口為876,307人,占18.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24,205人,占13.01%。與 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 0-14歲人口的比重提高1.73個百分點,15-59 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45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7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93個百分點。

截止至2014年,全市現有少數民族45個,少數民族人口90760人,約占全市總人口2%。少數民族人口分布較分散,以壯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4.7%)、土家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2.1%)和苗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2.1%)人口居多。城市中大部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都在企業打工;戶籍人口中少數民族多為農村戶口。全市登記就業的少數民族勞動人口達2.03萬人,其中以壯族人口居多,有1.1萬人,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等行業。全市目前有普通中小學少數民族學生7135人,占全市學生的1.3%,其中,小學5171人,初中1446人,普通高中518人。培英高中現有新疆高中班,江門幼師現有西藏中職班。[14]

江門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先來自江門的海外華人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等美洲國家。

宗教信仰

江門市現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新教、佛教、道教4種宗教。全市教徒約1.2萬人,其中,天主教1960人,基督新教3776人,佛教約5000人,道教約1000多人。共登記開放宗教活動62場所處,其中天主教堂點13處,基督新教教堂點36處,佛教寺庵7處,道教宮觀3處。宗教人員171人,其中:神父2人,修女19人,牧師11人,傳道人30人,和尚38人,尼姑40人,乾道22人,坤道9人。

全市共登記開放宗教活動62場所處,其中天主教堂點13處,基督新教教堂點36處,佛教寺庵7處,道教宮觀3處。有跨地區宗教團體1個:天主教江門教區教務民主管理委員會;全市性宗教團體5個:市天主教愛國會、市天主教會、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市基督教協會、市佛教協會;縣級宗教團體15個。[15]

語言

江門本地的主要語言是粵語四邑方言、粵語廣州話,其中鶴山一帶是標準粵語、鶴山話、客家話四邑方言並用。

1980年以後,江門的外來人口大量增加,使得江門方言使用人口比例下降,不少家庭一戶多語。

交通

在東華大橋、勝利大橋竣工之前,蓬江大橋是江門市區南北通勤的首要選擇,大多數公交車都經過於此
File:GD 廣東省 江門客運碼頭 Jiangmen Ferry Piers 江門市港澳客運口岸 interior infastructure.JPG
江門市港澳客運口岸碼頭
江門市蓬江區豐樂路,,位於感念上的北新區,交通繁忙,是連接南北城區的重要幹道

江門為廣東南部及珠三角西部的交通樞紐,為廣州至粵西湛江海南的水陸聯運中轉站。

公路

江門公路網絡比較完善,全市公路通車里程9538公里,境內有多條高速公路穿越,高速公路里程達489公里,分別為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佛開高速公路開陽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G2518 中江高速公路G2518 江鶴高速公路G94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S47 江珠高速公路G94 江肇高速公路 240國道 325國道S20 廣中江高速公路(在建)、G2518 江羅高速公路佛江高速公路(在建)、黃茅海通道(在建)橫貫市境。

鐵路

江門地區是中國最早建設鐵路的地區之一,早在1909年連接新寧(台山)和新會的新寧鐵路即已通車,抗日戰爭期間被拆毀後,江門地區淪為無鐵路的地區。2011年廣珠城際軌道交通江門線開通經過江門市區設有江門東站新會站。而途徑江門市區的廣珠鐵路已於2012年10月通車。深湛鐵路江湛段於2018年7月1日正式開通,該鐵路經過新會、台山、開平、恩平,由於江門站暫緩開通,新會站將暫時取代江門站開通前往廣州、深圳、佛山、湛江、上海、北京等的直達列車。[16][17]2020年11月15日,江門站正式開通運營,開通後江門站成為江門市和珠三角西岸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

水路

江門港廣東省內第二大內河港。並有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港和台山廣海港銀洲湖水域可通航萬噸巨輪,由江門水路到香港95海里,到澳門53海里,每天有多個客運航班往來港澳之間。

公共交通

江門地區的公共交通主要由江門市汽運集團提供,其中江門市區連同新會區共有110餘條公共汽車線路,基本構成了市區人民出行的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市區出租車起步價2公里7元,超過2公里後每公里2.70元;載客里程超過12公里後,每公里運價加收30%的空駛費。

經濟

遠眺江門市區

2019年江門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46.6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8194元。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4.2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52.5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39.8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8.1∶43.0∶48.9。[18]

農業

農產有稻、蔗、果、茶、柑等。

工業

江門有南國紡織城之稱,該市是全國最大的紡織服裝,化學纖維,皮革產品,食品,紙制產品,中國(水口)水龍頭·衛浴製造基地,中小船舶產業基地,軌道交通產業的生產基地之一。江門也是廣東省重要的製造業基地,製造業涵蓋30多個工業行業。機電、紡織服裝、食品、造紙及紙製品、電子信息、衛浴建材、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等為江門七大支柱產業,摩托車製造、地鐵製造都是江門的優勢產業。中小船舶產業基地、全國唯一的CRH6A型城際動車組生產基地。中國(廣東江門)中微子實驗基地(JUNO)。

江門市政府曾規劃建設核燃料加工廠,選址鶴山市址山鎮,但在民眾反對下,這個計畫已撤銷。

第三產業

江門市區的主要商業區包括了地王廣場到常安路一帶的傳統商業區,也有近幾年新興的萬達廣場-匯悅大融城商圈和江海廣場商圈,201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0.43億元。

旅遊業也是江門第三產業的一大支柱,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767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690.52億元。[19]

能源

廣東省有名的電能源基地,電力建設投資不斷加大。台山國華電廠是總裝機容量亞洲最大的燃煤發電廠,發電機組已建成5台,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居全省第一;投資總額超800億元的台山核電廠,已建成兩台EPR三代核電機組,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川島風電場已投入建設。

傳媒

2010年11月6日,江門市人民政府及香港無綫電視在江門舉辦大型晚會《群星閃耀江門情》,於11月20日在高清翡翠台翡翠台播出。當晚司儀有梅小惠張可頤台山)和曾志偉江海區)。

2011年《江門月.中華情》中秋晚會在9月12日晚8點華麗上演,譚詠麟費玉清劉歡容祖兒林子祥余文樂范瑋琪李健飛兒樂團迪克牛仔等來自兩岸三地的明星齊聚江門,在月圓之夜為全球中華兒女送出自己的精彩表演。現場禮花燦爛、圓月當空,整場演出首首經典、幕幕流傳,全世界華人延綿了數千年的中華情緣被美麗的「江門明月」完美點燃。

報刊

江門市內出版有《江門日報》(前身為《江門報》,於1986年8月5日出版創刊號),為中共江門市委機關報,是江門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日報。江門日報社主辦的中國江門網,為江門地區最大綜合性門戶網站和網絡輿論宣傳主陣地。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創新,《江門日報》一天天完善、成熟,形成了「做大時政新聞、做強社會新聞、做活經濟新聞、做深文化新聞」的辦報理念,辦報質量不斷提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廣大讀者的好評。[20]

廣播電視

江門廣播電視台在1987年1月28日開播,以粵語廣州話及普通話廣播,隸屬於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五邑地區(江門,新會,台山,開平,恩平)的強勢媒體,擁有精良的制播設備和高質素的人才隊伍,不斷傳送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滿足觀眾的需求。

文化

江門市博物館現位於陳白沙紀念館內
江門市長堤風貌街
遠眺江門濱江體育中心

教育

江門擁有較完善的初、中、高等教育設施,共下轄各類學校919所。江門市於1985年創立了該市的第一所大學——五邑大學。另外江門亦有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南方職業學院、廣東江門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等幾所專科教育院校。[21]

粵劇

五邑地區曲藝文化底蘊深厚。如粵劇復興鼻祖——清末開平籍名伶鄺新華,民國時期的四大名旦、四大名丑、以及1949年後的藝術大師紅線女、恩平籍名伶芳艷芬。粵劇使用廣州話演唱以後,將大量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粵曲如木魚、龍舟、粵謳、南音等吸收到粵劇里來,使粵劇真正成為充滿南粵文化氣息的粵語粵韻的地方大戲。此後,粵劇中的精美唱段在流傳過程中又從粵劇中獨立出來,為群眾廣為傳唱,私伙局由此而興,蔚然成風。2002年,台山、開平和新會,被中國曲協授予「中國曲藝之鄉」。

五邑華僑廣場

五邑華僑廣場位於院士路北側,是江門市的中心區域,廣場內設有美術館、五邑華僑歷史博物館、文化館和城市規劃館。

江門市美術館位於五邑華僑廣場西南側,於2005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建築面積達8500平方米,分為A、B、C三個展館,設有六個展廳,每個展廳有200至350多米的展線不等,一個大型綜合藝術演講廳、多個培訓課室和創作室,它是一座按照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造型藝術館。 [22]

五邑華僑歷史博物館於2010年11月6日全面落成開放,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 ,本館利用現代科技手法,採取聲、光、電等技術,配上恰當的場景製作,把華僑文物與歷史故事生動地展示於世人面前。

圖書館

江門市共有8間市(區)級圖書館。其中位於港口路102號的江門市圖書館,始建於1956年,是一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現代化圖書館,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江門地市級支中心。舊址位於江門市中山公園角,1995年10月18日正式遷入現址。原本建築位於文化城南樓,2019年政府開始改造擴建,擴建後分為前樓、主樓和南樓,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初步將於2021年初開放。[23]

文化生活

江門市博物館又名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是一所國有地級綜合性博物館,隸屬廣東省江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1985年5月,江門市博物館正式成立,為政府常設的專業文物管理機構,館址定在陳白沙紀念館內並對陳白沙紀念館進行管理。江門市博物館通過多種合法途徑拓寬藏品獲得渠道,有廣東省文管會調撥、考古調查採集、考古發掘出土、單位、個人捐贈及向各類文物商店和個人收藏家購買。截止2008年底,現有各類文物3萬多件,其中九成左右是華僑文物。在館藏的華僑文物中,實物達2萬多件,照片1000多張,圖書資料、刊物2700多冊(份),內容豐富,對展示和研究五邑華僑史極其重要。[24]

江門演藝中心坐落在蓬江河畔,毗鄰東華大橋,由6座獨立建築組成,總建築面積超6.3萬平方米,是集表演、創作、辦公、經營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產業平台。江門演藝中心擁有一個1100座的歌劇院、一個350座的音樂廳、可容納3000觀眾以上的戶外演藝廣場,以及內含13個影廳的電影城,是江門文化藝術消費的綜合場所之一。

特色街區

位於躍進路旁的啟明里,是省級旅遊休閒街區之一,亦是擁有百年華僑歷史的老街區,這裡是江門早期的華僑聚居點之一,經過城市品質提升及活化項目的啟動,如今,整個片區已煥然一新並成了江門本地新的網紅打卡地。

體育

江門市區內主要體育場館包括市體育場、元寶山體育公園、白水帶體育公園以及近年新建的濱江體育中心等。

其他

江門現擁有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5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5]

醫療

江門市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1658個,其中醫院 48 個。

三級甲等醫院有:

江門市中心醫院

江門市人民醫院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

開平市中心醫院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 [26]

旅遊

國家AAAA級新會古兜溫泉——唐宮
新會小鳥天堂
台山上川島風光

江門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曾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鄉」和「2011年度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其中廣東省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亦坐落於此。全市域擁有1個國家AAAAA級旅遊區(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9個國家AAAA級旅遊區(圭峰山風景名勝區、金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新會古兜溫泉旅遊度假村、錦江溫泉旅遊度假區、川島旅遊度假區、康橋溫泉景區、山泉灣旅遊景區、那琴半島地質海洋公園、大雁山風景區)、13個國家AAA級旅遊區、2個國家森林公園、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地熱國家地質公園。近年來,江門市大力發展旅遊業,打造全域旅遊,2019年江門全年旅遊總收入達690.52億元,年接待遊客7673.92萬人次,位居全省第四。[27] [28]

蓬江區

江海區

新會區

鶴山

  • 大雁山
  • 鐵夫畫閣
  • 仙鶴湖
  • 古勞水鄉
  • 紀元塔、東坡亭、鶴城八角亭、下馬坡、將軍堎、大小崑侖山、天露山(大崑山鶴城段最高峯)彩虹嶺隧道、詠春拳始創宗師梁贊故居。

開平

台山

恩平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物產

江門特產

新會特產

鶴山特產

台山特產

開平特產

恩平特產

  • 馬鈴薯
  • 恩平簕菜茶
  • 恩平瀨粉
  • 大槐單叢茶
  • 恩州奇石
  • 野生簕菜
  • 炆豬腳
  • 炒山坑螺
  • 雞爪芋苗
  • 山坑魚仔

名人

友好城市

注釋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參考文獻

  1. 江门定位珠三角西部中心. 香港文匯報. [2011-05-23]. 
  2. Ball, J. Dyer. The Shun Tak Dialect (PDF).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1900, 25 (2): 57–68. 
  3.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
  4. Ball, J. Dyer. The Shun Tak Dialect (PDF).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1900, 25 (2): 57–68. 
  5. 5.0 5.1 江門廣播電視台
  6. 陈岸明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7. 吴晓晖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8. 蔡家华当选江门市政协主席. 中國經濟網.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6-28]. 
  10. 廣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广东统计年鉴2014》.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4年9月. ISBN 978-7-5037-7174-3. 
  11. 江門市統計局. 江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地区人口情况. 2021年5月22日.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3. 江門市統計局. 《江门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4. 江门市人口民族. [2015-02-25]. 
  15. 江门市宗教信仰. [2015-02-25]. 
  16. 廣珠鐵路今年10月份通車 江門隧道鋪軌過半
  17. 廣東深湛鐵路江湛段正式投運 結束粵西不通高鐵歷史
  18. 江門市統計局 2020年 存档副本. [2020-03-23]. 
  19. 江門市2014年旅遊業攬金279億 跨界資源整合成重點
  20. 江門日報社簡介
  21. 江門市各級各類學校統計
  22. 中國江門美術網
  23. 五邑圖書館
  24. 江門市博物館簡介
  2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05-01]. 
  26.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获批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 2021-03-16 [2021-04-02] (簡體中文). 
  27. 江門文旅亮出「成績單」
  28. 定了!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5A. 騰訊新聞. 2020-12-30 [2021-01-03]. 
  29. 广东省全省友城一览表. 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14-12-2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