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山大龙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骆山大龙是中国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的传统舞龙,是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1][2]

表演

骆山大龙表演的时间通常是腊月二十四日到次年正月十八日,共二十五天。位于骆山村附近石臼湖湖滩是跳龙舞的场所。骆山大龙整个节目大可分为起草、白龙开光和舞龙表演三个阶段。起草为舞龙的开始,舞龙者依序排列于龙会门前,以三声炮响及四盏大红灯龙引领,进行舞龙表演。全村各家派人至少一人,参加舞龙的人中,不仅要有青壮年,还要有8至12岁的儿童,共有500多人。龙舞由弹珠、龙跳、云跳三个部分组成。弹珠为掌珠人引导龙首摆动前进做出的各种表演;龙跳人需分两队交替上阵表演;云跳人则于龙身围起多元字样布条。[3][4][5]

制作工艺

骆山大龙的制作主要步骤是捆绑龙神骨架、纸张、绘画等。水龙头高2.3米,宽2.2米,龙信共24节,每节长2.8米,整个大龙体场近100米。大龙到腊月24日起草完毕。此外,还需要制作龙旗、彩旗、大灯笼、马蹄炮等。第二个大类是制作云盘和刺绣。云盘共有66页,用竹子扎出轮廓,用蜡纸制作,上面画着云纹。彩绣分为头饰、礼服、刺绣等。[6]

参考资料

  1. 骆山大龙欢乐“开舞”. 南京日报. 2012-03-14. 
  2. 骆山大龙,几十年舞一回. 金陵晚报. 2006-08-10. 
  3. 中国江苏网. 骆山大龙的前世今生. 中国江苏网 (中文). 
  4. 探寻“江南第一大龙”的前世今生. 我苏网. 2021-02-15. 
  5. 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舞出浓浓年味. 南京晨报. 2020-01-23. 
  6. 江南时报. 江苏多彩民俗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