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教堂

坐标22°11′59″N 113°32′23″E / 22.199836°N 113.539780°E / 22.199836; 113.539780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马礼逊堂
Capela Protestante
Morrison Chapel
马礼逊堂,摄于2006年
22°11′59″N 113°32′23″E / 22.199836°N 113.539780°E / 22.199836; 113.539780
位置白鸽巢前地
国家/地区 中国澳门圣安多尼堂区
所属宗派圣公宗
官方网站morrisonchapel.com
历史
创建日期1820-1830
奉献马礼逊
建筑
教会地位传道小圣堂
功能状态活跃
建筑类型教堂
建筑年份1922
行政
Episcopal area澳门传道地区
教省香港圣公会
圣职人员
总主教邝保罗
主教邝保罗
传道区主理圣品Stephen Durie

马礼逊堂(葡萄牙语:Capela Protestante)是香港圣公会澳门传道地区辖下的一所罗马风格小圣堂﹐位于澳门东方基金会新会址边的永久墓园(现在的旧基督教坟场)内,即贾梅士广场贾梅士公园附近。该堂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21年建立,但现今可以给各种教派背景的信徒参与敬拜。现今的圣堂,曾于1922年重修,是澳门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圣堂的兴建是为了纪念曾将圣经翻译成中文的传教士罗拔·马礼逊,圣堂的画窗上刻画了一本圣经的图案并写上“太初有道”的字样,在圣坛的两旁,分别放置纪念占士安迪葛及亨利马基臣的纪念碑。

历史

立于基督教坟场的马礼逊纪念碑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由18世纪后期,直至1834年在中国经商。 其章程规定,雇员包括定期参加神圣的服务,并派牧师从英国到部长的精神需求的员工。

1821年之前,当这块小圣堂和墓地(旧基督教坟场)的土地被收购,该圣堂可能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简单的一间办公室。 此次收购墓地是由受聘于东印度公司传教士及翻译马礼逊的妻子玛丽·马礼逊去世有关。 在此之前,葡萄牙当局只允许天主教墓葬在殖民地。

没有人知道有关现场第一个教堂的建筑,最早记载在1833年结婚仪式在此教堂进行。

1834年,当东印度公司丧失了贸易垄断,教堂和墓地的责任是由英国政府管理。这个责任是在1870年转让契约转移到受托人,由三名高级代表至少有两个国家新教成员居住在澳门。

1921年,圣堂重建所需的完整,除了原有的基础。两个条件放在这些作品,它必须从街上背后隐藏的高墙上,它可能没有教堂钟声。教堂的结构不变,一直以来,这些工程完成于1922年。

二战后坟场转交圣公会管理,教堂则以马礼逊命名,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澳门历史城区
建筑
妈阁庙 | 港务局大楼 | 郑家大屋 | 圣老楞佐教堂 |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 | 岗顶剧院 | 何东图书馆大楼 | 圣奥斯定教堂 | 市政署大楼 | 三街会馆(关帝庙) | 仁慈堂大楼 | 大堂(主教座堂) | 大堂巷七号住宅(卢家大屋) | 玫瑰圣母堂 | 大三巴牌坊 | 哪吒庙 | 旧城墙遗址 | 大炮台 | 圣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 东方基金会会址 | 基督教坟场(包括马礼逊小教堂) | 东望洋炮台(包括圣母雪地殿教堂灯塔)(保育危机
前地
妈阁庙前地 | 亚婆井前地 | 岗顶前地 | 议事亭前地 | 板樟堂前地 | 大堂前地 | 耶稣会纪念广场 | 贾梅士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