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机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香港国际机场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概览
机场类型民用
所有者香港机场管理局香港政府
运营者香港机场管理局
服务城市香港
离市中心34公里
地理位置 中国香港离岛区/屯门区赤𫚭角
启用日期1998年7月6日,​25年前​(1998-07-06
基地航空公司
重点航空公司
  • 新加坡航空
  • 中国东方航空
  • 中国国际航空
  • 中华航空
  • 长荣航空
  • 泰国国际航空
  • 澳洲航空
  • 海拔高度30英尺(9米)
    网址www.hongkongairport.com
    跑道
    方向 长度 表面
    英尺
    07R/25L 12,467 3,800 沥青
    07C/25C 13,861 4,225 沥青(整修中)
    07L/25R 12,467 3,800 沥青
    统计数据(2021)
    客运量(人次)1,350,000
    升降量(架次)145,000
    货运量(公吨)5,027,000
    来源:香港国际机场[2]
    机场管制站
    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位置大屿山赤𫚭角香港国际机场航站楼[3]
    类型民航出入境管制站
    出入境
    管理机关
    香港入境事务处
    管制部机场管制科[4]
    海关香港海关
    开通日期1998年7月6日
    统计数据(2018[5]年)
    客流量53,378,000
    香港国际机场
    繁体字 香港國際機場
    简化字 香港国际机场
    赤𫚭角机场
    繁体字 赤鱲角機場
    简化字 赤鱲角机场
    本条目为香港航空业系列之一

    官方机构
    民航处
    香港飞行情报区
    机场管理局
    空运牌照局
    民航意外调查机构
    政府飞行服务队

    发展计划
    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
    中场范围发展计划

    民间飞行组织
    香港飞行总会

    航空配套
    中国飞机服务
    港机工程
    泛亚太平洋航空服务
    香港机场地勤服务
    怡中航空服务
    新翔 (香港)
    国泰航空饮食服务
    佳美航空膳食 (香港)
    汉莎天厨 (香港)
    中国航空油料 (香港)

    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赤𫚭角机场)
    石岗机场

    主要航空公司
    国泰航空
    香港华民航空
    香港快运航空
    香港航空
    香港货运航空
    大湾区航空
    空中快线直升机

    历史
    已歇业航空公司
    香港航空事故
    香港义勇军航空部队
    皇家香港辅助空军
    启德机场 ( 启德发展计划 )
    粉岭机场
    沙田机场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经济 - 教育
    地理 - 历史 - 政治

    香港国际机场(英语: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缩写:HKIAIATA代码HKGICAO代码VHHH),亦称赤𫚭角机场(英语:Chek Lap Kok Airport),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现时唯一的民航机场,位于香港离岛区赤𫚭角人工岛上,邻近大屿山。机场占地12.55平方公里[6],是香港最大面积的单一地段,1998年7月6日启用,取代启德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共有三条跑道,并设有212个停机位,包括客运停机位119个、货运停机位55个、长期及维修停机位29个、短期停机位9个[7]。机场在2016年8月开始扩建第三条跑道(部分属于屯门区),第三条跑道于2022年7月8日启用,而中跑道也随即暂时关闭,整项工程预计于2024年完工。机场由香港机场管理局管理,并为国泰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运航空大湾区航空香港货运航空香港华民航空的主枢纽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全年24小时运作,2010年处理5,390万人次旅客及410万公吨货物[8][9];2001年起一直跻身世界三甲最佳机场,当中8度获评级为全球最佳机场。旅客可以透过机场快线公路抵逹香港市区,24分钟以内就可以抵达中环中心商业区。现时机场已逐步扩建,包括中场发展计划及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以满足增加的需求,及继续发展为珠江三角洲区内旅客交通枢纽,继续成为亚洲转运机场。

    赤𫚭角的香港国际机场载客运输数量位居全球机场前列,是来往欧美亚洲大洋洲航班的转机点。香港曾经长时间为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交通枢纽。同时一直是东亚东南亚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亚洲第4位最繁忙的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连接全球约220个航点,超过100间航空公司在此运营,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货运流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运流量则排名世界第8位,国际客运流量排名世界第3位[10]。2018年,总客运量达7,468万人次,总航空货运量共512万吨。2019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颁发全球首个IATA CEIV Fresh认可予香港国际机场,成为合作伙伴机场。

    历史

    筹划兴建

    香港原本唯一的民航机场是位于九龙九龙城区的启德机场。该机场原位处郊区,但随着香港市区的扩张,机场逐渐被市街包围,不但难以扩建(例如太子道曾与机场跑道形成平交道),且因机场紧邻民居,多年来对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噪音污染。加上跑道与滑行道距离过近,任何意外都足以使得整座机场瘫痪;航道下更为人口密集的住宅区,若遇上空难坠机时极有可能造成二次撞击伤亡,后果堪虞,故此必须觅地兴建新机场。

    1994至96年之间,启德机场的飞机架次升降量已经远超其饱和程度,港英当局估计若然不兴建新机场,香港将会直接蒙受时值4,200亿港元的经济损失[11]。加上启德机场只有一条跑道,每小时平均需要升降班机达36次,高峰时段接近每分钟一班,已经为安全考虑下之极限。

    虽然港英当局就新机场选址及规划完成研究,惟因为造价高昂而一直未落实。1989年,当时的港督卫奕信爵士随即于同年10月11日在立法局透过《施政报告》宣布《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决定兴建新港口、机场和相关配套设施,包括被称为“玫瑰园计划”的《机场核心计划[12]

    新旧机场位置

    基于新机场的价格昂贵,而且工程所需贷款无可避免会跨越1997年,即香港回归的年份,中国政府对兴建新机场态度强硬,就此多次批评新机场工程将会对日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造成财政负担。中英两国透过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就新机场财务安排进行谈判。1991年9月3日,当时的英国首相梅杰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主要申明:港英当局在其管理期间负责建设,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完成机场核心计划,留给未来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储备不少于250亿港元;中国政府在立场上支持新机场建设,对需要在1997年6月30日以后偿还的香港政府的举债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且同意中国银行发挥适当的作用;中英两国成立了一个由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领导的机场委员会,而香港政府则成立了香港机场管理局和咨询委员会。实际上,于谈判时期,临时机场管理局已经于1990年4月成立,并且逐步批出新机场的工程合约。

    建造过程

    新机场的选址位于大屿山以北的一座人工岛上,面积12.55平方公里,包括赤𫚭角榄洲及填海所得来的土地。根据初期的设计,原定的机场地形会是一个跟东涌北部连在一起的半岛,即是东涌湾会被填平,后来经过重新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机场岛。建造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初期计划原定于1997年年中完成,时任香港总督彭定康曾经表示希望在香港回归后能够从新机场离开香港,不过最终在香港回归前五个月(即1997年2月10日)才完成第一次校飞,并于过后一年的1998年才完工。新机场历经6年建成,并且与新界西区的另一工程大榄隧道一并于1998年启用,于1998年7月2日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开幕仪式,7月6日正式启用。连同其他相连基础建设,造价约为90亿美元,占《香港机场核心计划》中成本的40%[13]

    为了赤𫚭角岛上的文物,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拨款资助香港考古学会在岛上考古调查及发掘。行动于1990年展开,历时16个月。首要任务就在该岛上进行全面性调查,纪录旧坟墓和旧建筑物,并且找出原来的耕作模式。考古人员在深湾村、虎地湾及虾螺湾等多处考古遗址出土很多新石器时代中期至青铜器时代陶器。在赤𫚭角亚妈湾一座约于1833年建成的天后庙于1990年被拆件,迁至东涌黄龙坑重组[14]。另外,岛上独有的卢文氏树蛙也在兴建机场前被送往南丫岛栖息。

    开幕

    大屿山远眺香港国际机场

    新机场原定在1998年4月启用,不过,由于公共交通未准备就绪,特首会同行政会议于1998年1月决定延迟新机场的启用日期至1998年7月6日,启德机场同时关闭。不少设备及器材等在当晚午夜后随即从启德机场搬迁往新机场,停泊在启德机场的飞机亦需要飞往新机场。早上6时30分,机场完成中期迁移工程,新机场正式运作。首班抵达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班为由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不停站飞越北极上空直达香港的国泰航空航班CX889,该航班被称为极道一号(Polar One),于7月6日清晨6时20分顺利降落在机场南跑道上[15][16][17]。至同年8月5日,最后一批物资才送达新机场,而旧机场正式腾空。

    机场启用初期一度出现混乱,航站楼发生电脑故障,以致航班资料无法显示,行李输送系统亦出现了错误,航站楼亦多次发生过供电及供水停顿等问题;机场快线亦出现过班次延误及未能够成功靠站的问题;货运服务更一度临近中断,超级一号货站的交收系统停顿,大量货物积压在货站。香港政府及后需要重新开启原启德机场的二号空运货运站,有商人更直接将货物调度到邻近机场交收。新机场的混乱其后逐步解决,并且逐渐被公众所接受。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了胡国兴法官及郑维健博士成立独立的新机场调查委员会,彻查事件[18],而立法会[19]申诉专员公署[20]亦先后就事件进行调查及发表报告。

    香港机场管理局于2006年至2010年投资了45亿港元以提升航站楼和停机坪的设施,将两座入境大厅合并,并且增加了柜位数目。中央客运廊部分办公室被拆除,走廊扩阔至12米及将外墙改为玻璃幕墙。此外,增添了换乘飞机设施,抵港层的柜台由44个增加至70个[21]。与此同时,海关程序、出入境及检疫手续简化,引入智能卡辨识系统,用以识别员工及旅客身份的电子保安系统、电子票据、地理信息系统及旅客信息系统等[22]。2012年1月,机场管理局推出手机登机牌服务。乘客可以透过手提电话下载由航空公司发出的电子登机牌,在安全检查站及登机口以扫描器进行登机。[23]

    透过《香港国际机场发展蓝图2020》宣布航天城计划的第一期[24],工程于2008年落成。

    2011年,香港国际机场开始更换航站楼的传统照明设施为81,000个发光二极管装置,估计每年可节省约1,250万度电力及减少逾7,000公吨碳排放量;及提升设于停机位的固定地面供电系统及预调空气系统,可以期望减少85%的飞机碳排放量,有助纾缓温室效应

    纪录

    一架国泰A330客机正降落于南跑道

    2011年,香港国际机场处理了333,760架次飞机升降量[25]、5,390万人次旅客及410万公吨货物[26]

    2014年,香港国际机场处理了390,955架次飞机升降量、6340万人次旅客及438万公吨货物[27]

    香港国际机场在2012年1月20日创下单日航班升降数目新纪录,共有1,057架次航机升降,刷新了于2011年4月23日所录得的1,003架次升降的最高纪录。12月22日,创下了单日航班升降数目新纪录──1,081架次[28]于2012年全年,香港国际机场处理了352,000架次飞机升降量、5,650万人次旅客及400万公吨货物。2013年3月29日,香港国际机场创下单日航班升降数目新纪录,共有1,172架次航机升降。

    设计及布局

    香港国际机场是以公开召募设计形式,由香港机场管理局组成的专家小组和工程顾问公司,对各个建筑师所提交的设计选写评估报告及工程造价估算后,交由民航处及相关政府部门作进一步评审,最后从多个国际建筑师提交的众多设计中选出英国著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的设计。

    香港国际机场占地达1,255公顷,机场管理局对机场岛上的设施作出了完善的规划,对各项客运、货运、商业及地勤支援等设施,在机场岛上划分了专用的地带,以方便于集中管理。

    目前,机场管理局按照各项机场设施的类型,在机场岛划分为以下的区域:

    区域 位置 有关的机场设施 道路
    客运区 机场岛东部 香港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
    香港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
    地面运输中心
    机场站
    停车场
    沃尔沃机场酒店
    机场行政大楼
    机场世贸中心
    机场管理局维修总部
    机场员工综合大楼
    畅航路
    畅达路
    畅顺路
    畅运路
    畅旺路
    畅业路
    畅连路
    畅荣路
    畅汇路
    畅兴路
    畅景路
    机场路
    翔天路
    翔天北路
    翔天中路
    翔天径
    机场南立交
    机场北立交
    飞行区 机场两条跑道之间的位置 中场客运廊
    北卫星客运廊
    “天际走廊”
    民航处航空交通管制中心
    民航处精密跑道监察系统及备用航空交通管制塔
    机场中消防局
    北环路
    跑道南路
    中翔路
    管制塔路
    北商业区(航天城 机场岛东北部 香港天际万豪酒店
    亚洲国际博览馆
    航天城高尔夫球场
    海天客运码头
    海运货站
    机场海上救援东局
    航展道
    航天城路
    航天城东路
    航天城立交
    东岸路商业区 机场岛东岸 国泰坊
    中航大厦
    民航处总部
    东岸路
    东辉路
    航膳区 南跑道东端 国泰航空饮食服务厂房
    香港氧气
    大昌/港龙机场地勤设备服务大楼
    佳美航空膳食大楼
    空邮中心
    地勤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机场警署
    汉莎航膳厂房
    赤𫚭角南消防局
    军事运输中心
    航膳东路
    航膳中路(禁区内)
    航膳西路
    货运区 南跑道南面、观景山以北 国泰城国泰飞行培训中心逸泰居酒店
    香港国际机场古窑公园香港国际机场古物园
    机场仓库大楼
    赤𫚭角电话机楼
    商贸港物流中心
    飞机燃料储存库
    香港航空训练大楼
    机场空运中心
    香港空运货站
    国泰航空货运站
    亚洲空运中心
    DHL中亚区枢纽中心
    机场南消防局
    赤𫚭角南路
    观景路
    过路湾路
    骏运路立交
    骏运路
    骏运南路
    骏运北路
    骏群路
    骏明路
    骏裕路
    骏坪路
    商用航空区 南跑道西南面 香港商用航空中心
    政府飞行服务队总部
    南环路
    飞机维修区 机场岛西岸 香港飞机工程机库
    赤𫚭角西面码头
    中国飞机服务公司机库
    机场地面维修大楼
    机场维修设备仓库
    机场海上救援西局
    南环路(末端)
    北环路(禁区内)

    为了令驾驶人士更方便前往机场不同非禁区范围,路政署在2014年把除航天城外其他非禁区范围旧有带颜色标签的路牌统一为现有路牌,与香港大部分路牌一致。

    航空客运设施

    香港国际机场拥有两座航站楼,其中一个正在扩建中,目前总平方面积达660,000平方米。

    一号航站楼

    香港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离境大厅入口
    香港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

    一号航站楼为香港国际机场首座航站楼。大楼占地570,000平方米,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航空大厦建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该纪录于2008年被面积达980,000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打破)。大楼内设登机柜位(A-L区,其中L区于2019年11月29日启用[29])、接机区及香港机场购物廊。机场客运廊(即登机闸1-80及机闸511-530)也位于一号航站楼的建筑内。

    二号航站楼

    二号航站楼是香港国际机场第二座航站楼,原有大楼于2007年2月初开始投入服务[30],同年6月1日举行正式开幕典礼,于2019年11月28日下午十时停用改建配合三跑道系统[31]。新二号航站楼预计于2024年投入服务,作为第三条跑道客运廊的出入境设施,让之成为连接目前机场客运廊、第三条跑道客运廊、海天客运码头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枢纽。

    原有二号航站楼

    原有二号航站楼占地140,000平方米,耗资28亿港元兴建。除了航空功能外,二号航站楼接驳至海天客运码头;同时,二号航站楼设有大型旅游车总站,汇聚通往中国大陆香港酒店及旅行团的客车服务。二号航站楼与多项新落成的设施将会合并构成香港国际机场北面的商业发展计划建筑物——航天城

    原有二号航站楼在3楼(地面层)的两端及中间均设有出入口分别连接地面运输中心及一号航站楼抵港层。二号航站楼的登机柜位设于第5层,共有3个登记区(N、P、Q),合共22间航空公司在此办理登机手续。乘客于二号航站楼登机柜位的另一端进入3楼办理登机手续及通过香港海关后,便可前往第一层乘搭旅客捷运系统,前往一号航站楼东大厅登机,和40-80,201-230号闸口。

    翔天廊

    香港国际机场第一代二号航站楼翔天廊

    翔天廊是位于香港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6楼的综合消闲娱乐中心,是航天城内的两座大型商场之一,于2007年初启用。翔天廊设有多道人行天桥及行人通道相连,香港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之间设有港铁机场快线机场站。翔天廊的商铺面积达35,000平方米,其中逾90%面积为非禁区,包括110间商铺及23间食肆设有IMAX戏院及航空探知馆和观景台等娱乐设施。

    T1卫星客运廊

    T1卫星客运廊
    “天际走廊”

    T1卫星客运廊坐落于香港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以北,楼高两层,面积达20,000平方米,2009年12月中开始投入服务。T1卫星客运廊设有9个供窄体飞机停放的廊前停机位(闸口13至21),天际走廊工程开始前曾有10个停机位(此为闸口507),候机区设有10间商铺及2间食肆。客运廊于运营初期,每年可以接待逾500万人次的旅客。

    天际走廊

    连接一号航站楼及T1卫星客运廊的“天际走廊”于2022年11月1日对外开放,全长200米,跨距超过130米,最大的民航机A380亦也可经过,号称全球机场禁区最长的人行天桥。走廊部分地板采用玻璃设计,让旅客可透过玻璃欣赏在脚下经过的飞机。对外开放后,旅客来往两座大楼只需徒步8分钟,无需像以往需要花费十多分钟时间等候和乘搭接驳公交车。走廊原预计在2020年暑假启用,但最后延期两年。而机场管理局工程及科技总监梁永基亦不便透露“天际走廊”的造价。

    T1中场客运廊

    T1中场客运廊

    T1中场客运廊(201-219、228-230闸口)位于香港国际机场中场范围之内,楼高5层,面积达78,000平方米,于2015年12月28日开始投入服务。T1中场客运廊分为南北两翼,南翼设有9道廊桥及3个遥距停机位登机口,北翼则设有10道廊桥;共19个廊前停机位及3个遥距停机位登车处,其中19个廊前停机位设廊桥(闸口201至219),包括两个可容纳代码F(空中客车A380)的停机位。候机区设有商铺、食肆及航空公司贵宾室。客运廊于运营初期,每年可以接待1,000万人次的客运量。

    旅客捷运系统

    旅客捷运系统路轨

    香港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香港首个无人驾驶的旅客捷运系统胶轮路轨系统,设于香港国际机场航站楼地库(第一层),共设两条线路,分别接载乘客往返一号航站楼的东大厅与西大厅以及连接一号航站楼与二号航站楼,提供单向由二号航站楼往一号航站楼东大厅的捷运服务。2010年,海天客运码头永久化工程正式完成,连接一号及二号航站楼的捷运系统亦同时伸延至海天客运码头,令到抵达香港的旅客可以于一号航站楼东大厅乘坐捷运前往海天客运码头,换乘渡轮抵达珠三角沿岸城市。2015年,为配合中场客运廊计划,连接一号航站楼的东大厅与西大厅的捷运系统亦同时伸延至中场客运廊为终点站。另加设一条单线往来中场的客运廊及一号航站楼西大厅(离境)的捷运系统,以避免游客错误前往中场客运廊。

    香港商用航空中心

    香港商用航空中心

    香港商用航空中心位于香港国际机场南方,为拥有及提供独立的设施及提供的专门使用航运中心,为私人旅客和贵宾全面的服务,包括休息室、独立房间连同淋浴设备、商用会议设施、地勤和行李运输服务、加油服务、香港出入境事务、保安服务及提供管理飞行计划等设备。香港商用航运中心亦提供专门使用的空间和登机闸予使用的私人飞机。香港商用航运中心的主要使用者为私人包机和贵宾接持。

    货运设施

    香港国际机场的货运停机坪

    香港国际机场拥有完善的货运设施,每年能够处理300万吨货物,最终达至处理每年900万公吨的目标。而这些货运设施均以专营权或特许经营牌照方式批授予第三方服务商经营。现时机场设有两层的货运服务。

    第一层货运服务(航空货运服务)

    • 香港空运货站:目前能处理机场中约一半的货物量。而香港空运货站的总部超级一号货站占地27万平方米,耗资10亿美元兴建,由全自动化的航空货箱贮存系统控制,每年能容纳350万吨货物,是世界单一最大的空运货站。
    • 亚洲空运中心:目前一年能处理150万吨货物(包括扩建后的一号及二号货运站),并正扩建以应付更庞大的空运货物数量,打算兴建第三个空运货站。
    • 国泰航空货运站:由国泰航空投资55亿兴建的空运货站,每年能容纳260万吨货物
    • DHL中亚区枢纽中心(DHL Central Asia Hub):是香港国际机场第一座快递货运站,每小时处理量超过35,000个包裹及40,000件快递文件。
    • 空邮中心(Air Mail Centre),由香港邮政运营,占地2公顷,耗资5.66亿港元兴建。中心设有先进的邮件机械处理系统,邮件分类、包装、装箱及运上航机的所有工序,均全部自动化[32]。每天可处理邮件量为700,000件。

    第二层货运服务(空运货物仓存及物流服务)

    • 香港国际机场海运码头:24小时运作,年货运可达15万公吨,由珠江海空联运有限公司运营。
    • 机场空运中心:占地6公顷,总楼面面积为139,000平方米,提供货物仓储设施和物流服务。
    • 商贸港物流中心:由商贸港香港有限公司(新鸿基地产子公司)运营,占地1.38公顷总楼面面积为31,400平方米,位于机场岛的南商业区,提供物流服务。

    跑道、滑行道及停机坪

    俯瞰香港国际机场人工岛,左起:中跑道(07C/25C)、航站楼及南跑道(07R/25L)

    跑道

    国泰航空的一架空中客车A350客机正于跑道25L起飞

    香港国际机场有南、中、北三条跑道,均长3,800米,阔60米,可以容纳新一代大型飞机升降。至于仪器降落系统精确进场类别,跑道07R/25L/07C属第II类,25C则第IIIA类,可供飞行员跑道视程(RVR)只有200米的情况下着陆。两条跑道的最终容量为繁忙时段每小时68架次起降。现时,因应中跑道(07C/25C)正在进行改造工程,香港国际机场仍在采用双跑道独立分隔起降模式。在正常情况下,北跑道(07L/25R)主要给飞机降落;南跑道(07R/25L)主要是给飞机起飞,间中给飞机降落。若其中一条跑道需定期维修保养,飞机起降则会安排在单一跑道上进行。日后中跑道改造完毕后,北跑道将主要给飞机降落,中跑道主要给飞机起飞,而南跑道会以混合模式运作。

    机场南跑道于1998年7月6日与机场同日启用,首班抵达航班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的国泰航空CX889;中跑道则于1999年5月26日正式启用,首班抵达航班为港龙航空上海起飞的KA807;而三跑道系统工程亦已于2016年8月动工[33]

    2021年12月2日,原有的北跑道正式正名为中跑道(07C/25C)。

    第三跑道(07L/25R)自2022年7月8日起开始试运,首班降落航班为政府飞行服务队飞机(B-LVA),于早上8时24分降落。至于首班在第三跑道降落的商业航班为从上海到香港的国泰货机(B-LIF,航班编号︰CX3251),于上午8时27分着陆。同日,中跑道(07C/25C)暂时关闭,新中跑道将加长425米,以在跑道两端建设环端滑行道,供北跑道降落的飞机可在中跑道两端滑行,预期在2024年完工。11月25日,第三跑道正式启用,首班降落的航班为由澳洲珀斯机场起飞的国泰航空CX170。

    跑道在不同运作模式下的实际最高容量
    跑道 国际民航组织建议的
    最少分隔距离
    最高跑道容量
    北跑道(只给飞机降落) 3海里 每小时33架次
    中跑道(暂时关闭) 90秒(注) 每小时35架次
    南跑道(受限制的混合起降模式 ) 降落分隔8海里 每小时34架次

    (注:所有离港航班相隔90秒,但在适当情况下有两分钟的尾流间隔。)

    香港国际机场在2015年2月开始安装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2年后试行,2018年正式启用系统,南、中跑道各设11个建于楼高约3至4层的控制塔上的感应器,具有夜视功能,能24小时监视跑道小如哥尔夫球大小的外来物,确保飞机升降安全。[34][35]

    滑行道

    虽然香港国际机场的三条跑道都属于F级,但并非所有滑行道都是F级。由于宽度不足,部分滑行道属于E级,无法供A380使用。[36]同属F级的747-8只需E级滑行道,因此可使用所有滑行道,但仍需要F级跑道和停机坪。

    飞行区设有多条滑行道及滑行支道供飞机来往跑道及各停机坪,实际情况如下:

    滑行道 位置 附注
    A 中跑道南面 与中跑道平行,为降落中跑道的飞机尽快离开跑道而设
    下设滑行道A1-A12连接中跑道、A滑行道及B滑行道
    B A滑行道南面 与中跑道、A滑行道平行
    下设滑行支道B7-B9贯穿北客运停机坪
    H J滑行道北面 与南跑道、J滑行道平行
    下设滑行道H2连接维修基地N2、H3及H6连接J滑行道
    另设滑行支道H7-H9贯穿南客运停机坪
    J 南跑道北面 与南跑道平行,为降落南跑道的飞机尽快离开跑道而设
    下设滑行道J1-J11连接南跑道、J滑行道,滑行道J1、J2、J3、J6、J9、J10及J11延长至连接及H滑行道,滑行道J本身亦与滑行支道H9连接
    K 南跑道南面 与南跑道平行,为通往货运及商用停机坪而设
    下设滑行道K1-K7连接南跑道
    L 货运停机坪 为滑行支道、贯穿货运停机坪
    下设滑行支道L1-L3连接K滑行道,滑行支道L7连接货运停机坪南端尽头
    M 维修基地 贯穿维修基地,连接B滑行道
    N 维修基地 贯穿维修基地,连接B滑行道及H滑行道
    下设滑行支道N1、N2连接维修停机位
    P 中场 连接B滑行道
    将贯穿连接B滑行道及H滑行道
    R 中场 连接滑行道B、H
    S 中场 连接滑行道A、B、H、J
    T 中场 连接滑行道A、B、H、J
    下设滑行支道T1及T2连接S滑行道
    U 中场 为滑行支道、连接B滑行道
    下设滑行支道U1-U3连接V滑行道、滑行支道V1、滑行支道V4
    V 控制塔西面 连接滑行道A、B、H、J
    下设滑行道V1及V4连接V滑行道、滑行支道U1、滑行支道U3及V滑行道
    W 控制塔东面 连接滑行道A、B、H、J
    下设滑行支道W1及W2贯穿西客运停机坪
    Q1/Q2 政府飞行服务队停机坪 连接K滑行道及政府飞行服务队停机坪
    Q3 商用停机坪 为滑行支道、连接K滑行道及商用停机坪

    停机坪

    香港机场的停机坪位于现时两条跑道的中间位置及南跑道的南面,共分为客运停机坪、货运停机坪、长期停机坪、维修停机坪及商用航空停机坪五个部分。其中连接廊桥的客运停机坪编号刻意安排与登机口号码一致,方便进行航班调动。详细的停机坪资讯如下:

    停机坪 停机位编号 附注
    北客运停机坪 N5-N9 连接北客运廊(5-9号闸口)
    N10-N12、N24-N36(双数) 连接中央客运廊(10-12、24-36号双数闸口)
    N60-N70(双数) 连接西北客运廊(60-70号双数闸口)
    R13-R21 连接T1卫星客运廊(13-21号闸口)
    N141-N145 遥距停机位,旅客需乘坐穿梭公交车登机(511-513号闸口)
    南客运停机坪 S1-S4 连接南客运廊(1-4号闸口)
    S11、S23-S35(单数) 连接中央客运廊(11、23-35号单数闸口)
    S41-S49(单数) 连接西南客运廊(41-49号单数闸口)
    S101-S111 遥距停机位,旅客需乘坐穿梭公交车登机(520-525号闸口)
    西客运停机坪 W40-W50(双数) 连接西南客运廊(40-50号双数闸口)
    W61-W71(单数) 连接西北客运廊(61-71号单数闸口)
    W121-W126 遥距停机位,旅客需乘坐穿梭公交车登机(228-230、520-525号闸口)
    TW1-TW2 临时停机位,只限小型商用喷射机使用
    中场停机坪 D201-D219 连接T1中场客运廊(201-219号闸口)
    西货运停机坪 D301-D310 货机停机位
    D311-D319
    D321-D328
    L411-L416 飞机暂泊机位
    L421-L435
    X451-X456、X458-X459
    货运停机坪 C1-C31、C33-C35 部分货运停机位可分拆为两个停机位供较小型的货机停泊
    TC1 临时停机位,只限小型商用喷射机使用
    维修停机坪 M1-M10、M1A
    M21-M27
    M31-M38
    NB21-40 只限小型商用喷射机使用
    商用航空停机坪 位于机场南方的商用航空区

    此外,在机场岛南方的政府飞行服务队总部,则设有政府飞行服务队专用停机坪停机库直升机场

    综合商业设施

    香港国际机场的东北部分被规划为商业区,机场管理局将该区命名为航天城。航天城设有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商业设施,为旅客提供消闲娱乐、展览、酒店等一站式商业服务。

    机场酒店

    沃尔沃机场酒店

    香港机场范围内设有两间五星级酒店,其中沃尔沃机场酒店于1999年落成,设有1,104间客房,全港最大无柱式的宴会厅及其他会议、餐厅及康乐设施等。酒店与一号航站楼之间有一条行人通道连接。而第二间酒店——香港天际万豪酒店于2008年投入服务,坐落于亚洲国际博览馆附近,比邻海天客运码头

    机场行政大楼

    机场行政大楼HKIA Tower)位于二号航站楼西北面,为香港机场管理局的总部,于2007年2月26日正式开幕,是一座8层高的玻璃幕墙楼宇,总楼面面积为19,000平方米。大楼天台辟为机场展望台[37],与航空探知馆连接。

    机场商业大楼

    机场商业大楼

    机场商业大楼HKIA Commercial Building)位于二号航站楼东南面,楼高7层,为一甲级商业大楼,除了设有供出租的写字楼外,同时设有商务中心及会议中心等设施。大楼七楼亦附设一高级会员会所 - 机场世贸中心会所,为旅客提供餐饮及会议场地。

    2021年2月1日前名为机场世贸中心 (Airport World Trade Centre)。

    机场员工综合大楼

    机场员工综合大楼毗邻一号航站楼和四号停车场,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启用,供机场各机构所有员工使用,设有机场员工会所,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机场幼儿园校舍及机场员工餐厅。其中会所设有健身室、卡拉OK室、阅读室、休息室、羽毛球场、篮球场、瑜伽室、乒乓球室,烧烤场及空中花园等设施。[38]

    亚洲国际博览馆

    亚洲国际博览馆于2005年12月落成,面积约有70,000平方米,设有十个单层无柱式展馆,包括一个适合举办大型表演的多用途场馆,另设有不同的商店及食肆。

    已结业设施

    航天城高尔夫球场

    航天城高尔夫球场Skycity Nine Eagles Golf Course)位于北商业区的中央部分,东临海天客运码头,西接二号航站楼。球场为一九洞高尔夫球场,供旅客及机场使用者享用。球场同时设有一会所,内设餐厅提供餐饮及宴会服务。

    运作

    保安

    驻守于香港国际机场的特种警察部队──机场特警组,人员均佩带“机场禁区通行证”(见右衣领

    香港国际机场的保安事务由香港警务处机场警区香港机场管理局香港政府合作运营的机场保安有限公司负责,当中机场警区设有机场特警组,为香港的特种警察部队之一,其任务包括了确保航空安全反恐[39]消防事务由香港消防处机场消防队负责,救护事务由救护总区负责。由于机场消防队的布局、装备以及水准,达致香港国际机场符合“十级机场”国际标准,即消防车辆可以于2分钟之内抵达跑道上任何范围,或者于3分钟之内抵达其他的飞机活动区。

    另外,由于安全要求,香港国际机场的内部保安同样严格,机场的内部工作人员有分颜色区域制度,因此不同颜色区域要求的工作人员不能进入别种颜色区域,例如黄色区域的工作人员不能进入红色区域,反之,红色区域的工作人员不能进入黄色区域。

    出入境

    基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出入境事务独立自主。各国的旅客需要于机场入境事务处柜台办理出入境手续以及通过香港海关的行李及货物检查,所以任何停泊香港的航班均会作国际航班处理。因此,香港国际机场的所有设施均明确地分为禁区与公众区域。除了换乘高速客轮来往珠三角地区、换乘港珠澳大桥直达机场禁区公交车及换乘其他国际航班的过境旅客外,所有离港/抵港旅客均需持有有效旅游证件办理香港出入境手续。

    登机、货运设施管理及行李处理

    停机坪的地勤服务

    香港国际机场的廊桥管理由香港机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怡中航空服务香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新翔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他们处理空运货物、空邮邮件、行李及廊桥、登机梯的操作。机场拥有先进的行李处理系统(BHS):其主要部分位于航站楼的地库一楼(L2/第二层),西端大厅拥有独立的自动运输设备去确保转机行李的运输。

    航空管制

    航空交通管制大楼及指挥塔

    香港的民航处负责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务、为在香港注册的飞机签发证书、监管航空公司履行双边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以及管制在香港的一般民航活动。香港机场管理局根据民航处发出的机场牌照,管理和运营香港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空交通管制大楼ATCX)位于机场的中心范围,是整个航空交通管理的神经中枢。约370名航空交通管理员及支援人员24小时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务,以确保香港飞行情报区内的航班能有效率及安全地驶经。在航空控制搭中,航管员给予场内飞机提供24小时机场管制服务;而位于航空控制塔北方的是后备航空管制中心连控制塔、则是当航空交通管制大楼因意外无法运作时使用,也作为航管训练的设施。

    为了顺从国际推行的计划,民航处计划引入卫星通讯导航、监督及航空管制系统去提高飞行安全及效率,以及维持香港国际及地区航运中心的地位。由于此计划需时15年及其复杂性、需要广大的研究和试验才能正式使用新科技。现在,一些新服务如电子自动机场泊位资讯系统D-ATIS)、航行飞机用电子气象资讯系统D-VOLMET)和使用资料连线传送预备离陆许可,已由香港国际机场提供,以提升机师及航管员工作效率。

    香港飞航情报区(HKFIR)无线电频率与呼号

    飞机维修工程

    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机库
    飞机燃料储存库

    香港国际机场的线路或外勤和基础维修保养工作由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飞机服务有限公司(CASL)负责,另外泛亚太平洋航空服务(PAPAS)也提供线路或外勤维修服务。线路或外勤服务包括飞机于正常运行期间及临时滞留期间的例行服务,香港飞机工程公司有3个机库泊位,可以同时容纳3架波音747及2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和一个在旁的支援工作室。该公司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机库悬架,重量达400吨;它可以用于围住半架广体飞机,使悬架使用时、整个设施能围着4部波音747客机。2006年底,两个新机库泊位已落成启用。

    气象服务

    香港天文台的机场气象所负责提供天气讯息和达到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和建议的惯例予各航空机构。机场气象所也定期发放特别气象报告、提供定时机场天气预报和起降预报给香港国际机场。气象所亦负责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如雷暴台风狂风暴雨冰坠风切变和其他会影响机场运作和航机安全的情况,发放恶劣天气资讯和警报,以保护机场设施和保障飞行安全。为了提高香港国际机场航班起降的安全率,机场气象所会于有湍流及风切变时发出警告。在传送资料方面,香港天文台运营了一个使用网络资讯服务,使航空公司能收到最新的气象资料及航行文档,包括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相关机场的天气预报、航线途中的突变天气、风及天气的资料、以及天气雷达和卫星图片[40]

    其他地勤服务

    机场税项

    香港国际机场目前向12至64岁而不在同一日乘坐飞机抵达香港及离开香港的旅客征收港币120元机场离境税及港币55元机场保安费(持有外交护照及指定人仕除外)。12岁以下旅客使用香港国际机场出入境或转机,无须缴付机场离境税,但仍须缴付港币55元机场保安费,而65岁或以上人士无须缴付机场离境税及机场保安费。

    有关费用已包括在机票款项内,旅客有需要可凭退税券或抵港航班的登机牌及有效旅游证件,到香港国际机场的指定柜台办理退税手续[41][42]

    机场保安费历年收费
    生效日期 费用 参考
    2002年5月1日 HK$33 [43]
    2014年6月1日 HK$45 [44]
    2018年10月1日 HK$50 [45]
    2021年10月1日 HK$55 [45]

    机场建设费

    另外,为提供足够资金兴建第三条跑道,由2016年8月1日起发出的机票,由香港出发时都需要征收机场建设费,收费按飞行距离、机票等级,以及旅客类别而定,由港币70元至180元不等。截至2022年,由于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令机场建设费收入大减,相关征费预计将收取至2033/2034年[46]

    飞行距离 机票等级 机票等级 费用
    短途目的地 经济舱 / 豪华经济舱 过境/转机旅客 HK$70
    一般离境旅客 HK$90
    商务舱 / 头等舱 过境/转机旅客 HK$160
    一般离境旅客 HK$160
    长途目的地 经济舱 / 豪华经济舱 过境/转机旅客 HK$160
    一般离境旅客 HK$160
    商务舱 / 头等舱 过境/转机旅客 HK$180
    一般离境旅客 HK$180

    “长途目的地”为美洲欧洲中东非洲西南太平洋印度次大陆的目的地;而“短途目的地”则为长途目的地以外的所有目的地。

    未来发展

    正在建设中的第三跑道(2019年11月)
    机场岛西端的停机坪地盘(2013年8月)

    香港国际机场发展蓝图

    香港机场管理局自2001年起,每5年发表《香港国际机场发展蓝图》,该蓝图是1992年《新机场总纲计划》后的发展方针,以《机场大型发展策略总纲研究》为基础,预测了香港国际机场在2020年以后的需求,并且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及策略,发展及研究项目涵盖客运、货运、飞行区、附属设施等方面。

    至今,机场管理局共发表了3份发展蓝图预计需求量而订立相应的发展策略,2001年发表《香港国际机场2020年规划大纲》;2005年再发表《香港国际机场2025年规划大纲》;而2011年发表的《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则着力探讨兴建第三条跑道的计划。

    2008年,机场管理局研究提升现有两条跑道的容量及兴建第三条跑道的可行性。首席执行官许汉忠指出,当局斥资了45亿港元提升机场运力,其中设有小型及窄体飞机停机位的北卫星客运廊已经落成启用,预计每年可以多接待500万名旅客。当局亦重新配置一号航站楼出境检查大厅,提升疏客速度;并且重新铺设南北两跑道及增设两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又增建了10个货运停机位至34个。

    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

    兴建中的航天城(2019年11月)

    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为由机场管理局于2010年代所发表的计划,当中最为瞩目的项目包括了为香港国际机场兴建第三条跑道,及其他大量相关及配套设施等。上述计划工程需要填海约650公顷,相当于现时半座机场的面积,造价逾800亿港元。计划内容包括兴建全长3.8公里的第三跑道、滑行道系统、100座停机坪航空交通控制塔及可以连接可连接60座廊桥的Y形客运廊、扩建行李处理系统、延展旅客捷运系统,同时改建二号航站楼成为无人驾驶列车车站等。当局亦考虑于填海范围兴建新的航站楼,并且设立过关口岸。法定环境影响评估程序已经展开,工程预计于2023年落成[47]

    2015年11月底,机管局向立法会交代兴建机场三跑道系统工程范围及成本估算,当中填海工程估算由2010年的368亿,增至2014年的562亿元。而二号航站楼的改建费用由2010年估算的95亿,增至2014年的165亿,较4年前估算新设计仅需95亿元高逾七成。委员谢伟铨认同近年建筑成本上升,令工程造价增加,但促请机管局交代二号航站楼造价飚升的原因[48]

    货运发展

    因应中国大陆制造业的崛起,香港国际机场将成为珠三角货物交通枢纽,透过使用机场本身的设施及货运码头;利用空运海运陆运的优势,把货物运往珠三角及世界各地。发展蓝图建议发展速递业,使香港成为速递货运枢纽、也成为国际及地区的货运枢纽。配合未来发展,以香港作为基地的国泰航空也正在继香港空运货站(Hactl)的超级一号货站和亚洲空运中心(AAT)后,投资57亿港元兴建专属空运货站。同时,亚洲空运中心的扩建工程已经于2007年投入运作,敦豪国际的二及三期扩建计亦也提前于2007年落成启用。为配合货运业的发展,未来将会机场将利用货运区的剩余土地,扩建机场空运中心商贸港物流中心,而机场也在中场范围的西部预留空间增建货运停机坪。

    与其它中国城市机场合作

    《香港国际机场发展蓝图2025》提出香港国际机场可以与其他的中国城市机场,尤其是珠三角其余四大机场(广州深圳珠海澳门)合作,因此机场管理局表示支持兴建铁路连接香港国际机场与广东省的网络。另外,机场管理局也会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珠海机场加强合作,扩大香港国际机场与中国内地的连系;同时与珠三角的地方政府合作,增加每小时处理航班数量;而且会继续鼓励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扩展航线网络。

    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口岸及相关工程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及珠海,而大桥主桥在到达香港边界后,便会接驳香港接线,穿越大屿山北岸的海面到达位于香港国际机场东北部海域的香港口岸人工岛。而为了减少对大屿山北岸的影响,香港接线将从沙螺湾段开始依靠机场岛的南面人工堤岸兴建,再以隧道方式穿越观景山,然后沿机场岛的东面填海地带直达香港口岸。整段香港接线虽然为香港境内,但属于禁区范围,旅客要先在香港口岸办理出境检查方能前往。

    与此同时,港珠澳大桥的香港口岸则位处机场东北部海域,按照路政署的设计,口岸将仿效海天客运码头的设计,设有中转设施供珠三角旅客在无需办理香港出入境手续的情况下,直接乘搭接驳车辆至海天客运码头直达客运廊,换乘飞机至世界各地。

    同时,路政署正在港珠澳大桥兴建期间,同步进行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的建筑工程,连接路将连接东涌新市镇东部、香港口岸(机场)及屯门新市镇三地,成为继青马大桥后机场的另一条对外连接道路。

    其他

    为了满足中期航空客货运需求,并且配合民航处逐步提升每小时飞机升降量,机场管理局宣布了斥资22亿港元扩建位于机场岛西端的停机坪,占地43万平方米,包括兴建16座停机位,供客、货及商营飞机混合使用,工程将会分两阶段,预期于2014年底竣工。新货运站亦预计于2013年年初竣工。

    航点

    客运

    航空公司目的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 国泰航空 大中华地区北京-首都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厦门杭州福州广州武汉青岛重庆成都-天府郑州南京温州西安海口三亚(2023年10月29日开办)、宁波(2023年10月29日开办)、台北-桃园高雄
    东亚东京-成田东京-羽田大阪-关西名古屋札幌-新千岁福冈首尔-仁川
    东南亚新加坡曼谷-素万那普普吉吉隆坡槟城雅加达登巴萨/巴厘泗水胡志明市河内马尼拉宿务金边
    南亚德里孟买金奈(2023年10月29日恢复)、海得拉巴(2023年10月29日恢复)、班加罗尔科伦坡(2023年10月29日恢复)、达卡加德满都
    中东迪拜特拉维夫
    大洋洲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莱德(2023年11月1日恢复)、奥克兰
    欧洲伦敦-希思罗曼彻斯特巴黎-戴高乐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米兰-马尔彭萨苏黎世马德里
    非洲约翰内斯堡(2023年8月1日恢复)
    北美洲纽约-肯尼迪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奥黑尔(2023年10月3日恢复)、波士顿温哥华多伦多
    季节性基督城(2023年11月12日恢复)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航空大中华地区北京-首都北京-大兴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南京杭州重庆(2023年6月15日恢复)、海口三亚(2023年7月1日开办)、 台北-桃园
    东亚东京-成田大阪-关西名古屋(2023年7月8日开办)、米子 (2023年7月18日恢复)、福冈札幌-新千岁冲绳首尔-仁川
    东南亚曼谷-素万那普普吉(2023年6月16日恢复)、河内登巴萨/巴厘马尼拉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快运航空 大中华地区宁波台北-桃园台中高雄
    东亚东京-成田东京-羽田大阪-关西名古屋福冈广岛(2023年10月29日恢复)、鹿儿岛(2023年6月5日恢复)、高松熊本(2023年11月1日恢复)、长崎(2023年10月31日恢复)、冲绳首尔-仁川釜山(2023年7月1日恢复)、济州(2023年7月1日恢复)
    东南亚新加坡(2023年7月1日停办)、曼谷-素万那普普吉清迈河内岘港芽庄(2023年6月4日恢复)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湾区航空台北-桃园曼谷-素万那普东京-成田大阪-关西首尔-仁川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国际航空北京-首都天津大连重庆成都-天府银川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东方航空北京-大兴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南京无锡宁波武汉昆明
    季节性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南方航空北京-大兴沈阳武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南航空海口西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航空上海-虹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深圳航空泉州无锡南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航空成都-天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厦门航空厦门福州泉州杭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吉祥航空上海-浦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西航空南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龙航空杭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东航空济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 春秋航空上海-浦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津航空天津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乌鲁木齐航空乌鲁木齐
    台湾地区 中华航空台北-桃园高雄
    台湾地区 长荣航空台北-桃园
    日本 日本航空东京-羽田东京-成田
    日本 全日空东京-羽田东京-成田大阪-关西(2023年10月29日恢复)
    日本 乐桃航空大阪-关西
    大韩民国 大韩航空首尔-仁川
    大韩民国 韩亚航空首尔-仁川
    大韩民国 德威航空首尔-仁川(2023年7月14日恢复)
    蒙古 蒙古民用航空乌兰巴托
    新加坡 新加坡航空新加坡
    新加坡 酷航新加坡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航空吉隆坡
    马来西亚 亚洲航空吉隆坡亚庇槟城(2023年8月10日恢复)
    马来西亚 马印航空吉隆坡(2023年8月1日恢复)
    文莱 文莱皇家航空斯里巴加湾市
    泰国 泰国国际航空曼谷-素万那普
    泰国 泰国亚洲航空曼谷-廊曼普吉清迈
    泰国 曼谷航空苏梅(2023年7月1日恢复)
    越南 越南航空河内胡志明市
    越南 越捷航空胡志明市富国岛(2023年7月1日恢复)、岘港(2023年7月1日恢复)
    印度尼西亚 嘉鲁达印尼航空雅加达登巴萨/巴厘(2023年7月3日恢复)
    印度尼西亚 巴泽航空雅加达
    菲律宾 菲律宾航空马尼拉
    菲律宾 宿务太平洋航空马尼拉宿务克拉克
    菲律宾 菲律宾亚洲航空马尼拉
    菲律宾 菲律宾皇家航空长滩岛(2023年7月9日开办)
    印度 印度航空德里
    尼泊尔 尼泊尔航空加德满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联酋航空迪拜曼谷-素万那普
    卡塔尔 卡塔爾航空多哈
    土耳其 土耳其航空伊斯坦布尔
    澳大利亚 澳洲航空悉尼墨尔本(2023年6月20日恢复)
    新西兰 新西兰航空奥克兰
    巴布亚新几内亚 新几内亚航空莫尔兹比港
    斐济 斐济航空纳迪
    英国 英国航空伦敦-希思罗
    法国 法国航空巴黎-戴高乐
    荷兰 荷兰皇家航空阿姆斯特丹
    德国 汉莎航空法兰克福慕尼黑(2023年10月29日恢复)
    瑞士 瑞士国际航空苏黎世
    芬兰 芬兰航空赫尔辛基
    美国 联合航空纽约-纽瓦克(2023年10月29日恢复)、旧金山
    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檀香山洛杉矶
    加拿大 加拿大航空温哥华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亞航空亚的斯亚贝巴马尼拉曼谷-素万那普

    货运

    航空公司目的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 国泰货运上海-浦东厦门成都重庆郑州台北-桃园东京-成田大阪-关西首尔-仁川新加坡槟城雅加达胡志明市河内金边科伦坡德里孟买钦奈海得拉巴加尔各答班加罗尔达卡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利雅得悉尼墨尔本图文巴伦敦-希思罗巴黎-戴高乐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米兰-马尔彭萨纽约-肯尼迪洛杉矶芝加哥-奥黑尔安克雷奇波特兰达拉斯休斯敦哥伦布亚特兰大迈亚密多伦多墨西哥城瓜达拉哈拉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华民航空北京-首都上海-浦东成都台北-桃园东京-成田大阪-关西名古屋首尔-仁川新加坡曼谷-素万那普槟城胡志明市马尼拉宿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航空货运上海-浦东郑州台北-桃园新加坡河内曼谷-素万那普马尼拉大阪-关西德里达卡杭州胡志明市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
    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悉尼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货运航空上海-浦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扬子江快运上海-浦东成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 顺丰航空南昌宁波长沙
    台湾地区 中华航空货运台北-桃园马尼拉
    台湾地区 长荣航空货运台北-桃园
    日本 全日空货运东京-成田大阪-关西新加坡那霸
    日本 日本货物航空东京-成田曼谷-素万那普
    大韩民国 大韩航空货运首尔-仁川新加坡
    大韩民国 韩亚航空货运首尔-仁川河内
    新加坡 新加坡航空货运新加坡奥克兰沙迦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洛杉矶芝加哥安克雷奇达拉斯莱比锡/哈雷哥伦布辛辛那堤西雅图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航空货运吉隆坡古晋
    泰国 凯迈尔航空河内曼谷-素万那普
    印度 香料航空班加罗尔加尔各答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联酋货运航空迪拜-阿勒马克图姆悉尼新加坡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提哈德水晶货运阿布扎比迪拜-阿勒马克图姆
    卡塔尔 卡塔尔航空货运多哈阿拉木图钦奈曼谷-素万那普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航空货运利雅得吉达达曼特里凡得琅
    马来西亚 拉亚航空吉隆坡-梳邦
    阿塞拜疆 丝绸之路航空巴库安克雷奇辛辛那堤比什凯克
    澳大利亚 澳洲航空货运悉尼凯恩斯达尔文
    德国 汉莎航空货运法兰克福吉达孟买沙迦塔什干新西伯利亚班加罗尔
    德国 逻辑航空首尔-仁川班加罗尔迪拜莱比锡/哈雷东密德兰
    比利时 ASL比利时航空迪拜列日
    卢森堡 卢森堡货运卢森堡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巴林科威特阿什哈巴德达曼安曼-阿勒娅王后阿拉木图巴库贝鲁特卡拉干达马斯喀特雅加达河内曼谷-素万那普胡志明市安克雷奇迈亚密达拉斯/沃斯堡纽约-肯尼迪芝加哥
    意大利 意大利卢森堡货运卢森堡米兰科威特迪拜-阿勒马克图姆阿拉木图东京-成田新西伯利亚
    土耳其 土耳其货运伊斯坦布尔阿拉木图
    俄罗斯 人行天桥货运航空河内新加坡首尔-仁川莫斯科-谢列梅捷沃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海参崴叶卡捷琳堡叶梅利亚诺夫卡拉干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洛杉矶安克雷奇亚特兰大列日
    俄罗斯 天门航空巴库莫斯科-谢列梅捷沃
    摩尔多瓦 泛航货运航空河内德里达卡沙迦达曼利雅得米苏拉塔特拉布宗阿尔及尔
    英国 货运逻辑航空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法兰克福迪拜-阿勒马克图姆
    美国 联邦快递纽约-纽华克安克雷奇檀香山孟菲斯大阪-关西首尔-仁川台北-桃园东京-成田巴黎-戴高乐科隆/波昂伦敦-斯坦斯特东密德兰列日克拉克迪拜悉尼
    美国 联合包裹安克雷奇檀香山路易维尔费城关岛安大略科隆/波昂伦敦-斯坦斯特大阪-关西台北-桃园迪拜
    美国 亚特拉斯航空纽约-肯尼迪芝加哥安克雷奇迈亚密艾尔森费尔菲尔德阿达纳因斯里克拉姆施泰因奥尔特嘉手纳关岛亨茨维尔托莱多哈恩阿姆斯特丹卢森堡马扎里迪拜阿布扎比巴林科威特巴库卡拉干达德里东京-成田札幌鹿儿岛岩国乌山首尔-仁川悉尼喀布尔
    美国 美国国家航空路易维尔安克雷奇克拉克郑州
    美国 卡利塔航空纽约-肯尼迪迈亚密辛辛那堤安克雷奇莱比锡/哈雷名古屋巴林德里
    美国 极地航空货运洛杉矶芝加哥安克雷奇辛辛那堤首尔-仁川曼谷-素万那普巴林迪拜-阿勒马克图姆
    美国 美国南方航空芝加哥辛辛那堤洛杉矶莱比锡/哈雷米兰首尔-仁川巴林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航空货运亚的斯亚贝巴布鲁塞尔钦奈孟买班加罗尔首尔-仁川
    以色列 以色列国际货运航空特拉维夫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航空利雅得沙迦
    肯尼亚 Astral Aviation德里孟买迪拜-阿勒马克图姆
    法国 法国达飞 (CMA CGM Air Cargo)列日叶梅利亚诺夫
    德国 DHL巴林班加罗尔
    白俄罗斯 红宝石之星航空沙迦第比利斯
    法国 法国航空货运巴黎-戴高乐
    冰岛 亚特兰大冰岛航空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巴黎-瓦特里
    俄罗斯 艾菲航空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莫斯科-谢列梅捷沃
    俄罗斯 俄罗斯皇家航空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莫斯科-谢列梅捷沃
    俄罗斯 红翼航空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里加莫斯科-谢列梅捷沃
    葡萄牙 欧洲大西洋航空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基辅莫斯科-谢列梅捷沃
    墨西哥 墨西哥国际航空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首尔-仁川墨西哥城
    乌克兰 风玫瑰航空以客机作纯货运用途:基辅

    交通配套

    机场地面交通配套

    地面运输中心

    通往地面运输中心的回廊

    香港国际机场内有一座楼高4层的大型综合运输中心于一号及二号航站楼之间,运输中心内有机场快线站台及交通枢纽(公交总站、出租车招呼站、酒店接送车上下客站),方便旅客往返港九新界各地。

    铁路系统

    港铁机场站2号站台(往市区方向)

    旅客乘搭由港铁公司运营的机场快线,从香港国际机场前往位于香港岛中环香港站只需24分钟。旅客可于出发前一天至航班起飞前约两小时,于香港站或九龙站办理登机手续,包括寄存行李及领取登机牌(服务不涵括所有航空公司)。

    旅客亦可于机场站乘搭机场快线往返位于亚洲国际博览馆博览馆站[49]

    但唯一的缺点是,因机场站更是港铁重铁系统之中唯一不设出入闸机的车站,而乘客可以在博览馆站香港站使用原车乘搭相反方向,所以乘客可以在机场站登车,乘搭机场快线游车河,再以原车返回机场站离开。另外,乘客可趁博览馆方向列车停泊时,穿过列车来往一、二号航站楼离港大厅,无需缴交原站出入费用。自从二号航站楼及3号站台于2019年11月29日因三跑道工程封闭后,此方法临时不再适用。

    公交车

    公交车站资料(部分)

    现时,机场的公交车服务可分为五类。分别为机场公交车、对外公交车、通宵公交车、机场及东涌区内公交车服务,以及居民公交车。

    接驳交通列表
    机场公交车

    机场公交车编号以A字为首,由机场航站楼开出经青屿干线或屯门赤𫚭角隧道直接前往市区,不经东涌及机场后勤区(A35除外),线路使用车辆普遍较其他机场公交车道豪华,车资亦较高,除A35线外,A线亦是香港少数可以在售票处购票的公交车线路,乘客可以在机场地面运输中心的城巴龙运巴士客务中心购票。

    对外公交车

    对外公交车编号以E字为首,除E11BE11SE21AE21BE21XE22SE31E32AE36AE42PE43只来往东涌E21CE22CE37CE42C只来往飞机维修区外,其余E线均提供连接机场及市区的服务,惟该等线路需途经东涌市区和机场后勤区,故车资比机场公交车为低。城巴及龙运巴士均提供多条对外公交车线路,连接机场及港九新界各区。

    边境公交车

    边境公交车编号以B字为首,由机场航站楼开出直接前往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

    通宵公交车快线服务

    于各A服务时间终结后,由机场航站楼开出经青屿干线或屯门赤𫚭角隧道直接前往市区,不经东涌及机场后勤区,线路使用车辆普遍较其他机场公交车道为佳,车资亦较高。线路号码皆以NA为首,部分线路会在凌晨零时左右由机场发车往市区和在三时至五时左右由市区发车往机场,而且每天只开数班车。

    通宵公交车

    于各A及E线服务时间终结后,龙运巴士、城巴及新大屿山巴士提供多班往返市区/大屿山的通宵公交车服务。线路号码皆以N为首,大部分线路会在凌晨零时左右由机场发车往市区和在三时至五时左右由市区发车往机场,惟N11N21N31于整个通宵时段均提供双向服务。

    机场及东涌区内公交车

    龙运巴士、城巴同时提供连接机场、机场后勤区及东涌市的公交车服务,线路号码皆以S为首。

    居民公交车

    愉景湾交通和珀丽湾客运提供连接机场及愉景湾(经国泰城)和机场及珀丽湾(经国泰城)的居民公交车服务,上客处均位于二号航站楼旅游车总站。

    停车场

    香港国际机场现共设有7座停车场,详情如下:

    停车场名称 位置 附注
    1号停车场 一号航站楼南面 露天停车场
    只设时租
    4号停车场 一号航站楼北面 多层停车场
    设有电动车充电服务
    5号停车场(第2代) 二号航站楼东南面 露天停车场[50]
    航天城停车场 航展道南面、邻近亚洲国际博览馆 露天停车场
    出租车及轻型货车(长期)停车场 1号停车场南面 露天停车场
    出租车及长期停泊的轻型货车停车位[51]
    轻型货车(时租)停车场 机场世贸中心南面 露天停车场
    轻型货车时租停车位[51]
    南商用停车场 航膳区航膳东路 露天停车场

    未来,香港国际机场将设有2座停车场,详情如下:

    停车场名称 位置 附注
    2号停车场(第3代) 二号航站楼南面 多层停车场[52]
    3号停车场(第3代) 二号航站楼北面 多层停车场[52]

    香港国际机场曾设有多座停车场,详情如下:

    停车场名称 当时位置 现址 附注
    2号停车场(第1代) 一号航站楼南面 露天停车场
    已并入1号停车场
    3号停车场(第1代) 一号航站楼北面 一号航站楼附属大楼 露天停车场
    已停用
    5号停车场(第1代) 一号航站楼东面 二号航站楼内 露天停车场
    已停用[53]
    2号停车场(第2代) 原二号航站楼东面 二号航站楼扩建工地 露天停车场
    东北面设有机场管理局及政府专用停车位(已停用)
    已于2017年12月因配合三跑道系统而停用[54]
    3号停车场(第2代) 原二号航站楼东面 二号航站楼扩建工地 露天停车场
    市区出租车及轻型货车停车位
    已于2019年11月29日因配合三跑道系统而停用[51]

    跨境交通服务

    现时,香港机场提供跨境渡轮、跨境轿车及旅游车等海、陆两方面的交通服务,并建有海天客运码头及二号航站楼跨境交通总站等设施,为珠三角沿岸城市的居民提供交通接驳。

    跨境渡轮服务

    蛇口邮轮中心的预办登机柜台

    跨境渡轮是香港机场为珠三角旅客提供的一项独特创新服务,同时中转渡轮也是珠三角沿岸城市旅客来往香港机场的主要途径之一。2009年,机场的海天客运码头正式落成,取代旧有的临时码头。整个海天客运码头均被视作香港境外,珠三角的旅客只需在抵达大厅办理退税、登机、行李托运及接受航空保安检查,让珠三角的旅客在不需进入香港境内的情况下,便能直接中转飞机或换乘跨境渡轮返回珠三角,部分船公司及航空公司更提供预办登机及行李托运等服务。

    海天客运码头现时由珠江船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及信德中旅国际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组成的香港国际机场码头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由珠江客运提供前往中山深圳蛇口东莞虎门(太平)、珠海九洲及由喷射飞航提供前往澳门深圳福永的境外客轮服务。而于蛇口港亦设有预办登机的服务柜台。

    跨境轿车服务

    环岛旅运及永东直通公交车为机场跨境轿车服务认可运营商,提供前往珠江三角洲城市的跨境轿车服务。此外,尚有若干的运营商提供类似的服务。

    跨境轿车的服务柜台及登车处均设于二号航站楼3楼旅游车总站。

    跨境旅游车服务

    位于二号航站楼的过境公交车大厅

    跨境公交车服务在2003年开始运作,连接各珠三角城市。机场认可的运营商包括香港中旅汽车服务永东直通公交车环岛大陆通中港通华通中港快线

    现时的旅游车总站设于1号航站楼5楼[55],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十时前设于2号航站楼3楼,设有一个集中了所有营办商的旅游车票务及服务中心。往中国大陆客车由机场定时开出,前往皇岗、深圳湾口岸、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及福建厦门等目的地。

    2019年12月16日,新增往返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的跨境接驳公交车,由香港机场客运服务(澳门)股份有限公司运营;2020年2月受疫情影响停运,直至2023年3月20日起恢复服务[56][57][58]

    统计

    香港国际机场客、货流量统计
    客运量 百份比改变 航班起降量 货运量
    (吨)
    1998 28,631,000 163,200 1,628,700
    1999 30,394,000 06.16% 167,400 1,974,300
    2000 33,374,000 09.80% 181,900 2,240,600
    2001 33,065,000 00.93% 196,800 2,074,300
    2002 34,313,000 03.77% 206,700 1,637,797
    2003 27,433,000 020.05% 187,500 2,642,100
    2004 37,142,000 035.39% 237,300 3,093,900
    2005 40,740,000 06.69% 263,500 3,402,000
    2006 44,443,000 09.09% 280,000 3,580,000
    2007 47,783,000 07.52% 295,580 3,742,000
    2008 48,582,000 01.67% 301,000 3,627,000
    2009 45,499,604 06.35% 273,505 3,440,581
    2010 50,410,819 010.79% 306,535 4,112,416
    2011 53,909,000 06.94% 333,760 3,939,000
    2012 56,057,751 03.99% 352,000 4,062,261
    2013 59,913,000 06.88% 372,040 4,122,000
    2014 63,367,000 05.77% 390,955 4,376,000
    2015 68,488,000 08.08% 406,000 4,380,000
    2016 70,502,000 02.94% 411,530 4,521,000
    2017 72,867,000 03.36% 421,000 4,938,000
    2018 74,688,000 02.50% 427,725 5,120,000
    2019 71,538,000 04.22% 400,000 4,810,000
    2020 8,836,000 087.65% 161,000 4,468,000
    2021 1,350,000 084.72% 145,000 5,027,000
    2022 5,653,000 0318.40% 138,700 4,200,000
    来源: 香港机场管理局[59][60][61][62]

    严重意外

    • 1999年8月22日:型号为MD-11型的中华航空CI642班机在受台风森姆吹袭,天文台悬挂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之下降落南跑道(07R/25L)时侧翻,机身仰卧在草坪,右机翼折断并发生火警,事件造成3死210人受伤。民航处调查报告指出事件为正副机师操作失误所造成。
    • 2006年8月3日:台风派比安吹袭。当日天文台无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但由于机场上空阵风风切变强劲,引致香港国际机场出现混乱。8月3日全日有超过620班航机受影响,包括158班航机延误,303班航机取消及99班航机需转飞其他地区,影响旅客达110,000人次。成为香港国际机场启用以来影响最大的事故。至8月6日,机场运作才回复正常。
    • 2006年10月10日:机场航空公司登机电脑系统在清晨5时发生故障,所有航班需改由人手办理登机手续,而航班资料显示屏幕亦未能显示资料,令旅客需花更长时间办理登机手续,机场快线香港站及九龙站则全日停办登机手续,受影响航班共有47班。
    • 2008年6月7日:机场对外连接道路北大屿山公路和翔东路,近东涌映湾园的一段由于暴雨引致山泥倾泻和严重水浸而中断达10小时,期间旅客只能乘坐机场快线或乘搭接驳公交车经东涌换乘东涌线进出机场[63]
    • 2010年4月13日:型号为空中客车A330-300国泰航空CX780班机印尼泗水飞往香港途中因燃料受污染导致发动机故障,在下午1时45分于北面跑道(07L/25R)紧急降落时,6个轮胎爆裂并着火,8人受伤。
    • 2013年4月7日:傍晚6时04分,国泰航空一班往日本名古屋的客机CX532在停机坪上客后,桥上一名51岁操作员将廊桥离开航机机身以退后及缩回时,廊桥突然猛烈摇晃,继而底部的零件突然松脱,两秒后,其中一条廊桥突然倒塌向左侧翻倒塌,并且撞向连接商务舱的廊桥及扯脱机门,两道廊桥连带操作员一同塌下,操作员意外堕地被困,机场特警人员率先到场,拯救出被廊桥压倒被困的操作员[64],并且即场为其急救[65][66]。是次为香港国际机场启用以来首宗廊桥倒塌事故。
    • 2017年5月24日:中国东方航空765号班机空中客车A321)降落香港国际机场时滑出跑道,铲入草坪,前轮及一后轮触及草地,机场方面一度封闭北跑道,香港民航处列“严重事故”。[67][68][69]

    环境影响

    噪音污染

    香港国际机场对民居的环境影响较搬迁前的启德机场为低,现时的飞行航道经过青衣荃湾葵涌沙田一带,飞行高度较启德机场时期为高。旧启德机场飞机升降时亦会经过鲗鱼涌上空,但通常只会在云层较低时才会对该地造成声音污染。2009年机场管理局与中国大陆部门改善了香港空域的专用航道,来自欧洲等西面的航班能缩短降落时间,航机会在近青衣上空转向,减少了对荃湾、葵涌一带嘈音影响。

    海洋污染

    香港国际机场在兴建时的大型填海造地工程破坏了原有的海洋生态,最为令人关注的是经常出没于大屿山北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而由于赤𫚭角在工程中被夷为平地,岛上的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虽然经过抢救及迁移,但亦无法重建其原貌。为了补偿所造成的破坏,机场管理局自1996年起一直资助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并且于2006年在机场南端东岸路设立古窑公园,当中介绍古窑历史和展示10多个当地出土的元代铸炉。

    其他环境影响

    机场的兴建与使用亦造成北大屿山的急速发展,威胁到该处原有的野生自然生态。

    保护

    2012年5月,机场管理局宣布希望将香港国际机场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环保机场。为了令到香港国际机场成为全球最环保的机场,机场管理局施展了5招节省用电方法,包括进行制冷系统提升工程、增加温度及光度感应器、引入环境保护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以及在数年前引进电动车等,至同年9月增加至37部,成为香港最大型的电动车车队。

    制冷系统提升工程

    一号及二号航站楼的耗电量中最高的项目是空气调节系统,占了总耗电量的52%。亦有旅客向机场管理局反映个别位置比较热或者比较冷,故此机场管理局于2010年5月开始,为一号及二号航站楼进行制冷系统提升工程,期望能够减少冷气每年所耗用的逾2亿度电。工程为期1年7个月,耗资近2,000万港元,工程主要是将二号航站楼的制冷系统中的一台中型冷水机移动至一号航站楼的制冷系统(调动冷水机工程为机场管理局自创),以及将一号及二号航站楼的制冷系统与邻近的写字楼机铁站打通,使每年可以节省500万度电,相等于逾1,100个4人家庭1年的耗电量[70]

    温度及光度感应器

    机场管理局透过增加温度及光线感应器的数目,加强有效率地控制室内的温度和照明系统,希望能够在有需要的地方加强冷风之余,亦能够尽量采用自然光。

    更换灯胆为发光二极管

    于2010年,机场管理局耗资1,000万港元,将两个航站楼及地面运输中心合共1.6万个,占总数约12%的电灯胆换成发光二极管,于2013年度以前将幅度增至60%,届时每年可以节省1,400万度电,相当于7,600公吨的排放。至2014年年底前,将会完成更换逾10万个照明装置为发光二极管。

    禁止使用辅助动力装置

    2012年5月,机场管理局承诺致力将香港国际机场建造成为全世界最为保护环境的飞机场,管理局主席张建东表示,于2014年将会禁止飞机在停泊期间使用辅助动力装置,届时所有飞机将会使用固定的地面供电系统和预调空气系统。

    电动车辆限制

    2013年年中开始,机场禁区区内所有新增的车辆都必须是电动车;于2017年年底前,机场禁区内将会全面使用电动房车。机场管理局将会斥资4,000万港元,分阶段安装及设备更多的充电站[71]

    电动代步车

    由于香港国际机场的楼面面积庞大,清洁工人每次需要花费至少45分钟,才能够完成一次绕场一周的基本清洁步骤。2011年底,机场管理局耗资30至40万港元向中国生产商购买50部电动代步车,用以提升清洁职员的效率及减少疲劳问题。引入电动代步车后,清洁工人绕场一周的时间大大缩短至25分钟,大大地提升了清洁效率。电动代步车于2012年2月投入服务。

    每部电动代步车每充电4小时可以行驶3小时,为了配合于航站楼内使用,车辆被改装成为每小时限制速度至最高8公里,行驶期间会发出声响以提示途人。员工在操作前必须接受相关的训练及考核,包括笔试及路试,以保障员工及公众的安全。机场管理局表示,会检讨视察成效。在2017年6月的下一阶段计划推广至值勤主任使用。

    废物利用

    机场管理局于2012年年内将废水处理能力增加至每日6,000立方米,相等于7,000个4人家庭的每日平均用水净化再用。此外,亦会加强飞行区域内的废物处理站的废物循环再造分类工作,并且与机场岛上所有租户合作,目标是于10年内,在合乎卫生的情况下,将机场内所有废物循环再造,进行分类及回收。

    参考资料

    引用

    1. UPS Air Operations Facts - UPS Pressroom. [2015-05-10]. 
    2. Provisional Civil International - Air Traffic Statistics at HKIA (PDF). 2021-12 [2022-02-06]. 
    3. 管 制 站 聯 絡 資 料. 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 [2019-06-07]. 
    4. 管 制 部. 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 [2020-02-14]. 
    5. 出入境管制站旅客流量統計數字. 香港海关. [2019-07-22]. 
    6. 交椅洲建岛住70万人 《太阳报》 2014年3月17日
    7. 香港国际机场(2023年5月)
    8. 香港国际机场. 香港國際機場2010年屢創流量紀錄. 2011-01-16 [2011-07-30] (中文). 
    9. 香港政府新闻处:〈民航 〉,《香港便览》系列,2006年11月
    10. 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2016 Annual Airport Traffic Report (PDF). 2017-04-28 [2017-12-14]. 
    11. “新机场核心计划”《香港年报1995》,页249
    12. 何謂玫瑰園計劃?. 香港经济日报. 2018-12-10. 
    13.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網頁:成本預算. [2007-09-15]. 
    14. 香港浸會大會歷史學系eJournal《當代史學》1999年10月第2卷第4期:赤鱲角考古發展史(香港歷史博物館林錦源著). [2010-01-28]. 
    15. Cathay will lead US/Asia transpolar flights. Flight International. 1998-06-10 [2019-09-11]. 
    16. Alison Smith; Rachel Clarke. First in: flight touches down after non-stop polar route. 南华早报. 1998-07-07 [2019-04-23]. 
    17. Cathay flight breaks record and leads to series of polar trials. Flight International. 1998-07-15 [2019-09-11]. 
    18. 新機場調查委員會報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1999-02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19. 立法会专责委员会(1999)立法会调查赤𫚭角新香港国际机场自1998年7月6日开始运作时所出现的问题的原委及有关事宜专责委员会报告
    20. 關於赤立新機場的籌備啟用及實際運作的直接調查. 香港申诉专员公署. 1999-01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21. 機場耗資45億提升運力及設施. [2007-01-09]. 
    22. “研究分析显示,航站楼的吞吐能力足以应付每年6,100万人次的旅客量,但是航站楼必须分阶段进行所需的改善工程去配合需求。需要改善的工程包括离港旅客使用的设施(例如登记柜位)、供抵港旅客使用的设施(例如电动扶梯),以及供公共交通和私家车辆使用的设施(例如公共汽车、跨境旅游车及旅游车辆的停车位及停候区。)”摘自《香港国际机场发展蓝图2020》
    23. 乘客手机下载登机牌检查后可登机 ,香港电台,2012-02-03
    24. 第一期包括:香港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包括翔天廊)、机场行政大楼机场世贸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海天客运码头、第二座机场酒店及航天城高尔夫球场
    25. 2011 年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創新紀錄. [2012-01-25]. 
    26. 香港國際機場2010年屢創流量紀錄. 香港国际机场. 2011-01-16 [2011-02-09]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27. http://www.hongkongairport.com/chi/pdf/business/statistics/2014c.pdf 2014年香港国际机场国际民航交通量确实统计数字
    28. 港机场航班升降创单日新高 《东方日报》 2012年12月25日
    29. 存档副本. [2019-11-21]. 
    30. 香港國際機場傳媒中心 - 新聞稿 - 新客運大樓由二月起分階段投入運作. [2017-02-17]. 
    31. [1]
    32. 香港邮政(1998)《香港邮政-空邮服务迈向新纪元》
    33. 機場三跑正式動工. 星岛日报. 2016-08-02 [2018-12-26]. 
    34. 機場新設自來物探測系統監察跑道防致命意外 細如高爾夫球都搵到. 香港01. 2018-12-25. 
    35. 機場跑道外來物探測系統 敏感度高見雲影亦誤鳴. 东网. 2018-12-25 [2018-12-26]. 
    36. HKATC.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HANDLING OF CODE F AIRCRAFT (PDF). [2019-09-28]. 
    37. 機場展望台. HK.ULifestyle.com.hk. [永久失效链接]
    38. 【機場探秘】會所有齊燒烤場及卡啦ok房等 500座望跑道餐廳有落地玻璃. 香港经济日报. 2022-12-01 [2022-12-18]. 
    39. 投考機場特警 須體強應變快 《文匯報》,2007年10月19日. [2011年4月9日]. 
    40. 有关香港天文台于香港国际机场的气象设施及服务,详见:香港天文台-航空气象服务香港天文台-网上畅游机场气象所
    41. 飛機乘客離境稅. 香港民航处. [2022-07-13]. 
    42. 申請飛機乘客離境稅豁免所需的文件. 香港民航处. [2022-07-13]. 
    43. 機場旅客須繳付保安附加費. 香港机场管理局. 2002-03-22 [2022-07-13]. 
    44. 調整機場旅客保安費. 香港机场管理局. 2014-04-17 [2022-07-13]. 
    45. 45.0 45.1 香港國際機場調整旅客保安費. 香港机场管理局. 2018-07-16 [2022-07-13]. 
    46. 三跑系統後年如期完成 機場建設費料收至2033年. 晴报. 2022-05-24 [2022-06-30]. 
    47. 機場管理局公布機場發展方案 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 [2011-07-17]. 
    48. 三跑擴建二號客運大樓 造價165億 高5倍 明報 2015年11月27日. 
    49. 香港國際機場:交通:機場快線. [2007-08-26]. 
    50. 存档副本. [2018-12-13]. 
    51. 51.0 51.1 51.2 存档副本. [2021-12-29]. 
    52. 52.0 52.1 [2] 图中在新二号航站楼南面及北面均设一个停车场
    53. [3] 图为2006年1月的停车场
    54. 存档副本. 
    55. 存档副本. [2019-11-28]. 
    56. 港珠澳大橋澳門往香港機場 交通局:香港下月中提供接駁巴. 力报. 2019-11-21 [2023-02-07]. 
    57. 香港機場接駁巴士. 港珠澳大桥交通资讯. 交通事务局. [2021-12-11]. 
    58. 大橋澳口岸至港機場接駁巴下周復運. 力报. 2023-03-18. 
    59. 航空交通統計數字. 香港机场管理局. 2019-01-13 [2017-11-16]. 
    60. 國際民航交通量確實統計數字 (PDF). 香港机场管理局. [2020年2月12日]. 
    61. 香港國際機場 國際民航交通量確實統計數字 二零二零年 (PDF). [2021-08-17]. 
    62. 香港國際機場 國際民航交通量確實統計數字 二零二一年 (PDF). [2022-02-06]. 
    63. 百年一遇 暴雨冲溃机场命脉 北大屿山公路成河道 交通瘫痪10小时 明报 2008年6月7日
    64. 扯甩飞机门 一人困瓦砾[永久失效链接] 《晴报》 2013年4月8日
    65. 机场廊桥倒塌 扯甩机门 《主场新闻》 2013年4月7日
    66. 廊桥连环塌 险酿大灾难 《文汇报》 2013年4月8日
    67. 衝出跑道 民航處指屬「嚴重事故」 前輪及一後輪觸草地. 头条日报. 2017-05-24 [2017-05-24]. 
    68. 東航抵港客機着陸衝離跑道 兩人不適送院. on.cc东网. [2017-05-24]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69. Plane slides off runway after landing in Hong Kong downpou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05-24] (英语). 
    70. 机场两节能工程省电900万度 《东方日报》 2012年9月17日
    71. 机管局5招节能 盼成全球最环保机场 《明报》 2012年9月17日

    来源

    • 《香港航空百年》,宋轩麟,三联书店ISBN 962-04-2188-4
    • 《从启德出发》,吴詹仕,经济日报出版社。ISBN 978-962-678-456-3
    • 《再看启德.从日占时期说起》,吴邦谋,共和媒体,2009。ISBN 978-988-17500-4-4
    • 《航空知识精读》,共和媒体,ISBN 962-86997-9-2
    • 《天空下的传奇:从启德到赤𫚭角》,刘智鹏等。ISBN 9789620435492[4]
    • 民航处年报 1998/1999》,香港民航处
    • 《香港便览 — 民航》,香港政府新闻处
    • 机场大乱损旅游天堂美誉 星岛日报,2006年8月5日
    • 焗困机场旅客十万火急 东方日报,2006年8月5日
    • 机场系统故障 47航班延误 明报, 2006年10月11日
    • 港机场膺最佳四连冠[永久失效链接] 星岛日报, 2006年10月13日
    • 香港航空资料汇编 (Aeronautical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备注

    外部链接

    参见

    香港各地的机场和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