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度7级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烈度7级的地震的震害 (2016年高雄美浓地震)

烈度7级(烈度7・剧震)是地震烈度之一。

烈度7级 (中国台湾)

烈度7级 (剧震) 是台湾“中央气象局”地震烈度分级的最大烈度。台湾的地震观测始于日据时期,2000年8月之前的烈度分级是沿用日本1936至1948年所使用的烈度分级,将烈度分成0级至6级,共7个等级,烈度6级为地动加速度在250gal以上。1999年921大地震时“中央气象局”曾记录到地动加速度超过980gal的资料,由于测得烈度6级的地区广阔,不利于受灾情况之研判,“中央气象局”在2000年8月公告增加一个烈度分级,以地动加速度400gal作为烈度6级的上限,400gal以上定为烈度7级[1]

由于烈度5级与6级的区间较宽,不利于区分灾情,且因为地震仪分辨率与地震站密度的增加,原有的烈度分级计算容易在小规模地震测到高烈度,但此高烈度范围小、时间短暂,不致造成灾情,“中央气象局”决定将烈度5级细分为5弱与5强、6级细分为6弱与6强,并修改烈度计算流程,新制烈度分级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烈度7级
人的感受 屋内情形 屋外情形
摇晃剧烈以致无法依意志行动。 几乎所有家俱都大幅移动或翻倒,部分耐震较强建筑物可能损坏或倒塌。 山崩地裂,地形地貌亦可能改变,多处松软土层出现喷沙喷泥现象,大范围地区电力、自来水、瓦斯或通讯中断,铁轨弯曲。
烈度7级的地震列表

以下为2000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央气象局”的地震报告出现旧制烈度7级的地震。

名称 日期 测站位置 最大地动加速度(gal) 资料来源
2000年宜兰外海地震 2000年12月30日 宜兰县南澳乡 406.98
2004年花莲地震 2004年5月1日 花莲县秀林乡太鲁阁 619.8
2004年东部外海地震 2004年5月8日 兰屿 452.98
2009年南投地震 2009年11月5日 南投县名间乡 410.51
2009年花莲地震 2009年12月19日 花莲县丰滨乡矶崎村 539.89
2013年花莲地震 2013年10月31日 花莲县万荣乡西林村 431.28
2016年高雄美浓地震 2016年2月6日 台南市山上区 401.19
2018年花莲地震 2018年2月6日 宜兰县南澳乡、花莲县花莲市、花莲县寿丰乡盐寮村、花莲县秀林乡太鲁阁 484.51
2019年花莲地震 2019年4月18日 花莲县秀林乡铜门村 515.17

烈度7 (日本)

烈度7的地震的震害 (阪神大地震)
烈度7的地震的震害 (熊本地震)

烈度7是日本气象厅烈度等级的最大烈度 (计测烈度6.5或以上[2])[3]。因为烈度6未能描述1948年6月28日福井地震中超过90%房屋倒塌的受灾程度,1949年1月通过的地震观测法增设烈度7,从0至7共八个等级。烈度7列入了“房屋倒塌率30%以上”的标准,但其制订的详细过程仍然不明[4]。八个级别分别是:无感、微震、轻震、弱震、中震、强震、烈震、激震。

引发烈度7的摇晃并被监测到的地震迄今只有六次,分别是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兵库县南部地震)、2004年的新潟县中越地震、2011年的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2016年的熊本地震(前震和主震均达烈度7)以及2018年的北海道地震

烈度7[5]
人的感受 屋内情形 屋外情形 木屋 钢筋混凝土建筑 维生管线 地面和斜坡
被剧烈摇晃以致无法凭自己的意思移动[6] 大部分家俱大幅移动,部分跳起来。 大部分房屋的墙面砖和玻璃窗受损下堕。部分钢筋混凝土的砖墙倒塌。 部分耐震能力较强的房屋亦严重受损并倒塌。 部分耐震能力较强的房屋亦严重受损并倒塌。 大范围地区的电力、气体燃料和食水供应中断。 地面被大量的裂痕所扭曲,山坡受损和发生山泥倾泻,整体地貌亦可能改变。

参见

参考资料

  1. 增修中央氣象局震度分級-新增震度七級劇震 (DOC) (新闻稿).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00-08-08 [2019-11-26]. 
  2. 计测烈度の算出方法 - 气象厅
  3. 烈度について - 气象厅
  4. 福井地震50周年特集 烈度の历史と福井地震 なゐふる第9号, pp.4-5, 日本地震学会。
  5. JMA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6. 气象厅烈度阶级关连解说表 - 气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