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雷锋
雷锋正在保养汽车(情景再现),张峻拍摄,发表于《解放军画报》
本名雷正兴
性别
出生(1940-12-18)1940年12月18日
中国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
(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
逝世1962年8月15日(1962岁-08-15)(21岁)
 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
国籍中国(1940-1949)
 中国(1949-1962)
语言汉语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士
亲属父亲:雷明亮
母亲:张元满
  • 小学
  • 湖南望城县委职员
  • 辽宁鞍钢拖拉机手
  •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抚顺部队汽车兵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雷峰,生于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今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他于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复于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1]

生平

1940年,雷正兴生于湖南望城。抗战期间,父亲被日军迫害致死。7岁,地主凌辱,母亲自杀,自此父母双亡。1949年,望城解放,雷正兴参加了儿童团,进入小学。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小学毕业的雷正兴先后在安庆乡政府任通信员望城县党委任公务员。195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参加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建设,当拖拉机手,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8年秋天,鞍钢在湖南省长沙招工,雷正兴被推荐来到鞍钢矿山公司弓长岭铁矿当推土机手。在鞍钢工作期间,雷正兴改名为雷峰,取“攀登高峰”之意[2]

1959年11月初,雷峰在弓长岭铁矿人武部报名参加当年的征兵,因个子较矮且身体存在明显伤疤而被淘汰。后来,雷峰找到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市征兵办公室主任余新元,要求当兵。雷峰对余新元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工作经历,表明了自己参军入伍的愿望。余新元专门向辽阳市兵役局第一政委、辽阳市市委书记曹琦说明雷锋的情况,希望破格送雷峰入伍,曹琦认为雷峰政治条件较好,表示同意。1960年1月8日,雷峰参军入伍[3]。入伍前,雷峰改名为雷锋,取“冲锋在前”之意[2]

在解放军

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4]。1960年3月,雷锋分配至该团运输连,担任卡车驾驶员。之后,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并被所在部队团委树立为“节约标兵”。1960年11月8日,雷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61年5月,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期间,先后担任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抚顺市雷锋小学)、抚顺市本溪路小学(抚顺市雷锋中学)的校外辅导员。

1961年5月、8月,成为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四班副班长、班长。11月,立三等功一次。1962年1月,晋升中士军衔。2月,成为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5月,共青团抚顺市委将雷锋评为少先队优秀辅导员。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的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驻地营区内,在路面指挥战友乔安山向前开车时,因汽车不慎压倒晾衣杆,遭柞木杆在铁丝的反弹作用下击中头部而倒地,不省人事,后送至当时的抚顺西部职工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治,雷锋因头部右侧太阳穴被木杆重击,造成颅骨骨折,脑内大量出血致死,年仅22岁。[4]

后事

1962年8月17日下午14时30分,抚顺市望花区委礼堂内举行了“公祭雷锋同志大会”。15时20分,在哀乐声中雷锋的灵柩送往位于抚顺市新抚区戈布烈士公墓。雷锋的棺椁安放在地下一米多深的砖筑椁室里,地上为直径2.5米的葵花状拱顶圆形混凝土墓体。后来受望花区人民的委托,区人大代表于1963年6月,向抚顺市政府提出了搬迁雷锋墓的请求。望花区政府决定,用全区惟一的一座公园望花公园(后改名雷锋公园)的60%的面积来修建雷锋墓纪念馆抚顺市政府辽宁省政府沈阳军区领导人很快批准了这个决定,并于1964年4月3日举行迁葬仪式。

家庭

雷锋生于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现望城区雷锋镇)简家塘,出身贫农:[5][6]

  • 父亲雷明亮,曾参加过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1938年被国民政府拘留,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度日。1944年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虐待致死。
  • 祖父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的田地谋生,整年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雷锋3岁那年冬天年关时,地主唐四滚前来追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致病情加重,在农历新年期间逝世。
  • 哥哥雷正德,12岁时外出当童工,后得了童子痨(肺结核)。某日工作期间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工作,因劳累过度致病情加重逝世。
  • 雷锋的弟弟,资料不详,因饥饿早夭。
  • 雷锋的母亲是铁匠的女儿,因父母贫穷无力抚养,出生后不久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后来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奶妈把她抱回家抚养,六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最后因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悬梁自尽。

树立典型

1961年,《解放军画报》第2期第22至第23页以两个版面刊载了《苦孩子 好战士》千余字和四幅照片,介绍了雷锋。文章采访了湖南家乡的婶母雷玫爰、原安庆乡农会主席彭德茂、安庆乡荷叶坝小学教导主任钟霞生,湘潭地委第二书记张兴玉4位雷锋事迹见证者。同年11月26日,《前进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雷锋事迹,刊出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还刊登了4张雷锋照片。新华社发稿《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解放军报》12月13日刊在二版,题为《茁壮的新苗》,《中国青年报》的题目是《苦孩子──好战士》,《辽宁日报》的标题是《红色的战士》。

1963年2月初,《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雷锋的事迹,同时摘发了雷锋的部分日记。《解放军报》还连续发了题为《像雷锋那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三篇社论。毛泽东读了这些报道后,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的罗瑞卿说:“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锋学习。”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讲雷锋[7]。1963年2月9日,总政治部向全军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活动。1963年2月15日,团中央做出决定,在全国青年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中国青年》杂志决定出一期学雷锋专辑,提出了请毛泽东和周恩来题词的设想,毛泽东让其秘书林克先拟几句话作为题词参考。但毛泽东最终没有用林克拟写的话,而是开门见山题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字。毛泽东对林克解释为何如此选择题词时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7]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泽东的题词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雷锋题词。从此开始了党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的故乡湖南长沙和雷锋的牺牲地抚顺于1960年代中后期分别建起了雷锋纪念馆以兹纪念。此后,每年3月5日被确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排演的话剧《雷锋》基础上,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创作了电影《雷锋》,1965年3月5日在全国公映。

《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少将表示,中国共产党宣传雷锋事迹之初,就已严格核实过其事迹的真实性。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大篇幅刊登雷锋事迹当晚,周恩来致电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表示雷锋的事迹可能会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要求核准事实。此后,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沈阳军区和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联合组织了三个调查组分赴雷锋的部队、家乡等地,对登过报纸的事实和细节进行核对。当时中央关于雷锋的宣传纪律中还有“宣传雷锋谁造假,开除谁的党籍”的严规。[8]

文艺作品

歌曲

事迹改编电影

电视剧

动画

相关著作

  • 关国煊:《雷锋小传》。载《传记文学》。

参见

参考文献

  1.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新华网. 2003-01-17 [2012-03-05]. 
  2. 2.0 2.1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2-10-16]. 
  3. 雷锋应征体检不合格 苦苦恳求被特批入伍. 中新网. [2022-10-16]. 
  4. 4.0 4.1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孙佳悦. 记者寻访当年“法医” 雷锋是这样牺牲的. 新浪网. 新华网. 2005年3月7日 [2005-03-07] (简体中文). 
  5. 雷锋生平.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2022-10-16]. 
  6. 雷锋. 最美奋斗者. [2022-10-16]. 
  7. 7.0 7.1 唐春元:“毛泽东六次讲雷锋 两次看《雷锋》”,《雷锋杂志》2015年创刊号。2015年6月05日人民网转载. [2019年12月1日]. 
  8. 《雷锋》杂志创刊,总编陶克少将:否定雷锋会令人民无所适从. 澎湃新闻. 2015-07-27 [2017-03-1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