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陈廷敬
《城南雅集图》之陈廷敬像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城南雅集图》之陈廷敬像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大清 吏部尚书
籍贯山西泽州直隶州
族裔汉族
原名陈敬
字号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人
室名尊闻堂
出生崇祯十二年(1638年)
逝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出身
  •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同进士出身
经历
秘书院检讨
侍读学士
詹事
内阁学士
翰林院掌院学士
礼部右侍郎
都察院左都御史
工部尚书
户部尚书
吏部尚书
刑部尚书
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原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人山西泽州直隶州(今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人。清朝政治人物,入仕五十三年,康熙朝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主编。卒谥文贞

生平

陈廷敬原名陈敬,明崇祯十二年(1638年)生于山西泽州直隶州皇城村。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戊戌科进士,选庶吉士,因与庶常馆翰林院通州陈敬(顺治官员)重名,故顺治帝赐“廷”字,改名廷敬。康熙帝即位,陈廷敬深得赏识。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七月丙寅,与叶方蔼一起入直南书房[1]。累迁翰林院掌院学士。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授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堂事物。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迁工部尚书,与徐乾学奏进《鉴古集览》,奉诏任纂修《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任总裁。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前湖广巡抚张汧因“贪污银九万余两”获罪。陈廷敬为其亲戚,上《俯沥恳诚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谢罪恳请回乡。两年后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值经筵。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一月以耳病乞休,获允。次年五月,大学士张玉书卒,李光地患病未愈,陈廷敬又应诏入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陈廷敬病剧,四月去世。康熙帝亲作挽诗哀悼,谥文贞。《清史稿》有传。

著作

陈廷敬生平好学,皆佳。与清初散文家汪琬,著名诗人王士祯皆有往来,“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康熙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廷敬及其家族予以褒奖。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皇帝命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后张玉书病逝,陈廷敬独任总裁官。陈廷敬编纂《康熙字典》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亲自审阅文稿、编订目录、考校典籍、查阅大量古代辞书。这部字典是在前人《字汇》和《正字通》的基础上补充而成的,共收四万七千多字,是清朝最大的字典。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

家庭

妻子

  • 王氏

子女

遗迹

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评价

陈廷敬颇有清名,受康熙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其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王岐山任北京市长时曾向同僚推荐该书[2]

皇城陈氏

皇城陈氏在明清两代,科甲鼎盛,人才辈出, 九人考中进士,其中六人入翰林。陈廷敬六世祖陈天祐为明嘉靖进士,官至都察院御史。伯父陈昌言为明崇祯进士,官至学政,陈昌言子陈元为顺治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陈廷敬二子陈豫朋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官至学政,三子陈壮履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侄子陈观颙陈随贞,孙陈师俭均为进士。康熙年间,皇城陈氏为官者高达十六人。

相关文艺作品

影视作品

年份 剧名 演员 剧中姓名
2001年 电视剧《康熙王朝 陈斌 陈廷敬
2017年 电视剧《大清总督于成龙 宗峰岩 陈廷敬
2018年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 陶泽如 陈廷敬

参考文献

  1.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七
  2. 王岐山推崇的反腐名臣:大清相国陈廷敬(2)-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2018-03-24]. 
  •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七
  • 《清史列传》2册9卷,63-70
  • 《陈廷敬大传》,任茂棠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3-07648-3

外部链接

官衔
前任:
余国柱
户部汉尚书
康熙二十六年二月己未-康熙二十六年九月戊子
(1687年3月23日-1687年10月18日)
继任:
王日藻
前任:
李之芳
吏部汉尚书
康熙二十六年九月戊子-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己卯
(1687年10月18日-1688年6月5日)
继任:
张士甄
前任:
王骘
户部汉尚书
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戊寅-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己亥
(1693年12月30日-1699年12月25日)
继任:
李振裕
前任:
熊赐履
吏部汉尚书
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己亥-康熙四十二年四月丙申
(1699年12月25日-1703年6月5日)
继任:
李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