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绝灭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物种生存现状等级
金蟾蜍,最后一次发现于1989年
灭绝
受威胁
低危

其他类别

IUCN Red List category abbreviations (version 3.1, 2001)
IUCN的分类图示,当中野外灭绝是仅次于灭绝的级别

野外绝灭(英语:Extinct in the Wild,或缩写为EW)是一种保护现状,当某物种或其亚种,其已知的个体仅存活于圈养的环境、或是其种群需经过野放后才能够回归其历史上存在的地点时,就会被分类至此保护现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2008年版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37个动物种群和28种植物被纳入了野外灭绝类别之中。

物种例子

再引入

再引入,或称为野放,是一种经过仔细考虑后将物种重新放归大自然的一种做法。一般可从圈养、或其他地区的亚种中挑选合适的个体进行野放。这做法除了适合野外已灭绝的物种外,一些濒危物种也可透过此方法得以回归大自然。 虽然如此,但将已在野外灭绝的物种野放,在实际运作上却异常困难,即使其生境已得到复原也不例外。其中一个主因是它们可能已缺乏了应有的求生技能。这些一般由其双亲教导的生存技俩,在圈养的环境下经已失去。换句话说,即使该物种的基因得以延续,但其族群间的弥因已经失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