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朝鲜半岛行政区划)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Eup
马-赖式Ŭp

朝鲜语:),是朝鲜韩国的三级行政区域,位于郡、都农复合市的下方。邑在统计上作为已城镇化的区域。

历史

1917年10月1日,朝鲜占领当局将日本人相对集中居住的面定为“指定面”(朝鲜语:지정면指定面[1]。1931年4月1日,将指定面更名为[2],当时这些地区大部分有铁路车站或行政或商业中心。

朝鲜的邑

朝鲜,邑作为郡的下级行政区域,与工人区同为三级行政区划。

1952年12月22日,朝鲜实施“郡面里统废合”,废除“面”行政区划,大幅扩大的数量。郡人民委员会所在地里被称为“邑”,邑的数量与郡的数量一致,邑的名字根据郡的名字命名。

在朝鲜,邑与郡相伴而生。朝鲜的一个郡有且只有一个邑,这个邑必然与郡同名,且必然是郡所在地。

如果郡治迁出郡邑,那么新的郡所在地升为同名邑,原邑会降为工人区或里,并被还原为工人区或里的名称。如果邑的上级不再是郡,原邑亦会降为工人区或里,并被还原为工人区或里的名称。例如,稳城郡邑迁至南阳后,稳城邑更名为古城工人区;板门郡升为区域后,板门邑还原为原来的名称凤东里;废除钟城郡后,钟城邑更名为钟城工人区

韩国的邑

韩国的“邑”是的下级行政区域。邑的下级行政区域与一样,是。 韩国的都农复合市巨济市鸡龙市除外[3])和瓮津郡除外[4])在至少存在1个邑,特别是在只存在1个邑的郡中,邑作为郡厅所在地,是行政中心,也是最小单位的城镇。所有邑的办公机构都被称为邑住民中心或邑事务所。最近,逐渐转变为邑行政福利中心。

1931年首批邑中,至今仍保留为邑的有鸟致院邑江景邑铁原邑

设置基准

  • 邑大部分应具备城市形态,人口在2万以上。但是,如果符合下列各项中的任何一项,人口不足2万的情况也可以定为邑。[5]
  1. 郡厅所在地的面。
  2. 没有邑的都农复合市的其中1个面。
  • 根据地方自治法第7条第3款正文,要想成为邑,必须具备下列各项条件。[6]
  1. 居住在该区市区范围内的人口比例达到总人口的40%以上。
  2. 该地区从事商业、工业和其他城市工业的家庭比例将占整个家庭的40%以上。

参见

参考文献

  1. 조선총독부제령 제1호 면제(1917년 6월 9일) 및 조선총독부령 제34호 면제시행규칙(1917년 6월 9일)
    非指定面被称为“普通面”(朝鲜语:보통면普通面)。
  2. 조선총독부제령 제12호 읍면제(1930년 12월 1일)
  3. 庆尚南道巨济市在2008年7月新岘邑变更为洞后没有设置邑,忠清南道鸡龙市没有邑。
  4. 瓮津郡厅不在瓮津郡辖区内,而是在仁川广域市弥邹忽区
  5. 지방자치법 제7조 제3항
  6. 지방자치법시행령 제7조 제3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