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许立
许敬诚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5年1月8日
 大清福建省晋江县龙湖乡石龟村
逝世1971年8月20日(66岁)
 中国河南省周口地区
国籍 中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许立(1905年1月8日—1971年8月20日),男,原名许敬诚,又名许经镖许经表许少东福建省晋江县龙湖乡石龟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菲律宾归侨。革命战争时期曾先后在菲律宾、香港印尼等地从事职工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2][3]

生平

早年

1905年1月8日,许立生于福建省晋江县龙湖乡(今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一个侨商家庭[1],乳名镖子,谱名许经镖,又名许经表,侨居国外时改名许敬诚,投身革命时曾易名许少东[3]。1917年前往香港投奔其父,翌年进入香港育才书院读书。1921年转学至圣保罗书院,受到了良好的中西文化教育[3]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在革命思潮影响下,许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立志从事工人运动[3]

海外工运

1925年许立移居菲律宾,当过商店职员和小学教员。中国五卅运动的消息传到菲律宾后,许立同一些革命青年开展声援上海工人和学生的活动,并在菲发起组织“华侨工人协会”。

1926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林星秋在中共党组织的派遣下来到菲律宾,在华侨中发展团员、建立团组织。正在从事工人运动的许立被吸收加入共青团,并成为菲律宾共青团的领导人之一[3]

1927年4月,四一二政变后国共合作被破坏,许立联合广大爱国华侨声讨背叛孙中山遗训的国民党反动派。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员、菲律宾华侨李炳祥受中共中央委派,回到菲律宾开展工作。许立与林星秋、李炳祥等团结进步华侨青年,成立了菲律宾华侨工人协会,后来发展为菲律宾华侨总工会、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4]

1928年许立担任吕宋岛南部南甘马仁华英学校校长。年底回马尼拉参加菲律宾总工会和华侨工人协会联席会议。

1929年夏,代表菲律宾总工会出席在上海召开的泛太平洋职工代表大会,在会上结识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关向应恽代英林育南等。许立返回菲律宾后,正值美菲当局镇压中菲工人联合罢工,经上级决定,许立暂时撤往上海[4]

1930年1月,许立重回上海,被分配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4月,与刘林元等人一起被派往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任亚洲代表学习班班长,并列席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期间,许立与廖承志杨尚昆同住一个旅馆,结下友谊。9月底,许立回到上海。10月,返回菲律宾,仍从事侨界职工运动。11月,许立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4]

1931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菲律宾的罢工斗争愈加激烈,资本家勾结军警宪特不断搜捕工会领导人,许立在组织的要求下撤离菲律宾,于1931年下半年抵达香港。由于当时在上海的革命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无法联系,许立只能滞留香港,一边与在菲律宾的同志保持联系,一边在香港寻找组织[4]

1933年初奉命前往印尼爪哇岛玛琅中华学校任教,同时担任当地“反帝大同盟”的负责人。就任不满一个月,便遇上了荷印警察局政治部对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大搜捕,许立不得不返回菲律宾躲避,但刚上船即被逮捕,关押了四个多月。10月,许立被印尼荷兰殖民当局驱逐出境,遣送回国。在途经香港时,许立乘旅客上下船秩序混乱之际,从卧室窗口逃出,匿居香港,寻找组织[1]

回乡潜伏

1933年11月,许立从报纸上得悉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事变,便赶赴厦门。但抵达厦门时,福建事变已被镇压,只好回到家乡晋江石龟村避难[4]

1934年初回到晋江,在友人许志猛的掩护下到晋江龙湖震瑶小学教书。后与闽南红军第二支队支队长、中共厦门临时工委书记尹林平和中共山边区委书记洪雪立取得联系,在闽南红军游击队的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担任中共石狮永宁区委书记、中共石狮支部书记[2]

重返南洋

1936年秋,许立重返菲律宾,协助菲律宾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秘书长杨静桐开办洪光学校。同时兼任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顾问,领导华侨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并发动职工、学生和文化界人士先后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菲律宾华侨文化界抗日救国会等抗日团体。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许立组织菲律宾华侨抗日义勇军和菲律宾华侨劳联会慰劳团回国参战和慰劳新四军。为加强海外宣传工作,许立领导创办了美范印务馆、建国中学、民族夜校和国防剧社,领导菲律宾各地华侨抗日进步团体支援祖国抗战[5]

1938年,廖承志奉命到香港成立八路军办事处,许立闻讯即与廖承志及其助手连贯建立联系,互相配合开展海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4月,先后成立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与菲律宾华侨店员救亡协会。依靠这两个群众组织,许立大力开展统战工作,除团结华侨各界共同支援祖国抗战外,还推动菲律宾中层人士成立“中国之友”社,积极声援中国抗战[5]

1940年5月1日,创办了《建国报》和建国出版社,出任总编辑和社长,向海外华人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实绩[1]

菲岛抗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略菲律宾。许立在日军到来前带领抗日团体的骨干300多人撤离马尼拉,经过14天行军到达吕宋岛中部的阿拉悦山区,在中吕宋岛四省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6][7]

1942年3月12日,根据时局发展需要,许立创立了包括工、商、青、妇各界爱国华侨在内的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兼任主席,组织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军。4月19日,为鼓励华侨坚定抗战必胜信心,许立创办了抗日地下报纸《华侨导报》,组织战地劳务大队,广泛开展地下抗日斗争。5月19日,在许立、李炳祥的联络组织下,王汉杰(黄杰)、高华岳、余志坚(蔡建华)、王西雄等52名华侨青年组成了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在菲律宾的三年抗战中,这支以华侨为骨干的部队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转战菲律宾14个省份和马尼拉市,进行了大小战斗260余次,歼敌2000多人[6][7]

解放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改组为菲律宾华侨民主大同盟,许立仍任主席,继续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开展工作。但由于美国占领军联合当地政府迫害进步力量,许立被迫离开菲律宾[8]

1946年9月,许立由菲律宾到香港,在香港参加为期三个月整风学习。学习结束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侨务委员[2]

1948年9月,许立奉命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当晚得到周恩来副主席接见,被介绍到中央统战部工作,任研究组组长。北平和平解放后,随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平,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第三室(主任连贯)副主任[7][1]

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立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第一分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文革”中被诬陷为“美蒋特务集团”受到残酷迫害[2]

1971年8月20日,许立病逝于河南周口[1]

亲属

长子:许呈炜(1924—1961)。自幼成长于菲律宾,1939年还未成年的许呈炜在父亲的要求下放弃学业,加入“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回国慰问团”,回国参战。因许立是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项英的旧交,许呈炜得到关照。1939年12月,进入新四军军部教导队第四队(政治干部队)学习。1940年8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任军部机要科译电员。12月,调任新四军新一团译电员,皖南事变中被俘。在押往上饶集中营途中,俘虏队在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暂歇,许呈炜趁天降大雨与其它四位同志一起推倒铁丝网出逃,途经浙江永康县时被当地的保安团抓为壮丁,解送湖南补充国军部队。一起越狱的五人中,两人在行军途中被折磨至死,两人失踪。许呈炜因年纪小且读书识字,得以充任国军吉(安)泰(和)师管区营部文书,借职务之便在吉安开小差出走,通过《中苏文化》杂志社转寄信件与周恩来重新取得联系,经赣州、南雄、曲江、衡阳、桂林、柳州,最终于1942年5月到达重庆,与南方局陈家康同志成功接头,重新归队[9]

次子:许呈亮[10]

纪念

1978年12月20日,中联部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许立举行追悼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邓颖超张鼎丞送花圈,廖承志杨尚昆耿飙叶飞伍修权李初梨连贯熊复等参加了追悼会。中联部副部长李一氓致悼词时对许立作了高度的评价:“许立同志是无产阶级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他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1]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黄薇. 从菲律宾回来的革命家——忆原中联部副部长许立. 百年潮. 2000-08-15, (8): 49-52. 
  2. 2.0 2.1 2.2 2.3 2.4 许立. 龙湖镇侨史馆. 2020-12-05. 
  3. 3.0 3.1 3.2 3.3 3.4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030 - 许立:忠心报国 不负此生. 福建省侨联网. 2021-06-01. 
  4. 4.0 4.1 4.2 4.3 4.4 林季良. 许立传略. 福建党史月刊. 1988, (9): 38-41. ISSN 1006-2254. 
  5. 5.0 5.1 陈文敬. 菲华工运领袖许立与新四军. 福建党史月刊. 2007-04-15, (S1): 46. 
  6. 6.0 6.1 郑复龙. 菲律宾华侨的抗日风暴. 炎黄春秋. 2018, (8): 89. 
  7. 7.0 7.1 7.2 林季良. 优秀归侨干部 模范共产党员——许立同志生平简介. 福建党史月刊. 1986: 6-8. 
  8. 陈文敬. 无产阶级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纪念中联部副部长许立诞辰100周年. 泉州党史. 2005, (1): 19-23. 
  9. 许呈炜. 自传(节选). 孙李立 (编). 皖南事变回忆文萃:200亲历者全方位忆述 上. 华侨出版社. 2021: 81–86. ISBN 9781639310432. 
  10. 李斌斌. 纪念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成立76周年报告会在京举行.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