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蕹菜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茄目 Solanales
科: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属: 番薯属 Ipomoea
种: 蕹菜 I. aquatica
学名二名法
Ipomoea aquatica
Forsskål

蕹菜学名Ipomoea aquatica“蕹”,拼音wèng、yōng),又称空心菜通菜通心菜壅菜瓮菜应菜藤菜葛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蔓性,中空[2],节上能生不定根。蕹菜原产于东亚

别名

应菜,蕹菜(南方草木状、嘉祐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南京话),空心菜(福建、台湾、广西、贵州、四川),通菜蓊、蓊菜(福建),藤藤菜(江苏、四川),通菜(香港、广东),瓮菜(香港)、无心菜、藤菜、竹叶菜、葛菜、草菜、蕻菜、蓊菜(因有不同区域之品种而有不同)。

分布

亚洲各地,生长于水田、沟渠、溪畔及沼泽地。

特征

其茎蔓生[2],长2-3米(6.6-9.8英尺),中空(髓腔)。叶卵圆形或披针形,长5-15厘米(2.0-5.9英寸),宽2-8厘米(0.79-3.15英寸)。开白色喇叭状花,直径3-5厘米(1.2-2.0英寸),可用扦插或播种的方式繁殖。[3]

蕹菜原产东南亚,但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在水田、池沼种的称为“水蕹菜”,叶、藤管比旱地种植的大。

蕹菜的形,叶柄很长;夏秋季开白色、粉红色[2]或淡紫色喇叭状;种子淡褐或黑色;蕹菜性喜温暖湿润,生长势强,最大特点是耐涝耐炎热。在15℃—40℃条件下均能生长,耐连作。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无论旱地水田,沟边地角都可栽植。夏季炎热高温仍能生长,但不耐寒,遇霜茎叶枯死,高温无霜地区可终年栽培。

蕹菜按照繁殖方式分为子菜和藤蕹两类。栽培方式依地势不同分为旱地栽培、水生栽培和浮生栽培(或称深水栽培)三种。

由于偏酸性土壤会对蕹菜造成生长逆境,所以在酸性土壤中蕹菜的根部空腔(即为蕹菜中心孔洞)较大,反之在碱性土壤中的空腔较小。

利用

食用蔬菜

炒空心菜

以嫩、绿食或,作为高温季节的主要菜肴之一。普通家庭或餐馆炒蕹菜,常常以蒜头酱油进行调味,偶尔加入牛肉。当中常见菜色包括盛行于地区的椒丝腐乳通菜以及流行于两地的“马来风光”(即炒通心菜)。

参考文献

  1. Gupta, A.K. Ipomoea aquatic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3, 2013: e.T168908A1252058 [2018-01-11]. doi:10.2305/IUCN.UK.2013-1.RLTS.T168908A1252058.en. [永久失效链接]
  2. 2.0 2.1 2.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1432. ISBN 7-100-04385-9. 蕹(wèng)[蕹菜](wèngcài)[名]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中空,叶卵圆形或心脏形,叶柄长,花粉红色或白色,漏斗状。是常见蔬菜。也叫空心菜。 
  3. Growing kangkong in water. curiousgardener.com. [2019-02-1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