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健生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荣健生(1919年1月—1983年3月),男,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邮政总局局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1]

生平

1919年1月,荣健生出生于无锡荣巷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高小毕业后到上海一家烟兑店当学徒。一二·八事变后,开始在兄长荣廉泉的引导下阅读进步书刊[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荣健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被中共江苏省委调去苏南游击区,负责地下交通工作。5月,改驻上海,继续负责上海到苏南的地下交通。1940年11月,奉江苏省委之命,协助上海邮局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赵毓华向新四军输送地下党干部和进步青年[3]。1939年4月,赵毓华撤往苏北抗日根据地,上海至苏北的地下交通机构由皖南派来的东南局青委委员杨斌接管,荣健生负责具体工作。1941年春,荣健生亲自护送国际友人、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前往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3月,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正式成立,杨斌为办事处主任,冯铭铨为副主任,荣健生仍负责交通工作[4][5]。4月,荣健生调任苏中区党委交通总局总务科科长,专门负责与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对接,处理上海来根据地人员的交通接待工作[6][3]。1945年1月,任苏中交通总站站长。

1945年11月,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解放区合并成立苏皖边区政府,荣健生任边区政府交通总局(局长朱月三)副局长[7]。1946年1月,苏皖边区成立邮政管理局,荣健生兼任局长,奉边区政府指示接管边区内所有邮局。10月,解放战争全面爆发,苏皖边区政府北撤山东,边区邮政管理局解体,荣健生改任苏中交通总局局长,奉命留在苏中区重建交通机构、坚持敌后斗争[8]。1947年11月,苏中、苏北两区合并成立华中工委与华中行政办事处,荣健生任华中邮政管理局局长兼交通总站站长[9]。1949年4月,华中行政办事处撤销,荣健生被调至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邮政处,与赵志刚陈艺先等组成接管华东国民党邮政机构的班底。之后荣健生随解放大军南下,历任蚌埠市军管会公用事业部部长、无锡市军管会邮电部部长、苏南邮电管理局局长。1949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华东解放区邮电分开,各自按系统实行领导。华东军政委员会邮政管理总局在上海成立,辖区为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五省及上海市,局长赵志刚,副局长荣健生、陈艺先。

新中国成立后赵志刚调任中央邮电部,荣健生升任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局长。1951年9月,任中共上海市邮电委员会书记。11月,兼任上海邮局局长。1955年2月,奉调北京担任邮电部邮政总局(局长苏幼农)副局长。1962年3月,升任局长。1965年4月,调外交部工作,曾任外交部办公厅主任[2]

1983年3月,荣健生逝世,享年64岁[1]

亲属

兄:荣廉泉,原名荣祥生。早年在上海法商电车公司工作,抗日战争时参加新四军,从事财会工作,曾任华中银行一分行金库主任。解放战争中前往上海,以大华公司副经理的身份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无锡支行副行长、无锡市图书馆馆长[2]

妻:忻云英,1924年生,浙江定海人,忻元锡之妹。1945年5月赴苏中根据地参加革命,先后在苏中行政公署贸易局、华中银行一分行、苏中行政办事处等单位任会计工作。解放后先后任苏南邮电管理局会计组组长、中国花纱布公司华东分公司工会主席兼稽核科副科长、中国茶业总公司科长。1982年离休,后任中国会计学会名誉理事[10][11]

参考资料

  1. 1.0 1.1 荣健生. 上海通. 2003-11-20. 
  2. 2.0 2.1 2.2 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编). 新四军无锡籍人物选编 修订本 下.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5: 428–430. ISBN 7509810809. 
  3. 3.0 3.1 荣健生. 回忆上海地下党输送人员去苏南东路根据地的情况. 党史资料丛刊. 1985, (2): 132-134. 
  4. 荣健生. 新四军设在上海的秘密办事处.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 (编). 上海人民与新四军.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89: 274–280. ISBN 7501553645. 
  5. 建党百年故事53——新四军在上海的战斗. 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2021-10-08. 
  6. 陈丕显. 陈丕显回忆录 苏中解放区十年.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190. ISBN 7208040419. 
  7. 李本操.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1月13日). 铁军传媒网. 2019-11-13. 
  8. 《安徽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编). 安徽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347. ISBN 7532602249. 
  9. 华中行政办事处领导机构及领导人名录.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 2014-01-27. 
  10. 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编). 东海铁流.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14: 44. 
  11. 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编). 东海铁流 续.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16: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