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敬熙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汪敬熙
汪敬熙
个人资料
出生1898年7月7日
 大清山东省济南府
逝世1968年6月20日
 美国威斯康星州
学历心理学博士
母校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职业学者、教育家

汪敬熙(英语:Ging-Hsi Wang,1893年7月7日—1968年6月30日),字缉斋[1]生理心理学家,山东省历城县[2]

汪敬熙长期投入于生理心理学研究,包括白鼠活动与性周期的关系、皮肤电反射、两栖类胚胎行为等[3],学术成就丰硕。

生平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创建新潮社,在《新潮》发表白话小说。同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1920年,在蔡元培的推荐下获得穆藕初的捐款,和周炳琳等人一同赴美。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学习生理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

1923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

1924年,回国后任中州大学教育学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26年,赴美研究。

1927年,回国后到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建立了神经生理学实验室。

193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并在上海和南京建立实验室。

1937年,抗战爆发后组织心理研究所内迁,辗转各地。

194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Detwiler教授实验室做访问教授。

1948年,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并被聘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主任。

1953年,任期结束后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

1957年,转至威斯康星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3]

1968年,逝世于美国[1]

著作与论文

  • 《生理电学在心理学上之应用》(《清华周刊》,38卷五期,清华大学,1932年)
  • 《中国心理学的将来》(《独立评论》,40期,1933年)
  • 《答潘菽先生“关于心理学的预言”》(《独立评论》, 49期, 1933年)
  • 《行为之生理分析》(独立出版社, 1944年)

参考资料

  1. 1.0 1.1 中央研究院 汪敬熙院士基本资料
  2. 汪敬熙,二十三,山东历城,七五·一,原系浙江杭县后经呈准更正籍贯为山东历城,《北京大学史料 第二卷 1912-1937 上》 作者: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 第720页
    亦有资料说其籍贯是江苏省吴县
  3. 3.0 3.1 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汪敬熙,Netor纪念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