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大陆的民营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与其他民营资本参股或实际控制的银行机构不同,民营银行这一概念强调其初始发起者为民营资本,业务定位主要聚焦于小微企业、消费贷款、“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1]。目前,已获准开业的中国民营银行共计19家。

政策

2014年,中国银行监管部门启动民营银行试点。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腾讯百业源发起)、温州民商银行均瑶复星发起)、天津金城银行商汇、华北发起)、浙江网商银行阿里巴巴万向控股发起)与上海华瑞银行(均瑶、复星发起)相继获批筹建。[2]

2015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3]。之后,重庆富民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湖南三湘银行安徽新安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江苏苏宁银行山东蓝海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梅州客商银行相继获准筹建、开业。

2019年、2020年,江西裕民银行无锡锡商银行相继获准筹备、开业。

优势与劣势

优势

  • 民营银行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一般来讲,民营银行参与金融行业竞争,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生态的改善。不断创新且能迅速适应市场的银行将脱颖而出,进而促进传统银行改善服务质量。
  • 打破传统银行垄断。如果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将打破制度保护下的传统银行金钟罩,可以吸引更多融资,同时差异化现有银行产业,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 民营银行将更注重限定领域内的产业,结合自身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细化市场。不仅可以降低中小客户的融资成本,还可以最大化降低风险。

劣势

  • 民间资本跟风设立民营银行,大部分民营银行几乎没有金融从业经验,即使高管来自传统金融业,也难以在短期内撼动现有体制。
  • 受政策限制,无法大规模发展业务。部分民营银行不设立物理网点,不涉足传统银行业务,服务半径有限。[4]
  • 普通民众对民营银行的不信任,相比于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民资机构能否规避风险并取得民众信任将会走很长的路。
  • 客户群体可能不满足长远盈利需求,同时由于资信审核不严增加不良率,导致无法预知未知风险,在未来发展可能会遇到严重问题。

参考文献

  1. 民营银行成长记:近三成“换帅” 发展存挑战 .东方财富网
  2. 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2-05-25]. 
  3. 银监会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政府网. [2022-05-25]. 
  4. 民营银行的困局和出路 .同花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