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塘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林茂塘(葡萄牙语:Lam Mau Tong),澳门一地区名,位于澳门半岛西北部、筷子基以南,沙梨头以北一带。

历史

同治二年(1863年)澳葡当局越过城墙,占去沙梨头、新桥、沙岗等地,并开始填筑海滩,扩建形成沙梨头海边街。林茂塘即在沙梨头海边街旁边建成的。[1] 当时木材商人在沙梨头外海湾筑起围塘储存木材,而其中最大的木材行与储存木材的海塘属于林茂,后人将那海塘与附近几条街巷用林茂的名字命名。

关于林茂塘出现的时间,据黄德鸿的《澳门掌故》考证是在清中叶,即同治年间。[2]但是《澳门宪报》的记载指林茂塘由1884年9月开始修筑,1885年5月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而且据宪报所载,“澳葡当局应沙梨头土地庙值事何安、林茂司事张华、成泰司事黄建、益泰司事冯苏、贞泰司事何裕福堂等禀求,准其在桥街前筑塘一口,为贮顿杂木用。”林茂应为商号,而非如《澳门掌故》所指是一商人名字。

转营

昔日粤中粤西的海盗、私枭,多从十字门水道出来再向东北航行,至林茂塘石堤下船上岸,隐于市内。清末同盟会革命党人,也多利用林茂塘的杉栏收藏洋枪军火,然后再整批整批地用渔船偷运上广州等地。林茂塘曾有猪仔行,后来转营为摊馆,赌客主要是蛋民(水上船民)和渔工、杉栏工人、市贩等。

至1960年、70年代,林茂塘木屋区多次同台风和大火侵扰,其中1979年10月22日的大火,是战后澳门最大的火灾,烧了5个多小时,近1,000间木屋被焚,6,000多居民无家可归。此后政府收回地权,把仅余的木屋居民迁走,填平海塘,成为住宅区。1998年,这里建成了澳门水上活动俱乐部的游艇中心。

街道

有林茂巷、林茂街(已不存)、林茂海边大马路、林茂海边街、游艇会巷等。

参考资料

  1. 澳门杂志,《沙梨头地名说根由》,总89期(2012年9月》。
  2. 澳门杂志,《林茂塘历尽沧桑百余载》,总89期(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