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霨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李霨
大清 光禄大夫太子太师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
籍贯直隶高阳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景霱,号坦园
出生天启五年(1625年)
直隶高阳县
逝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直隶高阳县
亲属
李国𣚴[1](父)
李其凝(子)、李其恕(子)、李其旋(子)
李敏启(孙)
出身
  • 顺治二年乙酉科举人出身
  • 顺治三年丙戌科同进士出身
经历
  • 庶吉士
  • 内翰林秘书院检讨
  • 内翰林秘书院编修
  • 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
  • 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 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 内弘文院大学士
  • 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著作
  • 《心远堂诗集》

李霨(1625年—1684年),景霱坦园直隶高阳(今河北)人,清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李霨为明朝内阁首辅李国𣚴之子,幼成孤儿,立志读书。顺治二年(1645年)中顺天府乡试举人顺治三年(1646年)联捷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特改编修。历升春坊中允侍读侍讲学士顺治十五年(1658年)升秘书院大学士,改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卒,文勤[2]

注释

  1. 𣚴,左木右普。
  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50):“李霨,字坦园,直隶高阳人,明大学士国𣚴子。少孤,劬学自厉。顺治三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进编修。十年,世祖亲试习国书翰林,霨列上等,擢中允。累迁秘书院学士。时初设日讲官,霨与学士麻勒吉、胡兆龙,侍读学士折库纳,洗马王熙,中允方悬成、曹本荣等并入直。寻充经筵讲官。十五年,拜秘书院大学士。内三院改内阁,以霨为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以票拟疏误,镌四秩。未几,复官,任事如故。偕大学士巴哈纳等校定律例。十八年,圣祖即位,复内三院,以霨为弘文院大学士。时四大臣辅政,决机务,或议事龃龉,霨辄默然,既乃出片言定是非,票拟或未当,不轻论执。每于谈笑间婉言曲喻,徐使更正。其间调和匡救,保护善类,霨有力焉。康熙八年夏,旱,奉诏清刑狱,释系囚,多所平反。明年,复内阁,霨以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与修世祖实录,充总裁官。十一年,书成,赐银币、鞍马,晋太子太傅。未几,三藩叛,继以察哈尔部作乱。上命将出征,凡机密诏旨,每口授霨起草,退直尝至夜分,或留宿阁中。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忠谨慎密,始终匪懈。二十一年,重修太宗实录成,进太子太师。台湾初定,提督施琅请设官镇守,廷议未决。有谓宜迁其人、弃其地者,上问阁臣,霨言︰“台湾孤悬海外,屏蔽闽疆。弃其地,恐为外国所据;迁其人,虑有奸宄生事。应如琅议。”上韪之。二十三年,卒,谥文勤。”

参考文献

  • 王熙,《光禄大夫太子太师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谥文勤李公霨墓志铭》,《碑传集》,1册4卷,296-303
  •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