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族革命党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朝鲜民族革命党
조선민족혁명당
议长金奎植
总书记金元凤
创始人金奎植金元凤赵素昂
成立1935年7月5日 (1935-07-05),88年337天前
解散1946年6月3日 (1946-06-03)
前身韩国独立党(1930年上海)
继承者韩国独立党(1935年)
人民共和党
总部中国南京市(1935-?)
中国重庆市(?-1945)
南朝鲜京畿道京城府(1945-1946)
党报《国民革命》杂志
党员
(1935年)
2200名
意识形态民族主义
政治立场左翼
党旗

朝鲜民族革命党朝鲜语:조선민족혁명당),简称KNRP。是1935年由流亡上海朝鲜人组成的民族主义政党。旨在反抗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起初,朝鲜民族革命党是朝鲜半岛主要的民族主义政党,但随着中日战争的进展,朝鲜民族革命党的竞争对手韩国独立党在位于重庆中国政府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并开始在韩国占据主导地位。1946年6月,朝鲜民族革命党委员长金奎植辞去党内职务,金元凤接任委员长并改名为“人民共和党”。

概述

背景

甲午战争后,日本朝鲜半岛的影响力逐渐上升。日本于1910年完全吞并大韩帝国[1]大韩民国临时政府(KPG)于1919年4月11日在上海成立。李承晚被任命为总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因共产党右翼之间的分歧而分裂。1931年日本成立伪满洲国后,中国政府向朝鲜民族主义者提供支持。朝鲜抗日阵线统一同盟于1932年11月10日成立,但分歧依然存在。[1]

建党

为了形成统一战线,民族革命党于1935年7月5日在上海成立。创党者是金奎植金元凤赵素昂[2]建党团体中实力最强的是义烈团,其领导人金元凤成为朝鲜民族革命党的领导人。[3]朝鲜民族革命党有一个旨在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统治之军事战线。[2]它拥有一支小规模的军队,拥有约400件武器和1000名成员。大约200名成员留在伪满洲国。[4]

1937年1月,民族革命党残余党员再次成立民族革命党,金元凤当选总书记,并把党名确定为“朝鲜民族革命党”。

活动

朝鲜民族革命党联合朝鲜民族解放者同盟、朝鲜革命者联盟等组成了朝鲜民族战线联盟。朝鲜民族革命党的金元凤以朝鲜义烈团为中心,于1938年结成联盟下属的朝鲜义勇队,一同加入中国的抗日斗争队伍,此后直到1941年以前,大体上站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反对立场上,对临政采取无视或不关心的态度。

然而,当注意到欧洲的波兰、荷兰、法国等流亡政府成立,以及中国政府认可临时政府为朝鲜人的象征性政权等情况,朝鲜民族革命党开始采取积极参与临时政府的立场,1942年10月25日第34届临时议员会议上,将宣传部长金奎植和学务部长张建相2人纳入临时政府,朝鲜民族革命党正式加入临时政府。

1944年4月,在第36届临时议政会议上,以金奎植为副主席的4人入阁,成为临时政府内名副其实的第一在野党。在此后的左右合作期间进行了朝鲜义勇队加入光复军及派遣人道联络队等诸多活动,但临时政府内部左右派系之争也引发了严重的内部问题。

1945年8月15日光复后,朝鲜民族革命党于10月10日在重庆召开第九次全党大会,制定了主张建立全国统一临时联合政府的当前纲领及政策。同年12月,金奎植、金元凤、成周寔、金相德以中央代表团的名义回国,同时朝鲜民族革命党中央也迁至京城府。在此期间,金元凤、成周寔等参加了临时政府国务会议,为左右统一合作和民主政府的建立做出了努力,在失败后退出紧急国民会议,参加了民主主义民族战线。

此后直到1946年3月为止,一直采取观望态度,从4月开始着手活动,6月末更名为人民共和党,金元凤任委员长、成周寔任副委员长。

历次会议

第六次全党代表大会

  • 时间:1942年12月6日
  • 地点:重庆
  • 议程:合并朝鲜民族解放斗争同盟、韩国独立党统一同志会、朝鲜革命党海外全权委员会。

第七次全党代表大会

  • 时间:1943年2月15日
  • 地点:重庆
  • 议程:又名“重组代表大会”,通过四党统一协议,完成四党统一。
    • 会议决定了工作方针。
    • 任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审计委员会委员。

第九次全党代表大会

  • 时间:1945年10月10日
  • 地点:重庆
  • 议程:制定近期的纲领和政策,主张在全国建立统一的临时联合政府。

参考文献

  1. 1.0 1.1 Jonathan D. Pollack 2006
  2. 2.0 2.1 Keith L. Pratt & Richard Rutt 1999, p. 236.
  3. Chong-Sik Lee 1963, p. 194.
  4. Chong-Sik Lee 1963, p.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