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彪(山西)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张彪(1860年—1927年),字虎臣山西榆次人,张之洞亲信。武昌起义时任湖北提督兼驻武昌陆军第八镇统制[1]民国时,授陆军中将军衔[2]

生平

光绪六年(1880年),因家贫参加太原选兵,成为军人,又参加武举童试,因健壮力大,被山西巡抚张之洞选为戈什哈满语侍卫、传令兵)。

光绪九年(1883年),任抚标右营额外外委、署右营右哨把总

光绪十年(1884年),任右营右哨外委。

光绪十三年(1887年),任广东四会营把总、肇庆协右营右哨千总

光绪十五年(1889年),署广州城守右营守备、督标中营中军都司

光绪十七年(1891年),授游击衔。

光绪廿二年(1896年),授副将衔。

光绪廿九年(1903年),署理中军副将[3]

光绪卅一年(1905年),任四川松潘镇总兵[4]、湖北常备军第一镇统制官[3]、后任陆军第八镇统制官[5]

宣统二年(1910年),任湖北提督陆军第八镇统制[6]。次年武昌起义时,张彪率部队对起义军展开激战,因力量不足而撤出武昌,过长江退至汉口刘家庙一带。陆军大臣荫昌冯国璋所率援军赶到,在刘家庙、大智门地区击退起义军。起义军退出汉口,守卫汉阳。张彪率部先行夺回龟山炮台,后同援军占领汉阳,起义军退回武昌[1]南北议和宣统退位后,张彪卸职赴日本。

民国元年(1912年),张彪回国,寓居天津,在天津日租界宫岛街(今和平区鞍山道59号)建张园

1924年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上海北上路过天津时曾下榻于此;1925年溥仪离京到津,也曾在此居住。中华民国时期,张彪曾被中华民国政府聘为高等顾问,授陆军中将衔,并奖给一等大绶嘉禾章[1]

1927年,张彪在天津病逝。[1]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大型旅游文化丛书《乌金山风情》系列介绍之十一,榆次新闻网,2009-11-18
  2. (清–民国)张彪,生卒:咸丰10年-民国16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3. 3.0 3.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朝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8册 ,3-4
  4. 清朝职官年表 ,3册 ,2599
  5. 军机处档折件 ,185857号
  6. 清朝职官年表 ,3册 ,259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