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元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廖宗元
大清 浙江省绍兴府知府
籍贯湖南省宁乡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梓臣
出生嘉庆十五年(1810年)
湖南省宁乡县
逝世咸丰十一年(1861年)
浙江省绍兴府
出身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同进士出身
经历
  • 浙江即用知县(道光二十七年)
  • 仙居知县
  • 德清知县
  • 丁忧归里
  • 加同知衔(咸丰六年)
  • 升同知,加知府衔(咸丰十年)
  • 绍兴府知府(咸丰十一年)
  • 追赠太仆寺卿衔

廖宗元(1810年—1861年),字梓臣,湖南宁乡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生平

廖宗元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中式张之万榜三甲第五名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浙江,历任仙居德清知县。不久因丁忧归里,居家五年。期间太平军进入湖南,宗元协助团练,捐输军饷。咸丰六年(1856年),随吉安黄冕援助江西,克服吉安,论功加同知衔。

咸丰九年(1859年),至浙江,并在归安任职。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太平军进逼湖州,宗元率军守城解围,晋升同知,加知府衔,因积劳成疾,手足偏瘫,民众自发为其焚香祈祷。咸丰十一年(1861年),奉命守绍兴,城破身死。巡抚左宗棠将其事上奏,朝廷追赠宗元太仆寺卿衔,按例抚恤,并在绍兴府城建立专祠祭祀。同知《宁乡县志》将其列入《忠义传》。[1]

参考资料

  1. 《宁乡县志》卷二十六·人物一·忠义一·页八:“廖宗元,字梓臣,道光丁未进士,出宰浙江,权仙居令。邑界天台括苍间,深林密箐,群盗啸聚。急捕之,盗负隅抗拒,宗元亲率壮丁往捕,余党始散,邑遂以靖。逾年,任德清,德东界苕溪,北近太湖,多水患,例得缓征,胥吏上下其手,致熟田反匿,灾田输租,民苦之。宗元亲度项亩,釐定章程,分别征收,民大悦服。旋以忧归,家居五载。届粤氛扰楚,举行团练,劝输赀,宗元襄事,咸丰六年随吉安守黄冕援江西,贼踞吉安,攻克之,论功,加同知衔。宗元性豪迈,不拘小节,遇大事,慷慨激发,毅然不可犯。读书通古今,兼留心武略。九年,至浙,遂留浙,权归安。巡抚罗遵殿廉其才,请不次擢用。十年二月,粤逆逼湖州,警报至,郡人皇遽,宗元曰:‘湖四面阻水,得地利,富室鳞比,筹饷便。退回兵勇已抵近郊,责以大义,开城纳之,使登陴固守,并就近催陆军调礟船守水陆要隘,以固外防。乘土匪初起,悉力扑杀之,不足患也。’言毕,匹马登城,指挥士卒,皆注目侧耳以听。部署甫定,贼来扑城,我兵出战,得大捷,贼引去时,杭城失守,绍兴继陷,贼分股扑湖,道员萧翰庆率师由鄂援浙,抵湖,饥溃,翰庆阵亡,溃卒抵城,贼营密迩,奸宄莫辨。宗元出城诘得实,知翰庆军饥甚,令百姓作炊饷之,全军四千人皆果腹,且资给之,士卒转戚为喜,矢出死力报,连战得大捷,贼望风遁,围遂解。叙功,晋同知,加知府衔。卒以劳瘁得疾,手足偏废,民为焚香祈祷,不约而同。未几,贼复扑湖,力战却之。旋奉檄守绍兴,视事六日而浦江陷,义乌、东阳相继失,贼逼诸嵊二城下。宗元调外江礟船入内港,促修城垣,凡附郭厝棺,悉令移去,议设水栅,以断贼道,并请檄外防兵入城以实内。在籍帮办团练大臣都御史王履谦遇事龃龉,不胜掣肘,团勇谋叛,贼趁势扑城,势岌岌,履谦遁。城陷,宗元衣朝服殉难,时年五十有二。履谦惧获谴,思委罪宗元,巡抚左宗棠上其事,赠宗元太仆寺卿衔,恤如例。于绍兴府城建立专祠。履谦谪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