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婆话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平婆话
Ping Po Hakka Chinese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区域主要在惠东县新界元朗区。
语系
语言代码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hak

平婆话,是客家语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香港新界元朗南部的一些村落和广东省惠东县的部分地区。“平婆”实际上是变化自“平和”,即说平婆话的客家人是从福建省平和县迁到上述地区的。

分布

香港新界

平婆话也是少数香港客家人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元朗区水蕉村一带。和主流的香港客家语有差别,居民于十九世纪中期从闽西迁徙到当地。[1]

广东省惠东县

惠东县的稔山半岛的一些村落有平婆话的分布,使用人口约2千人。如铁涌镇石桥和大川管理区的钟屋、楼仔下、高湖、卓五岭就有上千居民说平婆话。他们的祖先于清末民初从揭西河婆一带迁了到惠东。语音特点和揭西县陆河县内被称为“漳州话”的客家语一致,两者都是从福建省漳州客语区迁入。[2]

平婆话和惠东的粤台片客家语的主要区别是:

  1. 效摄一等豪韵字如“到桃告早”等等读[o]不读[au]。
  2. 臻摄一等的“跟根恳很”读[in],合口三等的“群均军裙”读[un]。
  3. 部分照组合口三等字如“水薯鼠睡税船唇树”等等读唇齿音[f]。
  4. 喻三的“雨”读[vu]。

注脚

  1. 香港原居民:语言及语言保育. 香港本土语言保育协会. [2015-02-27] (中文). 
  2. 潘家懿. 惠东县方言述略. 广州: 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015-02-27] (中文).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