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山门,指寺院或寺院的大门或山居之门,佛教将空门、无相门与无作门称作“三门”,后泛指寺院的大门,即山门,“三门”三解脱门,禅刹七堂伽蓝之一,是汉传佛教佛寺建筑中的大门建筑名称。北宋类书释氏要览》卷上 《住处》曰:“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山门又作山寺[1],为寺院之别名,犹如沙门。

由来

山门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包含无稽之谈,穿凿附会:

第一种说法认为山门之名是因三武之祸而形成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还有唐武宗都实施过灭佛。因和尚都要剃度,他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另外,由于佛教是从印度传进中国,并非中国的原始宗教,所以他们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和尚听到皇上要灭了他们,于是纷纷逃往山上,待风波平息后,和尚们便在山腰或山脚下建立一座山门,借此引领香客们使他们知道山上有座庙,可以让他们去供奉。

第二种说法认为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门”。

第三种说法认为正确名称应是“三门”,“三门”可指信心门、智慧门、慈悲门,或意含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门之义,或为三烦解脱境界之门,或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通之门;“三”亦可指信、解、行三者。

参考资料

  1. 《禅林象器笺·殿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