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

本页使用了标题手工转换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简称“小三通”,是海峡两岸实施的小型三通模式,自2001年1月2日起开始实施,目标是于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之间进行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

背景

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往台湾后,宣布停止台湾地区与大陆一切形式的通商、通航和通邮。期间两岸居民被禁止往来长达近40年。

1980年代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首先引进香港的投资者到内地设厂生产,使沿海地区经济“先富起来”。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民间的交流渐见繁忙。由于福建和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缘关系使部分台湾居民到福建探望被分隔多年的宗亲。

构想

由于当时两岸仍在政策上有重大的分歧,重现三通的机会极微,但实际上两岸居民间在福建沿海和金马地区早已有经济上的交往。

1992年3月,福建省提出“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的“小三通”构想,这是由于“两门”(即厦门金门)和“两马”(即马尾马祖)均是相距咫尺的地方,在此进行小规模的“三通”可以说是在当时的限制中较为可行的办法。

实施

通商

1994年1月,大陆方面公布实施《关于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指定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东南沿海口岸,由台湾居民和大陆对台小额贸易公司进行“小额贸易”。

通航

“小三通”口岸:金门水头码头

1994年6月,金马爱乡联盟提出《金马与大陆“小三通”说帖》,表达希望能以“单向通航”﹑“定点直航”或“先海后空”﹑“先货后客”等方式,渐渐进行“小三通”。

1997年4月19日,两岸开始进行高雄福州厦门间的“不通关﹑不入境”的境外通航。

2000年3月21日,台湾地区立法部门通过“离岛建设条例”第18条,订明“为促进离岛(指澎金马地区)发展,在台湾本岛与大陆地区全面通航之前,得先行试办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与大陆地区通航”(俗称“小三通”条款),条例于同年4月5日实施。同年12月13日,台湾当局行政部门根据“离岛建设条例”通过“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以作为“小三通”的管理依据。并于次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定点定时的货客运通航。

2001年1月2日,从金门开出第一班往厦门的客轮,“小三通”正式启动。

目前有“厦门—金门”、“泉州—金门”、“马尾—马祖”、“黄岐—马祖”的“小三通”固定船班。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小三通”航线双向暂时停航

在2003年5月17日至7月18日,由于SARS疫情的爆发,“小三通”一度暂停[1][2]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发生后,“小三通”客船服务减到每天10班,日客流量下滑至400多人[2]。2020年2月7日,台湾方面陆委会宣布,经台湾地区疾病控制部门讨论后,自2月10日起暂停“小三通”客船服务,为自2003年SARS疫情以来再次暂停[1]

2022年12月22日,台湾当局行政部门宣布试办恢复“小三通”,第一阶段实施期间自2023年1月7日至2月6日为止(春节前后2周),考量疫情风险[3]

2023年2月19日,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全部复航。[4]

影响

“小三通”的确能够加强福建和台湾之间的民间交流,可说是为日后的台商包机开设先例。从2001年开航以来,因为成本低、机动灵活、运输便捷,逐渐成为台商往返两岸的捷径。截至2019年底,“小三通”累计完成225413航次,累计运送旅客超过2208万人次,年客运量超过200万人次,累计运送货物1917万吨。[5]

参考文献

  1. 1.0 1.1 防疫优先 陆委会宣布10日起暂停“小三通”. TVBS. 2020-02-07 [2020-02-07]. 
  2. 2.0 2.1 因应疫情 两岸“小三通”今起停航. 大公网. 2020-02-10 [2020-02-10]. 
  3. “小三通”将重启!“金厦春节专案”元旦起开放民众订位. NOWnews今日新闻. 2022-12-31 [2022-12-31]. 
  4. 王焕城. 两岸“小三通”4条客运航线全部复航. 证券时报网. 2023-02-22 [2023-02-22]. 
  5. “小三通”:通的桥梁连的结点合的纽带. 福建日报. 2021-01-07 [2023-08-19] –通过中共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