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逸豆归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宇文逸豆归(?—?),是中国东晋时期北方宇文部鲜卑的最后一位首领,在位期间为333年-344年或345年。

史料记载

关于逸豆归如何成为宇文部首领,史籍有二种不同说法。《资治通鉴》记载:333年,当时身为宇文部东部首领的逸豆归驱逐了其主宇文乞得龟而自立,慕容部鲜卑首领慕容皝出兵声讨,逸豆归惧而请和;而《魏书》则称“逸豆归杀乞得龟而自立”。

慕容皝庶兄慕容翰曾逃奔宇文部,但后来为宇文逸豆归所忌,遂返慕容部,他对逸豆归的评语是:“篡窃得国,群情不附。”、“性识庸暗”,并称当时的宇文部“将帅非才,国无防卫,军无部伍。”

343年,逸豆归遣其相莫浅浑率兵攻前燕(慕容部是其前身),莫浅浑因轻敌而大败,仅仅逃出一命,士卒皆为燕军所俘。前燕在次年(344年)出兵攻逸豆归,攻下了宇文部的都城,逸豆归逃往漠北,后来死于该地,宇文部也因此散亡,由于逸豆归在位时依附后赵,前燕攻宇文部时,后赵天王石虎曾出兵相救,但赵军到达前宇文部已灭亡。

不过,《魏书》的记载却称该战役系发生于345年,结果逸豆归远遁漠北,后来逃往高丽。慕容皝将其部众五千余落迁至昌黎(今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宇文部自此散灭。

后代

另外,《周书》则将宇文逸豆归之名记载为俟豆归,并称其子宇文陵曾仕于燕国(前燕或后燕),还曾拜驸马都尉,被封为玄菟公,后又降于北魏,其后代即存于魏。而后来的西魏太师北周的实际建立者宇文泰即为宇文逸豆归的五世孙。

又有五个儿子:宇文拔拔瓌(宇文测宇文显和的祖先[1])、宇文纥阇、宇文目原(宇文弼的祖先[2][3])、宇文纥阇俟直、宇文目陈。[4]

参见

参考资料

  1. 元和姓纂·卷六·214》:拔南瑰,后魏大司徒,居武川,生中山、普陵。
  2. 《元和姓纂·卷六·214》:目原元孙勤,后魏比部尚书,生贤,贤生𣲗〈案唐世系表𣲗作璟〉,𣲗生㢸,隋礼部尚书。
  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目原孙跋,后魏羽真尚书、居庸侯。生直力勤,比部尚书。直力勤生贤。
  4.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逊昵延生佚豆归,自称大单于,为慕容晃所灭。生六子:一曰拔拔陵陵,二曰拔拔瓌,三曰纥阇,四曰目原,五曰纥阇俟直,六曰目陈。
  5. 隋书·宇文述传》: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头,役属鲜卑俟豆归,后从其主为宇文氏。父盛,周上柱国。
前任:
宇文乞得龟
宇文部鲜卑首领
333年-344年或345年
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