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娫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孙娫
出生(1894-03-31)1894年3月31日(光绪二十年2月25日)
 大清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永宁乡翠亨村
逝世1913年6月25日(1913岁-06-25)(19岁)
 葡占澳门
亲属父:孙中山
母:卢慕贞
哥哥:孙科
妹妹:孙婉
继妹:宫川富美子

孙娫(1894年3月31日—1913年6月25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之长女。

生平

1894年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但次年,由于广州起义失败,在襁褓中随母避难檀香山。1907年随母迁居香港九龙。1910年随母赴槟榔屿与父亲团聚,后留居槟城。

辛亥革命胜利后,与家人一起赴南京与父亲团聚,后在父亲巡视全国时伴随左右。1912年底与兄妹一起留学美国,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13年3月因身染重病回澳门母亲处治疗。6月下旬病危时,父亲曾专程来澳门探望。父离澳门不久,即于6月25日病逝[1]

早年

孙中山与原配卢慕贞所生长女。光绪二十年(1894年)2月25日,在故乡翠亨村出生。数月后,尚在繈褓中的孙娫,就随祖母、母亲和哥哥等远涉重洋,前往檀香山,过起了漂泊不定的艰难生活,直到1912年民国创建,孙中山派人将卢慕贞和两个女儿接回国。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赴全国各地考察期间,孙娫和妹妹孙婉一直随侍左右。

患病早逝

1913年3月,就读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的孙娫,患上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久医不愈,遂由恋人伍澄宇(号平一)特聘医生及护士伴随回澳门其母卢慕贞处治疗。那时,她的父亲孙中山先生正忙于筹备讨袁的‘二次革命’,闻讯后便于6月20日趁南下布置起义准备工作之机,赴澳门探视已不省人事的孙娫。由于情况紧急,孙中山当日含泪离开了女儿。25日,病魔终于夺去了孙娫的生命,年仅19岁。此时,孙中山正在离开香港返回上海的途中。闻悉女儿病逝的噩耗时,一心奔波于中国革命的孙中山极为悲痛。

孙中山先生虽然身居高位,但他生活俭朴,对于至爱亲朋,亦不给予任何特权。因此,家人为孙娫举行的葬礼也很简朴。

1931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准备在孙中山的家乡修建孙家坟场,孙娫遗骸才从澳门迁回故乡,葬在孙家祖墓翠亨村附近的谭家山坡上,墓碑上刻有‘显十九世祖妣孙娫之墓’几个大字。其墓至今完好无损。

个人生活

孙娫的恋人伍澄宇,据说两人相识、相恋的月下老人是孙中山。台湾学者庄政教授撰文说:‘她18岁时,中山先生将其照片寄给伍平一,希望彼此通信,以增进友谊。孙娫远赴美国求学,只身孤单,确也需人照顾。这个责任无形中就落到伍平一的身上。这对青春璧人相处久了,情投意合,遂成为形影不离、心心相印的恋人。’

据说,当伍澄宇在送别久病不愈的恋人孙娫时,还作了一首【送孙女士东归】诗,诗中充满悲伤、哀婉之情。诗是这样写的: 生平湖海飘零惯,足迹犹惭未遍寰; 异地星霜曾涉历,故乡风月待归还。 丈夫不洒临岐泪,情有儿女指上环; 桅影渡头门掩映,离人愁煞赋阳间。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