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军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军国民革命军1937年7月组建的一个军级单位,虽然属于中央军系部队,但军队高阶干部人事多为湘军系统担任。抗战胜利后登陆接收台湾。[1]

沿革历史

前身:湘军何键系

1926年6月2日,在湖南省内斗争失败的唐生智率领湘军第4师投靠广州国民政府,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投入北伐战争。1927年3月第八军下辖之第2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1927年10月,在新桂系对抗唐生智的宁汉战争后,唐生智战败下野,三十五军被新桂系吸收,后被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9师,就此脱离湘军系统。

在民国18年(1929年)3月蒋桂战争期间,19师决定背叛新桂系投靠南京国民政府,战后获得南京政府首肯扩编为武汉行营第4路军所属的第15、第16、第19师。1930年9月,中原大战第15、第16、第19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2]在扩军的过程中,虽然19师的上层干部仍是北伐战争期间何键的主要亲信,至抗战胜利时仍然是以湖南籍将领为主的结构,但整体来说仍完成了中央军化的转换。

抗战时期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投入淞沪会战,所属之第19师宁波集中,担任镇海一带的防卫工作,19师在此时被抽出编组成第七十军。军长兼师长李觉,部队由第十集团军节制。

在淞沪会战受创后撤至金华休整时,军委会将二十八军所属之国民革命军第16师转入七十军。民国27年(1938)5月,调往湖北省投入武汉会战的外围防御战,布署在麻城、英山、罗田等处,后被日军攻势压迫在7月退入江西省九江,驻守庐山,在武汉会战期间日军虽然试图攻占此地,但会战结束前仍未能摧毁七十军的防御,在武汉会战结束后仍驻防江西省,为第九战区直辖武力。后投入南昌会战,南昌会战遭到日军重创,后撤至永修与安义重整,在南昌失守后撤退至靖安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在冬季攻势前,第16师被抽离该军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之核心部队。替补16师的则是第三战区新成立的国民革命军第107师。

民国29年(1940)5月,七十军拨给第三战区所属的第三十二集团军节制,第三战区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所属的国民革命军预备第5师(师长曾戛初)拨入七十军充实战力。民国30年(1941)初第三战区又将国民革命军预备第9师编入七十军,并投入上高会战运用。同年8月,七十军调出集团军成为为第三战区直辖部队,此次调动中将第19师抽离该军编给国民革命军第一百军,一百军则将国民革命军第80师编给七十军,预5师则抽离七十军。同年9月,投入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后七十军进行休整,并在民国31年(1942)初编入原属一百军的独立第33旅。投入浙赣战役。浙赣会战后转调福建省,驻扎于南平浦城,担任福建省北部的防御任务。

1945年5月,独立第33旅被抽离改组为突击第2纵队,七十军在侦查到日军有战略收缩迹象后,投入福建战场的闽浙追击战役

七十军在抗战期间不断注入黄埔军官补充新血完成了湘军至中央军的转型,当时七十军的中高级军官来自保定、陆大、黄埔前期 ,而连、排长多是黄埔15 - 18期,七十军107师 士兵仍以湖南籍占大部分。

抗战之后军事接收台湾

抗战胜利后,七十军被派令前往浙江省宁波负责当地日军受降,此时第80师留滞福建省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运用,预9师直接撤裁,80师的编制则由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所属的国民革命军第75师替补,后被军委会指定负责光复后的台湾岛之日军受降业务。1945年10月初在宁波简易整补,并发给新的草绿色军服与胶鞋,10月13日 70军大致以营为单位(500兵员)登上从宁波港开往基隆港的美国海军登陆舰队,据情报得知,驻台日军第10方面军22万人员和设备完备,部分少壮派军官抗拒投降,因此70军人员在舰上准备登陆作战,美军亦出动大批舰艇,准备掩护70军部队登陆台湾作战。登陆舰队在海上航行了四天,于10月17日抵达基隆港,港口未遭遇驻台日军抵抗,而是见到在码头等候国军的台湾同胞发出阵阵热烈欢迎的欢呼声。根据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基隆港登陆纪录片[3]显示,70军先头部队精神饱满穿着新的国军制服和胶鞋,列队整齐先下船,编队和秩序良好,有些后下船的70军战士衣着老旧,部分后勤支援补给部队用扁担肩挑。

1945/10/17 国军70军登陆基隆港
File:1945-10 70th Army at Taiwan Deployment Status.png
1945-10 70th Army at Taiwan Deployment Status

70军登陆基隆港,除了纪录片和照片外,还有一些文字参考,褚静涛著《二二八事件研究》[4]记载:“接管台湾军事的国军达二万人。在基隆登陆者为七十军陈孔达部...估计台湾十月天冷,官兵俱着新棉军装,准备御寒,不料抵台天气炎热,于是部队步行前进时,群将军装脱下,拎在手上或挑在肩上,赤膊流汗,赤脚穿草鞋,步伐零乱。两旁民众观者如睹,啧啧称奇,以为如此部队也能打败日本人,引起误会。在高雄登陆为六十二军黄涛部,美式装备,服装整齐,器械精良,先接收越南而后来台。”台湾历史学者戚嘉林描写七十军抵达台北的场面:“11月17日中午,首批登陆基隆并旋抵台北的国军第七十军,士兵多穿草鞋,背着雨伞,甚至挑着锅碗棉被,这与台湾人民习见的日军军容相异,也与台湾人民想象中赢得抗战胜利的军队不同。”

军长陈孔达被任命为“台湾地区军事接收委员会”陆军第三组组长,任务是解除驻扎在新竹日军第九师团的武装,解除台北州花莲港厅新竹州宪兵,以及前述地方要塞部队之武装。1945年11月1日,所部分别到基隆、台北、新竹、淡水、苏澳等地解除了日本帝国陆军第9师团第66师、第76、102、112等独立旅团与要塞部队的武装及交通工具、军用器材、文书档案等,将日军人员集中在特定地点,予以监管。1945年12月16日完成所有武器装备与人员接收监管工作。

在接收台湾之际,七十军也将原先的军械换装全日式装备。在换装期间国军进行缩编任务,七十军被改名为整编第70师,75师被改名为整编第75旅、107师改名为整编107旅。

国共内战

1947年1月由台湾调徐州。参加巨(野)金(乡)鱼(台)战役鲁西南战役中,1947年7月14日整编第70师师部和整编第140旅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中将师长陈颐鼎、少将副师长罗哲东、整编第140旅少将旅长谢懋权等被俘。

重建整编第70师师部和整编第140旅,整编第五师副师长高吉人升任该师师长。1948年9月整编师、整编旅恢复军、师番号,整编第70师恢复第70军的番号。淮海战役中在河南永城陈官庄被歼。高本人胸部负伤后成了俘虏。伤愈后,身份没有暴露的高吉人在连襟华心权(原第139师副师长)的协助下返回了国统区。代军长邓军林被俘。

1949年在江西重建第70军。未几训练,广东战役中在英德被歼。军长唐化南率余部5000人赴台后撤销编制,人员编入23军。

第七十军主官人事异动与部队调动

参考文献

  1. 刘凤瀚著,《国民革命军的发展及指挥系统之建立》——民国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载《先总统蒋公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页
  2. 刘凤瀚著,《国民党军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11页
  3. 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基隆港登陆纪录片 占领台湾 (Occupation of Formosa )
  4. 褚静涛著《二二八事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