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国父(英语:Father of the Nation),或称为国家之父祖国之父建国之父国民之父民族之父独立之父,是给予当前国家政权奠基者的称谓,当匹配此荣誉者多于一人时,则统称为开国元勋Founding Fathers)。现代汉语中的“国父”一词,可考证的最早出处是清朝学者梁廷枏的著作《海国四说》,书中提及第一任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逝世时,举国称其为国父。[1]

用途

罗马帝国荣誉称号

国父(Pater Patriae)意指“祖国之父”,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由罗马元老院授予元老以及罗马皇帝的荣誉称号。尽管多位罗马皇帝都曾经获得此头衔,但它并没有成为代表皇帝权利与荣耀的称号。

民族始祖

许多国家以创世神话中的人物为建国之祖,如建立葡萄牙(“路西塔尼亚”)的路索斯、建立波兰(“莱希亚”)、切希(现捷克地区)及罗斯(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莱赫、切赫和罗斯、中华始祖的炎黄二帝[2]、百越的貉龙君雄王[3]、万世一系的神武天皇[4]、古朝鲜的桓雄檀君王俭[5];或者,以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为建国之祖,如蒙古的成吉思汗、俄罗斯的留里克、缅甸的阿努律陀。在希伯来圣经中,亚伯拉罕以撒以及雅各被称为“族长”(patriarch,意指“以色列之父”),是以色列人的共祖,所有以色列人被视为是雅各的子民。[6]

君主

君主体制中,君王为国家的集权者,国君就是“国父”、王后就是“国母”的权力象征,同时亦是王侯贵族的宗主。这种概念源自君权神授说,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天或者神明,国家的权力归于君主。[7]这点被明确记载在西班牙宪法里,君主被视为是上帝的拟人和化身,是民族统一和永恒的象征。泰国国王与王后在当地被视为是国民的父母,泰王诞辰也是全国的父亲节,泰王后的诞辰则是母亲节。[8][9]

中国历代君王自称“天子”,尊天为父,尊地为母,或有德高望重之臣者被君主尊称为“”,如仲父管仲、尼父孔子、仲父吕不韦、江东仲父张昭、尚父姜子牙、亚父范增、相父诸葛亮、皇父摄政王多尔衮[10]中国古代官制,卿大夫退休称为“国老”,一般官吏退休称为“庶老”,[11]由朝廷给予原俸禄中的部分待遇(养老),以示敬老尊贤。[12]中国古代皇帝为当朝之“国君”(君父),皇后为当朝之“国母”。

许多领导人在其政治生涯中为自己加诸各式称号,如多哥总统纳辛贝·埃亚德马自称为“国父”、“老大哥”和“人民的指引”,[13]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自称“国父”、“指引者”、“救世者”、“舵手”、“花豹”、“太阳总统”和“跨越一切障碍的雄鸡”。[14]斯大林于1949年的70岁诞辰时,被赠予“国父”的称号,以表彰其在二战后,在苏联占领国家缔造的“人民民主”功绩。[15]

建国及革命领袖头衔

后殖民主义中,“国父”的称号有双重意义,一则以彰显其独立运动合法性,二则以作为父爱主义的象征,汇聚民望。[16]殖民国家脱离宗主国独立后,建国及革命领袖常被非正式称为“国父”。

参考文献

  1. 陈蕴茜. 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构建与传播.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7305062971. 
  2. 炎帝与黄帝何以同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华夏经纬网. 2006-07-25 [2014-01-25]. 
  3. 越南雄王节特辑. 汉华天下. [2015-04-15]. 
  4. 建国记念の日. 日本文化いろは事典. [2014-01-25]. 
  5. Aaron. Gaecheonjeol - National Foundation Day. Inspiredsteps.org. [2014-01-25]. 
  6. Bromiley, Geoffrey W. Israel, History of the Peopl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Vol. 2. Wm. B. Eerdmans. 1982年: 909页. ISBN 0-8028-3782-4. 
  7. 锺锡金. 吉打二千年. 星洲日报. 2001-11-07 [2015-02-22]. 一滴水、一块地、一粒石头、一只草蜢或蚂蚁,从外在来说,都属于苏丹的,但是,从内在来说,却是属于世界的创造者——阿拉,因为苏丹是阿拉在人间的代表。 
  8. King's Birthday (Thai Fathers Day). Wat Mongkolratanaram of Florida (Wat Tampa). [2014-01-25]. 
  9. The Queens Birthday is also Mother's Day in Thailand. Royal Thai Embassy, Singapore. [2014-01-25]. 
  10. 古来仲父知多少. 重庆晚报. 2009年8月5日 [2013年7月28日]. 
  11. 《礼记·王制·第五》: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12. 赵国权. 中国古代敬老教化的路径及价值取向探微. 儒家邮报. [2014-05-27]. 
  13. Triulzi, Alessandro. African cities, historical memory, and street buzz. Iain Chambers & Lidia Curti (编). 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 Routledge. 1996年: 88页. ISBN 0415108578. 
  14. Haskin, Jeanne M. The Tragic State of the Congo: From Decolonization to Dictatorship. Algora Publishing. 2005年: 50页. ISBN 0-87586-417-1. 
  15. Paczkowski, Andrzej. The Spring Will be Ours: Poland and the Poles from Occupation to Freedom. translated by Jane Cave. Penn State Press. 2003年: 210页. ISBN 0271023082. 
  16. Schatzberg, Michael G.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Middle Africa: Father, Family, Food.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13页. ISBN 0-253-33992-8.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