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大麦上的分櫱节

分櫱(英语:Tiller“櫱(异体字:蘖)”,拼音niè注音ㄋ一ㄝˋ粤拼jit6,鱼割,音同“孽”)指: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的根或近地面处茎基密集的节 所发出的不定芽,进而成长的分生茎(分枝)。分櫱节指的是:着生分蘖而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

最常见的是从较膨大又有丰富养料的主茎基部分长出,称为一级分櫱;在一级分櫱基部又能长生新的分櫱芽和不定根,形成次二级分櫱;还可以形成第三级、第四级分櫱,形成许多丛生的分枝。

早期生出能抽穗结实的分櫱,称为“有效分櫱”;晚期生出不能抽穗或不结实的分櫱,称为“无效分櫱”。有效分櫱受单位面积的穗数直接影响。[1][2][3]

参考文献

  1. Trlica, M. Grass Growth and Response to Grazing. Fact sheet 6.108.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1 April 2011]. 
  2. Bell, Adrian. Plant For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82. ISBN 0-19-854219-4. 
  3. See Parts of a Grass Plant for an illustration.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