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流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亚洲流感
瑞典吕勒奥一座体育场改造的医院内,收治了大批感染亚洲流感的患者(1957年)
Disease流行性感冒
Virus strain甲型H2N2流感病毒
SourceA型禽流感病毒
First outbreak 中国
Date1957年2月-1958年(部分地区1959年)
Confirmed cases不明确
Deaths
100–400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亚洲流感(英文:Asian Flu),又称1957–58年流感大流行(1957-58 Influenza pandemic),是一种于1957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爆发的流行性感冒,该病随后在同年传向全世界,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英国等地,疫情一直持续到1958年(甚至1959年)[1][2][3][4][5][6]。亚洲流感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之一[7],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约有100万-400万人死于亚洲流感[1][4]

亚洲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的H2N2病毒致病(H2N2的H与N是代表病毒中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质),该病毒被认为源自A型禽流感病毒[1][8]。针对该流感的流感疫苗于1957年8月在美国首先投入使用,10月进入英国,最初数量很有限,但此后随着疫苗的大量生产疫情逐渐得到控制[9][10][11]。亚洲流感病毒此后发生抗原转变、进化为H3N2,并在1968年至1969年间导致“香港流感”爆发,再度造成全球约100万-400万人死亡[1][2][12][13]

历史

起源

亚洲流感于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省首次爆发(一说1956年[6][11][1][3][4][14][15][16]。普遍认为,H2N2毒株来源于A型禽流感病毒,拥有来自后者的三个不同基因片段[1][8][13][14][15]。中国大陆一些地区人口稠密,农民与鸡鸭等禽类接触较为频繁[17]。而美国疾控中心则称,1957年2月新加坡最早有疫情报告[8]

中国大陆疫情

亚洲流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出现的最严重的流感疫情[4]。1957年3月,疫情已蔓延至整个中国大陆,包括北京[17][18]。此前,世界卫生组织于1952年建立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并在1957年5月确认是新型流感病毒后,向各国发出流感大流行预警[4]。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尚未加入世卫组织,并且没有向其他国家通报疫情,因此疫情的发现和全球预警至少延迟了2个月的时间[4]

1957年底,第二波疫情在中国大陆北方部分省份蔓延,农村地区尤其严重,部分地区病死率达0.6%-1.0%[4]。同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国家流感中心,该中心于1958年编写发行了《流行性感冒手册》[3][4]

其他国家和地区疫情

1957年4月,香港爆发疫情[8][14];4月底(或2月[8][14]),新加坡爆发疫情[18][19];5月,新加坡向世界卫生组织上报疫情,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等地爆发疫情[9][17][20];6月,美国、英国相继爆发疫情[8][9][14]

疫苗

美国微生物学家莫里斯·希勒曼所研制的疫苗,被认为成功拯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10][11][21]。针对该流感的流感疫苗于1957年8月在美国首先投入使用,10月进入英国[9]

疫苗最初数量很有限,但此后几个月内,美国生产了4000万剂流感疫苗,随着疫苗的大量生产疫情逐渐得到控制[9][10][11][21]

症状

亚洲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烧、身体疼痛、发冷、喉咙痛、头痛、咳嗽、流鼻涕、虚弱、食欲丧失等等,重症并发症可导致肺炎癫痫心脏衰竭[14][22]。多数患者为轻症,约有3%的患者出现并发症,部分患者的恢复期长达数周[14][22]

死亡人数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00-400万人死于亚洲流感[1][4]。该病的总体病死率约为0.3%-0.67%,也有估计低于0.2%,年长者死亡率较高[1][14][16][22]。另据世卫组织估计,该病毒的基本传染数为1.5[1]

  • 依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数据,大约有11.6万美国人死于亚洲流感[8][21];但也有估计为7万人左右[2][6][14]。确诊人数约为2000万人[21]
  • 截止1958年初,英国至少有1.4万-2万人因该流感死亡,900多万确诊病例,得到治疗的有550万人;英国部分地区学校停课,经济陷入衰退[2][9][22]
  • 1957年9月-1958年4月间,联邦德国约有3万人死亡[23]
  • 1957年5月-1958年2月,印度共有约445万确诊病例,以及1098人死亡[20]

后续

1959年,亚洲流感基本绝迹。但是到了1968年,H2N2发生抗原转变、成为H3N2,导致香港流感爆发、造成全球约100万-400万人死亡[1][4][12]。此后,H2N2病毒基本灭绝,只存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内,而H3N2则成为季节性流感[12][14]

从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共3700个1957年病毒测试包被从美国病理学院错误的发往世界各地。大多数含有这个流感病毒的测试包未被收件人重视,因此从加拿大的一个实验室中病毒样品遭到外泄。美国病理学院的任务在于帮助其它试验室鉴别未被鉴别的病毒样品,但是当时它的合作私人试验室错误地将1957年的病毒当作新的流感A系病毒送出。美国政府将1957年的病毒看作是致命性的,因此要求收件人销毁这些病毒。[24]

参见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andemic Influenza Risk Management WHO Interim Guidance (PDF). 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3 (英语). 
  2. 2.0 2.1 2.2 2.3 Mark Honigsbaum. Revisiting the 1957 and 1968 influenza pandemics. 《柳叶刀》 (The Lancet). 2020-06-13, 395 (10240): 1824–1826. ISSN 0140-6736. PMID 32464113. doi:10.1016/S0140-6736(20)31201-0 (英语). 
  3. 3.0 3.1 3.2 国家流感中心发展历史.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 [2021-01-09] (中文). 
  4.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秦颖 等. 中国流感大流行的百年历史.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8, 39 (8): 1028-1031 [2020-11-15]. 
  5. Viboud, Cécile; Simonsen, Lone; Fuentes, Rodrigo; Flores, Jose; Miller, Mark A.; Chowell, Gerardo. Global Mortality Impact of the 1957–1959 Influenza Pandemic.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6-03-01, 213 (5): 738–745 [2020-11-15]. ISSN 0022-1899. PMC 4747626可免费查阅. PMID 26908781. doi:10.1093/infdis/jiv534. 
  6. 6.0 6.1 6.2 LibGuides: Pandemics: Asian Flu (1956-1958). 爱达荷大学. [2020-11-15] (英语). 
  7. 复旦教授高晞:有关人类瘟疫的12个问题. 科学网. [2020-11-16]. 
  8. 8.0 8.1 8.2 8.3 8.4 8.5 8.6 1957-1958 Pandemic (H2N2 virus) | Pandemic Influenza (Flu) | CDC.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2019-01-22 [2020-11-15] (美国英语). 
  9. 9.0 9.1 9.2 9.3 9.4 9.5 引用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5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10. 10.0 10.1 10.2 Zeldovich, Lina. How America Brought the 1957 Influenza Pandemic to a Halt. JSTOR Daily. 2020-04-07 [2020-11-15] (美国英语). 
  11. 11.0 11.1 11.2 11.3 Confronting a Pandemic, 1957. The Scientist Magazine®. [2020-11-15] (英语). 
  12. 12.0 12.1 12.2 1968 Pandemic (H3N2 virus) | Pandemic Influenza (Flu) | CDC.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2019-01-22 [2020-11-15] (美国英语). 
  13. 13.0 13.1 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流感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0-11-15].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Asian Flu (1957 Influenza Pandemic). Sino Biological. [2020-11-15]. 
  15. 15.0 15.1 1957年亚洲流感 8个月内席卷全球. 新浪网. [2020-11-15]. 
  16. 16.0 16.1 Nickol, Michaela E.; Kindrachuk, Jason. A year of terror and a century of reflec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of 1918–1919.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02-06, 19 [2020-11-15]. ISSN 1471-2334. PMC 6364422可免费查阅. PMID 30727970. doi:10.1186/s12879-019-3750-8. 
  17. 17.0 17.1 17.2 1957 年亞洲流感:一場由中國蔓延到世界的瘟疫. *CUP. 2020-02-11 [2020-11-15] (中文). 
  18. 18.0 18.1 A. M.-M. Payne. SYMPOSIUM ON THE ASIAN INFLUENZA EPIDEMIC, 1957.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1958, 51. 
  19. Olivia Ho. Three times that the world coughed, and Singapore caught the bug. 《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 2020-04-19 [2021-01-05] (英语). 
  20. 20.0 20.1 Menon, I. G. K. The 1957 pandemic of influenza in India.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59, 20 (2-3): 199–224. ISSN 0042-9686. PMC 2537734可免费查阅. PMID 13651910. 
  21. 21.0 21.1 21.2 21.3 Moon, Emily. How the U.S. Fought the 1957 Flu Pandemic. Smithsonian Magazine. [2020-11-15] (英语). 
  22. 22.0 22.1 22.2 22.3 Jackson, Claire. History lessons: the Asian Flu pandemic. The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09-08-01, 59 (565): 622–623 [2020-11-15]. ISSN 0960-1643. PMC 2714797可免费查阅. PMID 22751248. doi:10.3399/bjgp09X453882. 
  23. Kutzner, Maximilian. Debatte zur Herkunft der Asiatischen Grippe 1957 | bpb. bpb.de. [2020-11-15] (德语). 
  24. Health Alert Network - Archive System. 美国疾控中心(CDC). 200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