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所徽左侧是由水生动物原生动物形象)抽象而成的“水”(SSS也是“水生所”的拼音首字母)、右侧为水生植物变化而来的“生”[1][2]
机构位置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
邮政编码430072
机构概况
创建时间1950年
研究领域水生生物学
机构人员
所长缪炜
机构网页
网址www.ihb.ac.cn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早期成立的研究所之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现有在职员工367人,科研人员292人。[3]

该所前身为1930年成立于南京的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自然历史博物馆改名动植物研究所[4]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动植物研究所多次迁移,先后移至湖南衡山、广西阳朔、重庆北碚[5]。1944年5月,动植物研究所分建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侵华战争结束后又迁入上海。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动植物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在上海合建水生生物研究所。1954年水生生物研究所迁至武汉[6]

近年来研究所着力于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3],亦主办《水生生物学报》期刊[7],是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的依托机构[8]

参考来源

  1. 水生所所徽的设计与启用. 庆祝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所90周年. [2024-01-22]. 
  2. 形象标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4-01-22]. 
  3. 3.0 3.1 所况简介. [2014-07-10]. 
  4. 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年度总报告·动植物研究所报告. 
  5. 薛攀皋. 水生生物研究所从上海迁武汉五十周年有感. 薛攀皋文集.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院史研究室印行. [2014-07-10]. 
  6. 张晓良、张先锋、胡兴跃、舒少武、吴青丽、成菊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简史. [2014-07-10]. 
  7.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7-10]. 
  8.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