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ile:Logo o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vg
香港城市大学校徽
老校名香港城市理工学院
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
校训敬业乐群
校监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现任:林郑月娥
校董会主席黄嘉纯
校长郭位教授
副校长Christian Wagner教授 学务副校长
杨梦甦教授 副校长(研究及科技)
陈汉夫教授 副校长(学生事务)
李国安教授 副校长(发展及对外关系)
李惠光先生 副校长(行政)
教师人数972[1]
学生人数21,235(2019/20学年)[2]
研究生人数7,552
校址 中国香港深水埗区九龙塘达之路
校区市区
总面积156,000平方米[3]
代表色
酒红色[4]
网站https://www.cityu.edu.hk
香港城市大学
繁体字 香港城市大学
简化字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英语: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缩写CityU),简称城大,是香港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校园位于香港九龙塘[5]。在1984年创立,并于1994年正名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是香港最顶尖的大学之一[6],现时属于“QS世界百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是八间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的大学之一,注重多元文化跨文化学习全球视野,由商学院、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理学院、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创意媒体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法律学院、周亦卿研究生院10个学院、27个学系及41个科研中心组成[7],提供逾100项学士学位及研究生课程。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区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预计2023年正式开办课程。

校史沿革

1980年代初:筹办

1980年11月,港督麦理浩委任了检讨香港专上及工业教育的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81年6月建议,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香港应全面加强专上教育,立即展开“第二间理工学院”的筹划工作。

1982年5月,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伦敦召开第一次会议,随后提交《第二理工学院第一号报告书》,建议新理工学院命名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并认为新理工的校址应参考英国的做法,设于人口稠密、主要交通网络可达到的地区,于是选择在九龙仔(今日被视为九龙塘)的朱牯仔木屋区划出约12公顷的土地,作建设永久校舍之用。委员会同时决定应尽早在1984–85年度于旺角临时校舍开课,以待达之路永久校舍落成。

1982年6月,校董会成员获委任为第二间理工学院的筹备委员会成员,并正式委任钟士元爵士为筹备委员会的主席。招聘首任院长的工作于1983年初在全球展开,英国拉夫堡理工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首席副校长庄贤智教授(Professor David Johns)获委任为首任院长。

1983年11月23日,立法局通过《香港城市理工条例》。

1984年1月1日,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正式成立,钟士元爵士出任校董会主席。同年7月,约16,000人申请报读新开设的七项课程;10月8日正式开课,共有480名全日制学生及680名兼读制学生。开校时临时校舍设于旺角工业贸易署大楼

1986年1月,学生会正式成立,10月推出首两个学士学位课程,分别为商业与公共及社会行政。同年11月举行首届毕业典礼。 同年1月27日,朱牯仔村发生四级火灾,整个木屋区被灭村,该区居民陆续获安排迁至富善邨祥华邨山景邨,以及沙角尾及田心临时房屋区,城大拟定校址土地开始腾空,在当局清理瓦砾后,随即进行校舍施工工程[8]

1989年8月位于九龙塘的永久校舍落成,部分课程改于新校舍上课,但由于校园尚在进行机电装置工程及装修,大部分课程仍于旺角上课,直至校舍开幕为止。1990年1月,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第一期校园的附属设施启用,由港督卫奕信爵士主持揭幕典礼,其他课程亦陆续迁入现址上课。同年10月设立商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科学及技术学院。同年11月1日设立高级专业学院

大学时期(1994年-现在)

1991年,学院向香港政府申请自行评审资格及升格为大学。

1993年7月,香港总督会同行政局授予学院自行评审资格。

1994年11月25日,获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颁授自我评审资格,立法局通过《香港法例第1132章 - 香港城市大学条例》,学院获得大学地位。(同月香港理工学院香港浸会学院亦分别获授大学名衔)。

发展时期

1997年2月,为学生推出一张全新的学生证“智城卡”,是亚洲首张双芯片身份证及储值现金聪明卡[9]

1998年,创意媒体学院中国文化中心成立。

2000年4月,大学在校园内推出无线上网服务。

2001年5月8日,大学参与创立的“千里眼控股有限公司”(现“讯智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8051)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为香港首家把附属科技初创企业上市的大专学府[10]

2003年8月,大学招收第一批内地自费学生

2004年7月,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成立。(城大专上学院已于2019年7月注册成为一所政府认可的专上学院,现为香港伍伦贡学院,完全独立于城大以外。)

2008年3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香港首家在工程领域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9年,“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成立[11]

扩展时期

该校前任校董会主席梁振英为第四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出任城大校董会主席三年期间,学校很多政策出现改变,其中最为争议的是更改员工的聘用制度,但同时亦有人认为这些改变使大学教学质素得以提升。政府最新委任黄嘉纯出任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12]

2011年1月,城大投资逾一亿港元在深圳兴建的产学研大楼,举行启用典礼。同年10月,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举行开幕典礼。

2012年2月,学术楼(二)(现 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庆贺落成启用。

2013年5月,学术楼(三)(现 刘鸣炜学术楼)正式启用。

2014年7月,为庆祝创校30周年,城大采用新徽标,由城大的英文缩写“CityU”与数字“30”组成,表达追求行动、进步的励志信息。[13]其后成为大学新校徽。

2015年8月28日香港城市大学以约5.5亿元,呎价逾1万元购入丰汇基座商场。商场位于1及2座基座,地下至2楼共有3层,合共5.32万方呎。

2018年2月,香港城市大学与广东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签署“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合作备忘录,香港城市大学将在广东惠州拟建设占地面积约1000亩的校园项目,并筹划合办动物医疗检验中心及食物安全实验室。[14]城大在2019年6月表示,得悉相关土地不适合规划作教育用途,而惠州市政府亦因财政考虑原因未能落实之前所做的承诺,因此不会进一步探讨。[15]

2018年8月20日香港首家及唯一的动物医学院命名为“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学院由城大与其国际䇿略伙伴美国康乃尔大学合作于2014年建立,课程2019/20学年起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

2020年3月,城大计划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校区[16],筹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预计2023年正式开办课程。

大学辨识

校徽及象征

File: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 Logo 1990-1994.png
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校徽(1990年至1994年)
File:CityU Logo.svg
香港城市大学校徽(1995年至2014年)

为庆祝创校30周年,城大采用由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创办的靳与刘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的校庆标志,由城大的英文缩写“CityU”与数字“30”组成,表达追求行动、进步的励志信息,其后成为新校徽。[13][17]

File:Logo o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vg
香港城市大学校徽(2014年-)

校训

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解释说:“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 朱熹则于《朱子文集》道:“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校歌(1999年版)

创作背景

校歌源自1999年11月27日至28日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上演,由城大师生自创、自编、自演“城市大学十五周年校庆纪念音乐剧[18]《城市传奇》的主题曲,其后每年迎新典礼[19]由师生一同唱出。

歌词(粤语)

《城市传奇》

作曲:何俊杰 作词:岑伟宗 舒志义 

光阴似箭,终于看到这一天,让我追上进步前路望远见。

当天错过,最后明了会兜圈,一切困惑重塑今天。

失败,牺牲跟妥协,生存在刹那定夺。

光明亮相那一秒,或许我是控制不了。

唯一真理,坚守信念,错不了。

人要成大器,让心中的理想高飞;人要成大器,用知识开创传奇。

无限更新奇,自有新天地、新转机。

人要成大器,让知识跟理想高飞;人要成大器,在世间开创传奇。

天边角落难关跟责任,新责任同难关纵是难,也未停步做个模范。

城市成大器,让知识跟理想更远飞;城市成大器,用知识开创传奇。

城市成大器,万千光辉理想高飞;城市云上飞,标志知识创传奇,有你。

校歌(2021年版)

歌词(国语版)

《学研出尘》

作曲:李峻一;作词:郭位

大问于市 学研出尘

师生能尔 惟心是用

多元文化 和而不同

巍巍山海 正道致中

体认科研实证 博学审问古今

吾校钟灵 昂扬奋进 远瞩高瞻以恒

引领世界 你我先行

吾校钟灵 昂扬奋进

多元文化 和而不同

巍巍山海 正道致中

歌词(粤语版)

《学研出尘》

作曲:李峻一;作词:郭位(原作)、李峻一(改编) 

学研勤勉 师表造诣

诗风礼月 心岭意海

明辨慎思 堂堂大器

经世贡献 芳照万里

行方心刚思远 求变创建闪耀

无畏世界 星月变异 迎骄阳我迈前

路遥何畏 坚守正道

馨哉我校 高瞻远瞩

繁盛硕果 累累实证

驰骋世界 展我大志

校花

香港城市大学于2016年11月7日选定簕杜鹃其为“城花”,象征城大不断进取、屡创佳绩。[20]

校园

历史

1984年至1989年期间,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的临时校舍位于今日旺角西洋菜街前工业贸易署大楼[21]

1989年9月永久校舍开始交付,学院于1990年1月起陆续迁入新校舍,并把原临时校舍转交香港公开进修学院(现香港都会大学,后迁出)作校舍用途。

主校园位于九龙塘达之路83号,面积达15.6公顷,面积为全港大专院校的第四大。[22]其后获得政府拨地,把原歌和老街临时房屋区的地段作为学生宿舍的位址。[23]

由2019年12月香港暴动起,校方禁止公众进入校园,并在外围加设铁板,封锁校园,出入口均有保安看守,职员和学生需要拍卡和出示证件才能进入校园。[24]

地理位置

校园位于达之路以西的朱牯仔谷地上,校舍东部毗连又一城港铁九龙塘站,南与九龙仔公共屋邨南山邨又一居一街之隔,西与石硖尾公园为邻,与白田邨隔山相望,北坐笔架山底、龙翔道以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最方便港九新界学子的学府之一,不少学界联校组织的会议、各项交流实习活动的面试均选择在城大举行,以方便散居各区的与会者。

主校园(本部)

大学的达之路入口,前方为杨建文学术楼,左为蒙民伟楼,右为方润华楼

包括杨建文学术楼、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刘鸣炜学术楼、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学术交流大楼、桃源楼、赛马会健康一体化大楼(预计2022年第四季竣工)、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两座高级教职员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十一座学生宿舍。

杨建文学术楼

杨建文学术楼,前称学术楼(一)(ACademic 1),于2006年或之前亦曾称为 “教学楼”,1989年至1994年分阶段落成,由钟华楠、唐谋士两所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设计。楼面面积达63,000平方米,当中包括116所实验室、18个演讲厅、课室,学校食堂,以及3个装置完备的厨房。杨建文学术楼以颜色来分区,依次序分别是紫区(P)、绿区(G)、蓝区(B)、黄区(Y)及红区(R)。除演讲厅以外,所有课室、实验室等都以所处的颜色分区来编号。

2017年4月28日,正式将学术楼(一)命名为杨建文学术楼,以表彰伯恩光学创办人杨建文博士太平绅士对大学和学生的支持和慷慨捐助。[25]

邵逸夫图书馆

邵逸夫图书馆(Run Run Shaw Library)于1984年成立,1989年迁往九龙塘校园内杨建文学术楼,翌年正式命名为邵逸夫图书馆,以纪念邵爵士之慷慨捐献。图书馆座落于杨建文学术楼二楼及三楼,位处大学中心区域。图书馆占地13,509平方米,设有座位约2,530个,另有位于沙田石门某工厦的校外储存书库。使用者需持有城市大学相关证件方可进入。

城大图书馆馆藏纸本书逾106万册,电子图书逾2百万册;合订本期刊数量约218,000册,纸本现刊约有1,700种。电子资源亦不断增加,其中电子数据库378个,电子期刊逾78,000册,媒体资料69,400种,网上视听资料127,000种。

图书馆馆藏一系列英国法律史图书。英国法律特藏书库为亚洲地区最佳馆藏之一,以典藏1900年以前出版之英国法律珍本书为主,其他广泛范畴的相关学科皆有收纳。重要藏书包括 La novvelle natura breuiu, 1553, Henrici de Bracton de legibus & consuetudinibus Angliae libri quinq, 1569, La graunde abridgement, 1573, 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1768-1769 等。

图书馆于2007年率先设立与推行“学习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整合了图书馆服务、科技及其他校园服务,是一个可以同时配合休闲阅读、自学探索和群体研习等不同需要的理想学习空间。图书馆推出的重要举措有:2007年设立Oval 电脑区、技术支援柜台、参考咨询服务柜台、迷你影院、休闲区、悠然角;2009年设立人文学堂、读者指导室、多用途展示区(于2016年命名为和富基金廊);2013图书馆新翼投入使用,增加了馆藏及自修区;2015年开放四库全书阅览室。

2008年,图书馆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合作,率先在香港利用超高频RFID技术设计了EasyCheck 系统。EasyCheck已在指定参考书库使用,用户可在任何时间自助借阅或归还多种图书馆馆藏。图书馆亦获得八达通公司的批准及授权,结合图书馆系统与八达通研发了EasyPay系统,自动处理缴交逾期罚款。EasyCheck与EasyPay系统均在内地及香港取得专利。

2014年,图书馆与法律学院、知识转移处、教育发展及精进教育处合作开设“创意工作坊”。创意工作坊是位于图书馆的一站式资源中心,旨在帮助学生与校内读者发挥及展示想像力、彼此交流,共享意念并创出新意。

2016年,图书馆发展出新型 多萤幕虚拟实境(CAVE),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探索创新,以此支持大学的“重探索求创新课程”。CAVE是Discovery Corner的一部分,后者是一个一站式场所,学生可在此制作并修改3D模型及虚拟实境项目,供作业或研究之用。CAVE是一个投射式虚拟实境显示器,位于一个房间大小的空间内,可让多人同时使用而获得相同的沉浸式体验。图书馆Discovery Corner亦配有虚拟实境头戴式装置,让学生个别感受沉浸式体验。除了CAVE之外,Discovery Corner还提供3D扫描服务及桌上型电脑。

邵逸夫图书馆内部

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

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低层中庭
位于顶楼的空中花园

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于2011年至2016年4月称为学术楼(二)(ACademic 2),由国际性建筑师事务所凯达环球设计。原称为“城大专上学院大楼”[26],总面积20,900平方米,座落于校园内综合运动场馆后的斜坡上,配备资源中心、设计室、电脑室、语言实习室、学生饭堂、课室、演讲厅、影音室、多用途活动室和空中花园。大楼原计划于2010年4月启用,让所有城大专上学院(现为伍伦贡学院,为一所政府认可的专上学院,完全独立于城大以外)的学生使用,不过最终只限舒缓资助学士课程及九龙塘就读自资副学士课程的学生之用,最终于2011年7月落成,并于8月启用。主要供约4,400名当时城大专上学院及最多1,600名城大全日制自资学位课程学生使用。

城大于2016年4月28日将学术楼(二)命名为“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以表彰李达三博士及夫人叶耀珍女士对城大的支持和慷慨捐助。[27]

电算服务中心

电算服务中心(Computing Services Centre, CSC)临时办公室位于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 4楼,同时于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 地下、4楼及5楼设有电脑教室区域,作为跟电子相关的学科的教学课室,并以房号区分。另外,电算服务中心于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 4楼设有手提电脑借用及服务柜台,为教职员和学生提供各项服务,包括免费使用电脑、手提电脑借用、免费打印文件服务、钉装用品提供等。中心也担任整间大学的电脑管理员,负责各项网上或电子器材资料的整理和维修。电脑教室使用者需持有城市大学相关证件方可进入教室区域及服务柜台。

刘鸣炜学术楼

刘鸣炜学术楼

刘鸣炜学术楼,于2013年至2016年8月称为学术楼(三)(ACademic 3)。学术楼工程分两期,第一期是楼高20层的高座大楼,第二期是5层的低座大楼,总实用面积达20,500平方米,城大最高之楼宇。设施包括有可容纳600人的大礼堂、课室、资讯科技实验室、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餐厅、学习共享空间及行政部门办公室等。刘鸣炜学术楼由本港建筑所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三楼及六楼均可连接至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而五至七楼均可通往学生宿舍及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6楼、7楼及8楼也设有绿化平台花园。

工程于2009年动工,原预计在2012年9月落成,最终于2013年1月开放使用。

城大于2016年8月12日将学术楼(三)命名为“刘鸣炜学术楼”,以感谢刘鸣炜及其家人对城大的支持和慷慨捐助。[28]

2017年10月30日,3楼占地逾3300平方呎的“中电低碳能源教育中心”开幕,介绍各种低碳能源,并展示核反应堆“华龙一号”反应堆比例模型。

“五大楼”

“五大楼”是指蒙民伟楼(Mong Man-wai Building)、方润华楼(Fong Yun-wah Building)、郑翼之楼(Chen Yick-chi Building)、学术交流大楼(Academic Exchange Building)及桃源楼(To Yuen Building),沿达之路桃源街而建,包围著杨建文学术楼。其中,郑翼之楼乃行政中心,大学主要高层之办公位置也在此,周亦卿研究生院亦位于方润华楼。学术交流大楼则是专业进修学院(SCOPE)所在。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之底层分别设有不同种类之实验室。

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

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

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Bank of China(Hong Kong)Complex)前称康乐楼(AMENities Building),与杨建文学术楼紧连,属于红区(R)[29]。主体包含黑房室、运动中心、50米标准游泳池、学生发展处、保健室、学生会办事处、研究生会办事处、烧烤场、山边小径等。2017年12月,城大公布将康乐楼命名为“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以表彰中银香港慈善基金对大学的慷慨捐助。学生会干事会会长不同意有关冠名,批评校方未有咨询学生意见。

保健中心

杨仲仪保健中心(Young Chung Yee Health Centre)位于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4楼,为学生和教职员提供一般门诊服务和基本的牙科保健服务。使用者需持有城市大学相关证件方可使用服务。

山边小径

山边小径在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对面的城大山丘上,环境清静,部分位置更设有健身设施,为学生提供缓跑、爬山之好去处。小径出口位置分别是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 地下正门、杨仲仪牙科保健中心、南山邨入口及南山苑(早上才开启)。

赛马会健康一体化大楼

预计2022年第四季竣工。

南山楼

南山楼(Nam Shan Building)位于南山邨道与大坑西街交界,邻近石硖尾警署,一共四层(五至八楼)楼面,位于南山邨停车场之上,是城市大学向香港房屋委员会租用的大楼。人文社会科学系、语言学系、商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系、土木及建筑工程学系等,均有设办公室于此。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是坐落于校园北部的教学大楼,位于九龙塘达康路18号,毗邻歌和老街学生宿舍。现时已有4个院系,包括创意媒体学院、电脑科学系、英文系及媒体与传播学系,以及互动媒体与电算应用中心进驻。

附属机构

专业进修学院(SCOPE)

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于2018年4月18日将位于学术交流大楼低层的学院办事处改为设于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学院办事处设于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二楼2410室。

城大动物医疗中心

中心位于深水埗荔枝角道339号,是东南亚其中一间最具规模的动物医学教学医院公共卫生及动物医疗机构。[30]

城大动物医疗检验中心

中心是全亚洲最先进、可进行动物化验和解剖学实验室,同时亦提供教学及研究,参与城大动物病理学、踪新兴动物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教学工作,服务对象为全港兽医诊所、本地渔界、香港赛马会香港海洋公园嘉道理场、各大学和政府部门。

大埔林村的动物医学教学场

位于动物医学教学场位于大埔林村禾堂背占地约9300平方米,以实务教学用途为主,14个建筑物

餐馆

城大校园内有8间餐馆供学生及教职员使用,包罗酒楼、西式餐厅、粤式餐厅、咖啡阁、快餐式等,种类颇多。[31]由于部分本校餐馆售卖之食品,普遍比又一城内的食肆便宜,故吸引部分在附近学校就读的学生,会到本校园内的餐厅用膳。对于城大学生,纵然本校有超过十间餐厅,部分学生仍会选择到又一城或者南山邨一带用膳。

到2020年3月21日,城市大学财务处向全体师生发电邮,表示由于未能与城名饮食集团达成协议,中菜厅及城峰阁于同年4月20日正式终止结业。而城名饮食集团表示因校方封闭校园不作开放而导致亏损,向校方索偿。

  • 城大食坊 City Express(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5楼,由大家乐集团营运)
  • 5380 Cafe Kebab Station(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5楼)
  • Coffee Cart(杨建文学术楼4楼)
  • AC2 Canteen(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3楼)
  • AC3 Café(刘鸣炜学术楼3楼, ,由Subway营运)
  • AC3 Bistro(刘鸣炜学术楼7楼)
  • CMCAFE(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3楼, 由Grove Sandwiches营运)
  • 好味厨(学生宿舍多功能厅B好味厨)
  • Garden Cafe(学术交流大楼低层,已结业)
  • 城大中菜厅(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8楼,已结业)
  • 城峰阁(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9楼,已结业)

联校运动中心

位于九龙塘联福道36号,邻近香港浸会大学逸夫校园,由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管理及使用。

宿舍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邻近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学生宿舍(Student Residence)位于达康路毕架山峰旁,约在达之路歌和老街,部分风景怡人,如赛马会群智堂居住者能看见维多利亚港大部分景色。宿舍共 11 座,宿舍多以捐赠者或机构命名。其中,1至9座由英国罗麦庄马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而第10及11座由巴马丹拿设计。每个宿舍都有宿生会,负责组织宿舍内的活动。[32]城大拟在马鞍山白石迎海对出(沙田市地段600号)兴建新的学生宿舍,由李景勋雷焕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造型参考现有城大宿舍,以及同一公司设计的中大伍宜孙书院。学生宿舍计划最快可于2015年下半年展开建造工程,若工程进展顺利,预期可于2017年年底至2018年年初竣工,届时将可提供2,168个宿位,但至今仍未动工。另外,政府亦与城大、理大磋商,在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侧建造两座供两校学生共用的学生宿舍。

  • 马会楼(Jockey Club House)
  • 赛马会敬贤堂(Jockey Club Humanity Hall)(Hall 1)
  • 汇丰业昕堂(HSBC Prosperity Hall)(Hall 2)
  • 校友乐礼堂(Alumni Civility Hall)(Hall 3)
  • 赛马会群智堂(Jockey Club Academy Hall)(Hall 4)
  • 陈瑞球堂(Chan Sui Kau Hall)(Hall 5)
  • 李兆基堂(Lee Shau Kee Hall)(Hall 6)
  • 赛马会群萃堂(Jockey Club Harmony Hall)(Hall 7)
  • 叶袁玉𡖖堂(Yip Yuen Yuk Hing Hall)(Hall 8)
  • 胡应湘爵士伉俪堂(Sir Gordon and Lady Ivy Wu Hall)(Hall 9)
  • Hall 10
  • Hall 11
饭堂
  • 好味厨(Homey Kitchen,学生宿舍多用途礼堂B)

教职员宿舍

大学教职员均来自不同国家。部分职员会被安排入住大学教职员宿舍,包括德智苑(Tak Chee Yuen)(位于达之路88号)、南山苑(Nam Shan Yuen)(位于南山邨道23号)及学术交流大楼(位于达之路81号)。

行政与架构

院系设置

商学院、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理学院、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创意媒体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以及法律学院开设学士及研究院课程。 建筑科技学部提供资助副学士课程。周亦卿研究生院负责所有研究生课程的运作及发展,及提升研究水平。

商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院 工学院 理学院 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
  • 会计学系
  • 经济及金融系
  • 资讯系统学系
  • 管理学系
  • 管理科学系
  • 市场营销学系
  • 亚洲及国际学系
  • 中文及历史学系
  • 英文系
  • 翻译及语言学系
  • 媒体与传播系
  • 公共政策学系
  • 社会及行为科学系
  • 陈冯曼玲陈淑莲英语中心
  • 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
  •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 电脑科学系
  • 电机工程学系
  •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
  • 机械工程学系
  • 先进设计及系统工程学系[1]
  • 建筑科技学部
  • 化学系
  • 数学系
  • 物理学系
  • 生物统计系[2]
  • 生物医学系
  • 传染病及公共卫生学系
  • 神经科学系
  • 临床动物医学系
创意媒体学院 数据科学学院 能源及环境学院 法律学院 周亦卿研究生院

管治架构

校董会是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依照法令规定行使权力和义务。[33]

顾问委员会是大学的最高咨询机构依照“大学管理条例”8A章,顾问委员会具有以下功能:[34]

  • 听取校长的年度报告。
  • 审议校董会的报告。
  • 讨论关于大学政策的动议。
  • 根据大学的要求募集资金,进一步推动大学的宗旨。
  • 促进大学在香港和全球其它地方的利益。

教务会是校董会管理下大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指导和规范大学教学和研究活动。教务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教务会可委任委员会,履行校董会授予的权力和义务。[35]

历任校长

1994年前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

肖像 校长 上任 卸任 备注
1 庄贤智
教授
1983年
10月3日
1989年
7月31日
转任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校长
2 郑耀宗
教授
1989年
8月1日
1996年
4月30日
转任香港大学校长而请辞
3 张信刚
教授
1996年
5月1日
2007年
4月30日
请辞退休
- 何炘基
教授
2007年
5月1日
2008年
5月13日
署任
4 郭 位
教授
2008年
5月14日
现任

学术泛论

教学模式

学生在主修专业以外可选择副修专业。

课程中包括“重探索求创新课程(Discovery-Enriched Curriculum)”,以前瞻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适应未来新世界。务求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和创新,学会交流、展示新知识。

学生亦需修读精进教育科目(Gateway Education),科目强调探索和创新,旨在促使学生在涵盖广阔的多个学科领域主动学习最新知识。

部分学科设立了“跨学科专业发展奖励计划”(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ward),鼓励教研人员参与设计高质素跨学科精进教育科目。

部分课程提供“大规模开放线上课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简称MOOC)教学模式[36]

排名声誉

大学 排名
香港城市大学
全球排名
《泰晤士》世界排名[37]151名(2022)
《QS》世界排名[38]53名(2022)
《US NEWS》世界排名[39]141名(2022)
《ARWU》世界排名[40]151–200名(2021)

城大在QS(Quacquarelli Symonds)的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53位,亦在2021年QS“建校未满50年全球最佳学府”排名中位列第四。[41]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榜指标,城大获选为“全球最国际化的大学”。 [41]根据QS的202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城大位居全球第90位。[41]

工学院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公布的2021年度“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城大在工程领域上排名全球16位,香港第2位。在2017年“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评比”工学领域台港地区排名第1位。另据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202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城市的电脑科学及工程世界排名37位。

人文及社会科学院

根据QS公布的世界大学各学科排名榜,2021年排名第43位。于2021年公布的各学科排名榜,城大在媒体与传播学领域位居全港第3,全球第44位。根据QS在2021年公布的全球学科排名,城大的社会政策及行政领域排名第39。

商学院

城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入选2020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百大。能够入选《金融时报》MBA百大排名榜的课程,均获公认为全球最佳的管理课程。[42]

2021年QS世界大学分科排行榜中,学院在商业及管理排名第58位香港第5位;会计及金融排名第58位香港第4位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D)公布2019年全球一百所最佳商学院研究排行榜,城大商学院入选第二十七位,是亚太区最高排名的学院。[43]

城大商学院于2021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经济及商学领域中,全球第72位香港第5位。此外,学院也通过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认证(AACSB)、EQUISAMBA商学院三重认证,是为世界顶尖5%的商学院之一。

研究院及实验室

研究院

  • 香港高等研究院
  • 香港数据科学研究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
  • 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大学研究中心

  • 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
  • 刘璧如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 司法教育与研究中心

学院研究中心

应用策略发展中心

  • 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中心
  • 电力电子研究中心
  • 香港商务及海事法研究中心
  • 国际互联网金融中心
  • Center for Advanced Nuclear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健康一体化研究及政策中心
  • 香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Decentralized Trust Computing

内地研究院

  •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 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
  • 中国科技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联合高等研究中心(苏州)

校园生活

2014年的统计显示,城大的学生人数在一万九千至两万名之间。当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男女比例都非常均匀:本科生大约有47%为男性,53%为女性;研究生大约有49%为男性,51%为女性。

香港城市大学学生会

香港城市大学学生会(英语: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tudents' Union,简称CityUSU)为独立注册社团,成立于1985年,办公室设在城市大学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六楼。学生会由五大中央组织及其辖下组织组成,架构上为五权分立,由干事会、评议会及仲裁委员会分别担任行政、立法、司法的角色,而编辑委员会及城市广播则分别以刊物及广播,担任双重监察的角色。[44]

学生会在校内杨建文学术楼四楼经营名为Cut Price的福利店,售卖基本零食、饮品和文具,并在同一层开设影印中心,提供自助影印、钉装和本地传真服务。此外,学生会管理的学生会活动中心会开放予学生会会员作休憩用途。

学院及学部联会

学院及学部联会以及学科联会是学生会辖下组织。目前学生会辖下有三个学院及学部联会,分别是商学院及学部联会、人文社会科学院及学部联会,以及科学及工程学院及学部联会。另外,学生会辖下有二十一个学科联会:

  • 商学院:会计学学科联会、经济及金融学学科联会、资讯系统学科联会、管理学学科联会、管理科学学科联会、市场营销学学科联会[45]
  • 人文社会科学院:应用社会科学学科联会、中文、翻译及语言学学科联会、英文学科联会、媒体及传播学科联会、公共行政学科联会[46]
  • 科学院及工程学院:生物及化学学科联会、建筑学学科联会、电脑科学学科联会、电子工程学科联会、生物医学工程学及机械工程学及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学学科联会、数学学科联会、物理及材料科学学科联会[47]
  • 能源及环境学科联会[48]
  • 创意媒体学科联会[49]
  • 法律学科联会[50]

属会

目前学生会有超过三十个属会,包括体育,水上运动,音乐,戏剧,电影,漫画和动画,象棋与桥梁,辩论,投资以及宗教团体。[51]

较知名的学会包括​天文学会、投资及财务学会、旅学会、舞蹈学会、戏剧社、动漫画同人志、电影学会、健体学会等,上述属会每年均于“木人巷”招收会员。[52]

除了兴趣组织以外,学生会辖下还有宿生会,服务居住大学宿舍的学生会会员。

研究生会

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会(英语:CityU Postgraduate Association,简称CUPA)成立于1996年,致力为城大的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学术与学习环境,增进大学各部门与研究生群体的沟通[53]

运动队

城大运动代表队由学生发展处(SDS)体育部统筹,在2017年度于十三所香港大专院校参与的香港大专体育协会赛事中第九次荣膺男子、女子团体总冠军,并囊括“大专全年最佳男、女子运动员”奖项,打破香港大专运动史上的纪录。 [54]

文化团体

除了附属于学生会的组织外,校内还有其他由学生发展处或文康委员会统筹的的社团及文化团体,包括管弦乐团、合唱团和辩论队。[55][56]这些组织定时举办各类活动,由文康委员会统筹及公布。[57]

著名教授

校友

组织

  • 校友联络处(Alumni Relations Office),校方为校友提供城大发展及校友服务的最新资讯。

校友会及同学会

  • 香港城市大学评议会(The Convocation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根据大学条例而成立的毕业生法定组织。大学评议会常务委员会努力加强校友的网络及促进校友参与大学发展,透过不同的途径包括活动及服务,增加校友对母校的支持。
  • 香港城市大学校友会(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umni Association,简称Cityuaa),是城大毕业生组织。
  • 城贤汇(CityU Eminence Society),是一个校友组织,组织旨在凝聚热心支持母校的校友,积极运用各方人士的资源、专业知识及人脉网络,以促进城大发展,并服务社会。[68]
  •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校友联谊会
  • 香港城市大学上海校友联谊会
  • 香港城市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

出版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6年成立,是大学的出版部门,主要出版三类书籍:学术书籍,专业书籍及一般书籍,范围涵盖文、理、工、社科、商、教育及法政等方面,尤其专于出版有关中国研究、香港研究、亚洲研究、政治和公共政策的书籍。

刊物

标题 类型 受众 发布者 频率 链接
每月电子通讯 电子杂志 公众 传讯及公关处 每月 [3]
今日城大 杂志 公众 传讯及公关处 每季 [4]
城大校友网 杂志 校友 校友联络处 每年 [5]
CityUpbeats 杂志 学生 学生发展处 每季 [6]
DiverCity 博客 国际学生 环球事务处 每月 [7]

合作院校机构

策略伙伴

姐妹校

2020年的统计显示,城大在44个国家或地区400多个伙伴院校结盟,每年超过1200名学生到其他国家交流。[77]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又一城公共运输交汇处
达之路
桃源街
歌和老街

参考文献 

  1. 城大资料与事实-教员数目. [2011-01-17]. 
  2. CityU Annual Report 2019/20. www.cityu.edu.hk. [2021-01-31]. 
  3. 2011-12香港城市大学外地学生赴港前新生指南 (PD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07-22]. 
  4. 城大启用新推广标志以配合《2015–2020年策略性发展计划》. 香港城市大学. 2015-08-04 [2015-08-06]. 
  5. 香港城市大学 - 网站指南. 香港城市大学. [2018-06-15]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6. 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21-10-06]. 
  7. CityU Facts & Figures. www.cityu.edu.hk. [2019-04-19]. 
  8. 房署昨函告朱牯仔灾民 限期决定是否接受安置 并考虑是否要社区中心内灾民搬走 灾民委会表示可能到布政署外露宿.《大公报》,1986年4月11日.
  9. 学生证与聰明卡合体. [2020-06-08]. 
  10. 城大附属公司 千里眼上市. [2020-06-15]. 
  11. 本港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 [2020-06-15]. 
  12. The Council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ww.cityu.edu.hk. [2019-04-19]. 
  13. 13.0 13.1 Celebrating 30th Anniversary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ww.cityu.edu.hk. [2019-04-19]. 
  14. 城大与惠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 落实城大惠州项目. [2019-04-11]. 
  15. 城大惠州设分校触礁-大湾区另选合适校址, [2020-09-22] 
  16. 城大分校落户东莞 55公頃土地通过审批. [2020-09-22]. 
  17. 香港城市大学三十周年校庆标志. www.klandk.com. [2020-11-04]. 
  18. 十五周年校庆, [2020-01-28] 
  19. 城大举办迎新典礼鼓励新生勇敢面对转变, 2007-08-28 [2020-01-28] 
  20. 簕杜鵑获选为“城花”. 今日城大. No. 53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2017 [2020-10-14] (繁体中文). 
  21. 创校前后 (PDF). [2019-09-17]. 
  22. 吴迪; 鞠欣 (编). 晚安香港:城大的面积到底大不大. 大公报 (大公网). 2016-05-01 [2020-10-14]. 
  23. 从空中鸟瞰石硤尾和九龙塘. 香港记忆. 2011 [2020-10-14]. 
  24. 城市大学局部开放校园设施 学校禁止公众进入保安看守. 城大编委. 2020-01-12 [2020-03-22]. 
  25. CityU NewsCentre - 学术楼(一)命名为“杨建文学术楼”. wikisites.cityu.edu.hk. [2017-05-02]. 
  26. 专上学院大楼标志城大及副学位教育新里程.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27. 城大命名“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28. 学术楼(三)命名为“刘鸣炜学术楼”.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29. Floor Plan (PDF). [2017-05-12]. 
  30. 城大动物医疗中心投入运作 配合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发展
  31. 餐厅. 香港城市大学. [2020-11-06]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32. 城大学生宿舍简介[永久失效链接]
  33. (英文)University Council.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07-18]. 
  34. (英文)University Cour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07-18]. 
  35. (英文)University Senat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07-18]. 
  36. CityU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2020-03-01]. 
  37.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38.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1.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18-08-15]. 
  39.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40.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41. 41.0 41.1 41.2 “关于城大“, [2020-08-05] 
  42. 城大MBA课程打入《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百大. [2020-06-17]. 
  43. 城大商学院2019年亚太区排首位. [2020-09-22]. 
  44. 宗旨与历史. 香港城市大学学生会 CityUSU. [2020-08-3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45. CB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英语). 
  46. CLASS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英语). 
  47. CENG/CSI/VET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英语). 
  48. SEE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英语). 
  49. SCM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英语). 
  50. SLW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英语). 
  51. The affiliated club and societies. [2020-08-30]. 
  52. 香港学生社群手机程式, Gööp-. CityU 生存手册. Medium. 2019-09-20 [2020-10-09] (英语). 
  53. CUPA Constitution. [2020-12-29]. 
  54. 城大运动队破纪录贏得第九次大满贯.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55. Student groups and societies. [30 August 2020]. 
  56. CityU PO. www.cityu.edu.hk. [2020-10-24]. 
  57. Cultural & Sports Committee. www.cityu.edu.hk. [2020-10-24]. 
  58. 中国评论新闻网. 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9-04-19]. 
  59. 香港立法会梁美芬简介. [2010-02-23]. 
  60. 城大吕坚膺法国技科院院士 - 香港文汇报. paper.wenweipo.com. [2019-04-19]. 
  61. Qiusheng LI - CityU Scholars | A Research Hub of Excellence. scholars.cityu.edu.hk. [2021-08-08] (英语). 
  62. Jack E. Cermak Medal | ASCE | Past Award Winners. www.asce.org. [2021-08-08]. 
  63. Robert H. Scanlan Medal | ASCE | Past Award Winners. www.asce.org. [2021-08-08]. 
  64. Dr. WONG Pak Nung Bryan 黄伯博士. [2012-05-18]. 
  65. web-support@bath.ac.uk. Bryan Wong - University of Bath. www.bath.ac.uk. [2015-05-28]. 
  66. 存档副本. [2012-06-05]. 
  67. CAlEnDAR -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DF). [2012-05-18]. 
  68. 城大校友为母校及社会作贡献.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69. 太赫茲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06-10]. 
  70. 城大与台大推出双联博士课程. 香港城市大学. [2020-09-28]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71. 城大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推出双学士学位课程. [2020-06-10]. 
  72. 电机工程学系与六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 推动创新科技商品化. 
  73. 城大-清华大学MPA+EMBA课程举行首届开学礼. 香港城市大学. [2020-09-28]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74. STUDY DIGITAL MEDIA IN HONG KONG. [2020-08-28]. 
  75. 城大与卡罗琳医学院签订备忘录加强合作. 
  76. 科学合作协议推动健康工程学发展. 
  77. 香港城市大学:Partner Universities. [2021-06-11].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