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岳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钱海岳(1901年—1968年1月14日),字腾英江苏无锡人,南明史研究家,“文革”期间遭迫害,被拉到明孝陵上面推下,遂跌死,终年67岁。

生平

钱海岳出身士大夫之家,早年即以文采知名。[1]1912年,入读无锡东林学堂。1921年前后,曾就读于金陵中学

1924年,撰成《钱氏吴越国故迹考》二卷。1925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政经科,于北洋政府印铸局文牍课任职。

1927年,辞职返乡无锡。6月2日,其妻因病离世。秋,编成个人文集《能史阁文集》。南下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

钱海岳军服照片

1928年,北上南京,经邵力子推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秘书,参加二次北伐。编成个人诗集《涣花楼诗集》,同年刊行《海岳游记》。结识朱希祖,共商南明史体例的写法。

1929年,调任国民革命军参谋本部秘书,不久又经邵力子介绍,调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陆军署秘书。同年,编成《哀蝉落叶集》,收录其追悼亡妻薛济华的诗文。冬,编成《订补历代州域形势》1930年,编成《读史随笔》。1931年,正式开始《南明史》的写作。编成《明清故宫词》。1932年,《海岳文编》刊行。

1937年1月,邵力子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随之调任部长室干事。抗战全面爆发,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940年,任国民政府考试院秘书。

1942年3月,辞去国民政府考试院秘书之职,改任开国文献馆专门委员。

1943年6月,应盛世才之邀,赴新疆主持《新疆通志》纂修工作,任边防督办公署秘书处副处长兼《新疆通志》主编。10月26日,作为新疆教育厅于迪化举办“史地讲演周”第一讲,于迪化维文会作《关于新疆通志》的演讲。数月后,三区暴动爆发,修志工作化为泡影。

1944年,改任新疆学院中文系教授。9月,任新疆女子学院院长。秋,完成《南明史》100卷初稿,本年为甲申年,距离明崇祯甲申(1644)三百年。

1945年末,应新疆警备司令宋希濂之邀,兼任军法处长,并为其高级军官讲解《资治通鉴》。

1948年4月,辞去宋希濂部军法处长之职,返回南京,继续任职于开国文献馆。

1949年1月,返乡无锡,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4月23日,共产党军占领无锡。7月1日,学校被改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改名为无锡中国文学院,7月8日任教务长。1950年5月,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任学院教授。7月,奉调参加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结业后分配至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担任文书工作。10月18日于无锡新生路小南海招待所见柳亚子,交流南明史心得,借《南明史》供其抄录。

1951年11月,随苏南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迁居苏州。11月11日,与顾颉刚会晤。1956年,任江苏省博物馆助理研究员。1957年,5、6月间被选为苏州市政协委员。

1958年,随江苏省博物馆迁居南京。1960年,调入南京图书馆,参与浙江省委宣传部委托省文化局组织的《江苏省通志稿》的校订整理工作。

1962年,南京大学组建明清史研究室,受校长郭影秋之聘,在南大历史系授南明史。在郭影秋主持召开的“李定国与郑成功逝世300周年研究会”上,递交论文《郑成功在军事上的贡献》。

1963年,谢国桢至南京查阅史料,与钱海岳见面,并见其《南明史》全稿。1964年9月,当选江苏省第三届政协委员。1965年,仍在进行《南明史》修订工作,经过二十余年的修订,《南明史》已由一百卷增至一百二十卷。3月31日,朱偰于往南京图书馆山西路分馆校对地方志卡片目录,见其“渠犹在孜孜不倦整理《南明史》”[1]

1968年1月14日,因其曾表彰郑成功,被诬为宣传蒋介石反攻大陆,被拉到明孝陵上面推下,遂跌死,享年67。

家族

父钱麟书为光绪十五年举人,宣统三年任绩溪知县,民国六年任青阳县知事。

著作

钱海岳一生著述颇丰,除《南明史》外,还有《哀蝉落叶集》、《海岳文编》、《海岳游记》、《能史阁文集》、《明清故宫词》等。

参考文献

  1. 1.0 1.1 中华书局《南明史》出版说明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