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差暴动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胡差暴动
胡差街头的一名美军士兵站在暴乱中被纵火的汽车旁
日期1970年12月20日
地点 琉球胡差市
(今日本冲绳县冲绳市
类型军民冲突
参与者冲绳居民、驻琉球美军琉球警察
结果56至60名美国军人负伤
27名冲绳人受伤、82人被捕[1]
1955年时的胡差市

胡差暴动(日语:コザ暴動 Koza bōdō,英语:Koza riot),或译古座暴动,是美国统治琉球时期的一起大规模军民冲突,爆发于胡差市(今日本冲绳县冲绳市),从1970年12月20日凌晨持续到翌日早上,原因是冲绳人对于25年的外国军政所产生的民怨[2]:p176[3],在一起作为导火线的交通事故发生后,共约5千位市民和美国驻军的700名宪兵卷入了骚乱之中,最终导致约60名美国人受伤、27名冲绳民众受伤[1]、80辆汽车被焚,嘉手纳空军基地内数栋建筑物遭受破坏[4]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盟军对日本列岛展开了为期七年的占领。尽管日本在1952年4月恢复了独立主权国地位,也使得日本本土的占领结束,但琉球群岛仍继续被美国军政所治理了20年。至1970年,美国决定于1972年终止对琉球的统治,并且透过冲绳返还协定将其回归给日本,然而美军依然持续在当地驻留规模可观的部队。另一方面,这些驻军在当地引起的犯罪事件或相关意外仍时有发生。例如胡差暴动不久前,在1970年9月的“糸满死亡车祸”(糸満轢殺事件)中,一位美军驾车在糸满圆环附近撞死一位54岁妇女[5],并且事后逃逸,之后却在美军法庭上获得无罪判决[6][7]。这类肇事美兵受驻军地位协定影响、而得以像一般美国长期驻外军人一样不为当地法令约束的情形,使得冲绳民间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8]:p163

暴动经过

胡差事件持续的时间共达7至8个小时,冲突从凌晨延烧到早上。虽然其发生并非出于预谋、刻意计划或煽动,但当下的紧绷情势仍然引起骚乱[6]。约在12月20日当天的凌晨1时,一群隶属于桑江营(Camp Kuwae)陆军医院的美军士兵酒后驾车,在胡屋十字路以南200米处撞上一名家住具志川市(今宇流麻市)、正要横越军道24号线(今国道330号线)的男子[5]。这处地点靠近胡差市内的红灯区,距离嘉手纳空军基地也不远[9]。美军士兵们立刻下车察看,而这名受到轻伤的男子在不久后就能够起身离开了。但当士兵们正要回车上时,一群目睹事发经过的计程车司机团团围住他们,而民众也开始朝现场聚集,人群当中开始传出“又要无罪开释了吗”、“美国佬滚回家”、“别欺侮我们冲绳人了”的骂声[8]:p158

一名琉球警员坐在暴动结束后的街头

美军宪兵队在车祸后,派了两辆车鸣着警笛奔驰现场。当宪兵队员准备替四名肇事的同僚解围时,市民们要求稍早被撞的男子躺回路上、让他重演车祸经过[6]。许多事后报告书强调这些后到的美军宪兵只顾著自己人,完全无视被害男子[10][11]。接着,另一辆到达该处的美军军车又不慎撞上一名身处现场的冲绳市民,在场人潮也已增加到700名,他们开始朝美军丢掷石块和瓶罐、并试图掀翻那辆撞到人的车。尽管当地警方之后成功将肇事美兵送离现场,骚乱还是进一步升级成大规模暴动[12]

之后,虽然事发现场响起了鸣枪警告声,但却适得其反地引来了更多市民,数量很快就达到5千人之众,而到场驰援的美军宪兵也已增至700人。冲绳民众捣烂、推翻了70辆以上的汽车,甚至加以纵火,在空中飞舞的已经不只有石块和空罐,周遭的住家、酒吧和餐厅也开始组装燃烧瓶。美军士兵被愤怒的市民拖下车痛殴,空车则被点火烧毁,有些群众则直接在一片骚动之中跳起民俗舞蹈。与此同时,另一批市民闯入空军基地大门,见车就砸,打碎房屋的窗户,基地内的美国人物品也被捣毁。接着,市民当中又有约500人在嘉手纳基地内攻击美军职员办公室、美军军报《星条旗》分社[6]和3间美侨小学[5],美军宪兵则动用催泪弹还击[6]。直到早晨7时以后,胡差的暴动才逐渐平息[10]。事发之后包括60名美国人和27名冲绳人受伤[5],82人被拘捕[13]

相关文化

冲绳当地的电音双人组合——地下琉球乐团在同名专辑中收录了一首名为“胡差暴动”的曲子[14]

相关条目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1.0 1.1 第4部・南島サウンド行<5>コザ暴動 「人生をグチャグチャにされた」 支配への怒り臨界点に達し―連載. 西日本新闻. 2006-10-14 [2012-04-12]. 
  2. Kadekawa, Manabu (ed.). Okinawa chanpurū jiten (冲绳チャンプルー事典, "Okinawa Champloo Encyclopedia"). Tokyo: Yamakei Publishers, 2003.
  3. 矛盾に満ちた住民対立/コザ騒動から30年 - 琉球新報 - 沖縄の新聞、地域のニュース. Ryukyushimpo.jp. [2013-06-17]. 
  4. Mitchell, Jon, "Military policeman's 'hobby' documented 1970 Okinawa rioting ", Japan Times, 17 December 2011, p. 12.
  5. 5.0 5.1 5.2 5.3 新報アーカイブ・あの日の紙面 車両炎上 コザ騒動(1970年12月21日). 琉球新报. 2009-12-25 [2012-04-12]. 
  6. 6.0 6.1 6.2 6.3 6.4 Inoue, Masamichi S. Okinawa and the US Military: Identity Making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53-55.
  7. "Koza hanbei sōdō". Okinawa konpakuto jiten (冲绳コンパクト事典, "Okinawa Compact Encyclopedia").
  8. 8.0 8.1 Christopher Aldous. ‘Mob rule’ or popular activism? The Koza riot of December 1970 and the Okinawan search for citizenship. Glen D. Hook; Richard Siddle (编). Japan and Okinawa: Structure and Subjectivity. Routledge. 2003. ISBN 0-415-29833-4. 
  9. Ex-MP revisits Okinawa’s Koza Riot. JapanTimes. [2013-08-02]. 
  10. 10.0 10.1 Shinzato, Keiji et al. Okinawa-ken no rekishi (冲绳县の历史, "History of Okinawa Prefecture"). Tokyo: Yamakawa Publishers, 1996. p243
  11. 沖縄市が「コザ反米騒動」資料入手/米国民政府、騒乱罪適用に消極的 - 琉球新報 - 沖縄の新聞、地域のニュース. Ryukyushimpo.jp. 2011-01-08 [2013-06-17]. 
  12. Mitchell, Jon, "Ex-MP revisits Okinawa's Koza Riot ", Japan Times, 8 January 2011, p. 12.
  13. 沖縄タイムス |. Okinawatimes.co.jp. 2007-10-09 [2013-06-17]. 
  14. "Ryukyu Underground at Discogs." Discogs.com . Accessed 14 September 2009.

参考书目

  • Mitchell, Jon, "Koza Remembered ", Japan Times, December 27, 2009, p. 7.
  • "Koza hanbei sōdō" (コザ反米骚动, "Koza Anti-American Riot"). Okinawa konpakuto jiten (冲绳コンパクト事典, "Okinawa Compact Encyclopedia"). Ryukyu Shimpo. 1 March 2003. Accessed 14 September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