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学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面相学是中国五术中的一种学问,主要从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为举止等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健康,从而推测一个人的命运。现今面相学融合西洋解剖学,最基本分为三质,心性质、筋骨质、营养质,从肤色五官高矮胖瘦皆可从这三质来论,三质定位后再依据流年细论,并搭配五官。(若三质熟悉则可加入中国相法中的“五行”来分类)相绝对不单论,定要配合整体,否则将断章取义判断失策。

面相的记载很早。《礼记》载:“凡视上于面则傲,下于带则忧,倾则奸。”又如勾践平吴之后,范蠡深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1],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其他如苏秦是“骨鼻剑脊”;项羽乃“目有重瞳”;周亚夫是“纵理入口”,纵理即法令,相术谓纵理入唇为饿死之相[2]刘秀则是“隆准日角”。

宋朝的萧注王安石“牛目虎顾,视物如射。”[3]如能定眼注视太阳,认为是一种贵相。例如《百家诗话》:记载陈莹中“尝入朝,已立班上,御朝差晚,杲日照耀,蔡京注目视日久,不瞬。莹中私谓同省曰:‘此公视日不瞬,真贵人也。’”《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也能“张目对日”。

曾国藩天生一对三角眼,人见人怕。[4]曾国藩本人亦精相术[5],例如曾氏称江忠源,“此人必立名天下,然当以节烈死。”[6]曾的日记中还记载相人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立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清稗类钞·方伎》记有《曾文正好相术》。

相学术语

以下分类皆为相学术语,例如三停,分上停(发际至额头),中停(印堂至鼻准),下停(人中至下巴)

  1. 阴阳
  2. 三质(西洋面型学)
  3. 三停(上停,中庭,下停):《神相全编》卷二《身相三停》:“身份三停,头为上停,人矮小而头大长者有上梢而无下梢,身长大而头短小者一生贫贱。自肩至腰为中停,中停要匀称,短则无寿。”
  4. 五官(
  5. 四渎(耳、眼、鼻、口)
  6. 五岳(额、鼻、下巴、两颧)
  7. 六府(天仓[上二府]、命门[中二府]、奴仆宫[下二府])
  8. 六曜(两眉、两眼、命宫、山根)
  9. 八卦
  10. 九州
  11. 面型(中国十大面型:由、甲、申、田、同、王、圆、目、用、风)
  12. 十二宫(命宫、兄弟宫[眉]、夫妻宫、子女宫、财帛宫、疾危宫、迁移宫[驿马]、官禄宫、田宅宫、奴仆宫、福德宫、父母宫)
  13. 十三部位
  14. 内相(包括肩膊、腰、背、胸、腹、脐、臂、四肢、颈、乳房(女性为主)、下阴、肛门、肌肉、皮毛发肤、牙、舌)
  15. 骨相(包括十四骨法及头骨)。《瑞桂堂暇录》:“东坡自谪海南归,人有问其迁谪辛苦者,坡答曰:‘此乃骨相所招。少时入京师,有相者云: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异日文章虽当知名,然有迁徙不测之祸,今日悉符其语。’”
  16. 动相(包括行相、坐立相、食相、卧相、哭相、笑相等)
  17. 声相
  18. 气色
  19. 型局(包括五行、飞禽走兽(50种)、清奇古怪幼异嫩重等。)

注释

  1.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 《史记·绛候周勃世家》:“条侯(周)亚夫自未封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八岁为将相,持国柄,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
  3. 《宋史·萧注传》载:“安石牛目虎顾,视物如射,意行直前,敢当天下大事……”
  4. 清史稿·曾国藩传》记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陵,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5. 薛福成的《庸庵笔记》卷二《谈相》记载:“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于文武员弁来谒者,必审视其福量之厚薄,以定用舍及所任大小。余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然接见一人,每于其才之高下,德之深浅,福之厚薄,往往决之而终身不爽。”
  6. 《凌宵一士随笔》卷四《湘军名将江忠源》

参考书目

神相全编、神相铁关刀、新人相学(卢毅安)、观相笔记(陈春荣)、冰鉴(曾国藩)、神相水镜集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