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庐山市
县级市

庐山市陶渊明石像

庐山市地图
概览
国家 中国
隶属行政区江西省九江市
区划类别县级市
区划代码360483
政府驻地南康镇
地理
人口及经济
总人口(2011年末)26.4万人
其它
时区UTC+8北京时间
电话区号+86 
网站:www.lushan.gov.cn
宋朝《虎溪三笑图》,画中陶渊明慧远陆修静相聚庐山,象征三家虽形态各异而殊途同归,预示着三者之间开始交流与汇通。参考: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网
明宪宗朱见深作《一团和气图》,与《虎溪三笑图》有异曲同工之处。参考:故宫博物院[失效链接]
五代荆浩所作匡庐图,取景于庐山南秀峰风景区内。参考:荆浩艺术研究院
1890年摄,清朝江西南康府县衙历史照片。[1]

庐山市,原名星子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九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庐山南麓、邻鄱阳湖西岸,是旅游名市。

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2005年),截至2011年末人口为26.4万;市人民政府驻南康镇。市城有周瑜点将台,五老峰下有白鹿洞书院温泉镇的泉水有天然硫磺矿,水温在70-90度。江西省工人疗养院就设在温泉。秀峰风景区内的瀑布诗仙李白作《望庐山瀑布》而老幼皆知。金星砚制作技艺被收录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Ⅷ—76)。

1975年星子县出土《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被认定为海内孤本。2008年,据此重编的两部古籍善本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

历史

历史沿革

荷兰人约翰·纽霍夫在1665年所画的南康府港口风景图

自古为“南国咽喉,西江锁钥,江右之门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辞海》提到,(南康)城濒鄱阳湖西岸,形势险要,晋末刘裕卢循,南朝梁王僧辩侯景明太祖陈友谅,清洪秀全曾国藩,皆在此地。

清同治《星子县志》记载,夏商周时期,星子在《禹贡》杨州之域,“西据敷浅原(即庐山),东汇泽于彭蠡”。“春秋时,周景王9年(公元前535年),星子地域逐渐为楚国所有”。周敬王10年(公元前509年),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归属吴国(今吴障岭,即吴国屏障之义)。周元王4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国,故又归属越国。战国时代,周显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威王熊商征讨越国,杀越王无疆。次年,收回原被吴国占去的全部土地,因而,这里又属楚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九江郡辖。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设淮南国豫章郡柴桑县,星子在其境。魏黄初3年(公元222年),东吴孙权设武昌郡,柴桑属武昌。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划武昌的柴桑,庐州的浔阳,设浔阳郡。南朝仍循旧置。隋文帝平陈,废浔阳郡设江洲,废汝南、柴桑二县,设浔阳县。开皇18年(公元598年),更名彭蠡县。大业3年(公元607年),废江洲改为九江郡,彭蠡更名湓城。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复设江洲,立浔阳县;8年(公元625年)湓城并入浔阳。

五代杨溥大和年间(929~935),于庐山之南立星子镇,派兵驻守,因境内有石(即落星墩)浮于水面如星,故得其名。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设置南康军,治所在今庐山市;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南康路明朝洪武年间改为西宁府南康府杨熊祥于1905年升任南康府知府,直至1912年辛亥革命该府建制被废。

三朝是南康府的治所之所在,曾经是一个州府级的城市。

2016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划归庐山市管辖。同时庐山区更名为濂溪区

2016年5月30日,江西省庐山市正式挂牌成立[4]

宗教历史

受山南灵山秀水的影响,儒教、佛教及道教追随者钟情于此,在此读书、游览、隐居或过化。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射蛟寻阳,登汉阳峰,封匡俗为南极大明公。庐山因此声名远播。

咸康六年(340年),王羲之寻阳,后卜居于金轮峰下。西域高僧佛陀跋陀罗(一说为佛陀耶舍)来见,羲之雅重其德,因舍宅为归宗寺以居之。归宗寺为庐山首座佛寺。开先寺、归宗寺、栖贤寺、万杉寺及海会寺成为庐山五大佛教丛林。又有广佛禅院、慈航寺、紫云寺、龙驹寺等。

山南道教传播早于佛教,东晋葛洪在观音崖炼丹;南朝陆修静修行于简寂观,达七年之久。471年,陆修静撰道藏三洞经书目录等道教经典,创立南天师道,成为一代宗师。简寂观内有道藏阁,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教经库。庐山市又有白鹤观、元(玄)妙观等。

2013年1月,游客在秀峰景区发现曾杀害秀峰寺全部僧徒的侵华日军第101师团饭冢国五郎[5]的被翻新、打磨的墓碑,翻新墓碑事件引起争议。[6]

2013年3月,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秀峰寺发掘出一座明代覆钵式塔状壁画墓。据考,此为大然禅师及其弟子的宿塔。墓中出土的赑屃碑座[7]、香炉、青花碟盘等器物和壁画,为秀峰寺的历史提供了佐证。[8]

文化历史

儒学、理学

南唐升元四年(940年),李氏朝廷在庐山白鹿洞开设庐山国学,开创了都城之外办国学的先河。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理学家朱熹知南康军(今庐山市),重建书院,订立学规,大力发扬儒学

熙宁四年(1071年),程朱理学创始人之一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大力发展理学。朱熹成为其集大成者。

正统元年(1436年),翟溥福主政南康府,倡议兴复白鹿书院,重视教化。他聘请教师,会逢月初则探望学子、亲自授课。江西巡抚赵新称他为“江西第一郡守”。后年老请辞,百姓不舍,遂在其死后建祠于湖堤祀之;又配享白鹿书院之三贤祠,与李渤、周敦颐和朱熹共享三贤之誉。[9]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与理学追随者持不同观点的陆王心学人物之一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游历庐山、咏诗述怀并刻《记功碑》于秀峰。与朱熹在1175年鹅湖之会激辩的心学大家陆九渊,却曾获朱熹之邀到白鹿洞书院作主旨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讲演,朱熹为此刻“白鹿洞书堂讲义”石碑。[10]

2004年7月,星子县文物研究人员在东牯山灵霄峰发现北宋年间“李氏山房”藏书馆遗址。据考证,李氏山房藏书馆属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私人藏书馆。李常(1027年-1090年),字公铎,建昌(即今永修县)人,黄庭坚之舅父[11][12]。李氏山房原为北宋时楞枷院的白石庵,李常少时与第李布(字公南,一说其兄为李莘)就读于此处的白石僧舍。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弱冠二年后即进士擢第,赠所藏9000余卷书籍与白马庵。李常至交苏轼名篇《李氏山房藏书记》《过建昌李野夫公铎故居》《李公铎白石山房》使该事迹广为流传。苏轼严厉讽刺当时社会“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流弊,认为“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赞扬李常赠所藏书是“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丰富的藏书和苏东坡写的诗记,促使海内学子纷至沓来,寻书觅学,为庐山国学、白鹿洞书院的兴盛打下了坚实基础。[13]

杏林文化

杏林”是传统中医学的代名词。经过考证,杏林文化源自庐山山南。

戏曲文化

“西河戏”,又称“弹腔戏”。西河戏形成于清咸丰年间,源自农民庆祝春节时自演自乐的娱乐形式,近年来重新流行。2010年,庐山市西河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行政区划

庐山市下辖9个、1个[14]

南康镇白鹿镇温泉镇星子镇华林镇蛟塘镇横塘镇牯岭镇海会镇蓼南乡东牯山林场沙湖山管理处

地理

庐山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林、湖汊为主;非金属矿产以花岗岩、青石(板石)、钾长石高岭土硅砂为主。

山体

境内西北多山峰、丘陵, 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8座。其中境内庐山主峰汉阳峰最高,海拔1473.4米。以汉阳峰为中心, 群峰环绕。

市东部环鄱阳湖一线,多沙山和沙丘。

市中部为低山丘陵, 以丫髻山为中心, 山丘密布。

市南部是沙湖山,湿地、湖汊和滩涂为主。

地貌、地层

市域冰蚀地貌显著,秀峰内黄岩瀑布即为冰斗地貌。U型谷、角峰、盘谷及羊背山地貌显见,冰川堆蚀的搬运作用对地貌影响也较大。

1860年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华考察时对庐山进行专门地质研究,在其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中,介绍了他命名的分布在庐山市境内的庐山片麻岩。

抗日战争前, 地质学家李四光对庐山(包括山南)地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得出庐山有大量第四季冰川遗迹的结论,并著书《庐山地质志略》《冰期之庐山》阐释。

庐山市山峰、丘陵及其高程(单位m)[15]
名称 位置 高程 名称 位置 高程 名称 位置 高程 名称 位置 高程 名称 位置 高程
汉阳峰 市城西北 1473.4 小汉阳峰 汉阳峰北侧 1412 犀牛峰 汉阳峰南侧 1438 紫霄峰 汉阳峰西南 1384 双剑锋峰(上) 汉阳峰东南 1324
五老峰 太乙村东北与牯岭交界 1358 狮子峰 五老峰南侧 1187.5 梭子冈 太乙村东北与牯岭交界 1169 含鄱岭 太乙村北与牯岭交界 1211 香山 香炉峰西北侧 765
太乙峰 太乙村北侧 1229 犁头尖 太乙村西北侧 1293 九奇峰 太乙村西侧 1295 仰天坪 太乙村西与牯岭交界 1362 七贤峰 汉阳峰东 1055
放马场 紫霄峰西南 1155 大脑包 归宗北 1192 马耳峰 庐山垄社北与牯岭交界 1100 晒谷石 庐山垄社北与牯岭交界 1430 双剑峰(下) 秀峰西北 832.8
文殊峰 双剑峰东南 500 香炉峰 双剑峰西南 755 姊妹峰 香炉峰东南侧 529 五乳峰 七贤峰东 403.2 张家山 秀峰西侧 183
团山 太乙村东北 900 朱砂峰 团山南 850 毛笔尖 太乙村东 910 凌霄峰 毛笔尖东 910 石人峰 栖贤寺西侧 343
红石崖 石人峰西 713.5 瘦马岭 红石崖西南 958 下马颈 瘦马岭东南 450 上马颈 下马颈西南 607 陶家山 下马颈南 400
鹤鸣峰 秀峰寺北 930 龟背峰 鹤鸣峰西南 800 鸡笼山 归宗寺东北 371 封家山 鸡笼山北 435 落星山 县城西南湖边 96
余峰 封家山西 742 金鸡峰 封家山与余峰之间 870 石镜峰 归宗北 420 金轮峰 归宗西北 793 南康尖 归宗西北 850
杨家岭 归宗西北南康尖南侧 484 尖山 归宗东侧 200 西牯山 尖山东侧 333 黄龙山 温泉南侧 440 牛屎墩 县城十里湖内 27
大埂 隘口南 256 猴子岭 隘口西南与九江县(江州区)交界 145 竹棍脑 狮子岭北侧与九江县(江州区)交界 264 桃花尖 隘口西与九江县(江州区)交界 241 丫髻山
灰山 隘口西南与九江县(江州区)交界 190 双峰脑 隘口西北与九江县(江州区)交界 215 乌沙塄 隘口西北 252 雨岭头 关口南侧 369 牛脖岭 关口东侧 438
尖山 蓼花镇西北 108 沙岭 蓼花镇东南湖边 136 扬澜山 新池东北湖边 118 杨泗山 蓼南乡西北 40 落星石 县城十里湖内 27
高岭 杨泗山北 60 大排岭 白鹿镇北 284 长岭 大排岭东湖边 132 汪家山 大排岭南 162.4 金锭山 白鹿镇东北 193
雷公岭 白鹿镇东湖边 85 大岭 白鹿镇东南 149 火焰山 白鹿镇东湖边 36 芝山 白鹿镇西北五老峰下 449.8 排山岭 白鹿镇西北 252.6
玉京山 县城西北郊 324 红茅尖 县城西北、秀峰东侧 197 狮子山 县城西 269 东牯山 县城狮子山南 549 沙湖山 沙湖山管理处驻地 31

湖泊

庐山市湖泊、湖汊为鄱阳湖的一部分, 面积353.2平方公里。此外,内陆湖星罗棋布。

庐山市湖汊及内陆湖一览表[16]
湖泊名称 地点 面积(平方公里) 湖泊名称 地点 面积(平方公里)
梅西湖 白鹿镇东北6公里 6 王家湖 陈家湖东侧 0.4
麻头池 白鹿镇东5公里 6 粥边湖 寺下湖南侧 2
珠琳湖 白鹿镇东偏北5公里 5 叶汊湖 陈家湖西南侧 0.5
神灵湖 县城东北1公里 0.8 虾湖 王家湖南侧 0.43
十里湖 县城南门外 13 朱家汊湖 王叶汊湖南侧 0.27
钱家湖 东牯山与流星山之间 1.5 牛轭湖 苏家垱乡南5公里 8
蓼花池 蓼花镇南5公里 3.4 西汊湖 与牛轭湖西南相连 7
兜督湖 新池街北3公里 0.02 大湖 西汊湖西侧 1.3
安全湖 新池街北2.5公里 0.4 对汊湖 西汊湖西南侧 0.23
龙溪湖 蛟塘镇南1公里 2 长湖 沙湖山北侧 3
寺下湖 苏家垱乡东侧 10 龙潭湖 沙湖山西南2.5公里 0.5
曲湖 苏家垱乡西南3公里 0.73 扒湖 沙湖山南2公里 0.6
潮州套 龙溪湖南侧 4 铜扒湖 沙湖山南3公里 0.8
蚌湖 潮州套东南侧 29 沙湖 沙湖山东侧 6.6
陈家湖 苏家垱乡南3公里 0.67 黄梅汊湖 新池街南4公里 28

重要地址

沈周山水画庐山高图。画作景取于庐山五老峰山南之景。参考:CNTV江西日报
庐山松

鄱阳湖大坝

落星墩

南康府谯楼

始建于宋朝的南康府谯楼俗称周瑜点将台,元朝至正年间重建,元末毁于战乱,后经过明代重修,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谯楼楼座向南,呈方形,采用本地花岗石砌垒而成,基宽27.9米,纵深15米,高5.46米,中有拱门通道。门旁有清朝南康知府刘方溥所书的对联,上联是“曾是名贤过化,前茂叔后考亭,我亦佰姓长官,且试问催科抚字。”,下联为“纵使绝险称雄,背匡庐面彭蠡,谁作一方保障,敢徒凭形势山川?”。[17]

紫阳堤

紫阳堤,又称南康星湾石堤,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始建于北宋年间,长500余米,堤内又疏浚两个停泊之所,可容小船千艘,后因年久失修逐渐崩坍。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朱熹知南康军,着手大力修复,后人们以他的别号“紫阳”命名之。现在,这一遗迹仍然保存完好,内外两堤坚固如防,层层垒叠的花岗石块基础依旧,古闸依稀可见,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伟大杰作。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五里镇(后来改名为白鹿镇)。

秀峰

诗圣李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所指的瀑布,就是位于庐山市秀峰风景区内的开先双瀑群中的西瀑[18]

秀峰摩崖

观音桥

观音桥位于白鹿镇,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花源

桃花源 ,位于庐山南麓隘口镇境内,附近的温泉镇是田园诗派代表人物陶渊明故里。《桃花源记》所描述的地方被认为有可能在此地“康王谷”。[19]
其域内谷帘泉泉水被认为是沏茶用水之上品;县域内的庐山云雾茶在宋朝时被奉为贡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之一。[20]

东林大佛

位于庐山南麓的东林大佛,宗教道场,建成于2013年。高48米,为世界最高阿弥陀佛铜像[21]

县志

庐山市为古南康府县治所在,存世县志有《南康府志》《星子县志》。[22]

星子名人

《江西通志》中绘制的南康府地图。
1905年的白鹿洞书院摄影。
白鹿洞书院外景。
星子十里桥老照片。
图为侵华日军于1938年8月20日占领星子县城之照片。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展开。中国军队在庐山东牯岭血战日军,牵制住来援之敌,为德安万家岭大捷做出了重要贡献。
姓名 功名、生平及官爵
卢翰 卢翰,字邦臣,永乐年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与余鼐同入文学二十八宿之列。参与编修《永乐大典<历代名臣奏议卷>》,曾任吏部主事。
陶尚德 陶尚德,字祖容,号剑峰,陶渊明第41世嫡孙。明嘉靖五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三年后转任云南御史。嘉靖二十一年擢升为刑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后严嵩党猖狂,遂告老还乡。
胡涌 胡涌,号龙川,嘉靖癸丑进士,由刑部主事任漕濮兵备道,开漕河有功,赐二品俸、升河南布政司。
刘熙敬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举,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与名臣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榜。[25]
左运昌 光绪九年(1883年)登进士。
汪回澜 乾隆进士。
陈翰爵 乾隆进士。
胡南藩 胡南藩,字楚雄,号植堂,雍正进士。选授山西临晋知县,未几调四川彭县,后任浔州知府。其在浔州,修城修志,举利除害不胜举。著有《五峰书屋文稿》《松野诗抄》。
干建邦 干建邦,字淑掌,号庐阳,康熙进士。著有《湖山诗集》16卷。
钱正振 康熙进士。
但宗皋 但宗皋,字陶村,明代学者。天启年间举人,知开化县转升知州,后召入国子监纂修国史。
夏应台 夏应,明万历进士,任广东按察司兼提督学政副使。
吴道长 嘉定县知县。

文人足迹

  • 李白七言绝句诗《望庐山瀑布》;《登庐山五老峰》 名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周敦颐爱莲说》 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6]
  • 苏轼《题西林壁》 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https://zh.
  • 王安石《落星寺》 名句:崒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
  • 唐寅《登庐山》 名句: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 黄宗羲《[https://zh.
  • 康有为《归宗寺》 名句:岭开见归宗,昭旷豁云雾。高标跨金轮,宝塔疑神造。
  • 今人作《星子赋》[27]

明清政治

  • 吴宝秀:到湖口县“以榷税事/忤/税监/巨珰/李道/诬逮/诏狱,槛车/入京,(南康)士民(纷纷)交章颂冤”。
  • 黎世序:治水名家,首创“碎石填河”办法。初任南康府星子县知县时,因资历浅,受到轻视。后涉及河防治理则受到朝廷重用。
  • 张维屏:1851年任南康府知府,爱国人士,著名长诗《三元里》作者。
  • 戚蓼生红学重要人物。乾隆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府知府,强干有吏才,公事一定办完才下班。以劳瘁卒于任上。

气候

庐山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常,盛行偏北风;夏季则盛行偏南风。境内庐山山南地区垂直气候差异大。受庐山和鄱阳湖的双重作用,产生狭管效应。春夏交替时,多云雾;冬季受鄱阳湖风口影响,冷空气南下时,风力强劲;夏季季风受庐山山南阻挡,气候闷热。

庐山市,1959–2005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F) 8.4
(47.1)
10.3
(50.5)
14.5
(58.1)
20.5
(68.9)
25.3
(77.5)
28.6
(83.5)
32.2
(90.0)
32.3
(90.1)
28.5
(83.3)
23.1
(73.6)
16.9
(62.4)
10.9
(51.6)
21.0
(69.8)
日均气温 °C(°F) 4.6
(40.3)
6.4
(43.5)
10.5
(50.9)
16.8
(62.2)
21.8
(71.2)
25.3
(77.5)
28.9
(84.0)
28.5
(83.3)
24.4
(75.9)
18.8
(65.8)
12.6
(54.7)
6.8
(44.2)
17.1
(62.8)
平均低温 °C(°F) 1.9
(35.4)
3.9
(39.0)
7.8
(46.0)
13.8
(56.8)
18.8
(65.8)
22.7
(72.9)
26.2
(79.2)
25.8
(78.4)
21.7
(71.1)
16.0
(60.8)
9.7
(49.5)
3.9
(39.0)
14.3
(57.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3.9
(2.12)
81.4
(3.20)
128.1
(5.04)
189.8
(7.47)
226.5
(8.92)
251.1
(9.89)
162.6
(6.40)
143.0
(5.63)
75.1
(2.96)
55.7
(2.19)
57.1
(2.25)
36.4
(1.43)
1,460.7
(57.5)
月均日照时数 108.1 94.1 100.7 121.4 144.2 146.1 225.3 229.5 189.1 169.7 143.8 134.2 1,806.1
数据来源1:《星子县志》、星子县气象局1959~2005年观测统计数据. 庐山市人民政府. [2011-11-29]. 
数据来源2:气候资源数据库,气候资源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注:据正德《南康府志》和同治《星子县志》记载,南康城拥有完整的府县二级衙门和省、道行署。府署前立有“真儒过化”石牌坊,东门、西门分别题额为“湖山重郡”“理学名邦”。西侧为府衙,东侧为知府邸宅。【图示】府衙自南至北依次:屏墙、宣诏桥、“真儒过化”坊、头门(即周瑜点将台又称南康府谯楼)、仪门、东西科房、东西班房、大堂、六老堂、会客厅、池、花厅、卧房。【图示】知府邸宅自南至北依次为:屏墙、木坊、宅门、东西官厅、雨亭、二堂、三堂、来鹤堂、东西廊房、上房、东侧厨房。府衙西侧建有戏台、土神祠。
  2. 中国星子>专题>陶渊明研究会>历史资料>陶渊明故里在哪里?. [2014-06-01]. 
  3. 注:邵雍(1011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有内圣外王之誉。1975年7月,在星子县 横塘镇宋墓中出土靖康年间版本《邵尧夫先生诗全集》。根据墓志《宋故陶公提斡堂长扩中记》显示,墓主为星子人陶桂一,曾任白鹿洞书院堂长,卒于景定二年(1261年)。据考,陶桂一所处年代正是宋朝程朱理学发展的鼎盛时代,邵尧夫是其代表人物之一。在此之前,理学重要代表人物周敦颐朱熹曾先后担任南康军知军,大力兴复白鹿洞书院。而此书完好保存700多年的事实,证明理学在历史上影响之深。见:吴圣林.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宋版古籍.考古[J].1989年05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星子出土宋版文献被认定为海内孤本 研究价值极高 -星子县政府网-国家珍贵文物、出土孤本古籍——宋版邵尧夫诗集精采问世,正式出版
  4. 江西庐山市宣布成立 杨健严盛平搭档"一把手". 
  5. 注:饭冢国五郎,日军第101师团101联队长,陆军少将(追晋),曾获三级金鵄勋章;死前曾参加万家岭战役,后因第27师团支援,侥幸逃过全师团遭歼灭的命运。 1938年9月3日庐山保卫战时,《读卖新闻》记者正为其拍照,被国军哨兵发现,打中胸膛而死。毙命后,日军在秀峰龙潭附近为设衣冠冢并立墓碑。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后人曾到此祭奠。
  6. 中新社-庐山秀峰景区惊现侵华日军新石碑. [2014-07-24]. 
  7. 注:赑屃(bì xì)碑座位于墓门正中,呈昂首趴伏状,背部中间有一长方形凹槽(为嵌入墓碑之用)。赑屃长1.8米,宽1.05米,高0.55米。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元年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可用碑、赑屃,洪武二十九年改为三品以上才能用,而且一品赑屃高三尺六寸(按明朝计量标准,合1.8米),二、三品均为三尺二寸。寺庙经常能见到龟跌碑刻,但必须是经过皇帝批准“敕建”的,如与庐山市隔河相望的都昌县老爷庙定江王赑屃碑座相传为朱元璋敕建。其也多见于宫殿、祠堂或陵墓中。此处的赑屃长1.8米,说明此墓葬的主人身份非同一般。江西日报
  8. 江西星子发现罕见明代高僧壁画墓. [2014-07-19]. 
  9. 明史》(卷281):“先是岁歉,民擅发富家粟,及收取漂流官木者,前守悉坐以盗,当死者百余人。溥福阅实,杖而遣之。地滨鄱阳湖,舟遇风涛无所泊,为筑石堤百余丈,往来者便之。庐山白鹿书院废,溥福倡众兴复,延师训其子弟,朔望躬诣讲授。考绩赴部,以年老乞归。侍郎赵新尝抚江西,大声曰:“翟君此邦第一贤守也,胡可听其去。”恳请累日,乃许之。辞郡之日,父老争赆金帛,悉不受。众挽舟涕泣,因建祠湖堤祀之,又配享白鹿书院之三贤祠。三贤者,唐李渤,宋周敦颐、朱熹也。”
  10. 注:1.儒家心学,与理学相对之学派。2.《记功碑》称“于赫皇威,神武不杀”“神器有归”“式昭皇灵”,被认为是王阳明把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战功归全部功于皇帝的神勇英明。具体请参考:擒获宁王王阳明在九江的战功和游踪 -CNTV
  11. 黄庭坚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李常称黄庭坚有“一日千里之功。”
  12. 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调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将荐改秩,常推其友刘琦,佐曰:“世无此风久矣。”并荐之。
  13. 注:李氏山房遭李成、何世清焚毁,藏书荡无存;后世重修,咸丰六年,再遭太平军焚毁。现在藏书馆只剩下台基矣。光明日报 -江南都市报
  14. 国家统计局.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北京: 国家统计局. 2023. 
  15. 庐山市山体. 2010-11-29 [2014-07-19]. 
  16. 庐山市湖泊湖汊. 2010-11-29. 
  17. 注:关于南康府谯楼、紫阳堤及抗战时期庐山市的历史,可见于《南康府志》,或星子县政府网站-名文选录
  18. 注:李白所描写瀑布的就是如今秀峰风景区的开先瀑布。开先瀑布分为两股,东瀑位于双剑峰和文殊峰之间,由于崖口狭窄,瀑水散成数绺,形如马尾,所以又称马尾瀑布;西瀑从鹤鸣峰和香炉峰之间的高崖下落,悬挂数十丈,如同破壁而下,气势雄伟,名为开先瀑或黄岩瀑。李白与开先瀑布 -星子庐山瀑布-CNTV -人民网-庐山瀑布景区经营权屡被倒手、租赁 。参考:《望庐山瀑布》赏析.靳区有.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J].2007年06期。
  19. 注:一部分人认为考证桃花源原型地破坏了桃花源的意境 ,真正的桃花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就是精神乐园。但考证仍不鲜见,如桃花源址及其历史变迁散考 ;又:康王谷史辨析.刘大纯、刘新农.九江师专学报.[J].2000年04期
  20. 《茶叶之路》 20120727 第十九集 星子桃源_科教台_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4-07-25]. 
  21. 3038. 48米世界最高阿弥陀佛东林大佛显露金身真容--科技. [2014-05-28]. 
  22. 参考研究:陈林森,星子中学高级教师。点校《南康府志》小记 -(续) -(续二) -(续三) -(续四) -(续五) -(续六) -(续七) -星子县志校对手记 -星子话:古雅的方言
  23. 注:现在的丫髻山
  24. 查: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殿试金榜
  25. 参考: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殿试金榜
  26. 注: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罗岩,题诗并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建濂溪阁,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文后附:“舂陵周惇实撰,四明沈希颜书,太原王搏篆额,嘉祐八年五月十五日江东钱拓上石”。最初版本是碑刻。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书濂溪先生爱莲说后〉》:“先生尝以‘爱莲’名其居之堂,而为是说以刻焉。”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军时,曾亲自抄写《爱莲说》,刻石树碑于“濂溪书堂”。如今庐山市有修葺一新的爱莲池。参考:光明网梁绍辉. 周敦颐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5019456. 
  27. http://www.xingzi.gov.cn/xingzi/check.asp?nid=10887. [2014-07-22].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