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曹寅母)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孙氏(1632年—1706年),清朝一品太夫人[参 1]曹玺妻,曹寅曹荃[参 2]

生平

孙氏和夫君皆是多尔衮及其兄英亲王阿济格门下包衣,原属内务府。后阿济格被罢黜宗室,孙氏一族随阿济格后裔改入镶红旗。乾隆朝托恩多同族祖先。

顺治十五年(1658年),生长子曹寅。康熙元年(1662年),生次子曹荃。康熙二年(1663年),丈夫曹玺在江宁织造任职,居家南京。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丈夫曹玺病逝于江宁织造任上。其子曹寅继任。康熙三十年(1691年)十二月初一日,孙氏六十大寿。尤侗作《曹太夫人六十寿序》,称赞孙氏的妇德[参 2]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康熙帝嫡母仁宪皇太后同行。四月,南巡回京途中,康熙帝一行驻跸曹寅府中。曹寅奉母朝谒,康熙帝见孙氏,“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参 3]毛际可记“一品太夫人孙氏叩颡墀下,兼得候皇太后起居。问其年,已六十有八。(康熙帝)宸衷[a]益加欣悦,遂书“萱瑞堂”以赐之。[参 1]”萱瑞堂之名当出于萱草。萱草古称谖草,为中国传统母亲花,亦常以萱堂代称母亲。学者冯景指“尝观史册,大臣母高年召见者,第给扶称老福而已,亲赐宸翰,无有也。[参 3]

萧奭所撰《永宪录续编》指,孙氏曾为康熙帝保母[参 4]。康熙帝为皇子时,按清宫制度,应有“八母”(四乳母四保母)。乳母中,身份可考者仅有两人,一为保圣夫人瓜尔佳氏,一为两江总督噶礼之母。无其它史料可证,孙氏为康熙帝保母或乳母[3]。另有观点,怀疑杭州织造孙文成是孙氏的亲戚[参 5]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八月之前,孙氏逝世,年七十五(虚岁)。十月,儿子曹寅携妻子进京,嫁长女于宗室郡王纳尔苏。同时,曹寅在北京安葬了母亲孙氏[参 5]。现代研究者指,孙氏安葬地为曹家在北京西南郊的祖坟。丈夫曹寅亦葬于此[5]

非曹寅生母之说

由于其子曹寅曾称出身于蕲阳顾氏的明遗民顾景星为“舅”,故当代学界有观点认为曹寅生母实为顾氏,是顾景星妹妹。然无史料可以证实,顾景星有一妹嫁予曹玺为妻、为妾。故有说法指,曹寅生母顾氏为顾景星族姐妹,与蕲阳顾氏的同宗——昆山顾氏相关[6]。由于曹寅生母为顾氏之说的存在,故指孙氏实际是曹玺嫡妻,或说继妻妾室[7]。此外,李广柏[b]方晓伟[c]则认为曹寅与顾景星仅是干舅甥,并非血亲。据此类说法,曹寅生母仍是孙氏。

备注

  1. 宸衷意指帝王心意。毛际可用此词指代康熙帝。
  2. 黄一农文章[6]中,提及的来源:李广柏《曹雪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38页。
  3. 黄一农文章[6]中,提及的来源:方晓伟《曹寅评传·曹寅年谱》,广陵书社 2010年版,第176页。

注释

  1. 第七章 史事稽年〉中期(康熙二年--康熙五十一年)[四]. 《红楼梦新证》.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2020-06-05] (简体中文). 
  2. 2.0 2.1 第七章 史事稽年〉中期(康熙二年--康熙五十一年)[八]. 《红楼梦新证》.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2020-06-05] (简体中文). 
  3. 3.0 3.1 严中. 《红楼梦》“孙家边孙氏娘家”之谜. 南京晨报网站. 2019-03-07 [2020-06-02] (简体中文). 
  4. 第七章 史事稽年〉中期(康熙二年--康熙五十一年)[十一]. 《红楼梦新证》.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2020-06-05] (简体中文). 
  5. 胡铁岩. 《曹家“故园”或即曹家祖茔——以曹寅〈楝亭集〉为依据》. 红楼梦学刊 (北京市: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017年第2期): 165–175. ISSN 1001-7917 (简体中文). 
  6. 6.0 6.1 6.2 黄一农. 《曹寅乃顾景星之远房从甥考试》. 文学遗产 (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12, (2012年第6期): 122–131. ISSN 0257-5914 (简体中文). 
  7. 马美琴. 《关于曹寅"嫡出"身份的考证》. 兰台世界 (辽宁省沈阳市: 辽宁省档案局(馆);辽宁省档案学会). 2012, (2012年第6期): 88–89. ISSN 1006-7744 (简体中文). 

参考文献

  1. 1.0 1.1 毛际可《安序堂文钞·卷十七·叶十六》萱瑞堂记 三代盛时,其君之以腹心肱股待其臣者,必加厚于所从出……曩者岁在乙亥〔按“乙亥”当作“己卯”〕,皇上勘视河工,兼之省方问俗,恐皇太后定省久缺,遂侍奉鸾舆以行。尝驻跸金陵尚衣署中。时内部郎中臣曹寅之母封一品太夫人孙氏叩颡墀下,兼得候皇太后起居。问其年,已六十有八。宸衷益加欣悦,遂书“萱瑞堂”以赐之。岁方初夏,庭下之萱,皆先时芳茂,若预知翠华之将临而且为寿母之兆,岂偶然之数欤!……且以楝(其夫曹玺手植楝树)名亭,以萱名堂,先后若合符契,益信其非偶然也。异日采风之使,列诸《风》、《雅》与三百篇并传,岂小臣一人之私言也哉!是为记。 (来源于:周汝昌红楼梦新证[2]
  2. 2.0 2.1 尤侗《艮斋倦稿·卷四·叶二十六》曹太夫人六十寿序 曹母孙太夫人者,司空完璧先生之令妻,而农部子清、侍卫子猷两君之寿母也。于今辛未腊月朔日,年登六袠;敝邑诸大夫,共酌大斗为祝;而侗之马齿长矣,宜昌言:若稽《虞书》……其在金陵者,司空曹公,历任二十有二年……逮公即世,仍命长子寅继之;旋移节于姑苏……曹氏父子,其宣力机务,累承帝眷者至矣!而予窃听舆人之诵,皆谓太夫人之懿德,相夫教子,实与有助焉。盖太夫人之言曰:“吾闻诸《考工》矣,‘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夫坐而论道,圣天子之事也;作而行之,子大夫之职也;吾为命妇,其敢忘丝麻之治乎?且敬姜之训文伯曰:‘王后,亲织玄𬘘;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𫄧;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古之制也,乐羊氏之戒其夫日:‘织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若断斯织,则捐废成功,稽失时月。夫子积学,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然则此一织也,德行于是乎修,文学于是乎著,政事于是乎出。夫子勗哉,勗哉夫子!”予闻而叹。善乎!太夫人由《考工》之言,有妇道焉;由乐羊氏之言,有妻道焉;由敬姜之言,有母道焉:太夫人备矣。宜其协赞司空,光显鸿业,兼能玉二子以有成也。走居吴下,虽未获亲炙曹公,乃金陵之人,尸而祝之。及子清之来,相得甚欢。甫阅二载,姑苏之人,歌而颂之。难弟子猷,以妙才为朝廷筦册府,予恨相见晚,然长安之人,亦邮而道之。以是得列通门之末,奉教太夫人之前,其昌言也,不亦宜乎!当司空在金陵,尝筑楝亭,今农部于姑苏作怀楝堂以志慕。其事太夫人也,帣韝鞠(月卺),尽晨夕之欢,北堂之下,又树萱焉。农部可谓孝矣。以孝子介寿母,即鲁侯燕喜不过是。太夫人黄发儿齿,其怡然而受一觞乎! (来源于:周汝昌《红楼梦新证》[1]
  3. 3.0 3.1 冯景《解舂集文钞·卷四·叶一》 御书萱瑞堂记 《小雅四牡》……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回驭,止跸于江宁织造臣曹寅之府;寅绍父官,实维亲臣、世臣,故奉其寿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尝观史册,大臣母高年召见者,第给扶称老福而已,亲赐宸翰,无有也。今世使臣,例得养亲官所,既异于古者怀归来谂之情,而今上以孝治天下,推恩锡类,合万国之欢心,以事圣慈,太和之气,翔洽宇宙,白华华黍,咸遂其养:臣则无忧北山,子则循彼南陔,虽草木之无知,皆欣欣有以自乐,固无物非忘优之草,蠲忿之花也。知闻曹公克孝,令母亦慈。记曰:“有深爱者,必有和气。”北堂之老,顾而乐之,是家之肥也,瑞莫大焉。韩退之美董召南之孝且慈,而日“生祥下瑞无休期”。为人子者,诚知萱之所以为瑞,则孝于其亲者可知矣。夫有母尸饔,而上不恤其私,则《祈父》之诗作,《四牡》所以为王治之隆哉!曹公属景记之,此盛德事也,景虽无文,不敢以辞。(来源于:周汝昌《红楼梦新证》[2]
  4. 萧奭永宪录续编》(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母为圣祖(康熙帝)保母,二女皆为王妃[3]
  5. 5.0 5.1 《曝书亭集·卷三十四·叶十六》合刻集韵类篇序……按曹寅外家孙氏,疑此孙文成或亦曹之亲戚也。八月四日折云……十月中,进京遣嫁长女于镶红旗王子纳尔苏。十二日,李煦任满,因寅在京,印代署。十一月二十六日迎娶过门。先是(八月以前)孙氏故,年七十五岁:冬期许葬。十二月初六日启程返扬。同折云:“今年正月太监梁九功传旨,著臣妻子八月船上奉女北上,命臣由陆路九月间接敕印,再行启奏。钦此钦遵。窃思王子婚礼,已蒙恩命尚之杰备办无误。筵宴之典,臣已坚辞。惟是臣母冬期营葬,须臣料理,伏乞圣恩准假,容臣办完水陆二运及各院司差务捧接敕印,由陆路暂归,少尽下贱乌哺之私。至于两准盐课重大,所有敕印,或遵旧例,交与督抚,或命臣李煦十月照旧报满重复代印,或遵旧例命盐道护理,伏请圣训,臣谨遵行……(来源于:周汝昌《红楼梦新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