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县(北京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大兴县,辽代曾称蓟北县析津县,中国北京市名,为大兴区前身,古蓟县在行政意义上的直系继承。时县境大致包括今北京城东部、昌平区东南、顺义区西南,朝阳区大部和大兴区东南大部,号称“天下首邑”[1]:16

金朝贞元二年(1154年),析津县更名大兴县,成为金中都大兴府附郭县。据传,“大兴”一名系金海陵王完颜亮所赐。“大兴”寓意疆域辽阔,兴旺发达,祈望金朝能入主中原,振兴王业[1]:16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金中都改为元大都,大兴县为大都路附郭县。明朝初年,设大兴县署,属北平府永乐迁都,为顺天府附郭。清朝沿袭明制。考评:冲,繁,疲,难[2]

1914年,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1928年6月,大兴县归河北省并由附郭县降格至普通郊县,原临近北平市中心城区的大部分外围地区陆续划入北平市新建市辖区管辖,成为北京今日城六区近郊区的前身。1935年,大兴县县衙从北平市区迁移至南苑。1937年七七事变后沦陷至1945年日本投降,历属伪河北省津海道燕京道。1945年3月,中共政权以平南县,分设大兴县和涿良宛县。1949年8月以前,平南县、大兴县隶属冀中十专区。1949年8月,大兴县归河北省通县专区。1958年3月,大兴县归北京市。原北京市南苑区的旧宫、亦庄、瀛海、西红门等地划入,改设大兴区建制。1960年1月,恢复大兴县建制[3]。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大兴县一度易名红旗县,后恢复原名,同年8月27日更发生大规模屠杀事件[4][5]。1967年成立大兴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撤销革委会,恢复大兴县人民政府。[6]:60

1999年时,大兴县下辖14个镇,526村:黄村镇、榆垡镇、瀛海镇、庞各庄镇、安定镇、青云店镇、西红门镇、采育镇、亦庄镇、旧宫镇、礼贤镇、北臧村镇、魏善庄镇、长子营镇。2001年1月9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以原大兴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兴区的行政区域[3]

注释

  1. 1.0 1.1 户力平. “天下首邑”说大兴. 光陰裡的老北京. 中国: 新华出版社. 2017-01-00. ISBN 9787516629079 (简体中文). 
  2. 清史稿·志二十九·地理一》顺天府[……]大兴:冲,繁,疲,难。倚。府东偏,隶西路厅。北有榆河,自昌平入,纳清河。西北:玉河,自宛平入。歧为二:一护城河,至崇文门外合泡子河;一入德胜门为积水潭,即北海子,流为太液池,分为御沟。又合德胜桥东南支津,复合又东,为通会河。凉水河亦自宛平入,迳南苑,即南海子,龙、凤二河出焉。龙河淤。南路厅驻黄村。县丞驻礼贤庄。有青云店、凤河营、白塔村三镇。有采育营巡司。有驿。铁路。
  3. 3.0 3.1 大兴历史沿革. 国家开放大学网站. 2019-07-04 [2022-04-01] (简体中文). 
  4. 遇罗文. 大兴屠杀调查. 芝加哥大学. [2019-12-08]. 
  5. 谁是大兴县血案的罪魁祸首?(胡平). Radio Free Asia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6. 大兴县志编纂委员会. 大兴县志. 北京出版社. 2002. ISBN 7-200-04711-2. 
前任:
析津县
大兴县 (1154–2001) 继任:
北平市若干市辖区(-1927)(今属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二环路外围、朝阳区大部、海淀区东部、丰台区中部及东部、昌平区东南部、顺义区西南部)
继任:
北京市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