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鼎

此文具有原创性,并兼顾知识丰富性,获“好文章”评定。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国家公祭鼎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简称国家公祭鼎,是于2014年12月落成的,旨在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形雕塑,于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人揭幕。国家公祭鼎为三足圆形铜鼎,以铸客铜鼎为原型等比例放大铸造。鼎身与底座总重2014公斤,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首次举行国家公祭。上刻有铭文、纪事。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

历史

铸客铜鼎。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是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

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中国古代有铸鼎纪事的传统[1][2]。2014年7月,在看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铸造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后,首次国家公祭筹备人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产生了铸造国家公祭鼎的想法。这一建议获得上级领导支持和专家论证通过。[3]

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又称南京青铜研究所)7月份接到铸造任务,按照“大克鼎”的样式初步设计了图纸。朱凤瀚教授等专家则认为,“楚大鼎”形制造型简洁,大气厚重;且它是抗战时期出土的文物,也是江淮文化的代表,因此以楚大鼎为国家公祭鼎原型最为合适。这一意见最终取得共识。[4][5]鼎身和底座的纹饰,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邬烈炎率队设计[1],后者同时担任国家公祭鼎设计团队负责人[5]。南京艺术学院共组织了十余名设计学院教师,组成“国家公祭鼎”设计小组。表面纹饰是设计团队最无法确定的部分,讨论持续了近一个月,才最终确定了“国家公祭鼎”鼎身和底座的纹饰。[6][5]东南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张宏教授,带队设计了国家公祭鼎的底座,底座最终在福建惠安福建华峰盛石业雕刻有限公司雕刻完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等高校设计团队也参与了设计。[4][7]

本次国家公祭鼎的制作使用中国传统泥范铸造工艺,把用黏土、砂及其他一些材料混合成的泥先制出“模范”,中间按铸件的形状留出空腔,把铜水注进空腔,冷却固化后脱模即可。相较现代工艺而言,此工艺制成的模更加易于修改,有助于缩短工期。[8]10月起,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开始制模,研究所所长王丰陵带领工人在南京钢铁集团车间制模,24小时加班加点,完成了制模,公祭鼎制作随后进入浇筑程序。浇筑工作也由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和南京钢铁集团进行,此前他们浇筑过中国政府赠送联合国庆祝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世纪宝鼎”、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大钟”等。[9]按正常工期,泥范的风干时间至少需要75天,但此时时间仅剩一个多月。王丰陵等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用70砂代替传统的黄泥靠模,缩短了泥范的风干时间。[8]

国家公祭鼎原定于11月26日中午12点在南京钢铁厂浇筑,但因仪器故障而被迫中止作业。工人们彻夜抢修好熔炼炉,重新配料熔炼。11月27日上午9点58分铜水出炉,第二次浇筑开始,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像和名录放入铜水中。10时5分,盛有铜水的钢斗被吊装到大鼎模具的上空,铜水流进模具,不久后国家公祭鼎完成浇筑。11月28日,国家公祭鼎开模,铭文等均清晰可见,浇筑取得成功。[8][9]最终交鼎时间比预期提前了2天[8]

2014年12月3日,国家公祭鼎通过验收[5]。12月8日上午,国家公祭鼎从南京钢铁厂起运。中午,运抵遇难同胞纪念馆,被吊装在已安装的基座上。由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揭鼎装置也在当晚从北京起运,运抵纪念馆后完成了安装。[10]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参加了国家公祭鼎的揭幕仪式。

2014年12月13日,在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夏淑琴和少先队员阮泽宇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习近平在随后的讲话中说:“刚才,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庄严揭幕。我们设置这尊鼎,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11][12]之后,国家公祭鼎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13]。国家公祭鼎的设立,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将中国传统青铜器纳入国家公共性纪念活动中[14]

规格与外观

国家公祭鼎为三足圆形铜鼎,采用“三足两耳”的器型,以铸客铜鼎为原型等比例放大铸造[6]。整鼎呈深古铜色,鼎上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树叶纹,象征绿色和平、生命重生[1]。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6]鼎身与底座总重2014公斤,外径1.226米,高度1.65米,鼎耳高0.498米,鼎足高0.915米,底座高0.45米。底座重1213公斤,为黑金砂花岗岩,1.9米见方,厚度30厘米,座上刻有“国家公祭鼎”5个篆体鎏金大字并贴有金箔。鼎总重与底座重量,象征2014年12月13日首次举行国家公祭。[15][1]

国家公祭鼎脱胎于楚大鼎,但与其不完全一样,主要是改造了鼎身下方,使其不显得坍塌冗赘;还重新设计了鼎的纹饰云纹,以南京市树为基本设计素材;底座上的铜纹饰设计成南京古城墙的图案;增加了鼎的高度和外径。[15]

铭文与纪事

国家公祭鼎铭文原为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撰写,是一段简单的描述性文字,但被上级领导驳回,要求铭文用骈文书写。铭文改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钟振振撰写,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修改,报中央领导审定。铭文共20句,160字。[15][1]铭文使用简体字、魏碑体,刻在国家公祭鼎正面。[16]铭文记叙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13]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2]

鼎后侧左右两边铸有纪事,共287个汉字,使用简体字、楷体,记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举办首次国家公祭的史实。[1]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十二月十三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十二月十三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南京市首次举行公祭仪式。[2]

参考来源

书目

  • 朱成山; 李慧. 从城祭到国祭.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12. ISBN 978-7-214-22709-6. 
  • 张宏.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基座设计建造纪实.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07. ISBN 978-7-5641-6480-5. 

注脚

  1. 1.0 1.1 1.2 1.3 1.4 1.5 苏宣 齐文洁 王玉松. 以“楚大鼎”为原型放大铸造,重2014公斤 国家公祭鼎将在纪念馆永久陈列. 南京日报. 2014-12-14. 
  2. 2.0 2.1 2.2 钟升. 国家公祭鼎:以礼制鼎 铭刻历史. 中国新闻网. 2014-12-13 [2023-08-05]. 
  3. 朱成山,李慧,第266-267页
  4. 4.0 4.1 朱成山,李慧,第267-269页
  5. 5.0 5.1 5.2 5.3 孙鲁晋 景明 王淏楠 方亮. 见证新时代丨国家公祭鼎见证民族勇毅前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之声). 2022-11-22 [2023-08-06]. 
  6. 6.0 6.1 6.2 张婷. 揭秘国家公祭鼎:3团队历时5月打造 含多种南京元素. 新京报. 2014-12-13 [2023-08-05]. 
  7. 张宏,第69页
  8. 8.0 8.1 8.2 8.3 齐文洁 王玉松. 国家公祭鼎诞生全记录. 南京日报. 2014-12-14. 
  9. 9.0 9.1 朱成山,李慧,第270-273页
  10. 朱成山,李慧,第273页
  11. 霍小光 蔡玉高.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 2014-12-13 [2023-07-27]. 
  12. 习近平为国家公祭鼎揭幕: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中国新闻网. 2014-12-13 [2023-08-05]. 
  13. 13.0 13.1 霍小光 蔡玉高.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 2014-12-13 [2023-07-27]. 
  14. 曲艺. 国家公祭鼎——青铜鼎的世系传承与公共纪念性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5, (3): 64-67. 
  15. 15.0 15.1 15.2 朱成山,李慧,第269页
  16. 朱成山,李慧,第270页

外部链接